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32章

炼药师在现代 米纸皮 4035 2024-09-27 06:41:31

宁栀他们就这样一半时间平宁,一半时间京都,脚不沾地两边跑。

平宁这边是平时很少能接触到核辐射灵气不耐受症以及一些其他的奇奇怪怪的病症,京都那边就有点搞笑了。

不孕不育的居然占了大部分。

这全多亏了尤老板的免费宣传,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人民群众口耳相传的力量就是有这么强大。

早几年庆城有个瑶医院,因为治好了一例肝癌患者,结果全国的肝癌患者尤其是肝癌晚期患者全跑那儿去了。

平宁这边因为军方保密措施到位,一般人打听不到,可尤老板的事在京都传得很开。

提到西泉,以前人们想到的可能是国医保养慢性病之类的,现在又加了一个不孕不育。

说不孕不育可能不太准确,毕竟尤老板夫妇年轻的时候还生了个女儿的。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京都那些上了年纪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或者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去世了的家庭,条件好的不用说,就是条件不好的想再生个孩子的都去西泉。

华夏人家庭氛围很浓,子孙观念根深蒂固,不管有钱没钱,年纪多大都想有个孩子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丁克那毕竟是极少数。

西泉那边就多亏邬和静和危正平主持。

宁栀连轴转,开学了还要上课,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一半留在京都,一半留在平宁。

不过这样也是有好处的。

在这期间他积累了大量的病例数据,发表论文比别的在校闭门造车的学生优势强太多了。

年底的时候,宁栀就顺利发表了两篇关于不孕不育症及核辐射的论文。

两位老先生也获益匪浅,至少在气脉方面比起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了解得更加透彻。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曾有一位大漂亮国的预言家提出过这个理论,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能量,这种能量对于治疗身体疾病有非常大的好处,只是一直不曾有人证实它的存在。

这名预言家同样还预言过华夏龙国的崛起,世界经济的重心将从西方转移到东方。

现在他的预言基本都一一实现了。

梁恺之觉得他所预言的这种能治病的宇宙能量,应该就是宁栀所说的气了。

原来华夏国的老祖宗从几千年前起就一直在研究这个了。

老先生可惜宁栀的才华,不想让他按步就班浪费时间,和所里其他几位大佬联名给他申请了个特殊人才名额,让宁栀把论文精修精修,主要是语言用词方面准确一点,格式标准一点,打算等盲审过后,拿去在顶级期刊上发表。

听到能提前毕业,宁栀表现得还是非常积级的。

自己改了一遍,又拿去让老师们帮忙挑刺修改。

梁恺之看到论文转了一圈又转到自己面前,顿时无语了。

宁栀的论文说实话专业性很强,创新也没问题,数据也全都是他们在医院给人看病得来的真实数据。

就是语言方面有点不精炼。

老先生这么忙,晚上还要抽空给学生看论文,逐字逐句地挑错,也是没谁了。

等到宁栀认识的人全都挑了一遍错,论文修完之后老先生就把他的论文送上去盲审,盲审过了就能直接参加答辩。

医学类的答辩大约分为毕业答辩和科研学术答辩两大类。

毕业答辩要求最低,没有什么科研学术要求,只要搜集数据稍作总结就差不多了,考察的是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科研成果的鉴定答辩和学术报告交流答辩要求就高得多,需要点真才实料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或是学术突破才行。

老先生本来就是冲着让这篇论文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方向去的,肯定不能拿普通的毕业答辩对待,必须得提高点档次。

两位老先生一合计,决定等盲审后再邀请国内一些有份量的大佬把关,组建答辩小组让宁栀参加答辩。

宁栀是半路转行的,一路又全都提前毕业,毕业的论文还有答辩务必要尽善尽美,让人无法诟病才行。

在这方面两位老先生算是为宁栀操碎了心。

这也是两位老先生无私德行好。

换了别的私心重的导师,手底下有了这么一个万能靠谱的免费打工人,肯定会死死地攥在手心里,哪里会像梁恺之这样为了学生能够提前毕业费尽心思。

所以说有的时候运气也是一个人成功路上非常重要的因素。

当代四位国医大佬都认可的论文质量肯定是没问题,一个月后宁栀的论文盲审意见返回,三位匿名审稿人都推荐了校优硕,允许参加答辩。

接下来是就是梁恺之的主场了。

老先生为了学生第一次动用了自己的关系,邀请了全国有名的国医大佬组建了答辩小组。

因为宁栀是四大天团联名申请的特殊人才,参加答辩的教授没有一个是出自京都和星城的。

答辩会组长是羊城一位国医消化内科专家,参加答辩的小组成员也都是全国久负胜名的国医大拿。

在国医界没有一定的地位根本请不动这些大佬。

有他们当见证人,以后别人对宁栀的专业和科研水平自然挑不出毛病来。

梁恺之安排妥当,对宁栀说:“这几天你好好准备一下,到时候参加答辩争取顺利通过。”

老先生说着看了宁栀一眼。

嗯,小伙子年轻帅气,衣品也不错,外形上无可挑剔。

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可圈可点。

唯独让老先生有些忧心的就是宁栀那时不时跳出来噎人的本事。

“答辩的时候尽量只回答专业和学术上的内容,别人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别的话少说。”老先生只能这么叮嘱。

宁栀:“……”

褚含章呵呵笑:“放心吧,这孩子心里有数,你别操心了。”

他对宁栀信心满满,觉得梁恺之就是太杞人忧天了。

到了答辩这天,国医四大天团整整齐齐到得比宁栀还要早。

看到这阵仗答辩组的成员都有些震惊了。

知道的是来看一个硕士生论文答辩,不知道的还以为组的什么疑难杂症专家组呢!

再说一般的病症也没有让这四大天团齐到场的啊!

众人心里犯嘀咕。

等到答辩开始,宁栀走进来的时候,专家们一瞅,挺年轻的,

再联想到这两年国医界的传言,明白这位应该就是梁老那位传说中的关门弟子了。

年轻是真年轻,帅也是真帅。

医生这个行业和别的行业不同,有点大器晚成厚积薄发的意思。

本科连基础都不算,硕士也只能勉强称作入门,想要做出成绩,不管是西医还是国医没个十年八年基本不可能。

而且医务人员的培养机制也很纠结。

基础重临床,博士重科研。

然而这个行业又卷得厉害,对学历的要求一年比一年高,博士打底,博士后是基本了。

很多学生踏进这个行业,就直接冲着读博去的,能学硕博连读的绝不会考虑先毕业积累临床经验再去读硕读博深造。

学硕博加起来少则十年八年,多则十好几年,时间全泡在学校和实验室里,临床实践经验约等于无。

等到博士毕业,真实有效的科研成绩先不说,进入临床后西医博士认不全手术器械,国医博士压根不会看诊的大有人在。

科研理论跟临床实践脱节得特别严重,有点畸形。

所以几位导师看着宁栀这篇有理有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论文颇有点眼前一亮的意思。

大家都是国医方面的老专家了,论文的质量如何一眼就能辨认得出来。

但也不是说宁栀的这篇论文就完美无缺,十全十美了。

依然有让人质疑的地方。

气脉这个东西本来就有点见仁见智的意思。

在场的大佬们都是国医出身,对于气脉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见解,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工具也检测不到的东西,你怎么证明自己的见解才是正确的?

如果不能,这样的理论很容易被人利用,成为那些伪气功邪|教邪|说的摇篮。

以前不是没有过类似的前车之鉴。

等到宁栀作完报告回到答辩席之后,答辩组的专家们就开始低声讨论起来。

“你们怎么看?”答辩组长,羊城那位国医内科专家看着其他的小组成员,问道。

“医疗方面的内容有理有据,我没什么意见。”其中一名专家中肯地道。

其他的专家也是这个意思。

被国医四大天团轮流挑完刺的论文,质量上肯定最没毛病的。

那么就剩下他们最关心的那个问题了。

于是,答辩组开始轮流提问。

关于气脉疗法,国医诊脉辩证用药方面基本没问题,宁栀回答得十分流利,挑不出错处。

众人点头,皆露出满意的神色,最后由羊城那位专家代表了整个专家组向宁栀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你怎么说服我,你所认为的气脉运行规律是正确的呢?”

国医的东西很多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一个不好很容易走歪,踏上歪门斜说的道路上去。

以前就有位国医大师,精通国医然后又转到西医赛道,学了西医,最后又去搞哲学搞物理,然后他把这些理论统统整合起来,创立了一个自己的气功学说,发展成了一个教派。

当时闹得还挺大的。

可惜的是他的学说最后被几方大佬证实是假的,当然也就没有后续了。

说实话那一位真论起来也算是个天才,无论他专心于其中哪一个领域,最后必然能获得不小的成就。

然而可惜就在于他什么都想学,结果每样都只学了个皮毛,最后走上歧途。

谁能保证宁栀不是第二个这种邪说天才呢?

国医再经不起这样的邪风恶雨了。

宁栀:“……”

他想了一下,道:“要不我让您亲自体验一下?”

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什么比亲身体验更具有说服力的了。

羊城专家起了点兴趣:“你怎么才能让我感受到这个呢?”

这个简单。

宁栀上前,询问道:“请问您能伸出手腕吗?”

羊城专家挑眉,不明觉厉地伸出手腕,宁栀以给人把脉的姿势将手指搭在他的脉腕上,运起灵气,顺着老先生的身体脉络运行一圈。

老先生顿时惊讶地睁大了眼。

那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

明明宁栀只是把手指搭在他的脉腕上什么也没干,但他就是能感受得到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从两人手指相接之处传了过来,然后向四肢百赅散去。

那力量十分温和,所经之处有时会产生刺痛,有时又暖洋洋的,无比舒适。

老先生也是大家,略一思忖便明白了那股力量的循环路径,跟宁栀在论文中所描述的其中一种固本培元的路径非常契合。

宁栀进来的时候穿着简单的白衬衣,全身上下连个首饰也无,自然不存在什么变魔术的手段。

老先生蹙起了眉,一时有些拿不准这种现象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他很想再体验一次,但有些拉不下脸。

宁栀于是非常善解人意地让他再次体验了一把灵气在身体里游走的玄妙之处。

老先生体验完一脸的若有所思。

见他这样,其他的专家们心中的好奇升到顶点,当下纷纷试验。

宁栀并不厚此薄彼,让他们都亲自体验了一把灵气的玄妙之处,其中一位老专家脾阳虚,宁栀还特地切换了一种调养脾胃的路径,让对方直呼神奇。

梁恺之一脸微笑地看着这一幕。

羊城的那位消化内科专家当时就起了惜才之心,问:“宁栀同学已经决定主攻火邪外毒,不孕不育吗?有没有兴趣研究消化内科?”

言语之间挖墙角的意思露骨得都不遮掩一下了。

梁恺之:“……”

这也太不讲究了。

亏得老先生涵养好,还能保持一脸微笑。

羊城的专家呵呵笑,其实开口的时候他就知道没戏,可这并不耽误他开口问一嘴。

这年头好导师难找,好学生也一样凤毛麟角啊。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看得上眼的,难道还不允许他开口问一句了吗?

他不知道宁栀从上大学起,觊觎他的就不少。

宁栀如果真想去研究消化内科,天照市那位院长老太太估计能第一时间把人给弄过去,哪还轮得到他。

实在是宁栀在针灸上的天赋让老太太打起了退堂鼓。

针灸也是梁恺之的专长啊,争不过啊争不过。

最后答辩结束后,无记名投票的结果就是全票通过。

答辩组长看着宁栀的眼神非常热情。

“宁栀同学——”羊城专家开口道。

宁栀站起身:“是。”

“我从事国医这么多年,看过的论文数不胜数,说实话大部分论文都只是在网上收集一些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整合完成。别说本科硕士,不少博士论文也是这样拼凑出来的,很少有什么言之有物的内容。你的论文看得出来是经过了大量临床实践后才总结出来的,非常有特色。作为你的答辩老师和医学上的前辈,希望你在往后的工作科研中依然能保持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精神,让歧黄之术薪火传承,发扬光大。”

宁栀鞠了一躬:“谢谢老师。”

至此,答辩圆满结束。

作者感言

米纸皮

米纸皮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