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琢斐出生于一个三线城市,市区面积不大,乘坐公交仅需一小时便可从城东到城西。
城市内的核心商圈也只有几处,所以每逢节假日街道便会挤满人群。
周琢斐觉得自己讨厌人多吵闹环境的根源便在此。
因为大人们也只有节假日才有空,所以小时候周琢斐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跟着出门。
一旦当她有了话语权,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做主时,她便迅速跳进自己的舒适圈,拒绝在任何节假日出门。
不过这次节假日,她却是不得不出门。
一走出火车站,周琢斐便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身旁的肖望见状问:“还困吗?”
“刚才在车上睡了一会儿,应该还行吧。”周琢斐拍了拍脸颊,试图让自己快速清醒。
要知道,等会儿可是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就在这时,她却发现肖望皱着眉头,望向远处,以不容察觉的幅度轻叹了一口气。
“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在问话的同时,周琢斐的手便伸向了肖望的后背拍了拍。
“该不会是晕车了吧?”
“我没晕车,只是有点……”肖望语气踌躇,神情中甚至还有些难为情,“我只是有点紧张。”
周琢斐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一脸了然道:“我猜也是,昨天你就没睡好吧。”
肖望睡觉一向很老实,可昨天周琢斐却在迷糊间感觉到对方频频翻身,想想应该也是这么回事了。
“真可怜啊。”周琢斐拍拍他的手背,安慰说:“别紧张,你就拿出对待凌总的态度对他们就行了,记得夸我妈看着年轻,夸我爸心态年轻,只要抓准这两个点,八成就不会出错了。”
肖望很认真地记下,他的确不擅长处理和长辈的关系,尤其是在想到即将面对的是周琢斐的父母,这种急促感便更强烈了。
所以昨晚他实在是睡得不踏实,脑海里会不断地出现糟糕的假设。
万一自己出错了该怎么办?万一叔叔阿姨对他不满意又该怎么办?
他已经很久没有陷入过这样的状态了,哪怕是遇到再棘手的工作。
因为工作总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他从来就没有讨过长辈的欢心。
“别紧张,我对你有信心的。”
周琢斐觉得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肖望在长辈眼里应该都是不错的女婿对象,不过对方似乎意识不到这一点。
两人拎着大包小包到了家门口,周琢斐在敲门之前特意停了一下,扭头看向肖望:“我敲门了哦?”
肖望不由自主地加重呼吸,再一阵调整过后才对周琢斐点点头。
周琢斐立即按响门铃,屋内响起了脚步声,隔着门板都能听见周父响亮的嗓门。
“来了来了。”
随着门锁转动,房门应声而开,门后出现了一张笑容满面的脸庞。
“闺女回来了,这就是小肖吧,欢迎欢迎,快进来吧。”
两人的拖鞋早已准备好,周琢斐一眼就认出肖望的拖鞋还是全新的,打趣道:“你们还买了新拖鞋啊?”
周父:“昨天逛超市你妈买的。”
“你待遇还挺好的。”周琢斐对肖望说:“一般客人上门都是穿鞋套呢。”
“那肯定。”周父的性格爽朗,和周琢斐有些相似,立刻接话说道:“小肖怎么能跟一般的客人?”
周琢斐一看到肖望的反应就忍不住笑了。
她是真的第一次看到肖望紧张拘束到说不出话来,只好出面帮忙打岔,问父亲:“我妈呢?”
“她正好在厨房炸鱼,不能关火,弄好就出来了。”
两人换鞋进了客厅,厨房里传来油锅噼里啪啦和油烟机呼呼作响的动静,肖望对于自己就这么坐下来感到十分不安,于是问周琢斐:“是不是要先跟阿姨打个招呼?”
“等我妈出来吧,厨房现在肯定也乱。”
“要不要我去帮忙?”
周琢斐说:“坐着吧,以后想干活有的是机会。”
周父听后趁机问:“小肖会做饭?”
虽然周琢斐事先也跟父母说了肖望的情况,但主要在和妈妈通话,周父知道的消息并不多,好不容易等到女儿带男朋友回来,可不得问个清楚。
周琢斐回答说:“会做的,在家里都是他负责做的。”
“这么能干啊。”周父嘴上夸着,心里也默默地开始给肖望加分了。
做父母对于孩子另一半的期望,总不过是品行好,工作稳定两点。
肖望的工作情况不用说,稳定有前途,看着也是一表人才,说话斯斯文文的,又知道会做饭,并且愿意主动做饭,这第一印象分就已经近乎逼向满分了。
厨房里的动静也逐渐安静下来,胡女士特地摘了围裙,擦了手才走了出来。
“小肖来了?”
肖望见状,立马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拘谨客气地打招呼。
“阿姨好。”
相比起来,肖望对胡女士会更有印象。
因为他能常常听到母女的通话,从周琢斐的描述以及他个人的印象来看,对方应该是个脾气爽利的性格。
这也让肖望比较担心,因为在他的印象里,这类长辈似乎更喜欢嘴甜的孩子,而他恰巧与之相反。
不过此时对方脸上堆着笑容,说话语气也比电话里要温柔不少。
“坐坐坐,不用那么客气,你们先聊,等会儿就好了,周琢斐你进来帮我拿碗。”
“啊?”要是放在平时,周琢斐也就去了,只是现在看肖望这个状态她实在是有些不放心他一个人面对。
但她爸却催促她说:“你妈喊你,你就去呗。”
夫妻俩的一唱一和,都让周琢斐怀疑这是二人商量好的计划。
她又看了一眼肖望,用眼神为他加油打气一番才离开。
不过进了厨房她还是不放心,特意留了门,一边干活的同时,一边留意着客厅的动静。
果然自己前脚刚走,她爸后脚就开始问问题了,交谈声陆陆续续传了进来,周琢斐唯恐漏掉什么,听得格外认真。
胡女士一个转身就抓到了周琢斐在溜号,当即说:“你怎么干个活也不专心?”
“那要不我回去了?”
“你回去干嘛。”胡女士眉毛一拧,“就在这儿呆着。”
她就说这一定是夫妻俩的阴谋吧!
“我还有话没问你,你这谈一年多带回来是什么打算?想结婚了?”
“就带回来给你们看看嘛,结婚再看情况吧。”
胡女士慢条斯理地说:“结婚这个事我不催你,你自己觉得合适就行。要是想要孩子那就早点结,这是为自己身体健康着想。”
“什么?”周琢斐难以置信地问:“你不催我结婚,那为什么老催我找对象?”
对方有理有据道:“你说说看你这么懒,除了上班就是窝在家里,我要是不催你找对象,你不就天天得过且过了?”
周琢斐霎时间心虚得说不出话来,因为她以前就是这么认为的,反正日子能过,可不得得过且过了。
要是没有遇到肖望的话,她现在肯定还是以前那个状态呢。
“所以我不催能行吗?现在你是年轻,身边朋友也都是单身,还可以约她们出去玩,那以后怎么办?让你找对象还不是怕以后没人陪你。”
周琢斐越听越愧疚,虽说对方的观念可能会与她有冲突,可为她着想的心是不会变的。
也许人真的会越来越包容吧,现在周琢斐看待问题,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尖锐了。
“好啦好啦,不说这些嘛,他人蛮好的。”
“结婚不能光看人好不好,以后麻烦事多了去呢,男人还是得看有没有担当。你别看你爸现在这德行,以前还是挺能扛事的。”
周琢斐瞬间来了兴趣,连忙问:“什么事啊?我怎么不知道?”
“说起来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跟你爸才谈了一个多月,你外公突然病了。当时在医院住了三个月,都是你爸在忙前忙后的,那时候他一下班就往医院跑,人都瘦了一大圈。”
没想到还真让她挖到新故事了,周琢斐纳闷地问:“这事你们怎么从来没说过?以我爸的性格不应该啊?”
周琢斐心里藏不住事的性格就是从她爸这遗传来的,但凡发生一点事那都得拿出来说道说道,可这件事情她却从来没有听过,可见有多么离奇了。
“后来不是因为你外公走了。”胡女士语气怅然地说,“走之前他还把我喊到跟前,说你爸人不错,可以考虑,半年之后我就跟你爸结婚了,不过这个事情大家就都不提了,说了难受。”
周琢斐走过去摸摸妈妈的后背,自己好像很久没有这么跟母亲面对面的亲口聊聊天了。
“好了好了,不想了。”
胡女士调整了一下状态,换了副口气又继续跟周琢斐说:“所以我听你说他家里是重组家庭还有个弟弟,我觉得也还行。”
周琢斐反应不过来,愣愣地问:“啊?行在哪里?”
“养老负担呀,他那个弟弟是她妈妈和继父生的吧,那以后不就相当于多个弟弟和你们一起照顾老人,这样负担不就小了?”
“你想的还挺远的。”
胡女士语气直白道:“结婚不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要不然就是钱,不过你们俩工作都还可以,我们也不要什么,你们把日子过好就行。”
“你刚刚还说不催我结婚,怎么现在就开始算上这些事情了?”
“我就是说给你听的,这些都得考虑!”胡女士看周琢斐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恨铁不成钢地打了她一巴掌。
“你就是太糊涂了,这也不在乎那也不在乎,吃亏了怎么办?”
她从小养大的闺女,她又怎么会不清楚对方的性格。
看着嘴上不饶人,其实心比谁都善,这种性格进社会就是最容易受委屈的。
周琢斐听到叹气声,急忙搂着胡女士信誓旦旦地承诺道:“不会的啦,我已经长大了你不能用过去的眼光看我,我遇到的麻烦事比你想的多多了嘞。”
她特意在最后一句上加了重音:“我都解决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还是回归一下周琢斐的人生,这是她的故事,所以就稍稍拓展了一下。
父母这个话题我一直很少涉及,一是我的功力不够,二是这种话题就很容易戳破幻想的泡泡。
所以就浅尝辄止吧。
还是让故事梦幻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