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17章 太子将军

在燕熙出发互市的前一日黄昏。

漠狄的草原上, 一个商队正在艰难前进,他们要往漠狄王廷送酒, 过午后起风了, 吹得人睁不开眼,而且气温骤降,伙计们冻得直叫嚷。

商队的老板姓黄, 是个大靖人。

黄老板多年做互市和边贸生意,在两国都有些门路, 这批酒是他今年最后一趟生意,都是上好的佳酿, 专供漠狄王廷贵人的。

做完这一单,他就可以回大靖过冬了。

黄老板今年五十多岁,身子骨不如年轻伙计,他冻得脸色发青, 望着前方分岔的两条路,陷入了踌躇。

一条路是常走的商道, 路程远一些。

另一条路是条近道, 但途经两处漠狄军营, 漠狄兵凶悍无赖,时常抢劫大靖客商的货物,平时大家都躲着走, 但是这条路能比商路省一天脚程。

黄老板冻得受不了, 转身看了眼自己的队伍。

虽然这是大靖的商队, 但因着在漠狄讨营生, 商队里的伙计里大多都是漠狄人, 其中有几个在王廷有点门路, 往常要打点漠狄关系, 都是他们出面。

黄老板想了想,叫上队里最有脸面的漠狄大伙计说:“你在军营里有门路吗?能不能找人通融一下,借道走近路。这风大天冷的,大家都扛不住,酒被冻坏了也不好。”

大伙计听了两眼放光,拍着胸脯保证道:“ 这事不难办。前头的是斧铖关军营,里头有个我认识的兄弟,只要打点好了,必定能放行。”

黄老板看向自己的账房叶先生,这是队伍里除他以外仅有的大靖人。

叶先生漆黑的眼眸略沉,与黄老板对视片刻,然后点头应声,转身拿出几包碎银,给那个大伙计做赏钱。

大伙计掂了掂银子,满面喜色地应声。

-

路过军营时,商队格外小心,个个噤若寒蝉,生怕发出动静惊动附近的漠狄兵。

可是马蹄声和车辙声消不掉,几十车的货物也过于显眼,商队才到哨兵的视野,就被发现了。

立即有一队漠狄兵过来察看,黄老板见着当兵的就发悚,推着那位漠狄大伙计去交涉。

大伙计对赏钱很满意,叫上几个漠狄兄弟一起用漠狄话卖力地士漠狄兵交涉,他们果然有点门路,竟还让人传话请来了个军官。

来的漠狄军官一脸横肉,往商队面前一站,黄老板吓得直哆嗦,也没敢讨价还价,就按人家说的意思交了大几百两银子的过路费。

军官看商队里大多数都是漠狄人,多少还顾念同胞的营生,收了银子就放行了。

原本放了这一把血,商队是能全身而退的。

坏就坏在路不好走,酒坛子又金贵,运货的伙计们在漠狄兵面前胆怂,走路不太利索,有人不小心拌了一跤,惊了马,结果翻了一车酒。

这一批货皆是上等好酒,酒坛摔裂,酒香四溢,顺着急风一吹,把斧铖关军营里的漠狄兵都惹馋了。

这下可好,这批酒彻底别想运走了。

漠狄人嗜酒如命,平时喝个烧刀子都能抢起来,今儿见着几十车的陈年佳酿,直接就管不住嘴了,那军官也有意纵着士兵,算是给底下人一点好处,便由着漠狄哄抢。

漠狄兵从未喝过经大靖精细工艺酿出的好酒,女儿红、梨花白、花雕酒,拍开坛子,光是闻着就醉倒一片。

几十车的好酒,足足有上千坛。

黄老板的身家都压在这,他自然是不肯的,急得去跪求漠狄军官,却被一脚狠狠踢出老远。

他绝望了,悲天怆地说要告官。

“要告官?告哪的官?漠狄的官能听你的?大靖的官可管不到我们这儿。”漠狄军残忍地说,“我是看在你手底下都是漠狄人,才给你条生路。既然你这么不上道,你、你的商队还有你的酒都一起留下罢。”

黄老板一屁股坐在地上,惊惧地哀嚎起来。

叶先生不怕死地冲过来扶他,也被军官踢了一脚,跌倒在黄老板身边。他愤怒地回头,用漠狄话痛斥道:“你们明目张胆地抢劫大靖商队,就不怕我们大靖来问罪吗?”

那军官像听到什么天方夜谭般,张狂地大笑起来,俯身逼视道:“大靖敢问罪我们?就你们那软弱的边军,能挡得住我们的骑兵吗!你们大靖迟早会被我们踏平!”

“你们休想!”叶先生冷脸反诘,“大靖是天朝上国,你们这些属国背信弃义,自立为帝。终有一天,天兵来巡,你们必将重新向我们称臣。”

军官最烦听大靖人文绉绉的装腔拿调,听得烦躁不已,拔出刀来,目露凶光,就要杀人。

黄老板猛地扑过来求道:“不要杀我们!我们商号生意做的大,有好多产业和银子,你派人去我商号传信,让我家人送钱来赎我们。而且,我在后面还有一批货,三天后就能路过这里,我写信叫他们走这条路!”

军官听到银子和货物,贪婪地顿了片刻,收回了刀。

叫人把黄老板和叶先生五花大绑了,剩下的漠狄伙计只绑了手脚,全关到了军营偏帐里。

黄老板和叶先生被推进偏帐时,对视了一眼,几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

-

十里外的孤矢关军营很快得了信,闻着味来要走了几车酒。

漠狄本土三十年没有战争,素来只有他们抢大靖的份,加上这日狄啸也不在附近的主营,这两个军营的人便无所忌惮地杀牛杀羊,火升起来,酒倒出来,要在夜里潇洒一把。

-

定侯山有一处山谷,往北的谷道有三十里,穿过去径直到漠狄草原。

谷道是两国的中立地,大靖的兵信守承诺很少进谷。然漠狄不讲信用,常从此处出入,在数年间,偷偷摸摸在谷里建了不少岗哨。

姜西军驻守西境多年,竟是没管过。

这日夜幕降下,斧钺谷道离大靖最近的一处岗哨里,升起了火。

夜里风更大了,劲风在山谷里吹得比鬼哭狼嚎还恐怖,岗哨只有三人个,只留了一个在外守着。

剩余的两人躺在山洞里烤火。

老大缩在火堆旁,被烟火呛得咳了几声,吐了口唾沫骂道:“把我们扔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没酒没肉,连根蜡烛都没有,上面的人真是不做人。”

老二从外面钻进来,冷得直跺脚,骂骂咧咧地说:“听说营里头今天劫了批大靖的酒,都是上等货色,喝一口要赛神仙的那种。那帮孙子,要赶着啸王爷不在,今夜就喝光!也没有给我们送一坛来!”

“大靖的酒?!”老三听了跳起来,直流口水,“我曾经喝过一壶大靖的酒,那味道真是好啊,就那还只是大靖里次等的,这回营里头劫的是上好的?老大,你明儿去营里要些来啊!”

“你想得美!营里头好吃好喝的什么时候管过我们?”老大踢了一脚老三,赶人道,“你去换岗!”

“二哥方才时间没到就进来……”老三不甘不愿地起身,听着外头呼啸的北风,缩着脖子不肯迈脚,“今儿太冷了,反正这里从来都没事,不站岗了罢?”

老大有点松动,老二自己偷懒了就不想别人好过,催道:“快去!年纪轻轻偷什么懒!”

老三敢怒不敢言,只好披了破棉衣出去,到了洞口被差点被风吹进来,瑟缩着喊:“真他娘的冷!”

岗哨是真的穷,今年过冬的物资还没送来,一件破棉衣根本扛不住吃人的冷风,老三在外面冻得受不了,正要硬着头皮进去烤火,忽地脖颈后面一凉,他抬手一摸,一手粘稠。

“血……”老三在寒冷中痛感迟钝,伤口挨上手了,才感到痛,大呼道,“来——”

话未说尽,就被拧断了脖子。

里头的两位听到喊声,只当老三不听话,不耐烦地出来,头才伸出洞口,就被军刀给割了。

这夜里,斧铖谷的岗哨就这样被一个个摸掉了。

山谷里失了岗哨,便没了眼睛,

一行将士穿着夜行衣,借着厉风的掩护,在狭长的谷道里急速潜行。

游龙潜行,苍龙军出斧铖关。

-

北风惊雪通体乌黑,只有四蹄雪白,在夜色里如乘风过境。

宋北溟一身黑甲奔驰在前,他领着两万精兵,前方有十只猎狗领路,全军没有点灯,跟着他默声跑在猎风里。

夜袭。

宋北溟手里有燕熙给他的《大靖皇舆全览图》,里头商白珩把边界各山各沟画得清清楚楚。还有一分暗部做生意的走货地图,明明白白标着漠狄的道路和军营位置。

这么多人、这么多年的心血,就为着大靖肃清边界的一战,大靖已经千疮百孔,经不起任何一场外扰了。

这场攻袭的目标非常明确,烧毁漠狄粮仓。

暗部在漠狄经营多年,在漠狄留了不少东西,旁的将领不了解内情,而且暗部的运作也不便暴露,最重要的是西境现在缺能打攻袭的主帅。

宋北溟亲率大军前往。

河清号卖出去的二十万石粮食是无处不在的指引,暗部的人在漠狄用猎狗摸清了军粮所藏之处,目标是斧铖谷道十里外的一处军营,那里有十万石军粮。

早前,宋北溟和燕熙得知这个消息时,都心道一声好险——狄啸手上的粮食不多,却把十万石押在离定侯山如此近的地方,显然是为大举进攻做准备。

漠狄来犯在即。

大靖必须断掉漠狄的粮草,才能争取备战时间。

深入敌境异常凶险,宋北溟此行选的都是精兵强将,还带上了燕熙辛苦攒出来的火铳队。

两万苍龙穿越三十里的谷道,只用了半个时辰。

-

亥时初。

定侯山北侧的草原里,有游龙潜入。

时隔三十年,大靖的天兵终于重新踏上了属国的土地。

战马套紧了马嚼子,马蹄上包了软布,两万人伏在枯草里,等待宋北溟的命令。

十里外的军营灯火通明,篝火烧亮了漠狄军营的夜,宋北溟凝视前方,他在等一个信号。

燕熙在他出发前与他说过,已经安排好了内应。

宋北溟逐渐发觉,燕熙在河清号之外,还有着另外一股势力;并且,那势力有着某种熟悉的意味。

是我母妃说过的那些在暗夜里提灯的人么?

-

夜里风势更急,黑云压原,寒意再降。

苍龙军穿了今年的新棉衣新棉帽,这是暗部和河清号合力的手笔,没有一个士兵喊冷。

宋北溟沉在寒夜里,面色格外冷峻,他想到了临行前和燕熙的对话。

他出门时再三嘱咐说:“一夜就能回来,明日回来陪你用饭。你与狄啸先好好谈,不要动手,杀他的机会多的是,等我回来。”

燕熙说:“好。”

宋北溟不放心,燕熙是有仇必报之人,狄啸这个仇人就在眼前,燕熙不会善罢甘休。

而且,宋北溟看懂了燕熙的布局,斧铖关外这一战和互市的商战,被极为巧妙地捏在了同一个时间点。

这是大靖的机会,后面是燕熙无数个日夜的殚精竭虑。

所以宋北溟知道,燕熙身为大靖太子,为着战局也不可能让漠狄的左贤王活着回去。

宋北溟早在离开竹宅时就想明白了燕熙的谋划,他和燕熙本质上是一类人,早在踏上西境时,就把目光放在了漠狄。

不能在本土打战,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在他们二人看来是理所当然。

他和燕熙不必商量,走的每一步,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

燕熙早在来西境时,就已经谋划出这场转折战了。

从一开始河清号卖粮,到暗部和河清号豪掷亿贯的银粮战,再到燕熙用余粮吊了狄啸多日,为的就是把狄啸骗到互市,再把他劝出斧铖关军营。

若不是太子殿下的枕边人,宋北溟也无法想象,燕熙已经临驾于局势之上,把整个山河当作了棋盘。

每一只棋子都被燕熙放在了最应该出现的地方,才有了如今西境战局的转折点。

一切皆如太子所愿。

时机已至,不容错失。

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宋北溟要当太子殿下的大将军,就要把这场战打漂亮了。

可是宋北溟还要当太子的枕边人,他在心中默数着时间,只要动作够快,就能在狄啸到互市前赶回去。

宋北溟在这莽莽草原中,蓦然生起深重的惆怅来——永远无人可以得到燕微雨。

包括他。

他陷得越深,就越看不透燕熙;他靠得越近,就越觉得燕熙的心志强大到可怖。

好似什么燕熙都能理解,什么都能计算,那副漂亮的皮囊下面好似能装进这个世界所有的谋略。

宋北溟甚至有一种非常荒谬的感觉——燕熙不止是大靖的储君。

那会是谁呢?

还有什么是比一国之君还要尊贵呢?

当真是谪仙么?

长风怒嚎,雪落下来了。

作者感言

琉小歌

琉小歌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