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对面, 言峥已经选好草莓,在人行道等绿灯。
拉萨不似曲京楼峦交叠,几不可见行色匆匆的行人, 也不见抱着东西追赶公交的上班族。每个人都面带微笑,享受城市夜景的温暖。
叶问夏隔街看言峥,后者也同样看着自己,车辆短暂阻断视线, 但很快又重新连接。
他目光从未移开半分, 这种在人群中被专注凝视, 注意的感觉让人心情愉悦,也让才压下的酸楚再次放大。
绿灯,言峥大步流星过来。
叶问夏将大半张脸都埋进外套领口, 也将情绪掩藏, 伸手,“叶师傅的五星好评。”
言峥莞尔,将红润饱满的草莓糖葫芦递给她, “尝尝。”
草莓红如灯笼, 从色泽便知新鲜又甜。
叶问夏咬了一口, 果然如预想中的好吃,“五星好评收到,感谢下次乘坐滴滴出行。”
言峥轻笑, 接过她递来的车钥匙随手揣进兜里,“想吃什么?”
叶问夏:“藏餐, 都还没机会尝过。”
言峥:“好。”
挑选餐厅的事情交给言峥。
穿过两条长巷,两人来到名叫“吉祥圣雪藏餐”的餐厅。
“我在西藏卫视看过这个餐厅。”叶问夏快步站到队伍后面, 转身跟身后言峥说话,“老板的公公被□□总理接见过, 婆婆是第一批珠穆朗玛峰女子登山队的。”
言峥薄唇微勾:“对。”
“还好你带我来了,不然我估计走的时候才会想起,就留下遗憾了。”她从包里摸出相机,确认一点内存都没有,又塞回去,边塞边嘟囔:“这才拍多少就装不下了,下次我买个大内存的。”
言峥眼眸微动,瞧她拔掉充电宝的线,拿出手机。
队伍在缓慢前行,来到想吃的餐厅她肉眼可见的开心,好奇的左看右看,低头时露出一小截后颈,未被绑到的发丝落在莹白皮肤上,好看得不行。
笔直匀称的双腿轻巧迈过门槛。
与外面胡同巷子孑然不同,五颜六色装饰墙面,头顶填满漂亮花朵,座无虚席的聊天谈笑充斥房间角落。叶问夏眼睛都快看不过来了,一会儿瞧天花板,一会儿看墙面,然后被其他桌的美食吸引。
言峥眼底笑意弥漫,提醒这只美丽可爱的小蜜蜂,“慢点儿,注意看路。”
叶问夏被一道花朵形的菜吸引视线,“那个菜叫什么?看起来好好吃。”
言峥:“吉祥圣雪。”
叶问夏又多瞧了两眼,“一眼相中招牌菜,不愧是我。”
言峥轻笑:“点完菜去二楼看看。”
叶问夏连连点头,“能看见那些照片吗?”
言峥:“可以。”
点菜的速度变快,按照言峥推荐点了几个菜后,工作人员带领他们上二楼。
木质楼梯通向上面,走了不过两步叶问夏便被满墙照片吸引,有雪山全家福,各大卫视的记者,以及不少当红明星的合影,但这些不过是开胃小菜。
到达二楼,仿佛旧时代陈列馆,极有年代感的自行车,放映机,世面几乎见不到的大头电视机,唐卡陶器,如来到小型博物馆。
“这边进,到这边来啊。”穿着藏服的阿姨在尽头招呼,给每个进去的客人递类似坠结的东西。
叶问夏双手接过,道谢。
里面屋子看着像是客厅,U字型的沙发,叶问夏按照电视里的记忆往架上看,在最左侧位置成功找到那张照片。
照片是黑白色的,拍摄于多年前,周总理亲自接见这位当时中央民族大学的西藏第一位学生。
光这一张照片,就足让人致敬。
进来的游客皆看到这张照片,聊天说笑声在顷刻恢复静下来,纷纷站直鞠躬。
“吃点酥油麻花,稍微坐一坐。”阿姨端着酥油麻花过来。
叶问夏找了个靠中间的位置坐下,没吃完的糖葫芦重新放回袋子,搁在桌上。
“这个麻花好好看。”她挑了个粉色的,问言峥,“你吃吗?”
言峥:“不吃。”
她“噢”了声,小口尝这卖相极佳的麻花,手里的坠结晃来晃去。
“这是什么结?”她又问。
言峥:“金刚结,在扎基寺开过光的。”
!!!
手里东西一下变得异常贵重,叶问夏赶紧收回来,小心握在手里。
一颗麻花吃完,叶问夏又开始端详手里的金刚结,“你之前来过这家餐厅吗?”
言峥:“来过一次。”
叶问夏:“那你不是有两个金刚结。”
言峥声音平缓,“另一个跟我妈一起火化了。”
猝不及防揭到他伤口,叶问夏歉然:“不好意思。”
言峥一笑,“没必要道歉。”
他早已坦然接受他们的离开,在山顶那天,或是更早。
......
七八个人纷纷落坐,阿姨进来,分享为什么将他们叫到二楼来参观的原因。
“放心哈,没有套路也不会卖东西,想买我还不卖,卖了明天就没得讲了。”
阿姨幽默的话逗得大家纷纷笑起来。
“为什么叫大家来二楼呢,一来是等菜无聊,听完下去菜已经好了,二来是想跟各地旅客朋友分享我们藏族这些年的生活变化,让大家多多了解我们藏族文化。”
叶问夏带头鼓掌,“好。”
阿姨笑眯眯的,“各位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我家的客厅,餐厅是我开的,房子是自己的,所以在一个巷子里面,各位都去过藏族人家里吗?”
叶问夏:“住过民宿。”
言峥上身靠后,侧目看她。
女孩做得笔直,像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积极回答老师问题。
“我家在拉萨算一般的,当然也有差一些的,能有如今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补贴。”阿姨开始分享这边与都市的不同,“在拉萨做小生意是不需要交税的,经济困难可以申请金卡银卡贷款,一年还的利息也很少,就是先保证你改善生活,富起来。”
“在拉萨,产后假期是一年,带薪的。”
旁边人发出惊叹,叶问夏又捻了颗小麻花,“慕了。”
说完她又反应过来,“我男朋友都没有羡慕这些干嘛。”
言峥捻了捻金刚结的绳子。
介绍完藏族一些基础的风俗文化,阿姨走到最左侧,示意大家看照片。
“这张照片上的是我公公,中央民族大学西藏第一位大学生,当时他骑马到成都,从成都坐火车进京,受到□□总理的接见,我公公一生的主要工作就是致力巩固藏汉文化,藏汉的文字翻译,我的汉语全都是公公交的,每天十个字,这样慢慢学会的。”
“学会汉语没有地方施展,所以我就开了这家餐厅,给贵客朋友看看分享这些年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家如果有朋友来旅游,确实吃不惯藏餐但又想参观藏族家里,就可以过来,跟工作人员说明只参观不吃饭就行,汉藏一家亲嘛。”
叶问夏晃晃手里的金刚结:“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人。”
“对咯!”
阿姨示意大家看下一张照片,“这是所有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探险员签名,这边这位就是电影攀登者黑牡丹的原型,第一位女子攀登者,全程不戴氧气瓶,不畏艰险,从北坡上去,将国旗插在了珠穆朗玛峰北边山顶,现在珠峰北边就是属于我们国家,另外一边属于尼泊尔。”
“下来之后五根脚趾都冻掉了,现在已经去世了。这边第三位就是我的婆婆,第一批女子珠峰登山队的。”
叶问夏听得入神,当切身面临文化输出时,方知这背后的困难风雨和国家的伟大。
在几十年前那样的艰苦条件下,这样一行勇敢的人克服不知多少困难,才能攀上那座世界第一高峰。
不到拉萨,或许永远无法得知他们这一勇敢伟大的故事,也无法想象在多年前,先辈们怎么样的呕心沥血建设祖国每一片土地,这样的精神影响到他们下一代,由他们传颂出来,流芳百世。
她不禁动容,正要从包里拿纸巾身侧人已经递过来。
“谢谢。”她拭去眼角的湿润。
“这个是千年灵芝,经过专家鉴定的,现在要吃的话都可以直接吃。”介绍完前面重要的人物事件和民族习俗,阿姨将灵芝拿起来展示,玩笑道:“但我现在肯定不吃,吃了明天讲什么呢?”
众人再次被阿姨三两句话逗笑。
“在藏汉文化里,灵芝是有灵性的,等会大家可以摸一摸,保佑大家平安健康。”阿姨又拿出黑色类似鹦鹉嘴的石头,“大家猜猜这是什么?”
叶问夏举手:“鹦鹉螺。”
阿姨:“回答对了,这就是桑海沧田的一个见证,鹦鹉螺是生长在海里的,原来这边就是海,珠峰山脚遍地都是,当然现在没有了,差不多已经是化石了,你们看这是右旋螺。”
右旋螺这个叶问夏听过。
因为地壳运动磁场原因,右旋螺已经少见,现在基本都是左旋螺。
“刚刚赠送给各位的是金刚结,已经在扎基寺开过光,可以挂在包包或者车上。”阿姨热情好客,又拿出洁白哈达,“赠送各位一条哈达,想带走的可以带走,不想带走的可以放在位置,带着走出这个门就可以了,扎西德勒。”
众人不约而同地回:“扎西德勒。”
叶问夏起身,“我们去摸摸那个灵芝吧。”
言峥:“好。”
千年灵芝的手感介于软硬之中,她多摸了两下,然后碰碰言峥的手。
言峥笑问:“怎么了?”
“把我的好运传点给你。”说着又碰了两下,用刚学会的藏语,“扎西德勒。”
言峥神色一动,攥住她要收回的手。
叶问夏被惊了一下,但没挣开,只是仰头看他,“干嘛?”
言峥攥着的手松了些力,似怕拉痛她,但也没松开。
灯光下,她双眼亮晶晶的,宛如璀璨星河。
言峥低低开口,征求同意:“能不能牵你的手,一直到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