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宴
从台湾参加颁奖礼回来后不久就是赵柯的生日,赵父提前跟赵柯打了招呼,这次凡川获奖正好和他生日在一起,在家里好好庆祝下。头一天晚上赵父又特地打电话叮嘱,让他和季凡川穿得正式点,明天家里还有客人。
赵柯有点纳闷,又不是什么大生日,自家聚聚就行了,怎么还有客人。但赵父根本没给他问的机会,已经挂断电话了。
“我爸说明天回去让我们穿正式点,家里还请了其他客人。”把手机放在一边,他把家里的意思跟季凡川又传达了一遍。
“就是个小生日,我看他和我妈主要想给你庆祝,又不好意思开口,就打着给我过生日的名头。”
赵柯有点琢磨出味来了,去年跟父母聊天时,妈妈希望他俩去国外领个证,不管有没有用,好歹看上去有个样子。他当时顺口就告诉父母,季凡川已经跟他去公证处签过“意定监护协议”了。父母听后很震惊,没想到季凡川可以悄无声息地为赵柯做到这个份上,先于他们把后顾之忧都扫除了,对他一下就亲近起来。
这次显然是庆祝季凡川拿到影帝,又不好明说,干脆拿给自己过生日当借口。
“爸妈这叫爱屋及乌。”季凡川被赵柯的话逗笑了。
这一年多来,只要两个人都在锦都,赵柯父母时不时地会喊他们回去吃饭,跟赵柯的家人也慢慢熟络起来。过年和赵柯从国外见过自己父母回来,带了礼物去看望赵柯父母时,赵父递给他俩一人一个新年红包,突然说以后就跟赵柯一样叫“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太生分。
第二天两人穿了正装,但没打领带,毕竟回自己父母家吃饭,再有客人总不至于穿得跟参加商务晚宴一样。
季凡川拎着下午在家亲手做的蛋糕和赵柯一起进去,发现客厅里已经坐着好几个人了,有些还很眼熟。
看两人进门,赵父起身介绍道:“你俩来得正好,和叔叔伯伯们打了招呼。”
陈嫂接过蛋糕,赵柯一头雾水地和季凡川对视了一眼,走过去和众人打招呼。赵柯以为有客人也是亲戚之类,没想到来的除了圈内几家话语权大的龙头娱乐公司老板还有几位重量级的大佬。
在坐的哪一个不是人精,立刻会过意来,纷纷祝贺赵柯生日和季凡川再次斩获影帝。之前大家只是大概知道两人是怎么回事,这次赵董把大家请到家里来,显然是明示两人的关系。
饭菜都已准备就绪,李温榆把众人请到餐桌前就坐。
赵父先站起来先端起酒杯:“今天是私宴,赵柯生日,凡川获得影帝,也算两件喜事凑一起了,大家正好聚一聚。现在‘星辉’有温榆打理我也没什么好操心的,就是赵柯和凡川还让人费心,有什么事,你们做叔叔伯伯的多担待点。”
大家心领神会,赵董把他们请到家里来,就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表面是生日宴,实际上和婚宴也差不多了,让圈子里的人心里都有个数,别再发生大水冲了龙王庙之类的事。
晚宴过后,等客人们都回去了。赵父看了两人一眼,开口道:“你又大一岁,现在也算是有家庭的人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好好过。凡川这次拿到影帝又站在风口浪尖上,先跟大家打个招呼,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好。”
“谢谢爸爸。”两个人异口同声,眼眶发热,赵父送给他们的贺礼太厚重了,一切感谢的话在此时都显得浅薄。
苗星雨的碎碎念
苗星雨在“点‘遗’成金”综艺熬了好几期,终于等到季凡川过来当飞行嘉宾。这个节目虽然流量没那么高,但容易培养观众缘。唯一的不足就是别的综艺比才艺,这个综艺比手艺,对于苗星雨这样的城里小孩,纯属赶鸭子上架。
关键跟其他嘉宾不是一个公司的,没那么熟,聊起来也没那么随意,总担心自己说错话了。来之前经纪人就一再告诫他,这里面就属他咖位最低,多干事少说话。
公司给他的定位是实力小生,之前在《情债》里扮演黎恺彬为他圈了一波粉,虽然只获得“金牛”提名,但对于新人的第一部作品而言,起点已经很高了。经纪人对他也比较重视,没有让他参加才艺比拼型综艺就是不希望他走流量小生的路。这条路虽然红起来更容易,但粉丝粘度低,以后年龄大了再想转型就难了,不如一步到位。
前几期是做漆器,可把苗星雨折磨惨了,割漆的时候他对生漆过敏,脸肿成猪头,浑身痒,去医院打了吊针,吃了“氯雷他定”才好转。不过也因祸得福,收获一波“妈粉”,都在心疼他。
做节目的困难都好说,就是与人相处太难了。之前拍《情债》的时候,苗星雨和剧组的老师们都相处得挺好,他还以为是自己表现不错。等上综艺后才发现,运气好给他的错觉,之前遇到的明星都太好相处了。现在换到新节目,充分见识了“变脸”艺术,镜头前一口一个小苗,镜头一关,分分钟冷脸。
听场务说季凡川今天就到,苗星雨整个人都活泛了,总算遇到能说话的人了。去机场接人的车一到,看见季凡川和赵柯从车上下来,他就跟见到亲人一样。
“两个哥,你们总算来了。”苗星雨打开后备箱把行李拎出来。
“这边好玩不?我在电视上看了做漆器那几期,挺下饭的。”彭跃从他手上接过行李箱。
看四下没外人,苗星雨凑过去小声说:“不好玩,又枯燥又没人说话。你看着觉得有意思,都是从几十小时里剪出来的那一点精华。”做这些东西的地方都是远离市区的村镇,条件还挺艰苦的,也没什么娱乐。作为常驻嘉宾,录制期间都要住在现场。
“苗,你过敏好了没?”赵柯打量了一下苗星雨,已经没什么异常了。之前听苗星雨的经纪人说他过敏了,给他吓到了,赶紧让经纪人送去医院,幸好没大碍。要不是苗星雨自己不想功亏一篑,坚持要继续录完,他都准备跟导演请假了。
“早就好了,师傅说做漆器,十个有九个接触生漆会过敏。之所以流传不下来,太费人了。”要不过去怎么是帝王家用的,苗星雨心想得亏是生活在现代,做个节目都这么难了,那些每天接触生漆的匠人更难。
连飞行嘉宾一起,一共有六个人,四人是固定的,每站会来两个飞行嘉宾。这一站是做竹器,虽然是抓阄决定分组,但实际上是可操作的,季凡川“自然而然”地和苗星雨分在一组。
之前季凡川学过的竹编是平面的,竹器是立体的,不过这些东西都是融会贯通的,师傅大概讲解了一下要点,季凡川就能上手了,竹条劈出来已经像模像样。
“唉,眼睛看会了,脑袋明白了,但手表示拒绝。”苗星雨卡在劈竹子的第一步。
“劈竹子要用巧劲儿,你使劲大了,刀锋卡在缝隙里就下不去了。”季凡川给做示范,刀刃卡在竹节的边缘,在地上磕一下,就分成两半,如此反复。
做竹器的第一步就是把竹节劈成适合大小的竹篾,虽然苗星雨手笨,但季凡川一个人把他们两个人的量都劈出来了。
在成品没出来之前,节目组每天按每组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分配食物。优胜组可以获得最好的食物套餐,完成最差的组就只有最普通的食物。上一站每次苗星雨都是垫底,这次终于扬眉吐气、跻身上游。
节目组的人各个都是看人下菜的主儿,见季凡川对苗星雨的态度,也跟着都客气起来。苗星雨又不傻,谁对自己是真好,谁对自己是假意还能不知道吗?
第一期节目一播出,跟在季凡川后面一口一个“哥”的苗星雨又给大家萌翻了,俨然跟在老鹰后面的小鸡。
彭跃看完预告,撇嘴:“苗,你把我台词都抢了,季老师啥时候成你哥了?”
“那我叫什么嘛?”苗星雨不乐意了:“叫季老师多生分,叫川哥又担心被别人嗑CP,我太难了。”
季凡川看了一眼憋笑的赵柯,笑道:“彭跃逗你的,就叫哥挺好的。”
经过打磨篾条,学习编织到最后完成,节目最后一期是每组把制作出来的竹器拿到市集上去卖,能卖到多少钱,就可以获得多少购买食物的基金。
季凡川做出来的竹器是最漂亮的,连师傅都说他这个手艺已经可以出师了。两个人把做出来各种竹篮、竹筐都抱在集市上,这一次季凡川坐在小竹凳上看,苗星雨负责吆喝。
全靠同行衬托,相对于其他两组的成品,季凡川做出来的东西卖得最快,不到中午就已经卖光了。季凡川把卖竹器的钱平分了一半给苗星雨,从放在一边的外套下面拿出一个很精致的圆形小竹篮。
“哥,这个怎么不卖呢?”苗星雨好奇道。
“这个挺可爱的,用来装水果不错就留着了。”季凡川举起来看了看,自己最满意的一件作品。
苗星雨拿到钱在集市上逛了一大圈,一分不留全买成好吃的,也豪横了一回。
“这个小镇跟我们之前拍《情债》的那个小镇好像。”逛完回来手上拎着一大堆各种吃的,苗星雨感慨完瞄了一眼季凡川,怎么就买了两个饼?
“那么多钱你就买两个饼?”
“刚刚在集市上看见一种当地才有的水果,还挺贵的,卖家说只有这个季节才有。我吃两个饼就够了,剩下的钱都买了水果,回去给赵柯尝尝。”说完,季凡川把罩在衣服下面的小竹篮拿出来。
苗星雨看见一竹篮自己没见过的水果,带着绿叶,还保留着刚摘下来的鲜嫩,被很好地保护在衣服下面,怕被正午的太阳晒蔫了。
季凡川的眼睛含着笑意,步伐里带着收获了好东西要跟爱人去分享的急切。苗星雨手上的米糕立刻不甜了,再牛逼的演员也演不出从骨子里迸发出的爱意,原来爱一个人就是只想把这世界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捧到你面前。
【作者有话要说】
季凡川是明星,大张旗鼓的婚宴肯定不可能,所以用这种大家“心知肚明”的方式代替婚宴。
我一般在正文里不会给配角太多笔墨,不想喧宾夺主。看大家都很喜欢小苗,所以在番外里多给小苗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