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9章

成何体统 七世有幸/七英俊 6710 2024-06-27 22:28:47

都城已经七日未晴,天色晦暗如长夜。

短短数日间,太后与皇帝先后殡天,禁军与禁军互相厮杀,吓得城中百姓紧闭门窗,惶惶不可终日。

后来杀戮似乎告一段落,城中宵禁却仍在持续。谁也不知道这变故是怎么开始的,又要到何时才能停止。但从最终赢家来看,这事儿跟端王脱不开干系。

而端王近来的行事作风,算是把他多年苦心经营的好名声毁了个干干净净——数十名大臣长跪不起也没能见到皇帝最后一面,如此惨烈之事,再厚的宫墙也挡不住,隔天便传到了大街小巷。八旬老妪听了也要问一句“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更何况皇帝尸骨未寒,端王就大张旗鼓地四处捉拿皇后,这架势但凡有点脑子都看得出来,就是要赶尽杀绝了。

民间一时议论四起。

接着便来了禁军,端王新封的温统领一声令下,散播流言蜚语的格杀勿论。

几户人家被拉出去杀鸡儆猴之后,都城陷入了一片死寂。行人道路以目,大街小巷除了禁军巡逻的脚步声,再也听不见任何人声,犹如鬼城。

李云锡等人坐在岑堇天的病榻边。

当初岑堇天在郊区的别院被端王发现之后,夏侯澹便将他转移到了新的藏身处,让他得以安静地度过所剩无几的余生。

夏侯澹驾崩当日,端王让臣子们回府暂歇。李云锡有种预感,这一回府怕是再也出不去了。于是与两个好友一合计,干脆半途转向,躲到了岑堇天处。

果不其然,没多久就传来消息,寝宫外下跪的那一批臣子,都被禁军围困在了自家府中,不得进出。而端王的人找到此处,也只是时间问题。

几人面面相觑,都是神情黯然。

病榻上拥被而坐的岑堇天先开了口,语声平和:“事已至此,早做打算吧。”

经过萧添采这段时日的调理,他状态倒是好了不少,单看脸色,并不像是只剩几个月寿命的样子。久病之人早已看淡生死,因此他反而是几人中最冷静的一个。

岑堇天替他们分析:“眼下想活命,只剩两条路。要么辞官,要么找端王投诚。我看你们也不像是能投诚的样子……”

“当然不投诚。”李云锡断然道。

杨铎捷叹了口气:“是啊,我准备辞官了。”那殿上已经没有值得效忠的人,这城里他也待不下去了,不如回去孝敬父母。

李云锡却顿了顿。辞官这种结局,听起来未免惨淡。他开始考虑血溅大殿名垂青史的夙愿。

“我倒是想去投诚试试。”尔岚轻飘飘地道。

李云锡:“……”

李云锡:“什么?”

尔岚并无说笑之意:“拥皇党此时多半辞官保命,朝中会有一大批空缺。端王需要人为他办事,短期内不会对剩下的人动手的。”

李云锡心中一急,还没开口,岑堇天却已经皱起眉:“尔兄如此聪慧,怎会不知端王定然秋后算账?”

“走一步看一步吧,真到那时再死不迟。”尔岚似乎并不忌讳在病人面前谈论生死,“想来比起一头撞死那种尽忠,陛下也更想看到我们护一方百姓安好,别让他们为这动乱所累。”

李云锡:“……”

他的夙愿有那么明显吗?

李云锡陷入纠结之中。他已经不是刚入朝时一根筋的愣头青了,自然听懂了尔岚的苦心。然而此时向端王低头,那是奇耻大辱啊!

岑堇天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大厦将倾,一人之力何其微末。人生苦短,尔兄正值大好年华,不如为自己活一回。”

尔岚笑着摇摇头,一双秀丽的眼睛不闪不避地望着他:“岑兄有所不知,我留下是为大义,也是为私情。”

李云锡和杨铎捷同时呛咳起来。

李云锡心中苦涩难言,杨铎捷则在感慨不愧是他结义兄弟,断袖断得坦坦荡荡。

仿佛过去良久,岑堇天茫然地笑了一下:“原来尔兄在此地已结了良缘?那却是喜事啊。”

“嗯,是喜事。”尔岚站了起来,“我去看看外面情况如何了。”

她离开了。

李云锡和杨铎捷如坐针毡地僵在原地。岑堇天垂下眼睛,也没再说话。

半晌,李云锡一言不发转身出门,踢了一脚柱子。

他抱着脚喘了几口气,又兜回来,恶狠狠道:“那我也不走了!”

杨铎捷左右看看:“……都不走?那我走了。以后总得有个人为你们立个坟。”

杨铎捷连夜写辞呈的同时,端王正铁青着脸色,望着梓宫中皇帝的尸身。

在他身侧,心腹跪了一地。

夏侯泊脸色衰败,额上的冷汗拭去又渗出。心腹看得胆战心惊,劝道:“殿下养伤要紧,还是早些躺下休息——”

夏侯泊打断道:“这个人,当初是中军送过来的?”

心腹:“回殿下,是中军押来的,还说洛将军亲自审问过。”

夏侯泊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伸手将那尸体脸上紧贴着的面具揭开一角,自言自语般低声道:“连中军也会叛变么……”

直到这个“夏侯澹”咽气之时,他才发现人是假的。

当时他大发雷霆,本想将消息捂着,继续秘密追捕真皇帝。无奈那些作死的文臣逼得太紧,大有再不能面圣就以身殉道的架势。夏侯泊不敢在这种关头掀起民怨,只能一不做二不休,让他们见了这冒牌货的尸体。

紧接着他便安排尽快出殡。如此一来,只要一口咬死夏侯澹已经入土,日后就算再冒出一个真的夏侯澹,他也能倒打一耙,声称对方是假冒的。

只是被这冒牌货蒙蔽了数日,后果有可能是致命的。真的夏侯澹到底逃去了哪里?是趁着他们搜查松懈时逃出了三军的包围圈,还是被某一方背叛他的势力窝藏了起来?

夏侯泊不愿怀疑中军。他跟洛将军曾经并肩作战,是过命的交情。他宁愿相信洛将军也只是没有看破此人的伪装。

然而他心中清楚,自己绝无可能不存芥蒂地迎接中军进城了。另外两军,他也不能放心。

夏侯泊不禁生出一丝众叛亲离的悲凉。

心腹提醒道:“殿下,明日三军就要在城外集结了。”

夏侯泊定了定神,冷静道:“安排他们在城外驻扎。”他得防着夏侯澹杀回来。

“殿下可要召见三位将军?”

“让他们三个进城来见我,沿路布置好埋伏,一旦有人动静不对,当场诛杀。还有,城门处也设下防卫,派人去将三军人马和辎重挨个儿检查一遍。瞧见身形可疑的,都验一验真容。”

心腹一一记下。夏侯泊又想到一事:“把太子请到我这里……还有庾少卿府中老小,全押过来。”

这是扣作人质的意思。或许夏侯澹不太在意这些人的死活,但为了面上好看,也不能弃之不顾——如果明天夏侯澹真的现身的话。

夏侯泊算是做了万全的准备。

然而,他心中却依旧隐隐不安。或许是因为那日在邶山脚下,他见识了夏侯澹手上的武器。

如今他已经知己知彼,决不会让自己暴露在那玩意的射程之内。但那武器横空出世,本身就像是一个不祥的预兆。在谢永儿的预言里,他才是天选之子。可为何坚持到今日,上天对他的眷顾却越来越吝啬?

他此时又是毁容,又是不良于行,腿伤还在不断恶化。看在一旁的心腹眼中,只觉得堂堂端王沦落至此,身上早已没了那份睥睨天下的气度,游移不定的眼神里暴露出的全是偏执多疑,竟比那疯皇帝还可怕了。

心腹都在暗暗叫苦。

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总不可能再临阵变节,只好一条道走到黑了。只是这些人原本摩拳擦掌,只等着端王风光上位,现在却百般遮掩,不想流露心中的恐惧。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冰冷的味道。如果有久经沙场的将士在此,便会闻出这是败仗的气息。

都城外二十里处,右军营帐。

“袖中弩”已经秘密分发给了一千名将士。这些人都是林玄英亲自培养的精英,对他忠心耿耿。又经过紧急训练,耍起枪来以一敌百。他们很清楚手中武器的威力,却至今不知这武器要指向谁。

当然,一路上审时度势,他们也多少猜到了,这武器……怕是要用来谋反。

因此总体情绪比较紧绷。

直到这最后一夜,林玄英将他们召集到一处空地,冷冷道:“不要出声。”

说着让出了身后的一男一女。

精英团:“……”谁?

林玄英:“恭喜各位,要立从龙之功了。”

几秒后,一千人齐齐整整跪了一地,没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只用面部肌肉表达了激动之情。

林玄英很有面子,转身道:“请陛下示下。”

夏侯澹点点头,不急不徐道:“明日的目标是活捉端王,余下的头领格杀勿论。除头领外,两军将士降者不杀。诸位手握利器,要尽快控制局面,减少伤亡。我大夏将士的热血,应该洒在边疆。”

武将文化水平有限,所以他说得特别简明直白。但这番话语显然句句入了众人之心,几个纠结了一路的小将眼含热泪,一副终于遇到了明主的样子,整个队伍的士气为之一振。

林玄英满意了,又过了一遍明天的计划,便让众人各自回营。

回到帐篷,庾晚音低声道:“咱们现在就先易容吧,做好准备。”

夏侯澹自然没有意见,伸脸让她自由发挥。

庾晚音一边为他贴胡子,一边笑道:“一切顺利的话,明天这个时候就有床睡了。回头再派人去把北叔找回来,现在阿白也在,四人小火锅可以重新开张了。”

她绝口不提北舟遇险的可能。夏侯澹明白她故作轻快,是想安慰自己,于是也“嗯”了一声。

庾晚音又道:“萧添采还在宫里呢。我离开之前给他指了个以毒攻毒的思路,他说可行的,没准儿这段时间他的研究已经有突破了。”

夏侯澹:“嗯。”

庾晚音:“可惜端王杀不得,他死了世界可能会崩塌。不过我琢磨了几个折磨他的创意思路,你听听看……”

夏侯澹若有所觉:“晚音。”他握住她的手,“别怕,会顺利的。”

他的掌心并不十分温暖,却干燥而稳定。

庾晚音做了个深呼吸,心中奇迹般地平静下来。黎明前的至暗的寒夜里,他们抱在一处小睡了一阵。

翌日早晨,三军在都城外列队齐整。

这座都城已经数百年没面临过兵临城下的阵仗了。单是中军就出动了足足五万人,一路从边境杀来,虽然沿路折损了一些人马,如今与左右两军会合,总数仍达八万之多。

庞大而沉默的队伍静立在城墙之外,从城门望出去,一眼瞧不见尽头,犹如一道黑色的洪流。

等待片刻后,城门大开,一小支队伍迎了出来。

当先一人却并非夏侯泊,而是一个端坐马上的中年人,一出城门就翻身下马,朝着三方统领乐呵呵地行礼。

左右两军领头的都是副将军,中军却是洛将军亲自带来的,显然对端王拿出了最高诚意。也正因此,洛将军更显不满:“黄中郎,端王何故不现身?他现在何处?”

那黄中郎赔笑道:“殿下在宫中等候各位已久,请几位将军随我入内。”

洛将军皱了皱眉,回身点了一小队护卫出列,跟着自己走向城门。林玄英冷眼看着,也有样学样。

那黄中郎却又伸手拦道:“哎呀,这个,还请诸位卸下刀剑再进城。”

几个统领的脸色都阴沉了下来。洛将军嗤笑道:“我带军千里迢迢赶来驰援,这便是端王的礼遇?”

黄中郎惊慌失措,连说好话,见洛将军不买账,这才左右看看,凑近过去对他低声道:“将军有所不知,军中恐怕出了奸细……”他将声音压得更低,“似乎与陛下的遗体有关。”

他一边说一边觑着洛将军。

洛将军脸色一变,似是想到了什么,目露震惊。

林玄英极力控制着表情,做出听不懂哑谜的样子,心中却颇感稀奇。

他们一直以为,宫中那“夏侯澹”的假尸是端王自己准备的。然而现在看来,其中似乎还有文章,而且还跟中军有牵扯。

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玄英昂首道:“反正老子光明正大,可不怕查。”说着随手卸下配刀,重重摔在黄中郎脚边,冷哼一声进了城门。他那队护卫寸步不离地跟过去,也都干脆地丢了刀剑。

洛将军却在动身之前偏过头去,对留在城外的心腹比划了一个手势。

他不明白端王为何会对自己态度大变。他不怀疑端王,却怀疑上了端王手下这批人,猜测他们在搬弄是非。那个手势的意思,便是让心腹见机行事,当战则战。

远处队伍末尾的辎车里,庾晚音透过车窗的缝隙,望着城门处的动静。

她吁出一口长气,回头望着夏侯澹:“等阿白的信号吧。”

从城门到皇宫大殿,一路上全是伏兵。

以武将的敏锐,自然很快察觉了这一点。洛将军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

林玄英则在行走间默默确认了一下袖中藏着的武器,随时准备开火。

无论内情如何,既然端王已经起疑,对他们来说就不是好事——直捣黄龙的难度增加了一点。

城外,队伍里突然起了一阵骚动。

庾晚音在车中感觉到了,将车帘撩起一角:“怎么回事?”

赶车的暗卫目力极佳:“禁军统领来了,在让人挨个儿搜查三军,从队伍里拉了一些人出去,应该是在……找可疑人物。还有一队人马朝这边过来了,可能要搜辎车。”

庾晚音心一沉。端王还是那个端王,不信任何人。

车里的枪支已经分发完了,只剩下一些备用的火药,还藏在一层粮草底下作为遮掩。不过若有人打定主意来查,终究还是会发现的。

庾晚音心跳得飞快,索性从车窗探出头去,发现禁军将三军中拉出去的人都赶到了城墙脚下,集中到了一处,似乎想一并审问。

庾晚音:“他们肯定是在找我们两个。那他们会按照什么标准拉人呢?”

暗卫又运足目力看了一会儿:“似乎……都是些身材矮小或者瘦弱之人。”瘦的可能是夏侯澹,矮的可能是庾晚音。

庾晚音心念一动。带枪的那一千名精锐个个人高马大,反而不在这个范畴里,不会第一时间被查验。

暗卫猛然加快语速:“娘娘,人来了!”

“算了,提早动手吧。”夏侯澹举起枪。

庾晚音缩回脑袋,深吸一口气:“等等,我有个主意。”

夏侯澹:“什么?”

庾晚音匆匆交代两句,夏侯澹只来得及摇头,来人就已经到了他们车前,扬声道:“掀开看看。”

暗卫掀起车帘,庾晚音看了夏侯澹一眼,当先走了下去。

来人上下一瞧她的身高,毫不犹豫道:“拉走。”

庾晚音低头被拉走了。

夏侯澹:“……”

来人又盯着跟下来的夏侯澹。

庾晚音昨夜将他打扮成了一个虬髯大汉,为了搭配那一脸胡子,还往他的衣物里塞了些碎布,撑出一身横肉的模样。

来人打量了半晌,用下巴指了指辎车:“里面是什么?”

这人没认出夏侯澹,夏侯澹却认出了他。是个禁军小头目,邶山脚下临阵投奔了端王。他身边还站了两个虎视眈眈的跟班。

夏侯澹眨眨眼:“亮槽嘛。”

小头目:“……”

小头目愣是没听懂他这土到掉渣的口音:“什么?”

“亮槽嘛。”夏侯澹回身搬下来一箱粮草,打开给他看,“亮槽。”

“行了行了。”小头目不耐烦道,“你,把货物全搬下来摊开。”

夏侯澹慢吞吞地上车搬箱子,顺带递给暗卫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庾晚音被押到城墙脚下,果不其然在那群被挑拣出来的“可疑人士”中瞧见了哑女。

前几日夏侯澹出现之后,为了严格保密,庾晚音没再让哑女贴身服侍。哑女不愿离开,就换了男装跟在军中蹭吃蹭喝。没想到今日却吃了身材矮小的亏,莫名其妙就被拉了出来,正惊疑不定地缩在人群中。

此时整个人群都在骚动,胆大的直接嚷嚷出声,问禁军凭什么抓自己。这些边军向来瞧不起没骨头的禁军,此时又一上来就受了冷遇,不满已经达到了极点。

禁军温统领踱了过来:“少废话,一个一个搜身!”

庾晚音趁乱不动声色地靠近哑女,低声道:“是我。”

哑女听出她的声音,猛地转头。

“听我说。”庾晚音悄悄拉住她的手,将一物塞到她手心,“你会偷,应该也会反其道而行之吧?”

哑女:“?”

庾晚音用眼神点了点站在她们前面的一名汉子。他身上穿的是中军的布甲。

夏侯澹搬了几趟,再钻入车厢后忽然没了动静。

小头目等得不耐烦:“怎么不出来了?”

夏侯澹:“好肿。”

“什么?”小头目探头进去,见夏侯澹拿屁股对着他,不知在捣鼓什么。

夏侯澹:“忒肿了,搬不动。”

“不要玩什么花招,赶紧出来!”小头目拔出剑来往车厢里挤,“我告诉你,外头还有我的人——”

尾音戛然而止。

夏侯澹转过身来,手中枪口正对着他。

小头目险些当场尿裤子:“陛、陛、陛……”

“闭嘴。”夏侯澹偏了偏头,“看来你认得这是什么。那你应该也知晓它的威力吧?”

小头目颤抖着点点头,目光绝望地瞟向车帘。

“你呼救一声,朕就亲手送你归西,很隆重。”夏侯澹心平气和道。

小头目顿时摇头如拨浪鼓:“陛下尽、尽管吩咐,属下一定照办。”

片刻后,车厢里传出小头目的嚷嚷声:“这箱子确实太沉了,你们两个上来搭把手!”

被他留在外面的两个跟班依言钻进了车厢。

又过片刻,夏侯澹和暗卫带着三套禁军的衣服走下车,交给了三名右军精英,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与此同时,城墙脚下传出一声惊叫:“找到了!”

只见禁军将一名中军汉子牢牢摁在地上,其中一人高举起一个形状古怪的东西,俨然与夏侯澹在邶山下亮出的武器一模一样:“从他身上搜出来的!”

知道这玩意厉害的禁军吓得纷纷后退几步。温统领接过枪看了看,颤声道:“去……去报给端王。”说着拿剑指着地上那人,一步步靠近过去,示意手下去撕他的脸皮。

那中军汉子恼怒道:“什么东西?我根本不知那是何物!你们这是栽赃!”

禁军在他脸上撕了半天,没撕出什么名堂,发现这人不是夏侯澹,便要将他押走审问。

中军队伍一片哗然,洛将军留下的心腹越众而出:“温统领且慢。这是什么意思?”

温统领握紧长剑,冷声道:“我等奉端王之命搜查军中奸细,还望各位协力相助,莫误了大事。”

那心腹却不吃这一套,又威胁地上前一步:“温统领手上的正是鄙人堂弟,鄙人对他知根知底,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这心腹声望颇高,他一动,中军大队也跟着动了,齐齐上前一步,手中刀剑出鞘一寸。

温统领猛然抬眼,惊疑不定地瞪着他。

中军队伍里,三名正在搜查将士的禁军微微抬头。

其中一人踱步到正在检查的那名将士身后,一只手缩入了袖中。

温统领心里摸不准中军的立场,将手背在身后打了几个手势,提醒众人警戒,面上呵呵笑了两声,正要说两句好话稳住对方——

一声炸响。

温统领的脑门上多了一个血窟窿,原地摇晃一下,倒了。

空气凝滞了两秒。

左右禁军当场吓疯,四散奔逃。

有人嘶声喊道:“是中军!是中军射来的!”

城墙上瞬息间冒出无数伏兵,弯弓搭箭对准了城下大军。

中军队伍立时也乱了。那心腹骇然退入队伍中,前排将士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就下意识地竖起护盾,调整队形,进入了备战状态。后排众人则慌张四顾,却找不出那声炸响的来源——他们甚至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心腹暴喝一声:“我中军对端王忠心耿耿,尔等宵小怎敢设计陷害!”

禁军吓破了胆。

温统领已亡,那副统领站在城墙上双腿打颤。

中军足足五万将士造反,手中还有那离谱的武器,他们有多少人可抵抗?这都城能守几天?端王那里要如何交代?

副统领:“放箭……放箭!让左右两军快快策应!”

中军则道:“后撤!后撤!洛将军还在他们手里!”

左军:“?”

右军几名头领早有准备,一声令下,积极地率军从侧翼攻向了中军。

林玄英等人在宫门外又被拦了下来。

一群内侍赔着笑上前道:“万望几位将军见谅,而今入宫还得搜一边身。”

林玄英心知端王在害怕什么,暗暗冷笑了一声。另外两名将军却勃然大怒,洛将军咆哮出声:“你让端王出来,让他对着我说!”

内侍笑容不变:“殿下让奴婢带一句话,说是若没有搜出什么,他会亲自对几位将军赔礼谢罪。”

洛将军在发火与不发火之间游移了几秒。

林玄英适时开口,火上浇油道:“端王到现在都不露面,是不是被你们控制了?”

内侍却像是早有防备,眯了眯眼:“几位将军大人有大量,莫要为难奴婢。”说着挥了挥手,一群侍卫从暗处现身,将一行人团团包围。

边军当然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包子,一见将军被为难,赤手空拳也摆开了肉搏的架势。

双方正在僵持,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高呼:“报——!中军反了——!”

从刚才变故开始,城墙脚下那群“可疑人士”就已经散开了,趁着禁军防卫松懈,都朝着各自原本的队伍逃去。

一片混乱中,庾晚音紧紧拽着哑女的手,将她拉回右军的盾牌后头。城墙上禁军的箭矢全冲着中军飞去,倒给了他们喘息的余地。

事实上,这正是她这个临时计划的最终目的。

趁着禁军与中军内耗,右军中持枪的那一批精英已经悄然接近了城墙,借着队形调整,将枪口对准了墙上——而禁军还一无所觉。

“娘娘。”一个眼熟的巨人迎了过来,靠身形猜出了她是谁,护着她们朝队伍后方退去。

庾晚音:“陛下呢?”

“这儿。”夏侯澹铁青着脸挤过来,朝她伸出手,“别再乱跑了。”

庾晚音笑着握住他的手。

夏侯澹将她拉到自己身后,转向巨人点了点头。

巨人举起枪来,一声暴喝:“杀!”

此时的宫门外,洛将军的人正与端王派来的侍卫殊死搏斗。

他们也不是没留后手,或许是进城之前就起了疑心,一行人都贴身藏了暗器。加之武艺高强,一时间竟与端王的人打得有来有往,愣是逼出了四周不少伏兵。

不过毕竟人数太少,终于一个个倒下,只剩洛将军还在苦苦支撑。

林玄英躲在一旁冷眼旁观到此处,看清了所有伏兵所在,又判断了一下双方战力,终于动了。

他抬手一枪崩了那内侍:“动手!”

作者感言

七世有幸/七英俊

七世有幸/七英俊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