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45章 番外1:新婚(下)

蓝月光 余酲 5075 2024-07-07 00:16:45

俞心桥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不过是放心不下,来送杯温水,发现床上的人似乎醒了,将将走近,就被拽着胳膊扯进一个怀抱里。

温暖的,笃实的,他幻想过无数次的。

近到能听见对方并不平静的心跳声。

为什么会跳得这么快?是因为害怕吗?

你也有会害怕的时刻吗?

徐彦洹的声音很低,呼吸浸满潮气。他问:“你怎么才回来?”

不知是否错觉,语气中竟有一丝委屈。

“我……”俞心桥大脑宕机,“我毕业了,为什么不回来?”

徐彦洹摇了摇头,似在说,不是这个“回来”。

等回过味来,俞心桥觉得自己才委屈,喉咙一哽:“不是……你让我走的吗?”

徐彦洹又摇头,很慢地说:“我去找过你。”

“什么时候?”俞心桥想了想,又问,“找我干什么?”

忽略了第一个问题,徐彦洹只是靠在他耳边,几分强硬地提醒:“你说会记得我一辈子。”

“是你说的,不准再忘了。”

俞心桥宁愿相信徐彦洹是受酒精影响,人不清醒。

次日,俞心桥抱着躲避的想法早早起床,到音乐厅刚七点半,门还没开。

七点四十五,收到徐彦洹的微信:出门了?

俞心桥不擅撒谎,打字稍好些:今天提前排练

好在徐彦洹并未质疑,而是说:昨晚辛苦了

俞心桥脸一红,心说这是什么虎狼之词,不知道的还以为昨晚他俩发生了什么呢。

他不确定徐彦洹是否记得自己昨晚说过的话,斟酌再三,试探道:睡得还好吗?

这回对面没有秒回,隔了五分钟才说:还好

似乎不记得了。俞心桥呼出一口气,如释重负的同时,又隐隐有些遗憾。

哪怕明知是醉话,也没有人会对那样的话无动于衷。

俞心桥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随便写的一封情书,徐彦洹不仅看了,而且到现在还没忘记。

今日收工早,俞心桥联系律师,要立一份遗嘱。

姓邢的律师在电话中略显诧异:“俞先生您还年轻,确定现在就要立遗嘱吗?”

“是的,现在就立。”俞心桥说。

有些事情就该趁年轻、趁尚且保留着一股冲动的时候做。

虽然如今的俞心桥也成长为冷静的大人,也可以做到将真实情绪藏匿。

比如由直白热烈,变得隐晦不显的爱意。

并非不知道立遗嘱之后风险,其实也有赌一把的成分在里面。

就赌徐彦洹对自己,也并不是全无感情。

他像一只冒险不往南飞的知更鸟,若是碰上寒潮,他可能会冻死在这个冬天。而如果今年是暖冬,他就可以早早地找到理想的筑巢地点,不必失所流离。

邢律师效率很高,当天就按照俞心桥的列出的内容,按照标准格式将遗嘱拟定完成。

即将落笔签字时,俞心桥不由得回想起过往很多时刻,徐彦洹望向自己的眼神。

球场上不经意地对视,放学后路灯下并排而行时无处安放的余光,深秋时递过手套时垂首看自己的手……

深而静谧,但并非全然冰冷。一如昨晚,那拥住自己的双臂,轻易能感受到的温度。

说不定……俞心桥想,说不定,这场婚姻,不单纯是为了补偿呢?

说不定,他可以是一只幸运的知更鸟。

年前,俞心桥还有三场外地演出。

他的事业重心刚转移回国内,名声尚未打开,演奏会达不到场场爆满,但上座率算高,梁奕擅长宣传和谈判,最近已经在和首都爱乐乐团接触,计划促成一场新合作。

既是合作,免不了聚会应酬。

有时候徐彦洹会来接他,问就是刚好下班,顺路。

这年初雪落在腊月十九。俞心桥刚和乐团团长吃完饭,从酒店大堂出来,行至门廊,忽觉额头一冷,有什么东西落在皮肤上。

抬手去摸,一片微凉的湿润。起初雪片是米粒大小,后来有小拇指甲盖那么大,接在掌心,需要三秒才彻底融化。

收集雪花的游戏没玩太久,一辆黑色轿车自停车场方向缓缓驶来,停在酒店正门的台阶下。

俞心桥连忙上前,却还是慢了。徐彦洹自驾驶座下来,几步绕行到副驾,拉开车门,侧身让路。

此刻才意识到,除了那次徐彦洹喝醉,但凡坐这辆车,俞心桥还没有自己开过车门。

车上暖气开得很足,足到徐彦洹下车不过两分钟,返回去时鼻梁上的镜片已经起了一层薄雾。

徐彦洹便将眼镜摘了下来。

一般情况下他只会在工作时戴眼镜,今天是因为走得急忘了摘。

“什么时候近视的?”系上安全带,俞心桥问,“上学那会儿就近视了吗?”

擦眼镜的手顿了顿,徐彦洹说:“嗯。那时候度数不深。”

至于为什么没有配眼镜,多半和当时的经济状况有关。连吃住都很窘迫的家庭,几百块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不菲的一笔开销。

俞心桥忽然觉得自己想错了。怎么会有人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尤其是在那个敏感的年纪,流言蜚语就足以伤人,甚至成为一生的隐痛。

说不定,自己现在的种种“强迫”行为,就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让他被迫一遍又一遍地回顾自己当年无能为力的窘迫。

想到这一层,俞心桥忽然有些心急。

比起怕输,他更怕被徐彦洹误解。

“那你,现在看得清吗?”俞心桥转头,看着徐彦洹,“现在,你能把我看清楚吗?”

我为什么要和你结婚,你还不明白吗?

你是不是真的会把这一切,当作一场报复?

徐彦洹应是听懂了。

毕竟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俞心桥都是那么容易弄懂的一个人。

将眼镜放在扶手储物格,“哒”的一声,徐彦洹倾身上前,一手搭在俞心桥的后颈,禁止他往后退。

实际上也无路可退,瞬间拉近的距离,令俞心桥下意识屏息。

太近了,近到能看见徐彦洹深海般的瞳仁中,映着的小小的自己。

车内空间有限,所有声音在回荡中无限放大,甚至唇齿碰撞的动静。

徐彦洹第二次吻了俞心桥,在六年后的一个冬夜。

心脏一霎被揪紧,接着便是漫长的空白,好似停止跳动。

俞心桥无由地想到徐彦洹是在夏天出生,因而哪怕再冰冷,也会燃烧。

此刻俞心桥希望自己化作一捧枯叶,作为燃料,延续这场燎原的火。

哪怕车窗外寒风肆虐,大雪飘扬。

这个吻相比六年前,冲动不减,掺杂试探。

久到俞心桥喘不上气,感到缺氧,后面紧随而来的车扫来一束灯光,将近在咫尺的面容照亮。

几乎是仓皇地推开徐彦洹的肩膀,俞心桥偏过身,视线投向车窗外,试图遮掩其中朦胧的水汽。

徐彦洹被推得猝不及防,却也很快反应过来,转身目视前方,发动车子。

一路无话。

到家,地库停好车,上电梯。

又是只有两个人的密闭空间,俞心桥这会儿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似的,嗓音闷闷地问:“你……又喝醉了吗?”

接吻的酥麻感犹在,徐彦洹抿了抿唇,眼底浮起浅浅笑意。

他抬起手,碍于上方的摄像头,到底还是没有动作。

“没有。”徐彦洹说,“酒驾违法。”

俞心桥问了个蠢问题,红晕从耳后一路蔓延到脸颊。

好在,徐彦洹还是给了他想知道的答案。

“但是看清楚了。“徐彦洹告诉他,“看得很清楚。”

今年春节在阳历一月末。

俞心桥的父母都不回国过年,徐彦洹便带俞心桥去白薇那里吃了顿饭。

白薇的再婚对象是个面相宽厚的中年男人,不爱说话,看着两个年轻人只是温和地笑。饭桌上白薇也显得局促,数次询问俞心桥饭菜是否合口,听到肯定的答复,便一个劲招呼“多吃菜”。

这一片区域没有禁烟花爆竹,饭后两人来到阳台,短暂安静后砰然炸开的爆竹声,吓得俞心桥一个激灵,紧张地拉了一下徐彦洹的胳膊,又飞快地松开。

余光瞥到徐彦洹的手悬在半空,往自己这边伸了两寸,却又因为屋里白薇喊他们吃水果的呼唤声,瞬间收了回去,俞心桥别开脸,嘴角无声地翘起。

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暧昧期。

回去的路上,俞心桥降下车窗,看夜晚热闹的车流,和远处的灯火璀璨。

路边有穿着喜庆的人在互道新年好,俞心桥深吸一口气,肺腑间仿佛都充斥着炸丸子和糖瓜的甜香。

不由得发出“还是家里好”的感叹,徐彦洹扬唇,已然想好剩下的假期该如何安排。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年初二一大早,徐彦洹接到电话,律所一个项目出了点问题,临时需要他去南方城市出趟差。

俞心桥口头表示理解,嘴角却诚实地垮了下来。天知道他好不容易盼来的休假,为此还拒绝了一场新春演奏会的邀请,结果竟然只能一个人待在家。

送徐彦洹到门口,俞心桥惯性地嘱咐一句“注意安全”,徐彦洹换了鞋却不着急走,看着他似乎在等待下一句。

俞心桥歪着脑袋看着他,眨了眨眼睛:“忘带东西了?”

徐彦洹摇了下头,良久才很轻地叹一口气,说:“我会尽早回来。”

今年首都气候诡异,二月出头竟下起雨来。

也是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俞心桥迟钝地琢磨过来,徐彦洹可能在等他说那一句——早点回来。

离家的第二天晚上,俞心桥接到徐彦洹打来的电话,循例问候了对方的用餐情况,两个毫无准备的人相对无言,握着手机沉默十余秒之久。

这回是徐彦洹先开口:“害不害怕?”

俞心桥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

又是一阵沉默,徐彦洹的声音很低地说:“我记得夜里下雨,你会害怕。”

俞心桥愣了一下,紧接着便想起,当年和徐彦洹第一次通电话,便是在一个暴雨的夜晚。

当时他被关在洗手间,外面电闪雷鸣,他一边叫嚣着“找你聊天不行吗”,一边被吓得蜷缩在墙角哆嗦,手机都掉在地上。

当时徐彦洹是什么反应?看似不耐烦地挂断了电话,然后不到半个小时,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原来是听出他害怕,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双倍时薪”?

难以描述此刻的感受,俞心桥说:“那是因为打雷。”

“现在还怕吗?”

“……不是很怕了。”

似是察觉到他语气中的犹豫,徐彦洹很轻地笑了一声。

俞心桥愣神。这好像是第一次听到徐彦洹笑。

好可惜,为什么是在电话里。

“你什么时候回来?”

“再有两天,赶在周末之前。”

“……嗯。”

“这个周末,有空吗?”

没话找话的僵硬气氛被徐彦洹的发问打破,俞心桥下意识坐直身体:“有的。”

两人工作都忙,意外加班是常有的事。

因此更要提前做好安排,诚恳地发出邀请。

徐彦洹说:“听说有家新开的餐厅不错,要不要去尝尝?”

俞心桥回国不久,生活上十分依赖“老同学”的关照,尤其是哪里有可口美食,更是他关注的重点。

不过俞心桥知道,这并非探店而已。

“我要考虑一下。”俞心桥说。

“那我等你考虑。”

徐彦洹的“等”真真切切,不掺一点水分。他不说拜拜,也不挂电话,就这样霸占着俞心桥的手机,保持连线状态,等他给出答复。

俞心桥洗完澡回来,看见电话还通着,凑上去“喂”一声,那头立刻有应答:“想好了?”

俞心桥惊讶:“你还在等我?”

俞心桥简直拿他没办法:“那好吧。”

刚才还为看不到徐彦洹笑的样子而遗憾,这会儿就开始庆幸,好在徐彦洹看不见他。

笑得眼睛都弯起来,俞心桥还不忘给对面施压:“要是不好吃的话,你得带我去吃虾仁馄饨。”

许是对他的挑食早有预计,又或许怕他反悔,徐彦洹立刻应道:“好。”

挂断长达三十七分钟的电话,俞心桥不顾头发还在滴水,飞扑到床上打了个滚。

他把莫名烧红的脸埋在枕头里,心想刚才的对话怎么有点熟悉?

直到睡前,俞心桥才猛然想起——那天在馄饨店求婚,似乎就是差不多的情形?

如果没有意外,这将是两人的第一次约会。

俞心桥会仔细打扮一番再出门,气氛不错的话,晚上沐浴后,他说不定会穿上衣柜里那件只有一层网纱的透视装。

他还要准备许多想说的话,那六年的生活,可能让徐彦洹误会的事情,还要告诉徐彦洹,刺猬取名叫“洹洹”,是因为它很像你,炸刺时扎得人好痛,却也会在放下戒备后露出柔软的肚皮。

还有,没有人规定一定要谈过恋爱才能结婚,婚后再学着接吻,试着一点一点靠近彼此,也足以惊天动地。

俞心桥发现徐彦洹不戴眼镜的时候会变得诚实,所以他决定如果能再近距离看着徐彦洹,一定会替他摘掉眼镜,坦诚相对地问他:“你是不是会魔法?”

一种让我无法不喜欢你的魔法。

或许年少冲动的喜欢一旦过了那个时段便难以为继,但只要地球是圆的,只要还能相遇,俞心桥永远会坠入“喜欢上徐彦洹”的轮回中。

俞心桥不知道的是,徐彦洹同样做足准备,处在忐忑不安的心境里。

哪怕比起六年前,他已经不畏风雨,不必瞻前顾后,能藏起那些丑陋肮脏的过去,把最好的都给俞心桥,已经是他最大的底气。

徐彦洹想问俞心桥为什么不戴戒指,如果不喜欢款式,可以重新定做,直到你满意为止。

还想告诉俞心桥,我不会让其他人坐上车子的副驾,不必偷偷在上面贴贴纸,那个位置也属于你。

再问问俞心桥想不想要婚礼,我们是新婚,现在补办也来得及。

关于那六年,如果某次去接俞心桥的时候,被问到“你是不是在等我”,徐彦洹多半会回答:“是的,一直在等你。”

大四那年,徐彦洹作为国内赛晋级队伍成员前往荷兰海牙参加ICC英文赛,比赛结束后,他没有跟大部队一起从阿姆斯特丹直飞回国,而是飞往美国纽约,去到俞心桥所在的音乐学院。

从当年的班主任那里只打听到学校名字,其余一概不知。

到地方,行走在那条乐声缭绕的街道上,徐彦洹不禁猜测,这钢琴旋律声中,会不会有一段来自俞心桥那双灵巧漂亮的手。

也不是没想过偶遇,只是太清楚命运不会总是眷顾于他,能来到这里,呼吸过俞心桥呼吸着的空气,已经足够幸运。

就像人总是要为自己说过的话付出代价,哪怕是为了保护他,是违心之举。

处理完工作回到首都,徐彦洹刚下飞机,就收到了俞心桥车祸的消息。

匆忙赶到医院,俞心桥仍在昏迷,确认他没有生命危险,徐彦洹第一时间去到警局了解情况,处理后续。

通过监控得知事发前俞心桥从白薇家里出来,徐彦洹打电话过去,问她对俞心桥说了什么,白薇说:“就过去的一些事呀,妈妈知道,当年你没对徐震动手,是因为小俞劝住了你,他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

挂断电话后,徐彦洹颓然地闭了闭眼睛。

难怪,难怪俞心桥在车祸前给他发那样的消息。一个连自己的父亲都敢杀的人,换做谁都会避之不及。

好在,上天对他并不总是残忍。

俞心桥没有大碍,只是失去了部分记忆。他忘了那六年,忘了他们的婚姻,也忘了徐彦洹是怎样可怕的一个人。

俞心桥曾说过,让他放弃喜欢一个人的原因,只有“他和我想的不一样”。

轻易让徐彦洹做下决定,要永远维持俞心桥会喜欢的样子,要让俞心桥永远待在光明里。

接俞心桥出院那天,趁他还在外面参观,徐彦洹进到书房,将结婚证和房本一起,塞到了钢琴上堆着的琴谱中间。

主卧的枕头下面,也藏了他们足够亲密的证明。

比起俞心桥一眼能望到头的直白性格,周遭的人评价徐彦洹,最多用的词就是理智冷静,以及深谋远虑。

这样的性格便于处理工作,却不利于维持一段感情。为此白薇曾担心他会孤独一生,因而在他突然说要结婚,还是跟一个男孩结婚时,并没有立刻反对。

后来得知这名男孩就是高中时徐彦洹唯一带回家里的同学,白薇甚至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她叹了口气:“原来是他。”

“嗯。”徐彦洹说,“一直是他。”

在与俞心桥重逢的前一晚,徐彦洹做了一个梦。

他梦到无尽的黑夜,凛冽寒风掀起的巨浪仿佛要将他吞噬。

而风雨过后,漫长而灰暗的冬天过去,他等到了十八岁的俞心桥,获得从头来过的机会。

等来了不曾迁徙的知更鸟,他的春天。

作者有话说:

恢复记忆的俞心桥:明明只接过一次吻,根本没有每天!徐彦渲你个大骗子!

徐彦渲: … … (假装没听见

正文提及到的内容没有重复写,有必要的话可以对照正文一起看。

这篇到这里算是圆满完结了,后续还有日常片段的番外,不过碍于个人情况更新时间不定,希望能成为你某天打开 app 时的小惊喜。

感谢各位一直以来的理解支持和包容,承蒙不弃,有缘下一本再见~

作者感言

余酲

余酲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