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80章 福利番外 旅途中

饥饿学院(无限) 青竹叶 5631 2024-06-06 22:46:36

“下车的乘客请注意,下车的乘客请注意……”

列车上气味混杂,嗅觉灵敏的季星海用一条淡绿色格子手帕挂住嘴巴。只是不等他皱眉,无形的力量隔绝了那些气味,他朝着前面看去,看到秦遇山峦一样的背影,

牢牢挡在拥挤人群和季星海之间。

“你这个小伙子,和铁塔一样杵在这干什么?哎哟,别挤别挤,我的腰语,我的腹误,我的……”

季星海放下手帕,抱着背包看着不断被大娘们嫌弃挡路,但就是纹丝不动给身后人挤出空间的秦遇,他脸上带着笑,眼里盛着一捧月光。。

等乘客下去了一批,走道终于空出位置,他起身背上包,而旁边的秦遇拖着沉重的行李。

“稍等一下”季星海忽然想到什么,整个闸哄哄的车厢的时间都停止了。

秦遇就像是突然从剧本中脱离出来的演员,他疑惑地侧头。

他看到季星海的眼睛闪过幽光,那层遮掩不见了,一只黑得如同黑夜,一只亮得价佛白春。

两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妻的时间开始倒退,从成年人变成孩子,又变成婴儿,然后消失了。

只有他们的记忆凝结成了一本册子,上面写着所有罪恶的交易。

“拜拜,小朋友。”

季星海对昏睡的孩子招招手,两人走下绿皮车,车上车下所有的一切再次活过来。

“这里有个孩子……不对,是人贩子!”

乘务员发现落单且昏迷的孩子以及笔记本的时候,季星海两人已经和拥挤的人群一起出了火车站。

“感觉怎么样?”

“真不错。”

他嘴上这么说,并东笑容灿烂,仿佛没有在心里疯狂吐槽。

火车站门口有许多拉客的旅社老板和一些货车改装的客车,他们没有选择近火车站的旅馆,而是坐上一辆拖拉机改装的容车。

“最后再体验一次,就一次。”季星海拉着秦遇往车上跨。

其实就是小货车车厢搭一个油布棚,里面摆上一些长凳,就算是客车了。

人来了十几个,等了两分钟再没人上来,小货车就出发了。

它后面突突冒着黑烟,路很陡,车也没什么有效的减震措施,上面放置的长凳跳来跳去,坐在上面和脚踩着震楼机是一样的感觉。

“感觉怎么样?”秦遇这么正经的人,此时也染上了季星海的促狭。

“……以后再也不坐了,他选瞧移。

幸好不过二十多分钟,他们就到了目的地,安埠小镇的镇中心。

不大的一片街区,聚集着本地唯一一家百货超市,还有成衣店铺,酱料铺子,以及菜市场,菜市场里的菜贩子大都来自附近小农村,除了自家种的菜、养的鸡鸭,还有山上猎到河里捕捞的野物。

异世的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天,很多票证都已经停止使用,唯有粮票和油票还坚持着。

且此地多山区,靠海,自古就不靠种地起家,这些年是没少饿苦了人。因此一改革,个体户就像雨后春笋那样起来了。

“上上上个文明我们卖花,上上个文明我们卖快餐,上个文明我们卖盲盒,这个世界开照相馆怎么样?”

季星海特意找的蓝星文明的平行线,这个时间点正对应着他父母小时候,连地点都一样。虽然这个世界没有他们,但有他们看过的风景,走过的路。

“就好像我进入了他们的回忆。”他这样说。

为了表示对这个平行文明的重视,季星海决心好好融入社会,他为新事业努力学习了形象设计,还学习了化妆。他唯一的模特儿是秦遇,这个可怜的高大汉子每天要换几十套衣服洗几十次脸,虽然他好像有点乐在其中。

至于拍摄,自然就交给秦遇了,这也是夫妻店的特色。

文明巡查官找到还未记录在案的文明后需要深入观察和记录一段时间,然后将信息传回总部,由他们派人来审核。所以每到一个新世界,他们都会开家小店融入社

一一其实就是太无聊给自己找点乐子。

“元宝路,就是这里吧?”季星海从裤袋里找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和一把黄铜的钊匙。

秦遇看过去,这是一张租房合同,租住方写着两人的名字,上面写着他租了元宝路70号二楼三年,有一百八十平米的面积,第一年的租金已经交了,是80元。季海兜里还有等同身份证的介绍信、个体营业户申请批准单和钱。

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能做到这一切还得多谢塔塔。

可惜塔塔他们宁可待在应有尽有的飞船上,他们一点不想参加季星海的模拟人生游戏。

而想跟来的坚强因为太过庞大的体型和已经进化到接近龙的外形,暂时也无法出现。

但这会儿渣爹完全想不起家里哭唧唧的留守儿童,他正瞧着路牌确认方向。

名为元宝路的小路是沥青路,融化的沥青上铺着煤渣,已经被踩出许多坑洼,

昨日下过雨,路面便聚集了许多小水坑。

路两边都是两层的木头小矮房,人字黑瓦的屋顶连在一起,像是背负着黑色盔甲的毛毛虫。这附近每一条街面都很狭小,元宝路也是如此,最宽不过五米,倒车都不容易,但这就是这块地区最繁华的街道了。

“爸爸妈妈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是这样的吗?”季星海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腻。

两人小心避让着水坑朝着目的地走。

尽管如此小心,过了两条街之后他们的裤腹还是湿了一小片一一这也正是乐趣所在。哪怕他们都能做到完美避开这些路面积水,但这样还有什么意思呢?

秦遇先发现了目的地,是一栋两层的小楼。

元宝路70号一楼是一家营养品专卖店,足足三间店面,靠墙摆着许多铁罐的麦乳粉,红彤彤的包装,看着就喜庆。

里面的店员是个身形圆润的姑娘,烫了头发,涂了大红嘴唇,倚靠在门口喷瓜子。看到陌生且出色的两个成年男人走过来,她忍不住多瞧了两眼。

小楼外墙边上有一个水泥的楼梯,很窄,还没有护栏,只能走一个人,顺着上去就是二楼,也是两人租借的地方。

“瞧着倒是不小。”季星海拿头看了一会儿,一步一步走上楼,秦遥提着行李紧随其后,那附近的商家都偷偷瞧着,用眼神交流:这两人你们认识吉?

小门开了,空荡荡的水泥屋子出现在面前。

一百八的大空间,隔成了五个区域,季星海走了一圈,指着其中一个朝南开窗的房间:

“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卧室,旁边刚好能隔一个卫生间出来。隔壁打通做成书房和阳司,朝南,阳光好,又通风。这边是小客厅、餐厅和厨房融合的多功能房。外面的两间,一间用于拍摄,一间用作后司。”

明明空空荡荡的屋子只有四面水泥墙,但随着他手指一点,房间像是被施加了魔法:墙面自动上了灰,铺上浅色的硅藻泥,地面是一水的实木地板,需要隔离的地方也自己出现了墙,内部电路和水管道自动铺设。

然后他打开行李箱,里面床铺、书桌、餐桌、沙发、洗衣机等东西一个个跑出来,自己找好位置,还调整了形状、颜色和款式,以更好地融合环境。

秦遇已是见怪不怪,他们一开始还想自己亲自动手感受装修的乐趣,但最后没什么乐趣。虽然要融入世界,但说到底是为了快乐,而不是折磨自己,能用法术和科技做到,为什么还要苦熬着?

不过一会儿还是得散一些催眠粉,让附近商户出现这里早就在装修,如今已装修好的印象。

左右看看就是他一开始设计好的样子,季星海很是满意,但随后他想到外面那窄小的水泥楼梯:“不知道外面的楼梯能不能改建,看着窄小陡峭,还不太安全。”

露天的楼梯,这就不适合用非科学手段了,只能找本地人做。

“这边是商业街,应该有做这个活的泥水师傅。”秦遇说。

“也好,正好一会儿我们去尝尝本地的食物?说不定还是我小时候吃的味道。

等两人料理好屋子,出门上锁,已是傍晚时分。

天空是一片柔亮的橘黄色,重叙淀染,季星海和秦遇手挽手,旁若无人地逄着这条夹在旧时代和新时代之间的小街。

楼下营养品店的大姐瓜子都掉了。

然而季星海和秦遇早习惯了别人诧异的视线,他们专心打量这陌生的世界。

窄窄的街道,幽暗的店面,却不影响如今的热闹。在夜生活并不流行的年代,下班后天黑前的这段时间是最热闸的时间。许多打扮得十分潮流的青年男女走在律头,他们有些要去电影院,有些要去逛街,都说说笑笑的。

小小的街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连烫发店都有两家,而他们寻找的小摊见缝插针地摆在小巷的巷子口,卖馄饨的,卖烧饼的,卖粥的……还有消失在记忆里的捏糖人的摊子。

季星海顺着味儿找了一对考夫妻推出的摊子,点了两碗馄饨。

雪白透明如白纱裙的小馄饨,透出一点粉红的肉色,上面还铺了一层剁得细细的生烫肉,撒了点金色蛋皮和小小虾米,还点缀了几颗葱花。

因两人要求加料,馄饨的一旁卧了个雪白的荷包蛋,底下藏了一把年糕和一根小青菜。

季星海捧起汤碘,喝一口清汤,再吃一朵小馄饨,最后大大一口咬下半个荷包蛋。他脓起眼,仿佛被顺了毛的老猫,十分惬意和满足。

秦遇看一眼他,再尝一口馄饨,似乎也吃到了鲜甜。

无论是心灵的需求还是身体的需求,这都是一碗足够分量的晚餐,最后一算,一碗五毛八,其中两毛还是因为鸡蛋另加的。

吃饱喝足,找人一打听,原来这条街上卖装潢材料的铺子就是泥水匠开的,花点钱就能让人口口。

他过去一问,果然,水泥楼梯推倒扩建,连材料带人工,一楼也就三十块。如果还要搭雨棚装护栏,那得看材料用什么,人工免费。老板还表示一次付清全款可以打九折。没说的,立刻留下了地址,请人第二天上门一赵。

第二日泥水匠如约上门,他拿出尺子将整个水泥梯子量了一遍,双方又订下最新款的不锈钢护栏和塑料雨棚。

“我铺子就在那,以后有需要修的尽管找我,三年内都包。”

季星海直接付了全款写下契约,下午的时候老师傅就带上几个弟子和水泥红砖等物开始推倒扩建的工作。

“还得订一块招牌,放在楼梯入口的地方……”季星海看着工人师傅忙活,就到了这件事。

“木头招牌怎么样?”老师傅听到他的话,热情介绍,“我大哥就是木工,镇上小半的木头招牌都是他雕的。”

“这么巧?”

于是,做招牌的事也就这么定下了,老师傅说可以先做框架,他们得快点想好名字。

要做的事到这就差不多了。唯一的麻烦是,水泥楼梯装好之前,他们得在镇上的招待所住一段时间。

“最近梅雨季刚过,每天都是大太阳,水泥干得快,估计二十多天就能完工。”

考师傅很认真地给这次的工作做了计划。

这边楼梯在小修,季星海两人入住招待所后第一件事就是落户一一没有身价证,住招待所都得给一堆证明。

所以他们来了。虽然也有办法跳过这个环节,但这样就失去了游戏的快乐。

办事的工作人员十分热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介绍信上写着归国侨胞的缘故,总之这事儿两天就办完了,对方还友情赠送了他们这个月的粮票。

季星海以前一直以为粮票就一种,现在才知道还分细粮、粗粮、米、小米、面等等。工作人员送了他一捧,什么都有,加起来十好几斤。

不过可能也用不了多久了,现在全国都在取消票证,咬,怪不习惯的。”

人员语气复杂,不知道是高兴还是烦恼。

季星海看着他,觉得很新鲜。这世界上的人很新鲜,事很新鲜,一切都很新鲜。

之后几天也没别的事,两人跑去观摩这个世界其他照相馆的工作。他们从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走完了半张世界地图。

“差距好大呀,其他地方的摄影已经很成熟,但这里刚刚起步,两边的差距几乎有一个世纪那么大。”他们所在的安埠小镇目前还没有一家正式的照相馆,要照相都跑到城里去。可是城里目前的技术也刚刚起来,别的不说,婚纱摄影还停留在十分简朴的阶段。

粗陋的婚纱,塑料花,黑色的笨重的西服,鲜红的领结,没有做发型和化如这个过程,有时候里面穿着衣服外面直接套上婚纱,用裙摆遮挡住没有皮鞋的尴尬,夫妻两个往那一站,啪,回头洗三张三寸黑白照片出来。

这就是拍婚纱了,一下子九块就没了,这差不多是普通工人五六天的工资。

就这还供不应求,为什么?因为大部分照相馆只有一套婚纱,作为镇馆之宝。

“看来咱们的照相馆要碾压了。”都是文明巡查官了,季星海还因为这点小事雄开眼笑,他勾着秦遥的脖子,笑眯眯地看着已经成形的楼梯。

他好像在玩一种现实版的手机经营游戏。

“你说叫什么名字好呢?叫微笑照相馆好不好?让每个进来的人都能笑着离开。”

秦遇无有不应:“好。”他想的,他做的,没有一件不好。

楼梯修好了,是一米宽设置了防滑带的水泥楼梯,台阶高度适中连小脚老太太都能走安稳。而且边上还有光滑的不锈钢护栏,顶上有透明的塑料雨楹,怎么看都很安全。

但最亮眼的当然还是做了花体字的拱形招牌,才挂的,上面用金漆描了微笑照相馆五个字,还雕了抽象的三口之家的笑脸。不过这会儿招牌外面还罩着黑色的布,

等着季星海扯下来。

“一、二、三……”

随着黑布掉落,照相馆就算是正式开业了。

一点都不低调的季同志提着篮子给两边开门的铺子送油纸包的牛轧糖、发名片。

他穿着一看就是高档货的宝蓝色羊绒薄款休闲西装,踩着米黄色的皮鞋,手腑上是金属表,头发仔细打理过,脸也白净,怎么看怎么的漂亮精致。

灰土色的街面上出现这么一个亮眼的人物,街坊邻居都忍不住地打量,不好意思明着瞧,只是假装不经意警一眼。

这情景就仿佛半年前突然来了这里的耍猴艺人牵着他的猴子过来了,只不过这次偷瞥的大姑娘小媳妇更多。

这日子还没正经好过几年,都忙着填饱肚子,街面上连个烫头发抹口红的女同志走过都要稀奇一下,何况是个时髦漂亮的男青年,那么能倒腾自巳,简直和小熊猫一样的珍稀濒危。

“就他吧?楼梯都装了好些天了,不知道要开什么店,怎么不见他契兄弟?”

“啄,可别当着面儿说,怪不好意思。”

安埠镇不大,外来人口也少,因此两边店铺的考板都认得他呢,还一眼看透了这两人的关系一一当然,他们也没藏过。南方这边契兄弟自古就有,虽然少见,但也不至于当成妖魔鬼怪。

“者先生您好,我是对面照相馆的者板,以后就是街坊邻居了。”季星海递上轧糖和名片。

说是名片,就是四四方方的白纸片,印着微笑照相馆的名字和地址,以及季星海三个字。他请那位雕刻招牌的者木匠,一个字一角钱刻出来的印章,还有个大大的笑脸是赠送的。

“怎么不见另外一位小兄弟?”卖竹木器具的考头儿笑着问。

“楼上呢,怕你们误会我们是来发喜糖的,所以派我一个人来了。”

季星海这样落落大方,倒把者头儿听愣了,不过他还是道:“好,开店发糖喜庆,以后的生意也红红火火。”然后接下糖和名片。

季星海也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想,他一边发名片,一边打广告:“开业大酬宾,凡新婚男女,前三个报名可免费拍摄彩色婚纱照三张,每张洗三张五寸照片。 第四到第十名,彩色婚纱照半价享受,活动期间只需六元。先到先得,过时不候。有意向的同志请上楼亲自报名,代报名可不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洗干净头发和脸,并且携带一位帮忙穿婚纱的女性朋友。”

“是照相馆?”

“还免费拍婚纱照呢!”

前些日子他两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猜测他们是准备做什么生意,有说要开画坊,有说开荪楼,有说办书店的,没有一个人猜到是要开照相馆。

安埠镇的有钱人早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照相机,但安埠的普通考百姓还把照相当成是一件奋侈事,只有必须的时候,比如需要证件照,他们才不得不去城里的照相馆花那冤枉的三块钱。

至于婚纱照?那些有工作的年轻男女倒是舍得,年考的更稳重些,可不敢随便花钱。

所以免费的牌子一打出来,就跟金子落到地上一样,都想要抢那三个免费的名额,哪怕抢不到免费的,抢到半价的也好啊。

城里黑白的婚纱照都要九元呢,还只能拍一张,洗三张三寸的。

“秀芳!秀芳,快回去告诉你嫂子,让她和你哥快过来!哎呀可急死我了,偏偏今天没过来。”一个大婶急急忙忙挤出人群对着守店的女儿大喊。那是家卖酱料的铺子,里头黑漆漆的,只有门口坐着一个十五六的姑娘。

“好喱。”那姑娘听了这话,甩着两条辫子飞一般冲向家中。

其他人像是得了什么信号,一个个立刻开始搜索满足条件的亲朋好友,并且满大街的叫人。

好家伙,这可是三张彩色婚纱,能洗九张五寸照片,简直跟白捡的一样。这种便宜要是放过,说出去都不好意思自称生意人。

而更多人围着季星海,向他打听免费照相的事,顺便恭喜他开业秦遇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二楼窗边,他的目光追逐着人群中的季星海,手里拿的照相机也对着他,其他一切都是摆设。

季星海独爱这人间烟火,而他独爱人间烟火包围中的他。

秦遇拿起照相机,又拍了一张。他似乎有点喜欢上这种感觉,随时随地用自己的眼睦记录下走过的点点滴滴。

每个文明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而他们以各种各样的身份融入其中,像是最寻常的一对恋人。

季星海感觉到了秦遇的视线,他仰起头,两人的视线在空中撞上,而后便是默契一笑。

金色的阳光落在这宁静和喧嚣并存的小街,也落在金色的招牌和两个年轻人的脸上。时间以其独特的方式将这一幕记录下来,存放在记忆里。

哪怕时光考去,回忆不者,或许这就是照相的意义。

作者感言

青竹叶

青竹叶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