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兴奋得睡不着, 现在又睡不醒了?”黎昀轻缓地揉着时恪的眼睛,拇指刮过眉骨,做了套眼保健操。
“都怪酒店的床太好睡了。”时恪靠在电梯厢里, 含糊道,“你不是在国外呆了这么多年, 这套动作还记着呢。”
“肌肉记忆。”黎昀在他眉心点了一下,“采访一下大设计师, 对睡前的普罗旺斯炖菜有什么评价。”
电梯“叮”地响了一声, 时恪睁开眼, 酸胀感褪下去不少。
两人出了酒店, 秋风迎面贴过来, 顿时神清气爽。
时恪做了个深呼吸,才道:“好吃,但是跟你做的不太一样, 当地菜口感柔和, 你的层次丰富, ”
他牵起手,收紧指尖力气, “我还是更喜欢你的版本。”
“嘴这么甜?”黎昀说。
时恪踩上一块石阶,“这是实话。”
在旅游这方面,两人的看法是一样的。没有紧张的日程安排, 也不用早起,主打悠闲、散漫、随心所欲。
虽然黎昀是个行事必有计划, 要将所有一切牢牢掌控在手里的人,可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开心,他唯一的计划也是让时恪开心。
摸出手机,时恪对着街角准备拍照。
旧城区文化气息重, 据说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他们特意将酒店订在这附近,能够更好欣赏到法国的本来面貌。
比起巴黎,这里的建筑更纯朴浓烈。
脚下是鹅卵石铺就的狭窄街道,站在坡道上,眼前的建筑群错落有致,从墙面的斑驳能瞥见历史的一隅岁月。
可要说它严肃,又不恰当,沿着石径漫步,或许会在下一个转角发现斑斓的壁画。
“怎么不用相机?”
出发前一天,黎昀在时恪包里偷偷塞了个新买的拍立得,时恪打开愣了好一会儿,还以为拿错谁行李了。
“相纸得省着用。”时恪摁下手机快门,虽然不知道那两百张不知道得拍到猴年马月,“要放进手账本里的。”
黎昀笑了笑:“没了再给你补,放心用。”
“真大款啊,一张不便宜呢。”时恪道。
“开心无价。”黎昀捏捏他的手,“掏空家底都给你买。”
“怎么听着我像吞金兽。”时恪看着他,“别小看我,现在我工资很高的,还有存款,说不定过两年还能养你。”
黎昀的眼睛弯成月牙,“那求时老板养养我。”
“允了。”时恪说。
此刻离日落还有段时间,阳光澄暖,抵去一些风的凉意。
坡下汇聚着各种特色手工艺品店,他们顺着一路晃过去,刚过饭点,这处距离黎昀曾实习过的一家中餐厅不远。
时恪扯扯他的袖子,“能去看看吗?”
黎昀欣然点头,两人走进街区,老远就瞧见门口正排着队。可能是正好快卡上国内快放假,队伍里一半是高鼻深目的本地人,剩下一半都是亚洲面孔。
两人在门口站了会儿,正犹豫着要不要改天再来的时候,隔着玻璃门,看见站在柜台里的大姐一拍手,匆匆走了出来。
“小黎!”大姐在黎昀肩膀上拍了一下,“我还以为看错了!”
“钱姐。”黎昀笑着和她拥抱了下,向时恪介绍道,“这是我之前的老板。”
时恪乖巧地问了声好,钱姐赶忙道:“你好你好,”她打量一番,转头又说,“小伙子真俊啊。你朋友?”
黎昀笑着摇了摇头,“我爱人。”
“唷。”钱姐愣了一下,捂着嘴又笑开,眼神在两人之间打转,“配得很!配得很!”
时恪微微含胸,挡不住耳根那点热。
钱姐带着两人进了店,在后院找了张桌子,等人落座,才说:“这几年还好吧?”
“都好。”黎昀说。
她的手揣在兜里,眼神透着喜色,“当初跟你说什么来着,没什么事儿过不去!我瞧你这状态是比之前好多了,这才是二十来岁小伙子该有的精神面貌!”
“快三十了,姐。”黎昀提醒道。
钱姐摆摆手,“老娘快五十了!你俩在我眼里都是小伙子,”她没忍住又往时恪那看,“真会挑啊你,上哪儿给人拐回来的。”
黎昀耸耸肩,大言不惭道:“我命好。”
钱姐往上提了提袖套,说:“行!你小子。”她摊开菜单,“待会儿别跟我拉拉扯扯啊,这顿饭必须我请,你看看带小时吃点儿啥,随便点!”
“我们都行,您这儿没有不好吃的。”黎昀笑着说,“不耽误您做生意吧。”
“不耽误!添个灶的事儿。”钱姐摆摆手,“你俩要真不挑,我就看着上了啊。”
“欸。”时恪应道,“谢谢您。”
钱姐迈出去的腿又停了,回头说:“别客气!敞开吃啊。”
后院和餐厅一墙之隔,挡去杯盘碰撞的声音,这里安静许多,还能看见墙外探进来的梧桐叶。
时恪释放出忍了半天的好奇心,问道:“你以前什么状态啊?”
“没外人的时候,跟你去年春天的状态差不多。”黎昀笑着说,“钱姐的餐厅在这开了十年了,我在这实习的时候才开业不久。”
“她是北方人,性格直,有次打了烊我一个人待在后院哭了会儿,大概是各种情绪积累到一起了吧,钱姐回来取钥匙,被她发现了。”
时恪都能想象出来,就算是二十出头的黎昀一定也是红着眼圈,却不肯流下眼泪。他看了看四周,问:“就在这儿吗?”
“嗯。”黎昀冲着墙根儿扬起下巴,“就那儿。”
顺着看过去,时恪翻开包,拿出拍立得装上相纸,起身走过去,蹲下,估摸着位置留了个空,歪着头给自己拍了张照。
黎昀撑着下巴,饶有兴趣地问:“纪念我哭啊?”
“嗯。纪念你哭。”时恪回位置坐下,相片被黎昀拿过去甩了甩。
成像慢慢变得清晰,黎昀说:“给我留的空?”
时恪伸手招了招,拿回相片,他叼着笔盖,落笔精准,三两下速写出一个哭泣小人儿,而时恪就蹲在小人儿边上,头碰着头。
吹干墨渍,时恪将它举在黎昀面前说:“现在你不是一个人了。”
夜色渐渐低垂,吹来一片叶从时恪的指尖擦过去。
黎昀怔了怔,小心地拿过它,隔着一张薄薄的相纸,纷纷岁月在掌心重合,二十岁的黎昀和二十岁的时恪见面了。
他不想把事情想得太悲观,有些遗憾可能就是为了相遇而准备的,而与时恪相遇,大抵是一种命运的必然。
相片最终被时恪收进了手账本,这顿饭也吃得熨贴。临走前黎昀在桌子底下压了钱,和钱姐打了声招呼,两人转道去散步消食。
下一站是博古斯学院,走出地铁,隔着两条街就看见远处高耸的城堡建筑。只不过时间有些晚,他们没待太久,特意逛了几个黎昀以前常去的位置。
路过中央花园时,时恪一眼就在历届优秀学员墙上找到穿着西装的黎昀。
“这会儿多大?”时恪问。
黎昀:“二十二?”
时恪拍下照片,一边甩着一边说:“没什么变化呢,就是笑得很官方。”
“就当你在夸我了?”黎昀说。
时恪用食指抵住黎昀的嘴角往上轻推,“前半句是。”又在他的眼梢点了点,“但这里有笑意的时候才是真的笑。”
黎昀听话地弯起眉眼,眸子里映着他,心脏在摇曳的目光中被填补。
回了酒店,倒时差还得费点功夫,两人躺着说了半天话。
黎昀从学校课程讲到实习经历,往常纯靠想象的画面终于有了实际参考,时恪一点点听着,不知不觉中思绪越飘越远。
身边的呼吸浅了,黎昀看着他越眨越低的眼睫,嘴角不自觉上扬,擦着耳尖轻声说了句“晚安”。
天气预报说这两日有雨,时恪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阳台看外头的天,老天爷挺给面子,大太阳。
昨天逛街的时候,看见广告牌到处都张贴着海报。黎昀给他翻译了下,说是大后天要举行烟花会,和他们的旅程时间刚好能卡上,而且活动点离酒店不远,在阳台就能看见。
“往年也就国庆节和跨年的时候放,”黎昀擦净手,挤了润肤露抹在时恪脸上揉匀,抹完剩下那点儿黎昀便搽自己脖子,“这次咱们赶上电影艺术节了。”
“足不出户看烟花……”时恪挺开心,不用人挤人,超绝观景位,“不对。你是不是提前调查过,踩着点儿来的吧。”
“随便看了眼。”黎昀说,“我定了酒馆,等跟Leno吃完饭,回酒店再歇一会儿差不多烟花会就开始了。”
Leno暂时结束了为期半年的木工学徒生涯,又在乌城多待了两个月,前段时间才回里昂。他们通过电话,简单约了顿饭。
今天的行程是去富维耶圣母大教堂和里昂美术馆,乘坐缆车上了山顶,已经被它华丽的塔楼震撼,教科书上的平面图跃然眼前,有种不真切的虚幻感。
时恪转身俯瞰里昂全景,满目都是绵延古朴的红顶建筑,直让人起鸡皮疙瘩。
不过黎昀说,他也是第一次来,以前常在学校和餐厅之间往返,除去假期间的独自旅游,去过最多的地方可能是菜市场。
这会儿过了弥撒的时间,两人逛完出来,找了家咖啡厅歇息。时恪认真地整理起自己的手账本,掏出随身水彩盒画下风景,黎昀便安静看着。
美术馆外排起长龙,他们跟着队伍蹭进去,时恪租了两个导览耳机。
黎昀说:“不该是时老师给我讲讲吗?”
“那你还是听它讲吧。”时恪将耳机递给他,“我只能讲讲画面结构,美术史不行,差点挂科。”
黎昀笑着说:“那就讲画面。”
时恪看他一眼,对方已经摆好洗耳恭听的模样,他清清嗓子,从手边的欧律狄刻雕塑开始说。
原本以为黎昀只是哄着他好玩,对于非艺术专业的人来说,这些内容可能多少有点无聊,没想到对方却听得很认真。
逛完雕塑区,时恪在上楼的时候突然开了口:“其实,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就有点儿手痒……想画。”
第一次听小孩儿说对自己的初见印象,黎昀挑起眉梢,“好啊。什么时候有空给我画一张,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