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65章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linnay 3076 2025-03-05 18:34:40

高松然表面平静,但内心已经激动得想要直拍大腿了。承认自己的平凡,承认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变身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这是高松然希望他的学生能够认识到的。

大多数人认识到这一点,是通过成长路上的挫折。高中生,尤其是像杨陶璐这样,在城市里长大的独生子女,被家长保护得很好,对世界的广阔充满了无尽的向往。

在走上社会摸爬滚打之前。高中生受到的挫折很有限。如果孩子们一定要在受到挫折后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平凡,高松然希望,让挫折的时间点留在高中、大学,放在孩子们还能家长和社会保护、优待的年纪。

至于杨陶璐,好像已经不需要这样的挫折教育了。

和顾青丽一样,她已经做好了做一个普通人的准备,对未来的期望值不会太高,今后若是过得不顺利,失望地摔下来的时候,也不会太痛。

“就学习而言,我好像还就最喜欢英语这门学科。这一次英语竞赛,倒是让我看到了一种新的职业生涯的可能性。不过,我不想当外交官,不想出现在电视上,只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译员。不管是翻译书也好,还是在外贸公司工作也好,总之,我对自己的抗压能力并没有太多信心。”

尽管杨陶璐的天赋词“异口”,让高松然联想到“同声”,进而猜想她的天赋会是同声传译员。但是,如果她自己不愿承担同传译员工作的高压,高松然也不会为了实现系统的期望而去强迫她。

“很不错的规划。既然你有了初步的想法,就去努力吧。对了,口语大赛的评委胡驰老师这两天还待在三中。今天是高二年级的英语文学创作比赛,他也担任评委。能找到机会,就去跟他聊聊,以后若是想当翻译,可以提早取取经,少走些弯路。”

“去跟他聊聊”。

只不过,聊天的对象是一位业界权威。虽然胡驰的年纪并不大,但杨陶璐心里没底,瞳孔瞬间紧张得缩成一团。

“高老师,我一个高中生,就这样去找他,不合适吧?要不还是算了,我现在才高一呢,等以后上了大学……”

发觉高松然的脸色似乎板了起来,杨陶璐知道,这话高老师不爱听。

于是,话没说完,她便止住了。

“有了目标,就去争取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大道理,我也不用多说。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要对未来的自己有多少执行力报太大希望——一个月后、一年后、上大学后……没错,过来人的话,肺腑之言。”

希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学会保护自己,不随意逞能,又害怕这会让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

高松然不免有些担心,自己对于“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尽早接受挫折教育”的认知,是否有些过于保守,让杨陶璐这样本就普通的学生,变得更加唯唯诺诺。

于是,他改换了更加和缓的口气道:“去找一下胡老师,你没有任何损失。可能你会担心你耽误他的时间,可三中花了钱,请大佬来当评委,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帮助咱们三中的学生更好更快成长吗?学校的资源,不用白不用。”

确实,除了开口求人损失的一丁点面子之外,没有任何损失。杨陶璐下定了决心,说干就干!

打听到了高二年级英语文学创作比赛的时间地点,比赛一结束,她就等在门口。

不知是错觉还是什么,胡驰在比赛场所出口见到杨陶璐时,有那么一秒,他的脸上竟浮现了一丝惊喜神色。

来找大佬的决定下得匆忙,杨陶璐也没有准备什么问题请教胡驰,只简要表达了自己未来的愿望,也想走翻译这条道路。

可胡驰感兴趣的似乎远不止这一点。担任评委期间,他就观察到了杨陶璐自己发明的速记系统。

邀请杨陶璐坐回了会场评委席,胡驰回答了她的问题,还夸她记性好、反应快,但更多的赞美,都围绕杨陶璐做笔记的能力展开。

“这个句子那么长,你居然用三个符号就能表示,后来复述的时候还能记得一清二楚……哦,原来是这样,你的缩写逻辑竟然这么奇特……”

从礼堂出来,杨陶璐的脑子还有些懵。

两人的对话,与其说杨陶璐在向大佬请教“想当翻译该做什么准备”的一些列问题,不如说胡驰一直在鉴赏杨陶璐做笔记的方法。

当杨陶璐终于找到机会告诉胡驰,她是来请教,如果想成为翻译需要学习什么技能时,胡驰眼中的惊喜更盛,忽然说:“杨同学,你的速记能力,以及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外语信息的能力都很强。我觉得你不光有成为一名优秀翻译的潜质,更可以考虑往同声传译方向发展。”

同声传译?自己刚开始展望翻译的工作,大佬就把自己的天花板拎到这么高?

杨陶璐自己对于成名没有太大的兴趣,更无法想象同声传译员面临的压力,但这好歹也是口译行业的天花板,说一点不羡慕、一点没憧憬过是不可能的。

胡驰告诉杨陶璐,培养口译员时,无论是听起来高大上的同声传译员,还是像她在比赛中接触过的普通口译工作,速记都是训练中的重要项目。

胡驰做电话口译之前,先接受了两周的听写速记培训,这才允许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开始工作。

口译速记的难点在于短时间大量信息输入。或许译员全都听懂了,也用自己的符号体系落实到了笔记中,可是当译员转过头来要按照笔记翻译成中文时。却经常发现:看不懂刚才自己写下的文字了。

比赛时,杨陶璐用“cc”两个字母代替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

在电话口译中,和商业行为有关的电话较多,这两个字母可以代表信用卡credit card、客服customer care、副本carbon copy等等。

在短暂的电话口译员生涯中,胡驰就不止一次因为忘记了一分钟前刚写的笔记里某个缩写的含义,闹出笑话。

而杨陶璐从来没有接受过速记培训,就已经琢磨出了属于自己的系统。800词的英语文章、1000字的中文文章,哪怕还是她并不熟悉的题材,依靠笔记,也能还原80%以上的内容。

“从某种程度上说,你是个速记天才。”

杨陶璐被大佬夸得不知所措。

和行业大佬交流,不代表大佬本人会直接帮助你,但大佬的人脉是普通人努力二十年都难以企及的。

更何况还是胡驰这类有心培养后备力量的大佬。

胡驰本人的口译经验,只有大学毕业后的短短数年,但是,当年曾和他一起做电话口译的同事,有不少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下去。

有的人考了翻译证书,在法律、医学等专业领域发光发热;也有人进修了第二外语,在国际合作甚至战争调停场合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

胡驰留了高松然和杨陶璐妈妈的电话——这是规矩。

各行各业都有人渣。面对涉世未深的中学生,不少“大佬”利用双方悬殊的社会地位、行业大佬的魅力加持,做一些不道德的行为。

为了避免瓜田李下,如果有必要单独联系学生,胡驰从来都是通过他们的老师和家长联系。

身为家长的杨陶璐妈妈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女儿还要受宠若惊,恨不得立刻就让胡驰介绍同声传译圈里的人脉,让女儿跟着去学习。

杨陶璐妈妈根本不认识胡驰,但听说他40岁不到就翻译了好几本长篇科幻小说,更有三中请他做评委的行为背书。这让杨妈妈幻想起来:二十年后,孩子会跟着哪个国家领导人出访呢?

杨陶璐是走读生,平时在学校上晚自习,周末难得回家吃饭。孩子到了家,《新闻播报》在杨家的电视机上再也看不见了,80%的时间都固定在英文频道,哪怕杨爸爸杨妈妈一个词都听不懂。

反倒弄得杨陶璐心理压力非常大,甚至对翻译产生了逆反心理。好在高老师没有继续给她压力,让她顺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去涉猎。

除了社会实践职业体验,高一下学期最重要的集体活动是合唱节。

就像运动会一样,三中的合唱节同样不走寻常路。与其说这是合唱节,不如说是三中为同学们举行的文艺汇演,或者叫艺术节。

三个年级分开举行,各班抽签决定合唱节目的顺序。合唱表演期间,还会穿插着一些个人表演、小团队表演项目。这些节目的报名全凭自愿。

不少同学即使耽误学习也愿意报名参演,是因为三中会在艺术节期间请来一些重量级嘉宾。

去年,三中请来的嘉宾中,包括一名在全国范围内都小有名气的舞蹈家。

观看了几位舞蹈特长生的表演,舞蹈家挑中了其中两人,想要吸纳进自己的舞团。

如果说成绩优秀的文化生可以通过学科竞赛等渠道,获得大学保送降分录取的资格,那么,三中的文艺汇演节,就是艺术特长生们获得保送的机会。只不过,保送单位可能不是大学,而是歌舞团、乐队等演出团体。

当然,有的同学虽然是艺术特长生,但特长只是他们为了升学而走的捷径罢了,他们本身对艺术专业并没有浓厚的兴趣,即使受到了专业人士的青睐,也有可能直接拒专业人士于门外。

拿10班的小提琴艺术特长生葛希瑶来说,且不提她的水平有没有一星半点的可能性被专业人士看上,即使葛希瑶被交响乐团邀请去当首席琴师,想到这辈子都要天天和小提琴打交道,那还不如从来没学过小提琴呢!

原则上说,除了合唱节目,每班最少单独再报一个表演节目。除此之外,还会多出六至七个节目的空闲时间,按照惯例,一般由多个班级合作排练节目,填充这些空缺。

这是孩子们的节日,高松然不想多加干涉。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办,他一个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的英语老师,还是少掺合这些为妙。

于是,他将10班的一切排练、报名工作,全权交给了宣传委员郑子叶,以及音乐课代表王笛负责。

作者感言

linnay

linnay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