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00章 美孙郎一见如故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木兰竹 8015 2025-05-07 07:26:43

刘盈再入副本后, 副本剧情以绘卷形式徐徐展开。

毕竟你不能要求玩家真的去监督刘关张和糜竺学习。刘盈连自家小弟学习,都是让萧谨去监督。他哪有这个耐心。

刘备在刘盈的要求下,竟真的一直将刘盈送到袁绍家门口才离开。

若不是曹操派人来催,他还想去拜见袁绍, 联络一下感情。

虽然大家打生打死, 但战场之下见个面还是能喝一场酒。刘备心胸开阔, 认为袁绍心胸也定很开阔。

可惜袁绍心胸是否开阔还不得知, 但曹操的心胸肯定不太开阔, 不准自家客将去拜见袁绍。

还要在曹操那里讨生活, 刘备只能离去。

离开之前, 刘盈收走了他们的作业, 说下次见面再给他们布置新的作业。

刘备欲言又止,越发觉得刘盈神秘。

关羽和糜竺都对下次见面很是期待。他们是热爱读书的人, 有人悉心教导自己读书,不歧视自己的出身, 他们很感激刘盈的心意。

只有张飞面带愁绪。

刘备都还没能出头, 张飞的心气也没那么狂傲,还算听得进人劝。

读过刘盈特意为他撰写的历史小故事, 听了诸葛亮的耐心劝说, 张飞认识到了自己的性格缺陷,明白自己的行为处事很不正确。

可这人啊, 不是说知错了就能改。性格是那么容易更改的吗?让张飞别酗酒,别暴虐, 别欺负了兵卒还让兵卒给自己当近卫守夜……呃, 前面两点张飞认为自己要改很难,后面一点,咳, 自己行为有那么荒唐吗?没有吧?

张飞糙汉挠头。

他真的有些怵下次见面。下次见面,“张盈”问他改了没,他说完全没有,那不是很尴尬。

刘备忍无可忍:“那你改啊!”

关羽苦口婆心:“你还是改了吧。”

糜竺哭笑不得:“你是什么顽童?这有什么难改的?”

张飞继续糙汉挠头。你们说得容易,唉!尽力,我尽力。

送别刘关张和糜竺,刘盈等人才去拜见袁绍。

见到袁绍后,在袁绍那里的求学剧情,也都是文字叙述。

显然系统认为,这些事都不重要。不像是在曹操那里,刘盈还能躲在荀彧身后欺负一下郭嘉。

对刘盈而言,只需要躺着看系统过场画面。小伙伴们就很忙碌了。

袁绍是此时最强盛的势力,继承了累世三公袁氏的政治资本,刘盈诈死后长安公卿新拥立的宗室傀儡皇帝就在他的控制下。

可惜以刘盈的身份,还没资格拜见傀儡皇帝。不知道新的傀儡皇帝长什么样,反正肯定没有自己英俊神武。

法正和张翼借着自己官宦子弟的身份,频繁拜访袁绍麾下曾经的长安公卿。

按照法正的策略,他们详细了解当初汉哀帝定谥号和新皇帝拥立的过程,分析出公卿中意见不同的群体,然后着重拜访对袁绍和如今傀儡皇帝不满,几乎已经半隐居状态的公卿。

法正频繁拜访这些边缘人的借口是,公卿都是高门贤士,拜访谁都能让他受益颇多。但他不是袁绍这方的人,不好拜访袁绍麾下重臣,所以只拜访已经远离朝堂的隐士。

因刘盈等人都未及冠,所“依附”对象又是张修、张鲁这等米贼,袁绍和他麾下重臣都是真正的高门,自不会瞧得起他们。听法正等人说了自己的顾虑,他们只认为法正等人识相,不会怀疑他们背后有其他用心。

此刻距离黔首刘邦提着一把破剑平定天下已经近四百年,世人无不把门第当作甄选人才的第一门槛。如果没有门第,那就要文人互吹了。

东汉末年士人之间特别流行“人物大点评”。没上点评又没有家世的,去哪都混不上一口热饭吃。

这就像后世找营销号做推广一样。

东汉末年把这一套玩得最溜的,就是颍川那群士人,其中最著名的“点评博主”,便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此刻还在颍川,没去襄阳。刘盈和小伙伴们虽然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但性格活泼,听了水镜先生的名声,便一同拜访了司马徽,好奇司马徵的点评。

司马徽平时是个“好好先生”,无论谁来找他点评,他都只夸人好。只有在对待真正贤才时,他才会多说几句话。在点评刘盈的小伙伴们时,司马徵便多说了很多句话,连张翼都得到了司马徵极高的评价。

但他对刘盈则像对待寻常武将一般,没有将刘盈当作高洁的文士一般对待。

刘盈认定,这个人没有眼光,历史中举荐诸葛亮和庞统,一定是瞎猫遇上死耗子,碰巧了。

大拇指指着自己。我的人品、才华、志向哪样不是这世间第一?

小伙伴们照顾刘盈的情绪,从此不提水镜先生对他们的点评,对外也不宣扬此事,虽然他们都知道是刘盈自己的问题。

水镜先生把刘盈当高洁文士才眼瞎好吗?!

因刘盈等人的故意低调,他们既不是上溯两辈还在朝中当大官的高门子弟,也不是知名博主点评的大才,年纪又这么小,依附的还是被人看不起的米贼和已经内乱的益州,他们虽带着千人来袁绍麾下作客,在袁绍等人眼中却和隐形人一样。

法正和张翼大摇大摆地在袁绍眼皮子底下搜集讯息,没有碰到半点阻拦。

诸葛亮和庞统则留在刘盈身边,帮刘盈应付前来讨教的年轻学子。

只有袁绍召见刘盈的时候,刘盈才会亲自出去应酬。平日里他都是换书、抄书,闭门学习。

袁绍这方势力见到刘盈闭门苦读,对刘盈的认可度高了一丁点。以前他们以为刘盈只是求名的虚浮之人,原来刘盈是真的求学,而不是求名啊。

能从系统赊款“影印”资料回现实世界,刘盈比以往更忙碌。

以前他要凭借自己的记忆带走资料,到了现实世界,还要自己把资料默写出来,带出去的资料都很精简。现在他只需要整理一遍资料,再让系统带出去,就少了一半工作……

等等,但论工作总量,好像很多了?

刘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像是为了省钱,在游戏商城里把优惠礼包全买了的冤大头,意识到了自己在游戏里花的钱更多了一样。

他用毛笔挠了挠鬓角,瘪嘴。

系统果然是他一生大敌。

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刘盈还是只能苦哈哈地继续增加工作量,就像是意识到自己是冤大头,下次看到超大折扣优惠礼包还是会全清一样。

可恶的系统,以前他在副本里和别人交换抄书,都可以用“系统剧情”跳过。但若他想让系统将资料带出去,就只能自己先耗费时间抄一遍。

刘盈身心疲惫,搞事的欲望更加高涨。

诸葛亮和庞统感到了异样。

以前他们都是一起抄书,现在刘盈自己整理的书籍,不让他们帮忙。

刘盈这么懒的人,怎么会突然变了性子?

他们猜了许久,也猜不出刘盈行为改变的原因,只能认输,去询问刘盈。

刘盈没想到小伙伴们还挺敏锐的。

他眼珠子转了转,坏笑道:“真的想知道?”

诸葛亮警觉:“知道了会如何?”

刘盈拉长声调道:“也不如何。我不是说吗?等回益州告诉你们。要是你们想提前知道,能在袁绍的监视下保守秘密?要是不能,我们全都得死在这里。”

庞统冷笑:“你这是激将吗?”

他把诸葛亮拉走。待法正、张翼回来后,庞统将此事告知法正和张翼。

然后庞统、诸葛亮、法正三人拖着张翼,携手告知刘盈,他们中了激将法。

张翼绝望道:“我没中啊!我不想知道!”

诸葛亮和法正一人抓住张翼一只手,不准张翼捂耳朵。

小伙伴们就要被激将得整整齐齐的。

刘盈开心了。

他本想等离开袁绍这里再欺负小伙伴们,以免遇到危险。没想到小伙伴们上赶着来被自己欺负,那他怎么能拒绝这么真挚的友谊?

刘盈没说为何自己行为改变。

他和当初拿出印玺时一样,又像变戏法似的,手一翻,手中出现一卷书。

那一卷书太厚,刘盈差点单手没接住。

但是双手抱书不帅,刘盈还是咬牙坚持住了。

“给你的。”刘盈把书砸向诸葛亮。

诸葛亮被书本砖头砸得“嗷”的一声惨叫,靠法正帮了一手,才没让书落地上。

“你不是说你才华堪比萧何吗?”刘盈笑容灿烂,“这是萧相国给你的功课。”

诸葛亮:“……啊?”

刘盈又拿出一本书。

他转向庞统的时候,庞统已经做好了防御的姿势。

刘盈嘴角一撇。

庞统笑着自己把书抢过来。

“留侯给你的功课。”刘盈道,“不过我得帮留侯传个话,留侯说你和他不像,让你换个人自比。”

张良说的是擅长方向,但刘盈坚信是因为庞统的脸不配和张伯父比。

庞统脸上的笑意消失。

法正伸出手:“我呢我呢?不会真的是陈平吧?”

刘盈点头,试图用书去砸法正的手,被法正逃开:“陈平也说你不太像他。你更擅长律令,该去学萧相国和淮阴侯的本事。”

法正眨了眨眼:“淮阴侯?”

淮阴侯怎么和律令扯上关系了?淮阴侯不是兵仙吗?

刘盈没解释,故意吊法正的胃口。

他对眼含期待的张翼道:“你是他们几人中唯一能自己为将拼杀的人,淮阴侯的兵书不是不适合你,而是我更缺能亲自拼杀的将帅。本来应该曹相国给你布置功课,但他太懒,只列了个书单。给你布置功课的人数众多,王陵啊、吕泽啊、雍齿啊……你随便挑着看。”

刘盈这次没办法单手拿书了。他抱出一本被装订成像小匣子的书,递给张翼。

张翼抱着沉沉的书堆凑成的书本,眼神既茫然,又惊恐。

刘盈话里的信息量太大,太可怕了。

诸葛亮已经开始看“功课”。

他翻了几页,惊诧道:“都是你的字迹。”

刘盈捏了捏鼻梁,没好气道:“这就是我行为改变的理由。其他我不能多说。”

诸葛亮眼珠子转了转,试探道:“如果我们要交功课,也需要你誊抄一份?”

刘盈点头。

诸葛亮咧嘴笑道,笑容故意学习刘盈的模样:“那我得多写点!”

庞统回过神:“啊,这,你这次真的把我吓到了。”

法正还在嘀咕:“淮阴侯和律令有什么关系?淮阴侯还懂律令?”

刘盈心道,这个世界的淮阴侯懂不懂律令,自己不知道,但阿兄肯定精通律令,因为阿兄差点就考上大秦亭长了。

阿兄备考那么久,结果没派上用场。就阿兄那完美主义的性格,可不就在不用打仗的时候使劲拿着律令研读,并(在自己的怂恿下)摩拳擦掌给别人出律令考卷?

而且军令和律令有很多相似之处。阿兄能治军,在不需要处理同僚关系时,能力也足够治国。

张翼一屁股坐在地上,翻开厚厚的书“匣子”。

“章邯?!”张翼看到为首者的署名,声音变了调。

“嗯?”刘盈瞅了一眼,“哦,因为曹伯……曹相国写的内容太少,所以让章邯排第一。”

章邯的本事只略逊曹伯父一筹。

阿兄?阿兄不算在骑马打仗的将帅中,他是将帅上面的大帅。

听见刘盈不知道是疏忽还是故意的口误,小伙伴们的眼皮子又是狠狠一抽。

刘盈抱着手臂:“还要继续探知我的秘密吗?”

张翼率先道:“别说了别说了,我缓缓,缓缓!”

他顿了顿,还是没忍住:“留侯兵书和淮阴侯兵书……”

刘盈道:“我说了很多次,真的。”

庞统略带挣扎道:“曹相国的兵书……”

刘盈道:“目前真的只有那几页。”

庞统闭上眼,放弃挣扎。

目前……目前啊。也就是说,曹相国的兵书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吗?

法正眯着眼:“淮阴侯没死?”

刘盈道:“活得上好。你眯什么眼?风沙迷了眼吗?要不要我帮你吹吹?”

法正伸脚踹向嘟着嘴凑过来的刘盈:“你什么都别说了,我们暂时什么也不想知道。等离开袁绍后,我们把猜测告诉你。”

诸葛亮使劲点头:“别说了,我自己猜!”

刘盈笑道:“好。”

真不知道他们能猜出个什么来。顶多也就猜他是他阿父吧,啧。

就算自己故意说漏嘴,但谁会相信我是刘盈?啊,不对,谁会相信汉惠帝是完美无缺的我?

刘盈唏嘘。

他继续抄书。小伙伴们更忙碌了。

刘盈欣慰地看见,小伙伴们装得平静,精神却一日比一日颓废疲惫,一看就是好几宿睡不安稳。

舒坦了舒坦了,这才对嘛。好朋友就要有苦同吃。

刘盈速记下需要的书籍,剩下的整理可以在路上和回益州后再进行。

他算了算,益州的胜负该分出来了,便向袁绍辞行。

袁绍虽不像曹操那样殷勤,也对刘盈许诺高官厚禄,希望刘盈留在他身边。

刘盈以长辈在益州为由,婉拒了袁绍的好意。

在大部分时候,袁绍是个慷慨的好人,也乐于向不会威胁到自己的人展现自己是个慷慨的好人。

刘盈在袁绍这里得到了近百车粮草,足以让他一直吃到汉中还有剩。

袁绍还给了刘盈大量金银锦缎,赠送了刘盈男女仆从若干。

“带着太多财物,可不好走完从中原到汉中这条路。”法正苛刻地评价袁绍的“好意”,“他想给你找麻烦。”

刘盈道:“他不是故意害我,是希望我能原路返回,别去关中。你频繁拜访关中士人的行为,还是让袁绍警惕了。”

袁绍能看到这一点,还运用赠送大量财物这样的阳谋,而不是粗暴地制止,刘盈对袁绍的评价提高了不少。

袁绍此刻,确实算得上“明主”。

法正皱眉,不情不愿地自我反省:“是我的疏忽。”

“没什么。别有所图的好处也是好处,只要能吞下,所图再大又如何?”刘盈轻蔑道,“关中匪徒众多,正好练兵。袁绍给了我们这么多粮草,我们可以沿路募兵了。”

庞统想了想,问道:“若有坞堡攻击我们……”

刘盈果决道:“那就打!正好补充兵粮人口!”

乱世之中,哪容得下奢侈的善意?

谁来截杀他,他就灭对方满门!

诸葛亮拍着胸脯,说他要上战场,以一敌百。

刘盈一脚把诸葛亮踹回去,让张翼好好磨炼。

诸葛亮气得双脚离地:“我很厉害!我能上战场!”

刘盈敷衍道:“嗯嗯嗯,我知道你厉害,但我需要有人管理后勤。你不准上战场。庞统也不准去。”

庞统疑惑:“为何?”他真的能上马厮杀啊。

刘盈道:“你运气差,容易死于流箭,以后都不准上战场。”

庞统:“……我可以穿好一点的盔甲。”

法正想了想,道:“我还是跟你一起上战场吧。我好歹是年纪最大的。”

刘盈这次没拒绝:“行,试试。反正关中都是流民匪徒,我们只是赶路,不是攻城略地,遇到的危险不会多。”

法正跃跃欲试。谁家好儿郎没有一颗征战沙场的心?就是文士也会骑马上战场的。

做好准备后,刘盈却没有立刻离开。

只接受袁绍召见的刘盈,第一次亲自拜访了别人。

这人却不是袁绍的部将,而是袁术派来袁绍这里的使臣——孙坚。

孙吴在赤壁之前没什么存在感。

黄祖在《三国演义》中是个丑角,但在正史中,位居江夏太守之位的黄祖单防了孙家两代半十六年,才死于孙权手中。

在这之前,孙吴一直困在江东之地,一直和越人死磕。

若玩过三国相关游戏的人就很清楚这一点,走其他两条线时剧情很丰富,走孙吴的线,赤壁之战前几乎重复打山越。

刘盈拜访孙坚,不是为了今后谋划孙吴。

他只是单纯来道谢。

后世会点评许多“虽然做的忠于大汉的事没多少,但论心不论迹的大汉忠臣”“可能年少有壮志的曾经的大汉忠臣”时,因《三国演义》将孙坚的戏份都挪给了别人,所以后世点评“大汉忠臣”往往没有他。

在正史中,在这个梦境副本中,诸侯盟军讨董,几乎全部都在磨洋工。就是袁绍全家被杀了,他也打仗不积极。

至于曹操和刘备,他们此时都说不上话,不能独自领兵,领兵也常被揍。

而在讨董之战中,唯一与董卓正面对抗,几乎以一人之力击溃董卓的,是孙坚。

华雄是他杀的,吕布是他击退的,董卓因被他打败退守长安。

在长安内乱时,汉献帝与公卿出逃,长安陷入一片大火中。

诸侯见没了目标,都在打自己的算盘。有的开始分割兵力,谋划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有的加入匪徒,掠夺财物和女人。

孙坚带着他的兵来到了汉陵,整修被董卓毁掉盗掘的西汉皇帝陵墓。

其中被董卓损毁最严重的,就是汉长陵。

虽然孙坚起兵是夺汉代其他地方官的权力,没少屠杀当地百姓,算不上什么好人。他忠于大汉的行为,有多少是为自己积攒实力也说不准。

但刘盈还是承了他的情。

毕竟孙坚是他在董卓那里当傀儡皇帝时,唯一将救他的行为付诸行动的人,也是唯一还记得他的父母曝尸荒野的人。

孙坚没和刘盈接触。

他是寒门豪族,没有太多家传经书底蕴,又是袁术的人,自没有借口与刘盈接触。

他带来见世面的长子孙策虽对刘盈好奇,听闻刘盈整日抄书读书,就不愿意来了。

孙策更希望和人比武,而不是和人比念书。

刘盈竟亲自来拜见自己,孙坚很惊讶。

孙策嘀咕:“难道他想投袁术?眼瞎吗?”

全家都倚靠袁术的孙坚,给了儿子背上狠狠一巴掌,拍得儿子哇哇叫。

周瑜其实很想向刘盈讨教学问,但孙策不去,他也只好不去。

听闻刘盈拜访,他比孙策更兴奋,便不由自主为刘盈说好话:“张君定是得知叔父高义,才来拜访叔父。”

孙坚苦笑:“我能有什么高义?”

他困于袁术麾下,正颓废着,周瑜夸他,他都提不起劲。

虽不明白刘盈的用意,孙坚仍旧很热情地接待了刘盈。

刘盈没有多说场面话,见面便奉上重礼:“谢乌程侯修整长安汉陵。”

孙坚困惑:“贤侄来拜访我,只是为了此事?”

刘盈笑道:“最主要的便是此事。”

孙坚积极与董卓作战,还能说他的考量更多在于扬名和累积更多资本。但修缮长安汉陵,就纯粹是善意了。

即使这个副本的刘盈诈死,大汉真正意义的名存实亡,孙坚也去修缮了长安汉陵。

刘盈在任何一次副本进程中,孙坚都做了同样的事。

刘盈每次都会来寻孙坚,若不能在孙坚活着道谢,在孙坚墓前也要敬一杯酒。

孙坚没想到还有人在乎汉陵,更没想到居然有人会因此向自己道谢。

刘家还活着的宗室很多,也没有一人提过此事。

毕竟长安的汉陵是前汉的汉陵,后汉的宗室对他们的感情很淡薄了。

刘盈竟然对此事道谢,孙坚反倒不知道做何反应。

刘盈没想过让孙坚有何反应,只是顺从本心,该道谢便道谢而已。

刘盈如此坦然,让孙坚更是无所适从。

夸赞他的人很多,刘盈这次非夸赞、纯感谢的行为,竟让孙坚第一次有种羞赧的感觉。

孙坚忙说不敢当,然后感慨道:“贤侄果然是留侯的后人。”

还记着前汉皇帝的勋贵后人,他真是没见过。

刘盈笑了笑,应下了这个夸赞。

真正的留侯后人张翼听得耳朵发红。

只是一次郑重的感谢,竟让颓然的孙坚心中涌出一股壮志又活了过来的热流。

他做出了一个符合他豪强身份的侠气决定:“贤侄可是想从关中回汉中?”

刘盈点头:“是,小侄想去长安拜祭先帝。”

孙坚道:“诸公暂时没空平定关中匪患,此去路途艰辛。我派人送你一途。策儿。”

孙策指着自己:“啊?我吗?”

孙坚真想给儿子一脚。

他的决定不仅是因为对刘盈有好感。

刘盈和他的友人的贤士之名已经传遍中原,儿子跟随他走一程,正好蹭一蹭刘盈的名声,为孙家的未来添砖加瓦。

儿子怎么在这时候犯傻?你不是很会交朋友吗?

孙策确实很会交朋友,虽然愣了一下,立刻热情地握住刘盈的双手:“好,我送你回益州,见识一下益州的繁荣,再乘船回汉中。叨扰一阵子,不会嫌弃我吧?”

刘盈看着孙策那张美人脸,语气和内心都十分诚恳真挚:“嫌弃从何谈起?孙郎光辉如日月,我见之心喜。这大概就是倾盖之交,一见如故吧?”

他就纳闷了,孙策这么好看,孙权怎么会长那样?

孙策和孙权是同母所生,都挺像孙坚。但孙策是化了妆加了滤镜并修了图的孙坚,容貌极美,身材比例协调;而孙权是卸了妆去了滤镜没了修图的孙坚,方额头大嘴巴,上身长下身短。

刘盈在孙吴阵营当傀儡皇帝时,每当孙策拉着自己硬夸弟弟天下第一好看,还逼着自己跟着夸时,刘盈就想戳瞎孙策那双大眼睛。

反正你是个睁眼瞎,不如真瞎了。

这时候刘盈就挺佩服周瑜。只要孙策说好,周瑜是真的连路边的狗尾巴草都能写一篇赋来夸。

他便更喜欢欺负周瑜了。谁让周瑜只给孙策当夸夸佞臣?

不仅刘盈对孙策(的脸)一见倾心,孙策也对刘盈的气度一见倾心。

孙策虽能与文人雅士交好,但内心与(周瑜之外的)文士不太合拍。但孙策是个直觉生物,他一见刘盈,就直觉刘盈不是外界传闻的那样的雅士,自己和刘盈肯定很合拍。

两人三言两语便结下了深厚友谊,决定抵足而眠。

被冷落的法正、庞统、诸葛亮和张翼面面相觑。

周瑜忙打圆场,替孙策接待四位贤士。他们五人弹琴论道,也颇为愉快。虽说谈不上立刻就到友人的地步,但也对彼此有了好感。

孙策和刘盈早早洗漱上榻,就像是久别重逢的好兄弟一样,盖着被子聊起天来。

孙策对自己认可的人,见面必定吹自己弟弟。

弟弟好,弟弟妙,除了周瑜,没人比我弟弟更优秀。不过思及周瑜是友人,弟弟是弟弟,所以还是弟弟更优秀!

刘盈早就摸清在孙策吹弟弟的时候怎么敷衍,何况他比孙策更了解孙权。

虽然刘盈常玩“生子当如孙十万”的梗,但孙权除了打不过张辽,不能北上,还自封“至尊大帝”之外,确实是个英雄。

虽然孙吴的土地几乎都是孙策打下来的,但巩固孙吴政权的功劳,肯定在于孙权。

身为一个二代,能和曹操、刘备三分天下,就证明了他的本事。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不是讽刺,是真的酸。

别说他,刘备心里何尝不希望“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打天下不太行,内政的能力是相当出色。

再者,孙权只是不擅长出击战(和御驾亲征),防御战还是打得很出色。曹丕大军南下,被孙吴揍得抱头鼠窜。

所以要夸孙权,刘盈完全没问题。他比现在的周瑜,更能夸到孙策的心坎上,而且说的全是自己真心诚意认可的大实话,没有半句虚言。

孙策跟喝醉了酒似的,比听别人夸自己还醺醺然。

“张郎果真是我的挚友!”孙策激动道。

刘盈心里嫌弃,你的挚友可真好当。

“我也是如此想。”刘盈真诚地回应孙策的友谊。

孙策当即决定,等把刘盈送回汉中,也不急着离开。

反正父亲还年轻,自己还年少,在父亲麾下也捞不着出战的机会,只被父亲逼着读书和结交士人,实在是无趣,不如和刘盈多混一阵子。

刘盈和他的小伙伴们都和自己同龄,自己要和同龄人玩耍!

刘盈鼓励孙策离家出走。

因他诈死,袁绍和袁术这里格局出现较大变动。袁绍不打算另立皇帝,袁术也没得到传国玉玺,所以二袁没有在表面上撕破脸。

袁术没有和刘表对上,而是与袁绍暂时联合,准备先扫平曹操和公孙瓒等中原势力。

咳,辛苦曹孟德了。

刘盈相信曹孟德的能力。他一定能挺过去。

袁术是个纯草包,有他的拖累,曹孟德打袁绍应该更容易才是。

孙坚本应该在前年就因袁术派他攻打刘表,而死于黄祖之手。如今孙坚还活着,只是颓废了些,想来还能活得更长。

再者,反正孙坚现在也没什么势力。就算死了,孙策也能及时回去收拢旧臣,创立孙吴基业。

孙策有野心,也有实力。刘盈不会自大地认为自己能轻易收服孙策。

但他现在正缺厉害的将领,孙策既然自己要跟上来,他自然要把孙策利用个够,让孙策先帮他把基业打下来,再回去打他自家孙吴的基业。

在刘盈的花言巧语下,父母尚在、今年刚弱冠的天真烂漫小青年孙策立刻入套。

他不仅入套,还准备把好朋友坑进来。

“唉,此次和张郎你一同离开,只能与公瑾分别,实在是难过。”

“叫他一起来呗。”

“他肯定不愿意走那么远。何况他的出身……唉,比我们好太多了。”

周瑜堂叔曾是大汉太尉,其父曾是洛阳令。和孙策这等寒门豪强,和“张盈”这等落魄勋贵后人,身份地位完全不一样。

孙策虽不愿意与好友分别,也知道不可能让好友跟着他跑那么远。

刘盈的手指头在被子里戳了戳孙策的腰:“年轻人的交情看什么家世?你不要小瞧你和他的友谊啊。”

孙策别扭道:“我没小瞧。”

刘盈道:“再说了,大汉都灭亡了,曾在大汉为高官又如何?周郎长辈未能在乱世开始时积攒势力,周郎将来仍旧与我们一样,也是要投奔一方势力的。以他心高气傲,将来不一定喜欢长辈安排。”

孙策翻身,和刘盈面对面道:“你的意思是……”

刘盈贱兮兮道:“他若打出名声,有了自己的势力,将来长辈还会依附他呢。”

孙策催促:“直接说,你有什么计策?”

刘盈道:“算不上什么计策。你我都是同龄人,我们当白手起家,自己打下一个偌大的名声,将来无论投奔谁都很从容。周郎何尝不想轻狂一把?只是碍于家学,他只能压抑自己。这时候,就只能友人推他一把了。”

他看着孙策的神色,就知道孙策认可了他的话。

如何与孙策一起“谋划”周瑜,他太熟练了。

不然周瑜是那么容易被他坑的吗?

后来周瑜连对孙策都没了好脸色,自己居功首位。

“贤弟啊,你说得好像很有道理。”

“别自称兄长,我才是所有友人的兄长!”

“啧,我就知道你的性格,绝不是传闻的那样。说吧,我们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生米煮成熟饭呗。”

“哇哦,刺激。他会砍死我们。”

“不会不会,他打不过你我。”

“也是……”

……

周瑜正打算睡觉,和刘盈抵足而眠的孙策来寻他喝酒,说自己心有苦闷。

善解人意的周瑜当即放弃睡觉,与孙策喝酒聊天,直到半醉才睡下。

第二日,周瑜感到身下摇晃,艰难地睁开宿醉的眼。

孙策就坐在他身旁,对他报以歉意又顽劣的笑容。

周瑜动了动身体……嗯?动不了?我被捆住了?怎么回事?

他张口询问,发现嘴也被绑住了。

周瑜:“……”彻底懵了。

作者感言

木兰竹

木兰竹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