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08章 番外五(下)

封建糟粕 花卷 2154 2024-05-09 23:34:13

兰玉最终还是决定去试试做教书先生。

兰玉想,他已经活下来了,就没有理由将自己画地为牢,困一辈子。

否则,在这小洋房和在李公馆,又有什么不同。

兰玉做出决定只在一刹那,那时他刚刚睡醒,一夜无梦,醒来时脑子里掠过的念头分外坚决,让他都为之一愣,心中升腾起几分奇妙的,又隐隐让人愉悦的感觉。

对于兰玉去私塾做教书先生,李聿青和李明安都持支持态度,李明安对兰玉道,他很高兴。

兰玉看着他,李明安勾了勾兰玉的手指,说,人不能被过往沉疴困住一辈子,否则,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李明安道,兰玉,我知道一定会有这一天,你从来不是甘心做笼中雀的人。

他语气笃定且坦然,目光明亮而信任,看得兰玉心中动了动,李明安对上他的眼神,突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凑过去抵着兰玉的额头蹭了蹭,在他耳边轻声说,话是这么说,我心里还是有一点儿遗憾。

李明安小声说,很卑劣,难以启齿,兰玉,我有时会想,要是这样,我就可以每天都和你在一起了。

自打兰玉决定去私塾,李鸣争就知道了,他并没有说什么,只要兰玉在北平,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

那日是个好天气,春光正好,是兰玉去私塾的第一天。他在私塾里待了一整天。私塾里大都是一些七八岁的孩子,有小一点儿的,五六岁,再大一点,十一二岁,林林总总约摸二十近三十个,足见方怀义这间私塾确实是有些名气的。

二人商议过后,方怀义决定让兰玉教几个今岁刚入学的孩子,兰玉自无不应。他在窗外看着方怀义板着脸,背着手,一副老夫子的做派踱着步子,险些笑出声。

方怀义余光瞧见了,臊得慌,差点儿绷不住为人师的庄重做派,瞪了兰玉一眼,轻咳一声,带着端正齐坐的孩子念起《论语》来了。

私塾里的孩子见了兰玉这个生人,很是好奇,方怀义便向他们介绍,兰玉是新来的先生,他们当即躬身行礼,齐齐叫了声先生好。

兰玉有点儿无措,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七八个孩子,定了定神,才从容自若地应了声。

兰玉在私塾了待了一整天,临回去前,方怀义拿了几本旧读本给他,兰玉翻了翻,是《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书。书已经泛黄了,还夹杂着一些批注,大抵是方怀义或是他恩师留下的。

兰玉抱着这几本书走出了私塾,没成想,竟在门外看见了李鸣争。李鸣争负手站在私塾外的一株桂花树下,一身深色长衫,眉眼冷峻很有几分矜贵气派。

兰玉愣了愣,说,你怎么在这儿?

李鸣争道,等你。

兰玉看着李鸣争,李鸣争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他,眼中波澜不惊,不见喜怒。二人对望了许久,兰玉才慢慢朝李鸣争走了过去。

他走到身前时,李鸣争拿过兰玉手中那几本旧书,自然而然地牵住了他的手。兰玉下意识地想抽回去,李鸣争握紧了,抬起黑漆漆的眼睛看着兰玉,说,走吧。

兰玉目光落在二人交握的手上,恍了恍神,一时间竟忘了抽走,只这么跟着李鸣争。

二人慢慢穿过民巷,已经是黄昏了,不知谁家传出了几声狗吠,夹杂着小孩儿的哭闹,大人的喝骂,炊烟袅袅升起,隐隐透着烟火气。

李鸣争说,方怀义那间私塾如何?

兰玉想了想,道,很好。

李鸣争没有说话,只牵着他手的手指紧了紧,就听兰玉问李鸣争,你为什么不问我,为什么要去?

李鸣争看着巷口外等着二人的马车,平静道,为什么要问?

兰玉沉默不言,李鸣争突然停下脚步,看着兰玉,说,你喜欢做便做。

李鸣争道,兰玉,在这北平城里,你可以做你任何想做的事情。

兰玉起初做教书先生时十分紧张。

他当年头一回真正在花船上在一众寻花问柳客前,替唱小曲儿的歌女弹琵琶时,不过十来岁,如今二十有余,在十来个小童面前,手心都紧张地出了汗。

所幸都是一群天真不知事的孩子。

他们管兰玉一口一个兰先生叫得欢,喋喋不休,像一只只嘈杂的小麻雀,兰玉清净久了,差点儿招架不住。兰玉拿着案上的戒尺敲了敲桌面,他们才安静下来,一个个睁大眼睛望着兰玉。

兰玉也看着他们,大眼瞪小眼的,倒一下子明白方怀义为什么板着脸了。

兰玉便也沉下了脸,目光在一众七八岁的孩子面前逡巡而过,将他们唬得一个个坐得板正,恨不得将胸膛挺上天。

如此两天下来,兰玉有点儿头疼。

小孩儿精力旺盛,简直闹得要命,尤其是这些孩子大都贫苦出身,野惯了,受不住拘束。方怀义见兰玉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又清了清嗓子,道,我初来时也是这样的,这群孩子你别看他们年纪小,聪明着呢,我那会儿年纪小,常被他们折腾得左支右绌,头痛不已。

方怀义道,好在这些孩子秉性纯良。

兰玉看着方怀义,这书生有几分酸腐气,可在说起这私塾里的孩子,眉眼间却柔和了下来,他静静地看着方怀义,心中竟生出几分不可言说的羡慕。

方怀义说,他们的爹娘送他们来这儿,大都是为了识几个字,不过这些年下来,倒也有几个有天赋的孩子,当中有一个去年还给我来过信,道是去沪城求学了。

他对兰玉道,我知道兰先生留在这私塾里,是委屈了,不过我希望你也会喜欢这群孩子。

兰玉笑了笑,道,会的。

方怀义也笑了。

方怀义这间私塾离李明安的小洋房有一段距离,头几天的时候,李聿青和李明安都不放心,二人总要寻着机会去接送他。

有一回还撞见了李鸣争,兄弟三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说话了。

兰玉出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么个场景,李鸣争,李聿青和李明安三个人各站各的,生生将这民巷显出几分逼仄。

兰玉看看李鸣争,又看了眼李聿青和李明安,心里头一回生出几分微妙的滑稽和荒唐。李明安最直白,直接就迎了上来,笑盈盈地对兰玉嘘寒问暖,还接过了他手中的书。

李聿青看着李明安殷勤的模样,冷笑了一声。

李鸣争看了眼,突然想,当初的确该将李明安送出国。

后来四人是一道出去的,巷子外停了马车,小汽车,都是这寻常民巷里难得一见的东西,如今一下子停了三辆,无不好奇地张望着。

兰玉沉默半晌,道,以后你们都不要来了。

李聿青道,为什么?

兰玉瞥了他一眼,李聿青当即道,李明安才是最后来的。

李明安看着兰玉,小声道,对不起,兰玉,是我考虑不周。

李聿青:……

李鸣争伸手捉住了兰玉的手腕,淡淡道,饿了吧,去吃饭。

兰玉看着李鸣争的手,没有拒绝,随着他就上了马车。

李明安和李聿青:……

二人看了对方一眼,只觉相看两生厌,一旁的闻今抬头看着蔚蓝的苍穹,春天的天气实在是好,一会儿从集市里过时,该买支花儿给银环带回去。

作者感言

花卷

花卷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