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34章 全订福利番外┃徽州杂记

穿成苏培盛了 一渡清河/四眼娃娃 3233 2025-07-10 07:26:06

古徽州商贸发达,儒商也多,除了做生意,平日里也尤爱古玩字画、雕刻剧谱。

徽州有专供人品鉴玩赏的茶楼、酒馆,不过大都不算入流。那些非富即贵的大家基本都私下结社,游园集会,互相交换藏品。

乾隆初年,一个新的诗社开始在豪门富商间口口相传——

玲珑诗社,据传背后老板是盛昌号的东家。

不过,这家诗社出名,倒不是因为那位人称笑面虎的苏财东,而是因为这间诗社的主人——尹四爷。

“唉哟,苏财东,您帮帮忙,让我见四爷一面。我这刚从苏州收来的汝窑白瓷,就让四爷帮我品鉴品鉴,别回头让人糊弄了,我不贻笑大方了吗?”

苏伟撑着下巴,看着坐在自己对面,像尊弥勒佛一样的丝绸商人朱老板。

这人已经在这儿磨了他一上午了,天知道,他就是来城里收个账的,被这朱老板堵在自家店铺里,愣是不让走了。

“我说朱老板,诗社的事儿我做不了主,您得找诗社的其他成员引荐,上次那个古老太爷不是带您去了吗?您再找他不就行了?”

“我找了,”朱老板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老太爷最近不太待见我,连门都不让我进。”

“那我也没办法了,”苏大财东两手一摊,“他们诗社规矩可多了,我都闹不明白,您拦着我也没用啊。”

等好不容易送走了朱老板,唐全赶紧给自家财东倒上碗热茶,“这朱老板一心想往儒商身上靠,可惜平日里不注意名声,那古老太爷是什么人啊,肯提携他一次就不错了。”

“那老头平时见谁都挑三拣四的,就对着我家爷能有个好脸色。要不是平时生意有来往,我都离那老头远远的。”

苏伟咕咚咕咚喝下碗茶,唐全瞧了眼外面的天色,“这别是要下雨吧,财东,咱们今天还去看庄子吗?”

“不看了,明天再去吧,我被朱老板念得脑子嗡嗡的。”

苏伟抻了个懒腰走出门,马车载着他,一路驶向徽州城外。

朝暮园,这处园子是他们到徽州不久后,四爷亲自挑选的。虽然他们在城里也有大宅,但总归严肃憋闷了些,是以城内的大户,都在周遭有自己的园子。

四爷尤其喜欢有江南风情的园林,当初挑上的这座园子,原来的主人曾是徽州首富,园子修建的别提多讲究了。一山一水都是风水师仔细测算过的,整座园子没有一处死水。不过,那价码也是相当的耸人听闻。

苏伟当初纯粹是担心胤禛离了京城和皇宫,会适应不了民间的生活,所以咬着牙买了这座园子。后来发现,他纯属杞人忧天,他家四爷适应徽州生活的速度比他快多了。

回到朝暮园,七喜儿像只猴子似的从长廊顶上跳下来,“师父,你回来啦?”

苏伟叹了口气,他也早就习惯了,离了皇宫后,七喜儿的性格开朗了很多,就是时不时地跳上跳下,动不动吓人一跳。

“我被朱老板缠了一大天,饭都没吃上。”

“那正好,主子也没吃呢,古老太爷和刘先生都刚刚走。”

“他们怎么又来了?”

苏伟一边腹诽着这些整天缠着他家爷的老学究,一边往胤禛的书房走。

朝暮园里的下人并不多,都是唐全挑选的签了死契的庄稼人。

刚离宫时,苏伟和二张公公都很小心谨慎,外来的人一般连内院都不让进。但耐不住他家四爷不肯在院子里圈着,没事儿总要出去闲逛,一来二去人们对这位京里来的尹四爷反而没那么好奇了。

好在,新帝登基后,朝堂稳定,苏伟渐渐的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胤禛的书房窗户开着,苏伟走到门口时,胤禛正拿着一只白玉雕花双蝠玉香炉观察。

“明代的东西吧,又是那位古老太爷拿来的?”

胤禛抬头一笑,“咱们苏大财东眼光不差啊,怎么不加入爷的诗社呢?”

“我才不去,跟那些人说话我牙酸。”

苏伟捡了块儿点心,凑到胤禛身边,“倒是那个朱老板一心想进你们诗社,今天又来堵我了。”

胤禛听了一笑,“他上次带来的古画,不算什么名家之作。可回去之后,他愣是打着玲珑诗社的名头把那副画给卖了,听说卖了八十两呢。”

“啊?”苏伟眉头一皱,飘忽忽的大眼睛一下就落到了四爷手里的香炉上。

胤禛赶紧把香炉放回盒子里,“你可别打这东西的主意啊,这是人家的,回头要还的。”

“切,就你们那破诗社,规矩楞多,有钱都赚不到……”

苏大财东一时愤懑不平,嘟嘟囔囔个没完,直到四爷打开旁边的匣子,递给他一打银票,“给,这是上次那套梅兰竹菊青瓷瓶的钱,今天刘先生亲自送来的,说是卖给一位晋商了。”

苏伟一把抓过银票,足足二百两,“我就说嘛,哪能有钱不挣,你们这帮虚头巴脑的老狐狸,搞那个诗社就是为了骗钱的。”

四爷:“……我们那都是淘换来的真东西。”

“是是是,真东西,真东西,”有钱就乐呵的苏财东,听到外面张保的吆喝,一把挽住自家爷的胳膊,开开心心地去吃饭了。

其实,苏伟倒不是很缺银子,只是他最近看上一处温泉山庄。

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也可能是因为徽州的天气较京城总是更潮湿一些,苏伟时不时地关节酸疼。

而胤禛呢,几十年的披肝沥胆,身体素质还不如他呢,一到阴天下雨的时候,连膝盖带手腕都疼的厉害。

苏伟一番打听,得知附近山里有温泉,城里很多豪绅都在山里建了温泉庄子修养,有泉口的地方基本都被占了,苏伟就打算买一处现成的。

可这心下一动不要紧,一番价格打听下来,原本还计划什么时候退休的苏财东,突然觉得自己可能还得再奋斗个十年八年的。

第二天,唐全接了苏伟一块往山里去了,“今儿这庄子建的真是相当不赖,就价格来说,也是咱们最近看的里面最实惠的了。”

“多少?”苏伟问这话时,眼角都在抽抽。

“五千两,”唐全笑嘻嘻地伸出五根手指。

“比朝暮园还贵?!!”苏伟把牙咬的咯吱响,“有没有还价的空间了?”

“有,卖家说了,要能一次性结清,价钱还可以再商量商量。”

“那能商量多少?”苏伟往前凑凑,“一千两,你觉得可能吗?”

唐全苦笑一声,“财东啊,倒不是这些人坐地起价,只是山里的泉口是有数的,你不要别人抢着要呢。你知道徽州城里别的不多,就做生意的多,就咱们头个看那几处庄子,这不转眼都卖出去了?”

“切,那些建的一点儿情致都没有,我倒是无所谓,我家那个能相中吗?”

苏伟叹口气往车壁上一靠,“五千两,一下拿五千两出去,我不转眼变贫农了吗?”

“不至于,不至于,”唐全只能陪着笑道。

等到了庄子,卖家已经早早开了门。

别说,这处山庄建的倒是有些风韵,占地不大,但视野好,庄子里就两处泉口,所以价格要便宜些。

苏伟转了一圈,别的都挺满意,就这个价钱,卖家摆了张笑脸,任苏大财东嘴皮子都磨破了,就给让了一百八十八两,说是给个吉利数。

没办法,眼看着太阳都偏西了,苏伟只能推说明天再带人来瞧瞧,就跟唐全出了庄子。

“我就是来晚了,我要来得早,我把这一整座山都买下来。一处泉口建一个庄子,一个庄子卖一万两!”

唐全乐不可支,只能暂且安慰道,“那咱们再找找,实在不行,就稍往远些去。”

“其实,小的知道一处庄子,不仅有三处泉口,而且价钱也便宜,”给他们赶车的车夫是当地人,平时少言寡语的,最近可能也是看主家太纠结了,这才突然开口。

“在哪儿?”苏伟立马问道。

“就在这座山上,更往里面一些,庄子建的很大,我远远看过,特别漂亮。据说,卖家去了杭州做生意,那庄子只卖一千五百两。”

“这么便宜?”苏大财东顿时眼睛都亮了。

“卖这么便宜,别是有诈吧,”唐全皱皱眉道。

车夫憨厚一笑,“诈是没有,就是都传说,那座庄子,闹鬼。”

这一晚,苏伟做了个梦,前面他在一个很有情调的池子里泡温泉,正舒服着,水面突然咕嘟嘟地冒起泡来。

他低下头,眼瞅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就要从池子下面冒出来,他一个翻身就爬上了水池,慌慌张张地披上衣服,临逃跑前还不忘抱上装满银票的木头盒子。

等他在树林里一顿乱窜,看到一处熟悉的庄子时,心下顿时高兴起来。那是他白天看过的温泉庄子,这座庄子风水好,肯定没事儿,想也没想,他一头冲了进去。

四周灯火通明,追他的东西不见了。好不容易能缓口气,苏伟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台阶上,可这一低头,突然发现个大问题,他的盒子不见了,里面有整整五千两银票啊!

胤禛天还没亮,就被苏伟的尖叫声惊醒,连忙唤起了还在做梦的人,可这人坐起来后,表情也呆呆的。

胤禛叫了他半天,吓得差点儿要去请大夫了,苏伟才好像真正醒转过来。

“到底怎么了?怎么好端端的做起噩梦了?”

苏伟盯了胤禛半晌,最后一咬牙,“算了,闹鬼就闹鬼,还是银子重要!”

后来,苏大财东到底买了那处庄子,只是并没有一千五百两成交,而是花了三千两,跟朝暮园也没差多少了。

即便如此,也比其他庄子便宜了很多,而且那庄子真的不错,建的宽阔大气,用料也十分扎实。稍稍粉刷一下,看起来竟还带了几分贵气。

胤禛告诉苏伟,他托古老太爷打听了,那处庄子并没有什么阴鬼之事,只是位置稍偏,而且建造的时间很早,主家一直在杭州,所以才一直空关着。

偶有进山打猎的人,突然见到这么大一座庄子,私下里乱编乱传才有了那么一个闹鬼的传闻。

苏伟这下总算放心了,他嘱咐唐全把庄子好好休整了一番,然后带着自家爷浩浩荡荡地去泡温泉了。

这庄子有三处泉口,修了三个池子,苏伟特地给张保、张起麟留了一个,剩下一个用来招待客人。

第一天泡温泉,苏大财东舒坦极了,去了一身寒气老早就爬上床睡觉去了。

倒是四爷,看着苏伟睡着了,自己静悄悄地走出了门。

唐全正等在门外,看到四爷,连忙上前低声道,“已经请了人移走了,就是一处孤坟,在后山找了块风水宝地下葬了,大师们都说这是功德一件。”

“那就好,别让苏伟知道,他胆子小,”四爷笑了笑道。

“是,”唐全应了,弯腰告退。

胤禛独自站在院子里,夜朗星稀,微风阵阵,大半辈子转眼而逝,好在如今,刀光血影都不见了,往后余生只有宁静清和,祥瑞安泰。

--------------------

谢谢大家愿意全订这么长的小苏子,新的一年,祝大家平安吉祥~

作者感言

一渡清河/四眼娃娃

一渡清河/四眼娃娃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