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琢刚走红那会儿就有粉丝八出来偶像念书的时候是个大学霸,还抛出当年的竞赛成绩截图当做锤。粉丝的立场本来就不客观,抓到爱豆一个优点可以吹得天花乱坠,那一阵儿刷了一堆话题,无非是“我们小哥哥本来可以成为Ph.D大概是觉得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选择来拯救我们这些颜狗!”云云。陈琢做访谈节目被问到过好几次,都只解释说并没有传闻中那么优秀,高考时第一志愿落榜,都是机缘巧合。
其实媒体一开始也报道过他跟宋朗辉是高中同学,但没有记者会在访谈里问到这件事,一开始不知道怎么传起来的,后来就成为业界的共识,不能在这两个人面前问对方,据说昔日同学早就反目成仇王不见王。陈琢对媒体一向客气,没有媒体会故意找他不痛快。
于是这一段过去在大众的印象中就变成“难得有位有脑子的演员”,在一个明星高考分数都比较尴尬的时代,陈琢最初的确靠这个吸引了不少人的好感。几年前在学校里流传的“乱填志愿被父亲打了一巴掌”或者是“陈琢眼红宋朗辉”之类的传言反而没有了。
况且那时候的传言大半做不得准——陈启生陪儿子到学校领完材料办好相关手续,并没有一巴掌呼到陈琢脸上。通知书往家里寄,这个结果昨晚全家人就知道。即使要发难,也不至于非要选在一个公共场合。
陈启生只是叹了很多口气。
陈启生的火从头到尾都没发出来,他只是看着儿子一张没有表情的脸,心里想他是什么时候长这么大了?明明不久前还坐在他自行车后座听他讲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故事。陈琢那时候还在幼儿园,陈启生就问他:“阿琢以后也做个牛顿一样的人好不好?”
陈琢对牛顿和物理都毫无概念,关注点都在苹果上,听着爸爸带着期待的声音自觉是件好事,就回答:“好!”
晚饭也吃得安安静静,陈启生实在太意外。即使不是物理,陈启生也不料是这么天马行空的专业。一直到很晚,陈琢快要回房间睡觉,陈启生才问他:“你告诉爸爸,到底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陈琢自己也回答不好。那股子冲动过去了,再回看就是非常复杂的情绪。因为想走一条跟父母的预设完全不同的路、因为在听到父亲说按就业前景列好了一张数理专业的大学排名清单又自以为观点先进地讲香港教育和永居身份时感到前所未有的感到厌烦和抗拒,因为答应宋朗辉要每天在一起、因为奶奶和苏励导演的玩笑话……因为不想再做大家都觉得他理所应当会做的选择,想找一个有趣、鲜活而又不那么世俗的世界看一看。
陈琢一时没有说话,陈启生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挫败,如今唯一可能的转变机会就是陈琢复读,但他说不出口,陈琢或许也不会听。陈启生于是开始为儿子找借口,试图弄清楚到底是哪一环错了,他问:“是不是因为小时候老师本来要选你演话剧,你想去,但我没答应?”
这件事情陈琢其实都快忘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话剧团到他们学校选小演员,陈琢因为乖巧白净被老师看中,他自己本来没什么特别大的去或不去的意愿,但同学们都很羡慕他,说:“陈琢那你是不是可以不上课不写作业还可以做个小演员啦?”
升了四年级之后陈启生已经开始给儿子讲物理,也会布置课外的作业。最开始学新学科的新鲜劲儿过去了,陈琢的确已经有些抵触。不写作业和同学们羡慕的眼神,让他觉得这大概真的是件好事,连班主任都很开心,说没想到能教一个小明星学生。
陈琢一回家就开开心心把这件事告诉了陈启生,陈启生跟妻子一商量,直接打电话给陈琢的班主任拒绝了这件事。陈琢那时候跟陈启生还没那么疏离,就问陈启生为什么。陈启生跟他说:“你放学回来爸爸要单独给你讲物理的,现在学在前面,以后才能领先别的小朋友啊。”
事情过了很多年,陈琢此时只有一点稀薄的感觉,他当时似乎的确很开心得到那个机会,而陈启生的拒绝也快而直接。陈琢到底不愿意让父亲自责,或者承认自己的确因为童年的一件小事收到长远的影响,他做出这个选择,不是因为某件小事或是某个人,也许是经年累积的抵触和叛逆,或者是对未来不切实际又少年意气的安排。
陈琢回房间之前,只跟陈启生说:“海蒂·拉玛不也是个演员吗?”
宋朗辉在奶奶家还能通过越洋电话和陈琢保持联络,每天汇报一些日常,比如“今天隔壁那嚣张的小子又来做客,我说我好朋友以后要去马普所,他眼神立马软了现在特别服我”,陈琢在那边只说他幼稚,宋朗辉问:“你就不夸夸我?我以前哪里知道什么普朗克,都是为你做的功课。”
话题后来又被带偏,宋朗辉没有察觉出来什么异样,还是每天都用“我那个很牛逼的朋友”来吓隔壁的小男孩。
宋朗辉一家三口之后又在太平洋小岛上潜了一周水,少年人,风景再好看也比不过心上人。帕劳电信信号落后,他跟陈琢彻底失联。算算时间这时候应该开始发录取通知书了,虽然他对陈琢有十分的信任,还是想早一点知道确定的答案。
章茵绮看他心不在焉,还打趣他:“你是不是偷偷交了小女朋友。”
小女朋友宋朗辉是真没有,就理直气壮回:“那可没有,我就是思乡心切,不想再吃大海鲜了。”
他一回国还没来得及联系陈琢,就先听到陈琢的消息。
宋朗辉父母在机场走VIP通道,但不愿意宋朗辉小小年纪就搞特殊化,赶他自己去普通通道。那几年还不流行媒体和粉丝在机场接机,宋朗辉一定棒球帽帽檐压低,看起来也就是个普通的叛逆少年。结果被拍拍肩膀,看到一位不太熟的高中同学。
那同学见了他是很开心:“要不是你背着这书包上学,我可认不出你来!哎,我跟你在一起不会被拍吧。”
宋朗辉在公共场合是能低调就低调,就示意他声音别太大。
虽然对方点了点头,但声音并没有压下去:“我知道,不能喧哗,可是这消息可太爆炸了,你还不知道吧,诶不对你们俩那么熟,你是不是事前就知道了?”
一番话说的颠三倒四,宋朗辉毫无头绪,就打断问了一句:“到底什么消息?”
“陈琢啊!他拿到录取通知书了,跟你去一所学校,现在全校都传遍啦。老周今年奖金可是要少一份了,真不懂,没人懂他在想什么。”
宋朗辉一直没接话,男同学根本不停,这件八卦最近同学之间碰到了总要讲上半天:“真的邪门,好好的突然就跑去念戏剧了,有人猜是他跟你走得近,嫉妒你这种生活,但他又念不了表演,念戏剧史。你说是不是天才都是疯子?真的难以理解,对吧。”
回家的车上宋朗辉一句话没讲,章茵绮还开玩笑:“你怎么在外边儿天天思乡心切,现在这傻呆呆的是近乡情怯啊?”
宋朗辉都没像平常一样附和这种玩笑。章茵绮从回头看一眼儿子,脸上的常有的散漫都不见了。
他回家就给陈琢打电话,拿着听筒的手势抖的,连声音也有些抖。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反应,开心激动疑惑惊讶难过恐慌好像都混杂在一起,他想起来那个晚上那句玩笑话,忽然怕陈琢是把那句玩笑话当了真。他当然开心能够继续跟陈琢念同一所学校,但也不愿意陈琢凭白放弃大好前程。
那时候的宋朗辉和陈琢都太年轻了,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十分大意又十分小心。
宋朗辉一直知道陈琢是个有自己主意的人,竞赛班说不念就不念了,但没想过他主意这么大,做了这样一个决定,在跟他讲电话的时候还是平平常常的语气。
就连这一刻陈琢接起电话声音也是稳稳当当,先开口问他:“朗朗,回国了?”
宋朗辉不说话,心里头的念头乱的抓不住,陈琢以为信号有问题,又叫了几声他的名字,声音听起来是什么也没发生过的样子。
宋朗辉开口只问:“为什么?”
他一说这三个字,陈琢就知道他知道了。除了一声极其轻的叹息,陈琢的声音听起来还是一派轻松,他说:“我们见一面吧,”宋朗辉又沉默,陈琢就接着往下说,但因为不常说这样话,声音压得比平时要低一些:“我们半个月不见了,朗朗,我很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