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顾家和跟李昭一直在忙新家软装的事。最后北面那个次卧,被他俩开发成了一个多功能房间。十三四平的房间里,靠墙放着一张1米5宽的沙发床,对面墙面上是一块巨大的投影幕布。
另一边是一张三米多长的胡桃木书桌。两人一人一半,偶尔会在上面办公。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一起打新出的游戏。
李昭有不少东西留在自己那套三室里,两人找了个时间回去搬了趟家。
李昭的衣服倒是不算多,只有几套常穿的西装衬衫,还有一些贴身衣物。其他更多的是电子设备,还有工作会用到的各种工具书。
顾家和站在李昭家巨大的书柜前,小心翼翼地拉开玻璃柜门,帮他整理书籍。
他找了个透明的塑料收纳箱,把每本书仔细码好放了进去。
他很快走到了最后一竖格的书柜前,里面放着李昭的众多奖杯。
“你这些奖杯要搬走吗?”顾家和没回头问了一句。
李昭在卧室里,没听清:“什么?”
顾家和又大声问了句:“我说你这些奖杯还留着吗?”
李昭手里忙着别的事:“你看着办吧!书柜可以清空。”
顾家和打开柜门,仔细地把一座座奖杯拿了出来。奖杯后面,有一本很厚的册子。
顾家和费了些劲才抽了出来,这本册子大概是许久没人翻过了,封面落了一层灰。
他轻轻吹了口气,掸掉了上面的灰尘。
册子封面只写了四个数字,1990。后面跟着一个破折号。
破折号后面没有写其他年份数字。
顾家和轻轻翻开册子,看了第一页。没忍住噗地笑出了声来。
是李昭小时候的照片。穿着开裆裤,没羞没臊坐在地上。脑门上还扎着一个小揪揪,脸颊上点了两颗圆溜溜的口红印。
“哈哈哈哈——”顾家和越笑越大声。
李昭从屋里走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了他手里的东西,立马一个跨步过去夺了过来:“这有什么好看的啊。”
“可好看了,你让我再看两页。”顾家和伸手就去扯过来。
李昭难得得耳热,不肯让步。
两人一来一往,册子中间地掉出来两页薄薄的纸。
顾家和蹲下身子捡了起来,举到眼前一看,一张上面贴着一张照片。
大片雪白的底色,远处有个小小的人影。
顾家和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曾经李昭的微信头像。
“这什么啊?”顾家和看着那张照片,不懂为什么李昭拿这张没有任何意义的照片当头像。
李昭刚想张口说些什么,两秒后又把话咽了下去,最后只说了句:“上高中拍的。”
顾家和盯着那张照片。
冲印出来的清晰度比他在手机里看得要清楚些。远处那个人影怎么看都有些熟悉。
他反应了几秒钟,认出了那件棉袄。
是他在18岁时常穿的那件。
“这是,我?”顾家和抬眼看他。
李昭这才点了点头。
顾家和忽然觉得记忆像是无穷无尽的雪花碎片一样向他飞来。
他拿着相片的手指紧了紧。
相片下面还有一张纸,他拿出来一看,上面沾着一张很薄的老式电影票。
电影票上的油墨几乎快掉光了,只剩下零星几个偏旁部首,最下面的日期,依稀是2008年5月。
那是他跟李昭第一次去看钢铁侠的电影票。
顾家和没想到李昭会把这些东西留这么久,跟他小时候的相片存放在一起。这么多次搬家都没有丢掉。
两人大约许久没有说话。顾家和的眼睛一直盯着这两张雪白的纸。
他已经很难回忆起,自己是哪一刻开始朦朦胧胧喜欢上了李昭。是在暴雨夜回头看到他的第一眼,还是去李昭家打游戏被他搂住了肩膀。
时间太久,已经成了一把糊涂账。
顾家和感觉心脏突突的有些发紧,却又难以抑制的有些雀跃。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开心什么。似乎是突然被证实,原来当时的他并不是一个孤独的倾慕者。
“想什么呢?”李昭拿过那个册子,把两张纸仔细地夹了回去。
顾家和过了半晌才笑着问:“你不会对我是一见钟情吧?”
李昭见他又开始嬉皮笑脸,顺口答道:“对,怎么了?很意外?”
顾家和没想到这人如此爽快。
“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
“我有什么好喜欢的?”
李昭捏了下他的脸:“因为你长得很像李球球。”
顾家和被这句话搞得一头雾水:“李球球是谁?”
李昭没有回答,只是笑。然后就转身继续去收拾东西了。
前年过年李昭没有回家,这一年倒是早早做了打算。李昭回平城的频率比之前高了一些,主要也是为了看李国义的身体状况。
李国义从医院回家后,身体仍然不算太好。所幸没有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只是宋玲也需要随时提防着。
年二十八晚上,法定假日开始了。李昭就领着顾家和上了回去的高铁。
这算是顾家和第一次跟李昭回去过年,说不忐忑也是假的。他跟李昭父母的关系,也仅限于平时打打视频寒暄两句,其他也没有更深入的交集。
顾家和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正常的亲子关系,难免有些无所适从。
只是出乎他预料的,宋玲和李国义比他想象得要好相处得多。
家里的东西都备了双份,年三十的团圆饭也特地没买海鲜。
宋玲还特地开车去接了顾家和的外婆一起来过除夕。大家坐在一起聊了很多李昭小时候的糗事,除了李昭以外,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吃完年夜饭,李昭领着李国义去楼下放烟花了。
顾家和把外婆送回了家。刚回来一开门,就看到宋玲坐在沙发上整理行李。
“阿姨您这是?”
宋玲抬头看到他,拍了下脑门:“瞧我这记性。明天我们去南山寺庙,你们回来的时候我就想说了,结果给忘了。李昭这小子居然也不记得了。”
顾家和歪了下脑袋:“寺庙?”
宋玲点了点头:“嗯。李昭出生的时候刚好是年初一。我跟他爸爸常年做生意,一直有礼佛的习惯。这不你们难得回来,我们一起去吧。”
顾家和点了点头,也好,年初一他也不用走亲戚,不如陪着两个老人去南山散散心。
窗外烟花在高空炸开,把昏暗的客厅照得很亮。
顾家和弯着腰帮宋玲一起收拾东西。
收到一半,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问宋玲:“阿姨,李球球是谁啊?”
“你认识?”宋玲很意外,顾家和居然知道这个名字。
“我听李昭提过。”
“李球球走了很多年了。以前李昭跟他关系可好了。”
顾家和有些懵。难道这人是李昭的什么表亲?还是什么青梅竹马?
瞬间八百章狗血剧情从顾家和脑袋里飞驰而过。
“可惜了,球球最后不知道从哪儿感染上的病,怎么也治不好,熬了几天还是走了。之后我们给埋在乡下房子的后院里了。”
“啊?!”顾家和大脑信息量爆炸。
宋玲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之后我们家再也没养过狗了。”
顾家和的嘴角僵在当场,几秒钟后尴尬地笑了笑:“呵呵,这样。”
“你长得很像李球球。”李昭言犹在耳。
等李昭放完烟花回来后,顾家和一个箭步把他推进了卧室里。
李昭一个趔趄差点没站稳:“吓我一跳,一惊一乍。”
“李球球是小狗啊?!”
“对啊。怎么了?”
“你说我长得像狗!”
“天,你是不知道,李球球小时候有多可爱。毛乎乎的小脑袋。眼睛也跟你似的。”李昭说着,用手指往下拉了拉眼角,“大眼珠子漆黑,那可是狗中的小美人啊。”
顾家和抱着手臂,一脸无语。不知道这人是在夸还是在损。
一行四人第二天一大早就起了床。
清晨五点多,楼下已经有爆竹声响起。
南山寺庙在一个小岛上,要先开车去码头城市,然后再坐船过去。路途倒是还挺远。
船舱里有点闷,顾家和坐到一半就跟宋玲他们打了个招呼,走去了甲板上透气。
海面似乎有点涨潮,顾家和一低头看见海水,还有点眼晕。甲板上有点冷,顾家和把外套拉链拉到了顶。
船开到半程,顾家和就看到了山上巨大的观音像。
“待会儿记得给菩萨报个身份证号。”李昭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他身旁。
“是,保佑我们李律多签几个大客户的单。”顾家和转过身来,胳膊肘撑着扶手。
“难得顾经理还想着旺夫呢。”
顾家和瞥了他一眼,又想到了李球球同学,没接话。
船在二十分钟后靠了岸,一行人下了船。宋玲早早预约了游览车,在码头对岸等着他们。
才早上八九点的光景,寺庙门口就已经有很多人了。
宋玲走在最前面,走了一会儿停下了脚步。
她转头朝顾家和招了下手:“小顾,你看这棵树。”
顾家和小步跑过去,抬头看了一眼面前这棵高大的松树。
“我在李昭出生那年供养的。都长得这么高了。”
三十余年过去,原先的小树苗已经长得顶天立地,枝干粗壮,即便是冬天,也满树碧绿。
一行人继续往寺庙深处走去,顾家和闻到了一阵阵香烛的烟味。
宋玲请了两盒香,一盒自己拿着,一盒伸手递给顾家和。
顾家和抬头看她,有些犹豫没敢伸手接。
“给你母亲也祈祈福。”宋玲轻声说了句。
顾家和愣住了,香烛的烟熏进了眼睛,有些酸疼,片刻后才接过那盒香,仔细捧在手里。
年初一一大早来寺庙的大多是中老年人。李昭和顾家和站在人堆里,显得有些炸眼。
宋玲跟他嘱咐道:“数九支香,拜一拜。”
顾家和点头,然后数出了九支香。李昭带了打火机,帮他点燃了,火星子很快燃烧了起来。
顾家和把香举到额前,朝佛像作了作揖,闭上眼睛片刻没说话。
顾家和在心底算了算,钱丽芸现在应该也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女了。希望她去了个富庶的家庭,遇到一对脾气好的父母,能好好把书读完,不用着急恋爱结婚。
寺庙里虽然人多,却并不吵闹。人人都在低声祈福,不敢高声惊动佛影。
顾家和深深地吐了口气,睁开了眼睛。把手里的九支香规规整整地插进了香炉里。
他回头转了一圈,却没看到李昭的身影。
又往前走了两步,才发现李昭在另一尊佛像前站着。
顾家和倒觉得稀奇。李昭跟他说过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
没想到现在这会儿也会想起跟菩萨许愿。
他手里也点燃了一把香,垂眼不知道在跟菩萨祷告些什么。
五秒后,他才抬起头来,把香依样插进了香炉。
“许了什么愿?”顾家和问他。
“希望李球球投胎去个好人家。”李昭半开玩笑说了句。
“真的?”顾家和拍了拍他的后背。
“骗你的。”李昭拍了拍手掌残存的灰,转身往外走去。
顾家和跟了上去:“不说算了。”
李昭停下了脚步,站在那棵漂亮的松树下,回头看向顾家和的眼睛。
旭日升空,松树的叶影撒在李昭的脸上。
两人面对面站着。
李昭笑了一下:“我说的是……”
“保佑顾家和一辈子健健康康,开开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