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9章 血债(一)

晚上六点准时开筵,就在长留街虬曲狭仄的街面上,支起圆台桌面,搬上塑料椅子,露天摆起了全村宴。

廖晖一直在村门口等着盛宁,见他自一辆敞篷的大G上下来了,身边还带着一个脸生的男性朋友,眼神便陡然一暗。

这车是高端定制版,全球限量20台。

盛宁冲他挥了挥手。两人穿过马路,由远及近,廖晖依稀觉得盛宁身边这张隆鼻深目、英俊逼人的脸庞有些眼熟,便问他:“这位是谁?”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市局的刑警队长蒋贺之。”盛宁在两个男人之间做介绍,“这是我的大学同学,盛域地产的总经理,廖晖。”

“幸会。”盛域的盛名自然听过,蒋贺之友好地朝廖晖递出手掌。

廖晖竟没伸手去接。他觉得这人的名字就更耳熟了,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他看着盛宁,佯作为难地解释,自己将他、自己的助理,还有几位村干部安排在了一桌,他说:“台面小,一桌最多八个人,要不我给这位刑警同志安排另一桌吧。”

“没关系,”盛宁转过脸,很自然地与蒋贺之目光相接,“我们坐一起,挤一挤。”

谁跟谁啊,就我们?廖晖的心猛然一沉,脸色愈差。

蒋贺之没怎么出声,倒一直饶有兴味地盯着这个盛域的小廖总。其时天色未晚、筵席未开,此人却好像已经醉了,一双眼寸步不离地黏着盛宁,眼神酒浸蜜渍一般。蒋贺之起初不明白,这陌生人对自己的巨大敌意从何而来,直到他看见这人眼望盛宁的眼神,顿时全明白了。

长留街内除了层层叠叠的筒子楼,便是满街的粥铺、饼店和小吃馆,廖晖出钱借了他们的店面,请来上海米其林餐厅的大厨亲自掌勺,打算为村民烹制一桌地道可口的本帮菜,好加深他们对他这个上海人的印象。

那些小吃馆门头的霓虹年久失修,大多缺了笔画少了字,随夜色降临,可笑的一幕便出现了,“好妮饼屋”变作了“女尸饼屋”,“二舅奶茶铺”变作了“二男奶铺”。众村民皆已落座,成排的大厨们开始做菜,各自左手拿锅、右手颠勺,热火朝天地翻炒。

“这道是水晶虾仁,人称‘沪菜第一名’,配了精炖的黑松露,沾着米醋吃,咪道老老好。”每桌都放着不止一瓶五粮液,廖晖以婚宴的规格招待村民,热情地向身边的村干部们介绍每一道刚刚上桌的菜,“这道是陈皮红烧肉,看着食材普通、做法简单,但个中咪道,只有上海老饕懂得。”

为套近乎,他还不忘虚心地向村民们请教粤语,他问:“我们上海人吃到好吃的东西,一般都说‘咪道老嗲额!’你们洸州人怎么说啊?”

众人便七嘴八舌地教他,什么“好食”“好正”“好好味”,廖晖故意生涩地发音,逗笑了不少人。

几杯白酒下肚,廖晖自认已跟长留街的村民们打成一片,便正式进入旧改的正题。他拍着胸脯,豪迈保证,只要让盛域拿下这块地,一定会原拆原还,而且给的是商品房大红本儿,比村民们现在的小产权房子要值钱得多;他还承诺在拆迁再建的过渡期间,会给每户提供临时安置房,安置房的规格也会尽力让所有人都满意。

然而,长留街的村民们显然不会只被一桌好菜打动。

“小廖总,你的诚意我们都感受到了,但眼下长留街还拆不得,”长留街现任村支书盛惠德是个皴皮花发的六旬汉子,腿微微有些跛。他迟疑地望了桌对面的盛宁一眼,继而老泪潸然而下,“因为我们家家户户都有血债啊!”

好似摔杯为号,随着老支书话音落地,同桌又有一个窄脸平头的男性村民霍然站起。此人叫盛星来,看着年纪不过十六七,但身高、脸型已具成人之感,剑眉星目,颇见俊朗。盛星来是前任村支书盛冠松的儿子,小时候很顽皮开朗,就爱黏在盛宁身后叫“哥哥”,但自打他的父母双双失踪,他性格陡变,一下就格涩了。此刻他愤怒地高挥拳头,高声煽动:“没错,血债不偿,我们誓不搬迁!”

整个村子都举着筷子,齐齐附和。于是,天井,甬道,沟渠,灰石墙身前,木质瓦顶下,到处都回荡着同一个呼喊:

“血债不偿,誓不搬迁!”

这架势,跟反抗暴秦的陈胜吴广颇有一拼,廖晖当场傻了。他隐隐感觉到,这烫手山芋如今到了自己手上,是接也不是,甩也不是了。

好在众人闹过一阵,又自发地安静下来,盛惠德继续说下去,十一年前,也就是95年的时候,长留街就曾被征过一块500亩的地,是上任村支书盛冠松在现任住建局局长李乃军的“忽悠”下,代表全村人签的,说是收了几个亿,可村民们一分钱没看见,过不多久盛冠松和他夫人也离奇失踪,这事儿就成了无头公案,说也说不清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不是失踪,是被诬陷成卷款携逃,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多半已经凶多吉少了。那500亩地上的村民没拿到钱,不肯搬走,这下就把黑社会招来了。”老支书盛惠德站起来,蹒跚着走出几步,走到另一张圆桌前,指了指桌边坐着的一个白发女人,说,“就拿桃姐来说,那天,桃姐的儿子正跟自己的女朋友在街边的小旅馆里办事儿,突然就被一群身穿警服的人闯进门来带走了,说是嫖娼,要关十来天,还挨了顿毒打,被人发现时倒在街边,脊椎严重损伤,再也站不起来了。那阵子,这类事情简直罄竹难书,我这条腿也是那时候被他们打断的!”

话音落地,又有一个肥胖的村民站起身,豪迈地扒开了衣服,露出腋窝处一道骇人的刀疤。他说,当时被黑社会一刀砍在了脖子上,差点当场丧命,报了警也没人管,如今长了十来年肥肉,这条刀疤都从脖子挪到腋窝了。

而那个被称作“桃姐”的女人手抖了一下,眼皮却未抬一寸。她仍旧低着头吃陈皮红烧肉,大口大口,仿佛十年的苦难已无足轻重。

“警服?”法律明文规定,公安不可以介入拆迁,蒋贺之就是警察,闻言不由一惊,“打你们的是警察,怎么可能?”

“当然不是真警察,就是洪兆龙、新湘军那帮黑社会!而且报警也没用,他们仗着背后有保护伞,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都敢干!”老支书连连摇头、叹气,忽而抬手一指盛宁,又义愤道,“村支书盛冠松失踪后,当时的村主任盛尧,哦,也就是盛宁的爸爸,接替了他的位置,他是最敢的一个,一直带领村民抵抗上门强拆的黑社会,还说要去北京上访。结果材料刚刚准备好,就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盛宁爸爸当场死亡,盛宁妈妈到现在还躺在医院里没醒呢!”

此言一出,蒋贺之与廖晖同时望向盛宁,目光既惊又怜。可当事人的表情却很淡,只说,德叔,这事儿就别提了。

“接连两位村干部出了事,说明硬的不行,”老支书盛惠德继续说下去,“我们又走怀柔路线,去找了李乃军,想让他出面把事情解决一下。当时他还不是现在这么大的官,说他也要进一步疏通,还说他上头的领导是不拿现钱的,怕出事,要黄金。我们就集资到黑市上弄了一些黄金,托他递上去,结果他拿了钱就翻脸不认人了,那500亩地还是被黑社会强行征走了。”

听到“黄金”二字,蒋贺之转头又看盛宁一眼,瞬间明白了对方请自己一同赴宴的深意,而盛宁也默契地同时看着他,朝他微微一点头。

他们本就挨得近,这一眼便有了含情脉脉之感,廖晖被两人对视的画面扎了一下,突然很想把盛宁的目光攫过来,便开口问德叔:“既然你们都知道是李乃军和洪兆龙联合坑了你们的动迁款,为什么不去举报他们呢?”

“不不不,我们都是升斗小民,斗不过当官的和黑社会——不过,你一个大资本家总可以吧。”德叔又是一阵摆手、摇头,突然眼珠一转,幽幽地瞥向廖晖。他终于代表全体村民向盛域提了一个要求,长留街在上一轮旧改项目中遭了大罪,如今的诉求就是严惩已坐上高位的李乃军。

“对,什么大红本、什么安置房我们都不要,就要斗倒李乃军、干垮洪兆龙,让他们血债血偿!”跟商量好了似的,村民们又开始迭声高喊,“血债不偿,誓不搬迁!”

你们一村人凑不出一只胆,却把我架在了火上烤!廖晖心里叫苦不迭,但稍加琢磨,又觉得既然话赶话到了这步田地,不如就一不做二不休,趁这个机会一举击垮竞争对手,也算回报上回洪兆龙的砸车之仇。

“可我初来乍到,连胡石银、洪兆龙他们是男是女都还不晓得,怎么替你们扳倒他呢?”打定主意,廖晖便又一次在人前亮出了自己跟洪万良的关系,他说,“新来的书记洪万良就是我叔叔,相信你们前几天也见过他了。洸州现在已不再是那些恶人一手遮天的地方了,你们不妨实名上报,上头一定会彻查的。”

洪书记前些日子亲临考察的时候,毫不作态,是儒雅又亲切,村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相当不错,连带着对廖晖的印象也不错。以前是害怕黑社会打击报复,害怕官商构结官官相护,如今青天在上,好像真有了跟那些黑恶势力斗一斗的底气。可他们当中有些人还是担心:“可我们没有切实证据啊。”

“我有证据,”一直默不作声、低头吃菜的桃姐这时突然撂下了筷子,气氛烘到这儿了,她也豁出去了,她说,“我在别的地方见过李乃军,我知道那地方不正经,叫什么‘小梅园’还是‘小梅苑’,都是没长大的小女孩,被迫跟人做那种事情!”

“是小梅楼吧?”没成想得来全不费工夫,盛宁和蒋贺之几乎同时道,“你有什么证据?”

“我看见的,我在那边干过保洁,亲眼看见李乃军在里头搂着一个姑娘,这不是证据吗?”嗫嚅一下,桃姐又鼓起勇气说,“我还在那里捡到过一个东西,应该很重要,我一直藏着没敢扔。”

口说无凭,何况还是多年前的旧事了,当然算不得证据。蒋贺之眼神黯下来,刚想问问她捡到的是什么东西,廖晖又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别管什么证不证据,你们先联名写信再说。”他还教他们,这种信,声势最重要,质量不够就得数量凑。所以别搞集体签名那一套,一封哪够看的?就一人写一封,一股脑地全往市里或者反贪局的信箱递上去,保管利剑出鞘,教洪兆龙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欸?何必那么麻烦,盛宁现在不是检察官吗?”一人出声提醒,众人齐声附和,“对啊对啊,那我们直接把信都交给盛宁不就行了?”

盛宁其实已经好些年没回村子了,还没回话,廖晖却脸色陡变,抢在他之前拒绝道:“盛宁不行,绝对不行!”

众人又问:“为什么不行?”

“盛宁他……”生怕这些举报信会给盛宁带来麻烦与危险,廖晖思索一下,很快便转过弯来,解释道,“盛宁他是长留街村民,是利益相关方啊,他得避嫌的。”

众人“哦”了一声,好像是这么个理儿。

这时盛宁接起了一个电话,脸色也跟着变了。他豁然站起,低头对廖晖道:“廖晖,我有急事要走,这边你自己照应。”

“我开车送你。”蒋贺之滴酒未沾,自告奋勇要当司机。

盛宁点一点头,又转头嘱咐盛星来好好读书,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检察院找他。尽管很长一阵子没见面,他依然把这个男孩当弟弟。

廖晖的一双眼睛一直紧追在蒋贺之与盛宁的身后。他也想不管不顾就跟着同去,但刚一站起来,众村民就七嘴八舌地围了上来,问他“洪万良真是你叔叔”“拆迁真能换大红本”之类的无聊问题。推挡间,那两人已消失在长街尽头。

车还没停稳,盛宁就迫不及待地撞开了车门,他脚刚落地,人便栽了下去。已经疼得完全站不住了,他屈膝跪在地上,一边捂着耳朵徒劳地阻隔噪音,一边痛苦地蜷缩、干呕。

“你这是……头疼?”这位盛处长一贯是冷淡的、高傲的、完美的,从没表现得这么狼狈,蒋贺之站在盛宁身后,有些不可置信地微微皱眉,问,“这么疼?需要叫救护车吗?”

盛宁没有听见蒋贺之的声音,事实上除了一种恐怖尖锐的啸叫声,他什么也听不见了。

大约三分钟后,盛宁的脸色才稍见缓和,一时还没力气上车,两人便在街边的长凳上坐了坐。这时太阳渐西,街上车流开始频繁穿梭,一些人行色匆匆,如倦鸟迫切待归。

不等蒋贺之发问,盛宁主动解释:“我小时候出过一场车祸,颅脑损伤严重,留下了会头疼、耳鸣的后遗症,突如其来的噪音、狭仄幽闭的空间,还有压力过大的时候都会发作。”“后遗症”三个字委实太轻描淡写,剧烈的疼痛已慢慢减轻,但他的后背已被汗水洇湿,脸也毫无血色。

“发作时……很疼吗?”蒋贺之仍不敢相信自己方才所见。

“很难形容,电击、刀刺、针扎……有时是一种,有时是几种,”确实形容不了,于是盛宁摘掉了自己左手上的黑手套,竖起手掌,向蒋贺之展示自己的左手小指。戴着手套时看不出来,这下便看清了,盛宁的手很漂亮,白皙修长,瘦不露骨,唯一的美中不足是他的左手小指微微弯曲,第二指节的打弯处还呈现出一截诡异的青紫色。他挺平静地说,“有一次头疼发作,我把这根手指反向折断了,一点没有知觉。”

看来这人畏丑憎镜,一直戴着手套只为掩饰自己这点根本不会被人注意到的小缺陷。蒋贺之微微瞪大眼睛,试图去感受、理解这样的痛苦。

“我同意你刚才说的,”每回头疼发作,犹似死过一遭,但盛宁恢复得很快。他重新戴上黑手套,又说服自己全心投入案情,“小梅楼是情色场所,也是本案的关键所在……”

“别这么拼命了,案情以后再讨论不迟,来,我教你一招。”说着,蒋贺之便靠近了盛宁。他将双手五指张开,用掌心轻柔贴附盛宁的双耳,用拇指时轻时重地抚摩他的眉弓、额角、发际。一个垂着眼,一个仰着脸,两人此刻已近到一拳之隔,以至于这个姿势很暧昧,好像他捧起了他的脸,随时可能倾身一吻。

或许是这手法太曼妙,头疼持续缓解,盛宁难得片刻安宁,睫毛轻轻扇动两下,竟然就闭上了眼睛。

蒋贺之的心脏蓦然一颤。

这太像一个允许亲吻的暗示。

太阳更西一些,这人的睫毛点染碎金,眼尾媚人地上挑,美得严重犯了规。

“曾有人跟我说过,这样就能缓解痛苦,下次你可以试试看,”喉结不自然地滚动一下,蒋贺之忍住想低头落吻的离奇冲动,他说,“不一定对你有效,但试试无妨,总好过又掰断自己的手指头。”

小梅楼究竟是何许地方,蒋贺之特意去了趟市里的“扫黄打非”办公室,没查到任何相关信息,甚至没有一点来自线人的消息,这地方不是一般的夜总会或者洗浴中心,好似根本就不存在于这座城市。从鹤望兰培植基地入手,也不容易,洸州市目前有也仅有一家专业的鹤望兰培植基地,建于1996年,考虑到岑菲儿于2000年失踪,这4年间曾大批量购买过鹤望兰花苗的企业或个人都是重点调查对象。但购买记录上的这几十家,不是大学就是国企,二大队的干警暂时也什么都没查到。

不过案子柳暗花明,很快就有了新的进展,因为叶远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旧闻”——六年前颐江公馆曾发生过一起狗吓人、人杀狗的恶性事件,大抵就是一个女孩在小区遛狗,不慎手绳松脱,她的狗便扑倒了一位男士的孩子,那男士怒而一路追打女孩,直至闯入她的家门,不仅杀狗泄愤,还将人打伤了。

这件事被近期一则相似的新闻又炒了起来,网友迅速分为两拨阵营,说什么的都有。叶远自己也养狗,70斤重的拉布拉多,正在BBS上跟人大战三百回合,他猛然看见回帖里有人提及颐江公馆,顿时想到,公安那边没从颐江公馆的监控录像获得有用信息,是因为韩恕的房子被依法拍卖后,新房东已将其空关一年,而小区监控最多才保留九十天。但当年那打人、杀狗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狗主人与杀狗者都报了案,鉴定责任必调取小区监控,而这份监控录像,应该还能在派出所那些留存备查的档案里找到。

岑菲儿的死亡时间在这个报案时间之前,但两个时间离得很近,没准儿还真能找到破案的那把关键钥匙。于是,蒋贺之又从管辖当地的派出所调来了监控,一帧一帧细细查看,在狗主人与杀狗者争执厮打的时候,果然有个人影出现在韩恕那栋别墅的窗口,但镜头离得太远,又有窗帘遮挡,只能从那影绰的轮廓分辨,是个女人。考虑到这是二楼卧室的窗子,临窗而眺的女人不太会踩着高跟鞋,他们大致也推断出了她的身高,应在166公分左右。

他吩咐何絮飞,带人再跑一趟颐江公馆,看看能不能从周遭邻居那里得来一些新的线索。

然而,颐江公馆这样的富人别墅区不比一般的居民小区,住这里的人基本都是“自扫门前雪”那种活法,邻居间形同陌路,谁都不去留意或干扰别人的生活。有些人甚至表示,要不是前些天警车来了,他们至今都不知道,原来这个小区还出过一个贪官呢。

只有一个四十出头的男性业主表示,他女儿小时候十分顽皮,曾挨家挨户地胡乱敲打过邻居的房门,他也只能挨家挨户地跟着道歉,因此跟韩恕那栋房子里的女主人打过一个照面,不过,只住过一阵子就再没看到了,可能是搬走了。

何絮飞处理此类事情有经验,直接把这位男性业主请回来做了模拟画像。然而,或许是时间久了,他来之前还滔滔不绝,一坐到模拟画像师的对面,只说女人可能二十出头,也可能三十不到,其它诸如五官、脸型竟一概说不上来了。

蒋贺之就站在何絮飞身边,耐心劝他想一想,再想一想。

男人姓陆,金融行业从业,因此自称叫“陆金融”。陆金融当真翻着眼儿想了想,说:“不管下不下雨、有没有太阳,这个女人出门必打伞,跟不能见光似的。那栋屋子也几乎从不拉开窗帘,仿佛一栋死屋,有一次,我牵着我女儿从她家门口路过,正好看见她出门——怎么说呢?太漂亮了,漂亮得你大脑空白,心跳停止,不辨东南西北,不知今夕何夕,那感觉都不像是看见活人了,倒像看见聂小倩走出了兰若寺,对对对,画像老师,你就照着聂小倩画!”接着,他便用了一句《聊斋》里的夸张评价——人间无此姝丽,非鬼即狐。

“这鬼狐怎么下笔?王祖贤还是刘亦菲啊?”模拟画像师无奈地望了蒋贺之一眼,觉得这人简直是在胡搅蛮缠。

“都不是,好像更仙,又好像更魅。”这时盛宁恰巧自窗外经过,陆金融拨转脑袋,瞪大双眼,一路追着他看。突然他猛打一个哆嗦,抬手一指,喊道:“他他他!就照着他画,画成女人就行!”

盛宁应该是来找沙怀礼的。

盛处长181的身高,窄腰长腿,冷厉俊美,当然不至于被错认为女性,更不可能像幽冥女鬼。蒋贺之摇摇头,认定了是这人胡搅蛮缠,拍拍何絮飞的肩膀让他继续,自己出门了。

不一会儿他又折了回来,问仍陪着模拟画像师干耗的何副队:“老何,你的刮胡刀在哪儿呢?你不说你经常在办公室里熬夜,一直备着吗?”

“右边第二层抽屉里,自己拿吧。”何絮飞抬起头,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遍蒋贺之,诧异地问,“你不挺好的么,刮什么胡子啊?”

何止挺好。简直就是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老何不止一次猥琐地想,倘若给我这副好皮相,我能一夜一姑娘,夜夜不重样!

可他自己好像不满意。

蒋贺之取了老何的刮胡刀,迅步进了男厕所。他用洗手的那种粗粝的肥皂打起一层白色泡沫,均匀地抹在下巴、颌骨还有脖子上,然后侧过脸,仰起下巴,用刀片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刮了几遍,确保不留一点扎手的胡茬,不存一丝凌乱的毛发。然后他洗净了脸、洗净了手,用手掌拭去镜子上的水雾,凑近了瞧自己。

清爽,板正,是好眉目。总算满意了。

盛宁走出沙局长的办公室,又来二大队找蒋贺之了。自打前两天他头疼发作、蒋贺之仗义援手,两人的关系不说突飞猛进,却也没那么剑拔弩张了。

两人在二大队的办公室门口撞见,蒋贺之迅速将拿着刮胡刀的手背到了身后,笑着说:“盛处长,我正要去找你。”

“我也是来找你的。”舍了寒暄客套,盛宁言简意赅地主动邀约道,“今晚我们村子摆村宴,你要不要一起参加?”

蒋贺之一时没反应过来:“村子?洸州的市中心还有村子?”

盛宁道:“城中村,长留街。”

蒋贺之问:“是为了查案吗?”

盛宁反问:“不然呢?”

“好吧,那就跟你一起。”蒋贺之佯作失意,叹了口气道,“今晚你是聂小倩,我就是宁采臣了。”

“痴线。”盛宁大约也听见了刚才那个陆金融的胡话,留下一声“六点,村子门口,不见不散”,干脆地转身走了。

望着此人挺拔的背影,蒋贺之突然出声喊他:“等等,盛宁。”

盛宁定定站住,回眸:“做咩?”

阳光下,四目倏然相顾,蒋贺之却说不出话了。初见时的那种心悸感再次袭来,他有些失神地盯着几步之外的这张脸,体会到了陆金融所说的“大脑空白,心跳停止”。

盛宁轻轻皱眉,又问一遍:“怎么了?”

“那什么……”蒋贺之摸了摸自己的后脖颈,终于把原本已到嘴边的话想了起来,他说,“你们检察院离长留街挺远的,我换车了,我晚上来接你吧。”

盛宁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好。

蒋贺之一直目送着这位盛处长走远,直到人影彻底不见,还杵在原地一动不动。

“蒋队?”何絮飞也送走了那个痴痴颠颠、胡言乱语的陆金融,见蒋贺之兀自对着一团空气微笑发愣,走上前,喊他一声,“你在看什么呢?”

“聂小倩。”蒋贺之目光荡漾,抬手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下巴,笑着问了老何一声,“我靓唔靓仔?”

似也不要一个答案,问罢他便将刮胡刀塞进对方手里,心情不错地回了办公室。

作者感言

薇诺拉/金陵十四钗/金十四钗

薇诺拉/金陵十四钗/金十四钗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