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四章 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周末吃烤肉的间隙灵感突来在便签里写了下这本的故事简介,第二天,也就是12月11日,就开始更新了。

应魂 麦库姆斯先生 4936 2024-06-13 23:34:00

再说搞笑。

我之前对搞笑一直有个误区,我总觉得写虐文的人生活比较快乐,因为他们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宣泄通道,而写甜文的人容易焦虑——我不知道自己这个错误认知是哪里来的,但是的确是作为刻板印象影响了我很多年。

我现在的认识已经开始迭代了,我发现幽默、搞笑,真是一种高级别艺术,它很深,需要人不断地学习钻研往里走,并且我在写搞笑的时候一点也不会觉得难过,我甚至会因为我写搞笑变得更快乐,时不时想想就会笑的那种,嗯,是非常幸福的写作体验。

还有我这里我要感谢一下我的编辑,因为我之前没有写过搞笑,面对未知多少有点惶恐,所以早期的书单和思路开拓是她在帮我,而我这个人又比较不知好歹,她问我想要什么搞笑,我说不要无厘头碎嘴子的,要紧张恐怖氛围里的自然搞笑,要信息错位的搞笑,阿加莎那种的就行,哈哈哈哈哈哈哈,她居然没有想打我,然后在想了想后非常淡定地推荐了一些大佬级的话剧,跟我分析了里面的笑点。

嗯,她真的非常棒,非常棒!

最开始的几天非常顺利,我好像找到日更的密码,我也很开心畅快地享受起了日更,这里说一件我自己非常骄傲的事情,这本我妈妈也在追更,并且到最后每天都会打电话10mins来讨论剧情,她原本是挺胆小的,晚上出门会害怕,但在看完这本之后她说完全不害怕了,甚至跟我说感觉鬼啊魂啊也是人的朋友,没什么好怕的。嗯……她果然很入戏,很好很好,不怕了就好。

并且她还跟我说了很多很多她身上遇到的接触过的这类事情,帮我提供素材,这件事一度让我非常震惊,因为我妈和其他妈妈一样,是那种你小时候生一场病每年也都会拉出来说一遍的人,但是她遇到过那么多这方面的事情,二十几年居然一个字都没有跟我透露过。若不是我正在写这个题材,她也不会跟我说,大概是害怕我害怕,嗯,母爱又让我找到一个神奇的维度。

写完第一卷 ,迈入1月份中旬。

这个时候我日更的问题开始显现了,我开始不知道怎么写了。

首先,我来勉强形容一下我的45天预备时间在做什么,我其实做的只是用自己的意识搭建起一个世界,告诉自己这里面有什么人有什么事有什么历史,但是世界是自行运转且无序的,每个角色都在忙他们自己的事情,作者要做的就是撕开一个小小的口子带领大家进入这个世界,然后游览,相当于我是导游,我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但是我走着走着就不知道应该走哪条最佳路线了,怎么走怎么介绍才能给大家看最好的风景。(所以不要问我公主为什么忽然死了这种问题了,她有自己的完整的故事脉络,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她不是为了主角而活,她有自己的想法,大家只是路过她,正好看到这件事发生了。好吧。)

说回我写到第二卷 的困境,就是我的背设都有,但是取舍不知道,剧情的前后排序不知道,我又没有办法在日更短期内有效梳理出来。

这个问题在《金陵》进行到1/3的时候也出现过,一度让我自己怀疑自己的小脑不太行,只能做1/3的大纲,上一本出现的问题其实更严重,写完两卷后我忽然陷入巨大的迷茫,我知道看过的读者想说我上一本第三卷 垃圾,大家放心,早在大家骂我之前我已经辱骂过自己无数次了,绝对每次都比大家狠,当时的我受困于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所以直接选择了断更,最后也没解决明白。

但是这本我不能这么干,因为我告诉自己要日更了啊,我不能断,我就只能咬着牙坚持日更,甚至出现了1月22-1月24日时候,写完了重新改动剧情排列的情况,还好我那个时候的读者都是老读者,他们知道我之前没搞过日更,我这个导游有时候就是很错乱,会带人莫名其妙地走回头路,大家也比较能包容我,也没有说什么。

直到昨天晚上我重新梳理我这四个月都干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错误的时候,我才能从一个稍微远一点的距离看出来,哦,当时不是我以为自己的世界坍塌了要走回头路,而是我没搞清楚路线,就是因为没有大纲,没有提前做好游览计划,甚至在重新走的时候因为害怕心虚直接拐进小路里。

其实原本帝后线、罗家兄妹线不是这样的,麟趾宫、唐耿的孩子们原本也是有戏的,但是因为我准备不足加上对日更每日产量的判断错误,紧张中最开始就走错路了,虽然后期已经在断断续续地补救了,但是看到的仍然是个遮挡版本,他们的很多经历和过去其实都没能展现出来。

我其实那段时间非常的痛苦。

我现在说起来好像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走偏了,但是我当时进行中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我没有大纲,我不知道要怎么走,我在我已经不知道怎么走的时候还要确保日更,就相当于我清楚知道我每天写出来的东西都是有问题的,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样子,又做不到最好的样子,我要每天接受一遍自己是个垃圾。

我就在这种恶性循环里渡过了一月末和二月份的二十多天,因为身心都比较抗拒,这导致我每天的更新也跟着吃力,然后我想出了督促自己更新的办法,控制身体多巴胺兴奋点。

这个是有科学依据的工作方法,有兴趣的或者工作压力巨大的人可以尝试一下。我说一说我每晚是怎么更新的。

快到晚上更新前的四五个小时前,我会先睡40mins,被闹钟震醒后,绝不看任何app,起来吹冷风,喝咖啡,做一系列调高痛苦阈值的事情,因为人在痛苦阈值里做什么事情精神力都比较好,码字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痛苦,我自己本来就有用番茄时钟的习惯,25mins工作,5mins运动,连续3次,1.5h后我大脑按照习惯会有10mins的走神时间,我就顺应我的身体习惯去安排时间,如此循环2-3次,再用晚上12点这个时间截点倒逼,让自己每天确保更新。

这种会让我尽量少一点痛苦,当一天写完的时候得到延迟满足,然后奖励自己吃点小零食,玩会儿手机,撸撸猫,尽量快乐进入睡眠。

但其实我觉得我二月份最大的尝试是,我开始接受一个不是那么好的自己。

其实每一章我掐着点发出来的时候,它们大部分都在我这里只有79-80分,单就这件事就能让我感觉非常痛苦,虽然我第二天可以微调把每一章调整到82-84,但是它还不是我满意的,更要命的是我无法用时间去修正,因为我还有下一章要写。我甚至大纲还没有完善,我还要整理大纲。

我个人非常认同,故事这个东西准备的时间越久,质量越高,准备的时间越短,质量越差,但是我也说了,我不要虚假日更,我要真实日更,所以这个矛盾我只能自己来解决。

我写文大概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虽然我也会看数据好不好、赚不赚钱,是得到正面评价还是被人非议,但这些大部分都还是第二序列的东西,其实每天最困扰我自己的问题还是自己能不能认同自己。并且我不认同自己的时候,我的身体的反应是很强烈的,我有时候写着写着就要跑去卫生间去吐,晚上吃什么吐什么,刚喝的咖啡也吐出来,吐猛了喉咙口都会撑破,然后就不敢喝水,一咽唾沫就会疼。我过年的时候我家里人看到我一天四杯咖啡都惊了,他们看着我每一次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冲咖啡,0.5h之后咖啡可以喝了,捏着鼻子先运口气,然后一口闷,另一边赶紧吃蜂蜜。

可能很多人会不理解我这种做法,有时候其实我也不理解。有谁要求我这样吗?没有。有谁逼我这样吗?没有。有财务压力让我这样吗?没有。

就是……没有什么原因。

我二月份非常痛苦煎熬的时候,是用《xx拖延症》疗愈自己的,告诉自己,自己很烂,没关系,坚持住就是胜利,坚持日更就是你现在能做到的最好的事。这本书的作者我很喜欢,这本是她早期的作品,其实她更有名的我看过,其中一本还是我的白月光,但其实我看这本最大的感触是,原来现在这位这么擅长“插科打诨”的人,竟然有过这么诚恳、这么坦白的早年作品,原来她也曾经这么痛苦地审视、自省、反思过自己,加上她本人这十年笔耕不辍,现在再与这本十年前的书遥相呼应,真的、非常、非常有力地疗愈了我。

真诚地向她致意。

·

然后在经历过第二卷 的劫难后,二月末,我终于有了可以更正自己的机会了。我这次学乖了,开始会打提前量了,从第二卷快收尾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考虑第三卷的大纲要怎么写。

并且那个时候我也开始有榜单了,这里我要真的真的要说一次,很感谢这些到来的读者,你们真的让我在困顿中感觉到了温暖,我写文四年了吧,一直都是没有什么人知道的状态,知道的也都是骂名,所以我没有遇到过一章底下可以有破百评论的时候,后台看每天会有500+追更的情况,那个时候我看到有那么多人在看,虽然大家很多没有评论的习惯,但是我知道大家是在追着看,那话是怎么说来着,“我更新了,你知道我心里有你们,你们跟着读了,你们心里也有我”,当时你们给我的就是这种感动。

然后其实我知道我要有好榜单的时候还是挺焦虑的,可能我这个人365天就是要焦虑364天吧,我当时挺害怕自己写的不好的,我害怕自己第三卷 写拉跨,对不起会追更的人。

并且吧,我二月份的时候也算是把自己的身体榨干了,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巧妙的工作方法能更高效出活儿。而且我也说了,我大纲第三卷 的原始准备只有5%,第二卷完成的时候的准备大概是35%这样,但还是有很多空白是没有准备的,这里面包括我当初建立世界的潜意识,我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我没有具体梳理过。

还有我要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我没有完整大纲这件事,一方面是我上一本一定程度被大纲绑架了,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写作是个非常动态的过程,这个虚构的世界是不断地在细化和具化的,一个月前的世界建设还不成熟,让一个月前的世界调配下一个月的世界,让一个月前不算成熟的“我”去指挥一个月后相对成熟的“我”,至少对于我来说,我的潜意识是不听从这个指挥的。

所以我为了避免计划过细导致最后束手束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早期准备的时候就给自己留下了大量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越到后期,工作量就越大,不仅仅是第三卷 的本身写作要求要压过第二卷和第一卷,还有我要一边落地细化大纲确保故事内容,一边保持日更。

相当于故事更多了,任务更重了,时间更紧张了,写作要求更高了。

我不知道大家看起来怎么样,我自我对第三卷 的完成度还是满意的,至少比第二卷满意。

我从第二卷 快收口的时候开始具体规划第三卷大纲,50天里做了11版的大纲,一版一版地推翻,一版一版地精进,最后呈现的战争反间戏份、林俊戏份、贺若戏份基本全都是当时新想的,几乎每更新一次我就大纲就会有一个细微调整,并且我也诚实地把这些调整变动全接住了,继续埋伏在后文中。

在写第三卷 之前,我真的以为我会写不出来这一卷,因为我感觉我二月份的时候我已经把自己的身体推到极限了,应该是变不出时间了。

后来我发现我真的太小瞧身体的智慧了,尤其是大脑,人的大脑真的是太聪明了,要不是难了它一下,我都不知道它还能反应这么快。时间真的不够用,那拿一个小时当三个小时使。最开始我先定模型,把故事的五条主要线索抽出来,给它们编号,做出三个故事层,12345按照合理逻辑排序,然后做出三次循环,这样每次写什么都不会漏,也不会卡文,因为我知道下面应该写什么,看起来结构也漂亮。

(哦,我说我第二卷 写的不好,也是在说我结构不好。读者可能看的时候不是很能敏锐地发现这个问题,就像去看房子,除非非常懂行的一般是看不出房子承重墙、梁木行不行的,只要作者的软装内置一系列操作足够成熟,读者就算隐约感觉哪里不对,也关注不到这个问题。但打个别的比方大家应该能明白,如果一本小说,它有好角色,好对话,好剧情,好的背景设定,感情充沛,倾尽心血,但是整体看完感觉却不好,那就是它结构有问题。而某些大热文,看起来是有好角色,有好对话,有好剧情,emmmmm,其实也不一定是,但它的结构一定是好的,作者充满技巧地欺骗住了读者的眼睛。)

然后我几乎尝试了所有方法节约时间,每半个小时让自己的脑子跳出来一次,宏观观察一下,不必要继续耗时的内容砍掉,应该短写的长写了砍掉,每天做一次全盘整合,归纳主题,重建分支,全盘联想,明确今天写了什么,确定明天要写什么,自己如果累了就给自己提一个假设小问题,专注写这个小问题的答案重新回到状态,把篇幅的预估用时和实际用时全部记录起来,一遍遍了解,检测,再一遍遍探索、优化。就类似在跑一个代码,我知道我的代码有点大,但是我只要迭代速度够快,我还是能快到飞起。

然后在我一系列的努力下,我三月份其实是比二月份轻松的,我肉眼可见的自己在频率、速度、效率上不断地加快,自己的大脑在这个领域越来越聪明,哪怕用复杂点的策略,加工过程也是越来越快,并且是难度越大,效能越快,越来越轻松。我想说,身体真的是个无穷无尽的宝藏,如果不是当初把这本的最初设定设定成【日更】,可能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刺激出这么多的潜能。还有那些写了很多年的大佬,说自己一个小时三千字,我现在觉得人家很可能说的都是真的哈哈哈哈哈。

然后可喜可贺的是,三月份我终于不用给自己打鸡血了,晚上比较平和的时候是去看《教父》哈哈哈哈,我挺喜欢那个电影的,人物关系和剧情快让我盘包浆了,每次多了解一点我就感慨一次导演真厉害,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了不起。

嗯,后记要写完了,其实写这个好像跟我故事内容没有什么关系哈~

大家可能看了一堆莫名其妙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我也曾经很久地认为创作是感性做工,没办法量化衡量,坚决抵制流水化输出,但是这本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思维改变和进步,并且我觉得我这些弯路和尝试是有一定分享意义的。我说一下自己的坐标点,二十五岁上下,刚刚过完生日,或许有很多比我年纪小一点,或者同年龄段的人,工作和学习生活方面压力很大,总有工作总是做不完,或者难题很多这种,考虑培养一个兴许爱好却抽不出时间,那我觉得我这个还挺有参考意义的,我甚至觉得我跟日更斗智斗勇这件事都可以写另一本小说了,希望这个讲述可以帮助到别人。

嗯,最后,我很开心这本写完呀,很开心会被人看到和喜欢,很开心见证自己开始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下一本大纲已经在拟了,大约五月末和大家见面,cp类于唐耿x宋义华,讲的是男方大佬如何与女方大佬一起攒事业、谈恋爱的故事,嗯,是言情,我们下一本再见~

作者感言

麦库姆斯先生

麦库姆斯先生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