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最后阮辛臣没能和江惟一起待多久,很快被程杰叫去拍班级合照。
江惟挥手:“再见。”
阮辛臣却觉得他们没太大可能会再见了,不同级不同院系,想再遇上的几率很小。
或许他该主动要个联系方式,但想开口时,又记起第一次探问被江惟无声推搪的时候。
被拒绝的可能性令阮辛臣不想开口。
他感到有些烦躁,但与之前不同,这感觉并非由炎热的天气或是嘈杂的人群这些外部因素引起的,而来自于他本身。
离开体育馆后,程杰喊上了寝室另两个室友,四人一起在校外搓夜宵搓到晚上十一点,回寝时差点没赶上门禁。第二天放假,三个人在寝室里睡了个昏天黑地。
阮辛臣醒得最早,清理社交账号上的消息。他刚清理完,校内公众号又弹出一个小红点,标题是“班级助理军训总结”,配图是张合照,看背景是在体育馆外的大操场拍的。
阮辛臣扫了一眼,十几个穿着文化衫的学生凑在一起,江惟处在靠镜头正中的位置,被卫肖揽着肩,满脸笑意地看着镜头。
他盯着屏幕看了会儿,听见程杰的闹钟响了才息屏。
闹钟停后又过了几分钟,程杰才终于挣扎地从床上爬起。搓着鸡窝头,睡眼朦胧地往下一看,见阮辛臣坐在桌前看书,顿时清醒了大半。
“靠,大早上的背着兄弟偷偷卷,你还是不是人!”
他一边骂咧一边跳下床穿衣服,听见动静的其他两个室友都醒了,一看时间快十二点,也赶忙洗漱收拾。
三个人抢洗手间时,阮辛臣再次点开手机,看着上面的合照,默了半晌,动了动手指将其保存下来。
就当是留个纪念。
9
大一上学期的课表不算满,阮辛臣补了两门选修,其中一门是视频鉴赏课,课时少,老师好,没有期末考,校内六大热门水课之一。程杰原本打算跟他一起组队双人划水,可惜手速慢没抢到,阮辛臣只能一个人去。
选修课定在周六上午,阮辛臣到教室时才九点半,里面只有几个学生在自习,最后一排空着,他在离后门最近的地方坐下。
临近上课时间,学生才纷纷乱乱多了起来。阮辛臣在回程杰中午吃什么的消息,一个人影从他前排一晃而过,拉开他斜前方的位置坐下。
阮辛臣扫了一眼,目光停滞住了。
是江惟。
他似乎是一个人来的,身边没有别人。落座后自顾自地从包里拿了本书翻看,没在意周围,也没注意到后排的阮辛臣。直到临近上课,老师在台上开始琢磨投影仪,他才把书收起来。
阮辛臣看了他一会儿,之后又看向投影,几分钟后,目光又不动声色地往江惟的方向挪。
从这个角度,刚好可以看见江惟的侧脸。没有旁人在时,这人脸上常有的笑就不见了,撑着头看投影屏,表情很平淡安静。
他睫毛好长。
阮辛臣想。
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ppt念到最后,老师放了个群聊二维码。
“之后有什么通知我会发在群里,还有一些作业相关的事,也发在里面,都记得看消息。”
下课铃刚响,在后门等候已久的程杰瞬间破门而入:“走,吃饭!”
阮辛臣下意识往斜前方看,江惟已经收拾好东西从前门离开了。程杰不知道他在看些什么,直捞着他往外走:“发什么呆啊你,去晚了店里全特么是人。”
几天之后课程群上了公告。
[结课作业是小组合作拍摄一个完整的视频,随机选了十个组长,每组5-8人,其他同学自由填表完成分组。@全体成员]
阮辛臣看见“随机”两个字就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点开表格,果然在分组组长一列看见了自己的名字。
正沉默着,名字右侧的格子出现“正在输入中”的提示,几秒后,敲出两个字——江惟。
“叮。”
手机震动了一声。
[“江”通过群聊“视频赏析与创作26-02”申请添加您为好友,验证信息:分组作业。是否通过?]
10
两周后是第二节视频课,阮辛臣仍然提前了半个小时到教室。这次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全是空座。
他坐得靠前了点,在倒数第四排临窗的位置,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树静静地等。
九点四十分左右,教室开始陆陆续续进人,不久后,一个熟悉的身影终于走了进来。
进了教室的江惟习惯性地朝常坐的位置走,很快就看见了阮辛臣,他脚步顿了下,还是继续朝前走,在阮辛臣前面一排坐下。
刚把包塞进抽屉,身后就传来了声音:“早。”
江惟回过头,见阮辛臣正看着自己,表情很平静,仿佛只是随口打声招呼。
他笑了下:“早啊。”
课程前半截是老师拆视频讲解,前排同学听得昏昏欲睡,有的直接拿出电脑各干各的。江惟却一直听得很认真,偶尔在笔记本上记一段,再抬头继续听。
讲课只讲了一个小时半,剩下半小时留作小组成员讨论。
江惟刚合上本子,就感觉到座椅靠背被轻叩了两下,阮辛臣轻声问:“讨论吗。”
江惟答:“你是组长你说了算。”
阮辛臣静了一下,说:“……我只认识你一个。”
江惟看了他一会儿,忽然面露了然,转头朝教室其他人喊:“六组的同学来这!”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阮辛臣:“……”
有那么一瞬间,阮辛臣的灵魂离开了这间教室。
组内一共七人,各自介绍完后,又开始安排作业分工。阮辛臣不擅长做牵头,而成员又各有各的想法,讨论了半天也没个定数,好在江惟看出了他的难处,从旁帮忙协调,终于在下课之前敲定了所有分工。
江惟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阮辛臣主动叫住了他。
“顺路一起去食堂吃个饭吗?”阮辛臣礼貌道,“作业流程我有些没听懂,想请教一下学长。”
江惟似乎是想拒绝的,但听见后半段话就同意了。
路上阮辛臣问的都是关于课程内容的事,江惟作答很有耐心。周末的食堂人不算多,两人打了饭后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阮辛臣扫了一眼江惟的餐盘,他似乎不怎么吃辣,点的都是很清淡的菜。
一顿饭后,两人的关系总算又拉进了点。从食堂出来,阮辛臣又随便找了个理由和江惟一起走回宿舍园区,江惟关心道:“开学有一个月了吧,生活还习惯吗?”
“还行。”阮辛臣说,“除了室友。”
江惟问:“室友不好相处吗?”
阮辛臣想起了程杰堆得到处都是的脏衣服:“……乱丢袜子。”
“我室友也是。”江惟很有共鸣地点头,“你要是实在受不了,可以跟导员反馈一下,或者等大三申请校外住宿。”
阮辛臣应了声“嗯”,静了会儿,又问:“卫肖是你室友?”
江惟笑了:“是啊。”
不知道为什么,阮辛臣心里放松了一些。
大一和大四的宿舍楼栋离得远,回到园区后两人在路口分别,江惟道:“之后还有问题的话线上联系。”
阮辛臣点点头,目送他离开。
寝室里,程杰才刚起床刷牙,阮辛臣开门进来时他瞅了一眼,十分纳罕:“你看起来今天心情不错啊,上午去哪儿了?”
阮辛臣:“上选修。”
……周末大清早上课有什么好高兴的,这孩子不会读书读傻了吧。
程杰心里犯嘀咕,生出一丝怜悯。
直到阮辛臣把从食堂打包的鸭腿饭放到他桌上:“吃饭。”
“好的爹。”程杰立刻换了副嘴脸。
11
借着请教作业的由头,阮辛臣时不时会找江惟讨论分组作业的事。说话次数多了,阮辛臣逐渐摸到一点和江惟沟通的技巧。
普通的提问和求助都没问题,提出要求时得说明理由,少探问个人信息除非他主动提及,不然就是婉拒。
以往阮辛臣最喜欢和这种人打交道,有分寸,能省很多事。但到了江惟身上,他突然觉得社交距离就像一堵没门的墙,除了碍事什么用也没有。
他想没关系,凡事不能一蹴而就。况且江惟也不是只对他这样,对其他人大多也一样。
转眼间学期已经过了大半,在综合楼自习的学生变多了起来。
在水房接水时,阮辛臣听见了几个同班的女生在低声谈论。原本想走开,但他隐约听见了江惟的名字,于是没有离开。
“……你要不再多接触一下,约出来吃个饭什么的,我感觉江学长还挺好说话的,应该不太困难。”
不对。
阮辛臣很平静。
江惟的好说话分人也分情况,他不会同意。
“唉,算了吧。”短发女生叹了口气,语气讪然,“我跟建1班上的人打探过了……他有女朋友了。”
空气静了片刻。
另一个女生压低了声音问:“啊?谁啊?”
“……温雪林,就是建1另一个班助。”
几人渐行渐远,到最后水房里只剩下一个人。
在原地站了许久,阮辛臣才发现杯子里的水早已经溢出来了。
12
阮辛臣其实很想问问这件事,但周末上选修时,一见江惟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他应该怎么问。你有对象吗?你和温雪林在谈恋爱吗?问完了之后呢,江惟会是什么反应?大概会觉得这和你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答,你为什么要问。
阮辛臣也不知道为什么。
并且他还怕江惟看出来为什么。
课间的时候,江惟看了他一会儿,略带关切道:“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脸色不太好。”
这人在某些事上很迟钝,但在某些方面又有一种极其敏锐的感知力。
阮辛臣张了张嘴,最后只能说了句“可能期末压力大”。
江惟表情若有所思。
下午回到寝室,刚一开门程杰立刻凑了上来,郑重其事道:“好兄弟帮我个忙。”
再过两周是元旦节迎新晚会,系里每个班要出至少一个候选节目,程杰是文娱委员,动员报名的任务自然落在他头上。
程杰:“事关我们班的集体荣誉……”
阮辛臣:“我不去。”
眼见他要走人,程杰立刻抱大腿嚎叫:“哥,亲哥,算我求你了!真没人报名就只能我自己去,我特么有个屁的才艺啊,你总不能看着我在台上打篮球吧!!”
一套死磨硬泡下,阮辛臣最终还是同意了。
他报的节目是吉他弹唱,趁着周末回家了一趟,家里照旧没人,他拿吉他,顺便练习找手感。经过系里的两轮筛选后,最后作为院内代表节目上了晚会节目单。
晚会在元旦假期的前一天举行,临近上场时,阮辛臣心里毫无波澜,节目不到三分钟,又提前彩排过,没什么好紧张的。
但当他目光扫向台下,在观众席中一眼就看见江惟时,手指差点按错弦。
三分钟的时间,对阮辛臣而言却格外漫长。
他自以为记性很好,但那天在台上唱的如何,他却毫无印象。
只记得礼堂很黑,舞台灯很亮,尘埃在空气中浮动,有人在静静地看他。
等阮辛臣在回过神时,晚会已经结束了,程杰正揽着他往外走:“你刚才唱的有多牛笔你知不知道……”
“帮我拿会儿。”阮辛臣忽然把琴盒丢给了他,问:“建筑院是从哪个出口出去。”
“好像跟我们院一样都是C口吧,应该在前面……靠你要去哪儿?!”
程杰话还没说完,阮辛臣已经跑了出去。
出口处挤得全是人,他已经不记得自己说了多少次“借过谢谢”,人群像流动的潮水一般,他四处寻觅,最后终于在十字路口的红路灯旁看见了意想中的身影。
已经是冬天,江惟穿着浅色的羽绒服,表情平和,呼吸间带出一点薄薄的雾气。
他身旁站了一个女生,比他矮些,长发戴贝雷帽,一只手插在大衣口袋里,另一只手拿着手机在看,是温雪林。
绿灯亮了,江惟抬步正准备走,温雪林却抬手扯住了他的袖子,指了指另一个方向,口型在说:这边。江惟似乎对此习以为常,并不抗拒,顺从地跟着她走了。
阮辛臣站在原地没动。
路口的信号灯闪烁了几下,变成了红色。
13
元旦过后,学期步入尾声。
最后一节选修课后,小组成员在线上交流结课作业分工的事。作业要求成员根据之前写的分镜剧本制作一则成片,江惟主动揽下了工作量最大的后期剪辑工作。
江:[我事少就我来吧,你们期末复习都挺辛苦的。]
点开群聊后,阮辛臣就看见了这一句话。
他静了会,点开与江惟的聊天界面,两人最近一次聊天已经是一周之前的事。
他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终于开始打字。
r:[这段时间谢谢学长答疑。]
r:[明天方便一起出来吃个饭吗?我请客。]
等待的时候一分一秒都格外漫长,手机屏待机许久后自动息屏,几分钟后终于又亮起。
江:[别客气]
江:[明天我有些事,请客就不用了]
第二天晚上阮辛臣就知道了江惟有的是什么事。
程杰在朋友圈刷到了方曦发的照片,整个建1的学生围聚在放着蛋糕的餐桌边,温雪林和江惟也在其中,脸上还被人抹了不少奶油,表情无奈又好笑。
合照下面配着字:[祝江惟学长生日快乐!]
那一刻,阮辛臣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感受。
上次有这种感觉似乎是在很小的时候,某场考试之后,可能是竞赛,又或者夏令营,他在校门口看着其他人被父母接走,嘘寒问暖,又或者是单纯的唠叨。柏油路边有一排不会说话的白杨树,会陪他等,但最后他自己回家了。
阮辛臣划了一下屏幕,合照下面是一连串的祝福,他点开回复栏,也回了句“生日快乐”。
他原本以为他和江惟应该已经算的上是朋友,但往回翻所有的消息记录,只有他找江惟谈论事情的时候,而江惟从未主动找过他。
在江惟心里,两人之间该是什么距离还是什么距离,从没变少过。
算了。
阮辛臣在心里想。
那就这样。
14
大一下学期,阮辛臣学习生活照常。他没再看见江惟,听说是在考试和实习,很少回校。
这次程杰终于和阮辛臣报上了同一节选修,去上课的路上总会经过建筑院楼,阮辛臣偶尔会多看一眼。
下半年九月开学,在游戏里泡了两个月的程杰终于腻味了,想换个口味。恰巧当时《娑婆》三周年庆的宣发铺天盖地,他看完资料片之后感觉还不错,开始怂恿阮辛臣一起入坑。
阮辛臣拒绝:“自己玩。”
“自己玩有啥意思,这种游戏就是得有人一起玩才好玩。”程杰试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不要觉得打游戏是浪费时间啊,适度游戏等于适当娱乐,适当娱乐可以放松大脑,放松大脑就是调解状态,调解好状态了,你才能更好地卷。所以打游戏是为了更好地卷,懂了吗?”
阮辛臣关上电脑,准备换个地方自习。
程杰想起之前在崇大开黑群里听到的闲聊,顺口补充了一下事实论据:“隔壁建筑大五那个江惟,你认识吧,人家也玩,绩点还不是专业前五……”
“他玩这个?”阮辛臣忽然开口。
“好像就是吧,听他室友说的。”程杰想了下,“就是不清楚现在还在不在玩。”
不知道出于何种心态,阮辛臣最后还是下载了游戏。
屏幕上弹出区服列表后,他看着上面整整齐齐的几十个选项,许久没有做出选择。
江惟就在其中的某一个区服内。
按时间上来讲,应该是前一两年的区。
这时程杰却出声提醒道:“去新区,第一排第一个——你别选错了。”
阮辛臣平静地应了声“嗯”,于是屏幕上弹出窗口:[是否选择区服‘华灯锦绣-1区’作为您的账号登陆地?]
他挪动鼠标点击选项。
[是。]
15
一翻年转眼又到五月,气温又开始逐渐攀升。体育课路过操场时,阮辛臣又看见了场边那棵树,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已经快两年了。
在体育馆入口处买水时,他碰见了温雪林。
温雪林看见他,主动打了个招呼:“你是软1的那个……阮辛臣对吧?我记得你唱歌很好听。”
阮辛臣点头:“学姐好。”
温雪林笑了笑,又想起了什么,问:“你是不是和江惟认识?”
听见这个名字,阮辛臣顿了顿,道:“怎么了。”
“我之前听他提起过你。”温雪林说,“他最近好像很忙,不知道是实习还是考试,我联系不上他,问辅导员也没用,你有他别的联系方式吗?”
阮辛臣:“我只有他社交账号的好友。”而且很久没聊过了。
“那算了,本来班里商量着一起出来毕业聚餐。”温雪林觉得遗憾,“不过说了他大概率也不会来,想约出来他太难了。”
阮辛臣觉察到不对,说:“我听说他跟你在交往。”
温雪林的表情一瞬间变得很古怪:“谁说的?我不喜欢男的。”
阮辛臣:“……”
温雪林还想补一句“而且江惟看上去也不像要和女生在一起的类型”,看了眼阮辛臣,忍住了,决定给自己的同学留点隐私。
粗略一想大概能猜到这流言怎么来的。他俩一个班长一个团支书,班级和年级上有什么事都得一起去,传来传去估计也就那样了。不过既然都快毕业了,这流言蜚语爱怎么样怎么样,也管不着。
但温雪林确实喜欢和江惟搭档合作,有种生殖隔离的安全感。
温雪林离开前,阮辛臣向她要了江惟的手机号,但拿到之后又不知道该做什么。
他向那个手机号发过几次问候的信息,无一例外没有收到回复。社交账号中,备注为“江”的好友头像常年都是灰色,已经很久没亮起过。
他错过了某些东西,并且难以找回。
暑热天,程杰带着人在篮球场上打球,阮辛臣打了两局后浑身是汗,换人上场自己休息。
他下意识往操场角落的地方看去,却只看见一片空落落的平地和几个行人。原本伫立在那儿的榕树不见了,听说半年前已经被移栽去了别的地方,但具体是什么地方没人清楚。
他忽然没了打球的兴致,在场边的观众席上坐了一下午。
到了傍晚,程杰一行人才终于打完球,商量着去哪儿吃饭,最后问到了阮辛臣:“随便,离得近点的。”
于是众人敲定去离体育馆不远的一家烤肉店。
夏日夜晚的崇明市燥热无风。
到烤肉店时,里面人还不多,程杰等人随便找了个大桌落座,一边聊天一边点菜。
阮辛臣坐在临近过道的位置,扫完桌上的二维码,开始看菜单。
就在这时,一阵陌生而熟悉的气息从他身旁掠过。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就侧头寻了过去,于是眼前晃过一截白而骨感的手腕。
——上面有两颗明晃晃的小痣。
作者有话要说:
差不多就没啦,之后有灵感可能会补点别的,大概率没有【挨打
以下是一些感悟:
其实江惟和阮辛臣这类型的角色于我而言很难写,尤其是作为主角,两人的情绪波动都不大,话少不主动,无论是走剧情线还是感情线都很艰难。
当然问题不在他俩身上,在我。开文时就没想过他俩为什么会在一起,就单纯想到一个梗和想搞的一对人设就冲了,没有大纲,没有具体细节,人物背景也不知道,写到哪儿编到哪儿。现在想来,能编这么多也是不容易。
总之写这本还是收获了许多,也感谢宝们,没有大家的支持就没有这篇文【并无夸张】
隔壁预收ab文《不见绿洲》在下下周开,背景风格与人物精神状态跟这篇差别比较大,前期的准备也更充足一些,希望会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