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20章

长安街444号[无限] 纵风流 3105 2025-06-23 07:41:46

这里的苍梧指的并不是大陆最南方位于交州的苍梧郡, 而是南郡的苍梧县。

在始皇二十六年的年底,苍梧爆发了秦国第一场有明文记载的、可以称得上是有规模的农民起义。

一个县的百姓造反,规模确实不大, 甚至可以说的上是上不了称,毕竟在军功爵体制下, 大秦帝国内部的土地矛盾、阶级矛盾都非常严重,没事就来点小暴乱。

早在秦孝公时期, 商鞅还活着的时候,商鞅之法还没有通行多久的时候, 商鞅就在《商君书》中写过, “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礼乐虱害生, 必削;国遂战, 毒输于敌,国无礼乐虱害,必强。”

大概意思是说,国家强大了却不去打仗, 那么毒就会流转在国内, 国家就会虚弱;出去打仗,毒就流到了别的国家,国家就会强大。

这种由于国家强大而产生的“毒”,就是在人口暴增、土地不够养活人口的条件下,产生的人地矛盾、阶级矛盾。

这种暴乱在秦国历史上屡见不鲜, 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对外打仗就完了。打一场仗,不管能不能得到土地,起码人少了, 矛盾不就暂时被压下去了?

所以,纵观秦国的历史,这样一条逻辑链贯穿了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

国民产生暴乱——派出军队镇压暴乱——对外征战解决尖锐的人地矛盾——短暂的休养生息——人口增加、土地不够分——国民产生暴乱……

苍梧之乱,本应是大秦帝国的历史上一场普普通通的、和其他的暴乱没有任何区别的暴乱,但离谱的是,前来镇压农民起义的秦军也跟着叛乱了……

比起新郑之乱这场由韩国贵族主导的谋反、迁陵之乱这场一共才三十人还有不少老幼的、看起来更像是贫民乞活的、连称叛乱都不太准确的小规模暴动,苍梧之乱纵然无法和之后的陈涉吴广起义相比,也很快且很容易地就被平定,但却无疑地在说明,这个刚刚兴起的大一统王朝,竟已呈垂垂老矣之态。

若是姜央所料不错,他和赵庭燎可能正好就来到了苍梧之乱的现场——毕竟迁陵之乱不过三十人还有老幼,和面前的一堆彪形大汉不太符合。

再加上迁陵之乱发生在始皇二十六年的年初二月,离楚国灭亡也算不上是“三年”,反而在年底爆发的苍梧之乱更符合“三年”。

抬起头,姜央看着已然群情激愤的黔首,知道这场叛乱不可避免了。

没多久,在确定了一些细节之后,三河便说道:“二三子,我等现在就回家,待到夜晚,我们就杀到官府,先杀了狗秦吏!”

几人都逐渐退去,姜央顺着他们的潮流,和赵庭燎一起,离开了这间破旧的小屋。

眼前出现了一个箭头,似乎是在无声地指示着他们的家在何方。

恰巧,姜央和赵庭燎又住在一起。

进了箭头指示的小院,姜央关上了门。他还未来得及转身,便被赵庭燎抱在了怀里。

姜央一怔。

滚烫的温度从身后传来,烫的姜央抖了一下,却没有挣脱。

赵庭燎将下巴压在姜央的肩膀上,闷声说道:“上一个轮回里,我见到你了……”

这次姜央是真的愣了……上一个轮回?

第四场轮回里,姜央是秦始皇征伐楚国时的一个普通黔首,因为在服徭役的时候被斩了大脚趾而无力耕作,又因为兄长“燎”还在征楚的大军中没有回来,因此穷困潦倒的他交不上税,又被官吏“安”污蔑为违背秦法犯了将阳罪而强行征为徭役,最终病死在了服役的路上。

他没见过赵庭燎啊?

一想到这里,姜央的心就沉了下去:“你见到了我的尸体……是吗?”

赵庭燎没说话,只是将姜央抱的更紧了。

然而,面对自己的死讯,姜央却好奇起来:“我是怎么死的?病死的吗?”

赵庭燎沉默了一瞬,才哑着嗓子说:“不是……是被砍头了……你在路上受了风寒,走不了了,看押你的秦吏没办法带你走,但若是把你扔在半路,他们又怕万一你活下来了,岂不是证明他们的失职?所以……他们杀了你,砍掉了你的头颅,还毁掉了你的脸……”

死一般的沉默。

好一会儿,姜央才说:“这还行,说明我没受什么苦。你呢?你怎么死的?”

赵庭燎顿了顿,才说:“我是因为长官命令我们回家探亲才能回去的,恰好在路上看到了你……的尸体……我到的时候,你的头被砍了下来,脸只被毁了一半,所以我认出来了……我太生气了,就拔剑和那些秦吏互砍……然后……”

说着,赵庭燎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没砍过人家,死了。”

姜央有点想知道赵庭燎为什么想笑——是因为他一个纵横副本不知道多少年的大佬,竟然死在一个无名的NPC的手下而想笑吗?

姜央也觉得这有点好笑。

但转念一想,这真的不好笑。

他们是任务者,一场又一场的轮回不过是他们破解谜题、通关副本的背景线索。死了有什么关系,还有下一场轮回。

但如果……这些人真的存在呢?

如果“央”和“燎”真的存在呢?

殷商末年的“央”和“燎”是不是真的得了疫病却只能求神佛保佑然后死在瘟疫里?

周幽王时期的“央”和“燎”是不是就这样成为了周幽王和申侯野心碰撞的炮灰,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亲人,死在不知名的山峦中?

周携惠王时期的“央”和“燎”是不是就会这么稀里糊涂的死掉,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袍泽为什么会向自己挥动屠刀?

秦王政二十二年的“央”和“燎”是不是就这样死在了严酷的刑法、永远服不完的徭役、永远打不完的仗上?

那现在呢?

秦始皇二十六年的“央”和“燎”是不是就要这样死在反抗暴秦酷律的路途中?

姜央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许久之后,他才说:“这个副本可真操蛋。”

让他见识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罪恶,让他一次又一次地沉沦在绝望中,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绝望地死去。

赵庭燎将姜央抱的更紧,忽然问:“你怕吗?”

赵庭燎声音低沉:“怕这一场又一场的死亡吗?”

姜央忽然转过身,他仰起头,看着赵庭燎的眼,一字一顿地说道:“不怕!”

“多大点事。”他笑,“要是这样就怕了,不如早点回家洗洗睡了。”

他的双眼晶亮,像是阳光都在他的眼底。

赵庭燎忽然伸出手,盖住了姜央的双眼。

眼前一片漆黑,姜央听到赵庭燎的声音:“我也不怕……我们会一直在一起。”

他很少这样多愁善感,这让姜央都忍不住怀疑在第四场轮回中赵庭燎看到的东西究竟是不是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简单。

不就是他的尸体吗,赵庭燎又不是第一次见,第一场轮回中的“疫事央”不也是死在了赵庭燎的面前?第三场轮回中,在周携惠王的大军里,第一个死的不是姜央?

前几次都没问题的,赵庭燎怎么这一次反而多愁善感起来?

想到这里,姜央忍不住问:“你到底怎么了?你不太对劲。”

赵庭燎沉默了一瞬,没有说话。

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和姜央说。

因为他自己都觉得奇怪。

姜央的尸体他不是第一次见了,但是在见到姜央的头颅的刹那,不知为何,他的脑海中却闪过一个陌生的片段——

他看到姜央的头被砍了下来。

看到有人抓着姜央的头发,将他的头颅高高举起。

看到在阳光照耀下,姜央的头颅上满是鲜血淋漓。

……还看到,有人将姜央的头颅扔到半空,然后一脚踢了上去……就像是在踢球。

他无法形容自己当时心中的感受,愤怒、悲伤、无力……就好像他不愿见到这样的场景,却在见到了之后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那些人亵玩着姜央的头颅,将姜央的头当球踢。

直到现在,赵庭燎都被那种无力的悲伤所包围,让他恨不得将姜央变成小小的手办,被他揣在兜里。

但是最终,赵庭燎只是说:“没什么……我就是……想你了。”

姜央忽然就笑了。他伸手抱住赵庭燎,说:“我也想你了。”

赵庭燎摸了摸他的头,感受着手下的头颅依旧温热,赵庭燎又将手放到了姜央的脖子上——显然,姜央的头还顶在他的脖子上,赵庭燎才放下心来。

姜央却被赵庭燎摸的忍不住后退:“你干嘛……痒。”

被赵庭燎摸脖子的感觉真的很奇怪,就好像他忽然被命运揪住了后脖颈,让他只能躺平任那啥。

这种感觉真的是太恐怖了。

赵庭燎没有说话,手却没有离开姜央的脖子,痒的姜央想冲着赵庭燎龇牙。

他“哼哼”两声,才说起了正事:“我们现在大概率穿越到苍梧之乱的时候了。”

姜央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苍梧之乱,随即说道:“今晚我们大概率不会死,因为叛乱之后,前来评判的秦军也会倒戈,和我们一起反叛。但是就算加上弃明投明的秦军,这点人数也太少了……”

姜央不由叹了口气:“大秦帝国的军功制还能再撑一段时间,不会现在就崩溃的……我们肯定是要挂的。”

说着,姜央越来越气:“一次又一次地挂掉也就算了,问题是……通关副本的线索究竟是什么啊?难不成我们真要在副本里轮回个百八十次?”

赵庭燎也沉默了。

他经历了这么多的副本,像《轮回境》这样诡异的副本还真是第一次见。没有【副本描述】,【通关任务】仅仅是活着,副本中的内容又是连续的断裂,还不让使用任何道具,让他根本没有头绪。

但看着姜央明显的浮躁,赵庭燎还是宽慰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可能是现在的轮回次数不够,我们才没有找到规律。也许,多经历几次轮回,我们就能找到规律了。”

虽然这话和废话的区别仅仅是赵庭燎的话比起废话来还缺少了一些哲学性,但至少他肯为朕用心.jpg,姜央还是奇异地被安慰到了。

他仰起头,说:“现在也只能这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打鼓的声音——没有敲锣,因为金属都被收到了咸阳,去给始皇帝铸几个大手办。

听到声音,姜央便知道,这是三河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姜央和赵庭燎对视一眼,便转身拿起一根木棍——甚至连木矛都不是,仅仅是一根粗糙的木棍。

没有铠甲、没有兵器,一场简陋的起义就这样开始了。

作者感言

纵风流

纵风流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