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68章 逆天权臣(失忆世界)

青州府代代出人才,是钟灵毓秀之地,荆榕到时,只见青墙绿瓦,古树参天,满地书卷气。

前几天刚下过雨,空气仍然湿润,照山看能见着泼墨黛色。青州府重科举,本地有人望的人家多办学塾,路边就能听见朗朗书声;过功名牌坊走入青石街,就是青州府衙。

荆榕亮了卫家人身份,只说自己是府里管事,来青州府勘探生意,又因为知道是卫灵尘卫大人的故里,所以也来寻访一番,要是能找着过去卫灵尘的什么旧宅、旧物,那就是一件好事。

青州府离京中十万八千里,公差们对着荆榕带来的印信研究了半天,确定身份无误后,就拆了人帮忙打听了,又另外要差人陪荆榕游览。

荆榕倒是没有推辞,先跟着差人玩了一天。

差人名唤赵辅,陪他在本地各个商铺都游览了一番,看见青州府本地主要产考试牛逼的读书人,除此以外便是红丝砚、草编及丝绸,但因为这边是官道,水路通弥河至渤海,周边各县又各有特产,所以此处倒是成为一个不小的商业集散地。

荆榕问:“本地可有大商?”

赵辅说:“回爷的话,从前有,现在好几年不再有了。”

荆榕一合计,知道是前些年青州府被京中都营接管,视为山东防务要地,根本还是被皇家把持,所以更没有什么大商了。

他这一趟出来带了不少银票,略一想想,直接让赵辅下去发个消息,等青州府内的各个商人带可靠消息回来,一条消息价值百金。

发了消息,荆榕便租了一间小院落,留下来等待消息,顺便也等府衙的纪录。

等了两三天,重金之下也没有消息,荆榕干脆自己上手,翻了前后数十年青州府的人口记录。

这是第一个发现疑点的地方。

626也翻着纪录:“哥,这青州府的人口记录特别有条理,战乱年月更是一清二楚,怎么比我拉的表格还有条理。”

荆榕思考了一下:“当年管这里的知府是谁?”

626又核对了一下:“是一个叫王麟的,已经是老头了,任青州知府后升了琳文殿大学士,主管吏部,几年前已经告老还乡。看过往政绩,也是一位SR级别人物,前几年擢升的理由之一,就是治理青州府有节度,北曷从海上来犯时,仍然有序组织了抵抗活动,而且人员去向、战后治理,都井井有条。”

青州府的治理秩序有度,这是放眼全国都极其罕见的地方,此地尚书尚德,风气大体清静,府上修史更是兢兢业业,但偌大的青州府,如此详尽的纪录,竟然找不到一户姓卫的人。

而且根据卫灵尘的说法,当年是北曷进犯,他举家北逃;这件事和青州府本地人所说的对不上——即当年北曷来犯,青州府本府遭难没有那样夸张,主战场主要在临近水路,又有王师坐镇,民众早已撤离,当时断没有“海寇烧杀”的情状。

赵辅说:“若要说海寇烧杀,流民不绝,或许是海中岛屿与渤海沿岸?大人那时毕竟年少,地名不清也是有可能的。”

赵辅很快又捧来其他州府的县志,给荆榕查看。

不过怎么核对,都没有太对得上的,一是姓卫的人少,二是年份、年纪对不上。

查到这里,荆榕心中已有五分清明。

卫灵尘此人身份,恐怕大有问题。他是先帝开恩准的科举,通过殿试,钦点的少年大学士,这般身份,必须来路清晰,层层可查。

要是民间查不到,那么只可能是皇家层面有意隐瞒了什么。

626这个时候也回过味来了:“兄弟,兄弟,你老婆是不是很有可能在骗我们?”

荆榕也在安静思考:“或许。”

卫灵尘和卫家的关系很显然不同于普通亲戚,更别说是来投靠的了,如今卫灵尘万人之上,也不见卫家人借此有所擢升。诚然,卫家如今两个当家家主,官都做得不低,但卫家人出门在外,几乎不用卫灵尘名号。

卫灵尘这个人,在朝中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哪怕是寻常有头有脸的大臣,哪个背后不是盘根错节的亲族势力,门生清客,所有人都清楚,这些人脉关系,就是日后尊荣性命的关键。

卫灵尘却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小院。家中生意虽然做得极大极兴隆,其本人除了视察宝贝之外,也并没有更多的动作。比起权臣,卫灵尘更像一个隐士。

626说:“怪了。你老婆不会是什么秘密间谍吧?”

荆榕还在思考:“或许。”

他将送来的资料都看了一遍,确实找不出什么痕迹。还有一条路是转回京中,问问卫家的掌事人当年情状——也或许问不出来。

见到青州查不出什么,荆榕就退了院子,重新整备行李,不准备多留了。

626也在沉思:“哥,就走吗?还查你老婆吗?”

荆榕说:“这事卫灵尘愿意说,就会告诉我。他不愿意说,现在也没办法。”

倒是还有个办法。

日后真到九五之位,他想查什么,也就方便了。

荆榕是知道卫灵尘的性子的,此人实在有许多张面具,要是他大大方方问,卫灵尘有概率大大方方答,但到底还是不如自己查着好玩。

打定了这个主意,荆榕精简行装,这回不再到处逛逛了,而是直接北上,前往北方大营。

*

另一边,卫灵尘见荆榕的信自到了青州之后,就断了几天,下一封信则是已经重新到了幽州口。

好多天没见到自家的少年,卫灵尘的心是十分的痒痒,早就吩咐人准备好荆榕的住处和接应用物,其余时间只能用疯狂工作来缓解思念。

这些天北曷未有什么动静,王征力主重修关城,警戒四周,卫灵尘坐镇背书,每天外出巡视,视察动向。

今天卫灵尘算来算去,都觉得荆榕应该要来了,但到底没因为这件事耽误公务,只让随身校尉等在城楼,等荆榕一到,立刻告诉他消息。

随后,卫灵尘换衣出发,刚出帐篷,旁边便有人来报:“大人,太子吃坏了肚子,今日身上不爽,差下官前来告假。”

卫灵尘略一沉吟,说:“知道了。嘱咐身边人好好照顾。”

“遵命。”

旁边各个将士心下各异,面上都不显露出来。

太子荆寰时常不在该在的地方,他们心里都清楚,刚来时还好,跟在王征身边学习历练,后边就时常说身体不适,呆在营帐中,只翻翻地图,给卫灵尘交一些策论。

太子身边人都是宫里出来的,或是有宫里的关系,这些少爷纨绔从没有来过边关,自然受不了这个苦,一是苦,二是无趣。

单是卫灵尘知道的,太子吃喝都是专人准备,除此以外,帐中还有软玉生香两位美人,时时伺候。下夜时更是耐不住性子,常常不在岗,而是由几个王孙公子接出去,去十几里外的近臣家喝酒玩耍。

对于这些消息,卫灵尘从来都是不动声色,瞧不出喜怒,但该管的都管,太子明面上想做什么,都必须有他允许。

王征认为卫灵尘必是太子一党,在旁边打圆场:“太子体弱,近来霜雪沉重,恐怕是冻坏了身体。”

卫灵尘笑笑说:“太子还是少经事务。若不能像陛下一般纵马沙场,至少也要与将士们同起同坐,否则,将来何人为他征战?”

这话说得相当严重了,吓得周围人都打了个寒噤。

卫灵尘却只笑笑,嘱咐身边人:“走。去南边看看北曷动向。”

卫灵尘这番话还没过中午,就已经传了出去,荆寰本人虽心里极不是滋味,但当夜仍溜出去喝酒。

喝酒的地方仍在近臣家中,此近臣名为沈南楼,是荆寰母家舅父,真正的亲家人,说是心疼小殿下,特意在近处备下宅邸,以方便太子时时来休息。

酒酣耳热之时,便有人说:“太子今日喝得多,心里不痛快?”

小厮将卫灵尘的话告诉沈南楼。

荆寰看着自己的舅父:要是平常,定然会得到一番劝勉安慰,但今天不知怎的,舅父神情严肃起来,又长谈一声,显得忧虑重重。

荆寰:“舅父为何叹息?太傅虽然严厉,但待我仍是好的。”

“寰儿,你可知近来家中发生什么大事?”沈南楼肃穆问道,“你有个好老师,他叫我们这一帮老臣,老兵士解甲,掌兵之信全给一个外人,叛徒,你可曾参出什么?”

荆寰正是醉意上头,怔怔看着沈南楼,不解其意。

“咱们家,咱们皇家的根本,被他卫灵尘拿走了!”沈南楼压低声音说,“王征可不是我们的人。殿下,您明白么?卫灵尘已经是想让谁来,就让谁来,想让谁下去,谁就下去!你还不清楚其中意思吗?”

荆寰怔怔的:“可是,父皇只得我一个儿子,早几年晚几年,皇位都是我的呀。这和老师有什么关系?”

沈南楼快要吐血了——某种意义上,他多少也能猜出卫灵尘面对荆寰时的心理活动。此子不要说为国考虑了,连为己都没考虑过,这是对卫灵尘的盲从。

一个太子,看不清权利的更迭,势力的变化,其他势力自然见缝插针,四处涌动。

沈南楼抓住荆寰的手,声音震得荆寰心中发慌:“若是卫灵尘要永享太平,若是卫灵尘根本不愿见到你上去的那一天呢?寰儿,你知道你父皇身体不好,卫灵尘给他续着药,你还要等多久?他都快成摄政了!”

荆寰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他知道他父亲的确是病了有一段时间了,身边含着期许看向他,在他身边逢迎的人也越来越多,算命的说他不出五年便将坐上皇位。

卫灵尘会不让他当皇帝吗?

史书中有多少权臣摄政的例子,又有多少父不让位,几十年太子的事,这些他都背过看过,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

卫灵尘今日与王征看了西南边的位置,讨论着北曷从此面进攻的可能;又安排了粮食调度,再回城楼已是晚上。

夜深雪重,格外寒冷。

刚到城下,见着猎猎火光,卫灵尘便听见一阵人声,是城内人来报:“卫大人,府上有人到。”

卫灵尘认定是荆榕到了,内心喜不自胜,面上却仍然沉静如水:“知道了。什么时候到的?人在哪里?”

话音刚落,远处一阵马蹄声,荆榕骑着黑马悠然走了进来,身后跟了几个人,往地上扔来两个五花大绑的人。

荆榕眸似墨色,提一盏孤灯,肩上还有琼雪碎玉,神仙似的就进来了,周围人都看呆了。

他带着笑意冲他扬扬下巴:“刚来。路上帮你抓了两个北曷奸细,你先说说怎么奖励吧。”

作者感言

柿宴甜

柿宴甜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