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58章 番外8

送走客人,陆遥拉着全宝好好教育了一番,“以后不许用力的抱其他小朋友,也不能推人。”

全宝低头捏着自己的手指委屈的点点头,“娘,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很喜欢他。”

陆遥见他这幅模样舍不得苛责,揉揉他发顶道:“娘知道,但也不许太用力,哥哥会疼的。”

“那下次我轻轻抱他可以吗?”

“……行吧。”

陆遥对儿子没招,这小子随了他爹,这么一小点就看出力气大了,实木的凳子七八斤重,一只手就能拎起来。

还有平日院子里摆的小石雕,一个三十多斤,他两只手轻松就能搬起来,简直吓死个人。

第二日陆遥带着自己做的吃食,亲自去隔壁的武平侯府登门道歉。

姚老夫人笑道:“小孩子家打打闹闹多正常啊,哪值得你专程跑一趟的,再说你们家的全宝我是真稀罕,空了你就带他过来玩。”

大概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壮实好养活的孩子,全宝白白胖胖的模样简直是所有老太太的梦中情孙。

自家的孙子从小就挑食,吃东西费劲儿,这不吃那不吃,带皮的不吃,有刺的不吃,吃扁食不吃馅,每天靠那几口汤饼吊着命,都快把老夫人愁死了。

“你平日都给全宝吃什么呀?”

“那孩子不挑食,大人吃什么他就跟着吃什么。”

“真好,定是你做的饭好吃!”

其实也不然,不管是谁做的饭全宝都喜欢吃,就算在驿站里就着咸菜都能啃半张饼。

陆遥都有些发愁,他若是个男儿还好说,壮点显得威武霸气,偏生是个哥儿,若是跟他爹那般模样,以后不知道能寻个什么样的夫君……

姚老夫人夫人似乎认定了陆遥的饭菜不错,她道:“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陆郎君能否同意?”

“夫人但讲无妨。”

她目光晶亮道:“以后把薛宁送你们家去,跟全宝一起吃午饭行吗?吃完就让婆子领回去,每个月给五十两银子的饭钱。”

陆遥一惊连忙道:“吃一点饭菜,哪能收您的钱。”

“一码归一码,你要是同意明日我就让婆子送薛宁过去。”

“当然可以,就怕他吃不惯我做的饭菜。”

“没事,先试几日,吃不惯再说。”姚老夫人是个憨直的性子,也亏得她能想出这种法子,放在上京其他妇人身上,断断不敢把孩子送到刚认识的邻居家里吃饭。

从那以后,每日午时左右,就有婆子丫鬟带着薛宁来赵家。

这事赵全宝是最高兴的,以前在平州的时候,哥哥姐姐一大堆,陆遥经常把他放在老太太那,跟着蛋蛋、桃子、银子一起玩。自从来了上京身边也没个小朋友,除了偶尔去酒楼找二叔夫玩一会,都没有个同龄人。

如今薛宁来了,全宝便每日缠着他一起玩耍。

薛宁虽然只比全宝大一岁,但明显懂事不少,每次见了面都彬彬有礼的跟陆遥和赵北川问安。

陆遥不敢托大,还得还半礼回去,毕竟他是侯府的小公子而自己只是一介商贾。

起初薛宁不愿意来,但耐不住娘亲的劝说,薛家夫人也是小门户出身,对自己的婆母特别敬重,听说要将儿子送到隔壁吃饭,二话没说打包就给送来了。

陆遥压力山大,他不得不开始重操旧业,研究孩子们的吃食。

第一天做了一份糖醋里脊,一碗水蒸蛋,一份炒青韭。简简单单的家常菜,搭配上蒸得软糯的米饭,吃起来竟然出奇的可口。

平日在家连半个饼子都吃不下的薛宁,竟一口气吃了满满的一碗饭,旁边伺候的婆子都惊呆了,生怕小公子吃得积食。

吃完饭陆遥让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全宝把自己那些鸡零狗碎的玩具都拿了出来,现宝似的给薛宁玩。

毕竟是孩子心性,薛宁端了一会儿就跟他玩到了一起。

两人骑着小木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出了一头的汗,直到婆子上前来劝说,“公子,时候不早了,咱们该回了。”

薛宁这才依依不舍的放下玩具,跟全宝道别。

全宝也舍不得他,拉着薛宁的手一个劲嘱咐,“宁哥哥,你明日还要来啊!”

“好,明日我给你带我爹给做的木剑。”

陆遥看着两个孩子相处倒是挺和睦,这才放下心来。

连续吃了小半个月,倒真把薛宁养得胖了几斤,给武平侯高兴的不行,还专程来赵家道谢。

从那以后两家的关系越来越近,几乎当成亲戚走动。

*

时光荏苒,一晃又是五年过去。

这五年时间里,赵家发生了不少事。

先说赵北斗从六品的司郎中晋升为五品的吏部给事中,在他一干同龄人中可谓是鹤立鸡群的人物,而且他极得天家看中,经常召见入宫颂书。

这里面陆氏酒楼也出了不少力,因为每次去赵北斗都会带些自家的吃食,有一次忘记带还被陛下嗔怪了,弄得他怪无语的,也不知召自己进宫是为了吃东西还是为了讨论国事。

前年他娶了御史大夫家的女儿陈青钰,夫妻二人举案齐眉,日子过的非常顺遂。

说起这桩姻缘,还是刘相给保得媒,他跟御史大夫陈松是同窗旧友,两人多年的感情。对陈家知根知底,同样也了解赵北斗家中的情况。觉得陈松的小女儿非常适合赵北斗,才提了这么一嘴。

陈松便上了心,私底下观察了赵北斗好长时间,见这小子确实是个难得的正派人,这才同意下来。

两人成亲的时候,陆遥拿了五万两银子帮他们办的婚礼,那可真是十里红妆风光极了!

因为这件事赵北斗还被弹劾了,说他穷凶极奢,弹劾他的还是丈人的手下御史中郎。

说起来这人也怪有意思的,之前一直想娶陈家女儿为妻,但因为囊中羞涩在上京还没买房,便一直蹉跎着。

没想到竟被人捷足先登把他气的够呛,一举把赵北斗和他背后的陆氏酒楼全都弹劾了个遍,说他官风不正,借自己的名头让家族敛财之类莫须有的罪名。

但凡有点脑子都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折子,皇上看完直接丢到一边理都没理,陆家什么样他还不知晓吗?

赵北斗没考中状元前,人家就能拿出几千斤的酒精支援镇北军,后来又在上京来了酒楼,那饭菜的滋味做得比宫中御厨都好!怕是上京的百姓只知道陆氏酒楼,不知赵北斗何许人罢。

这点小风波并没有影响到赵北斗,仕途依旧是顺风顺水,看皇上的意思怕是想要把培养成太子身边的左膀右臂。

其次是小年和章秋澜先后生下孩子,章秋澜生了个女儿,小年生了个儿子。

章秋澜的女儿长相随了他,小姑娘才四岁就漂亮的惊为天人,至少在陆遥眼里还没见过比她还漂亮的姑娘。夫夫俩宝贝的不行,走到哪带到哪。

小年生的小子随了赵北川和赵北斗,外甥肖舅这句话真没得说,那小子也是虎头虎脑的,一身的蛮劲,才两岁小年就抱不动了。

上次回京过年的时候,夫妻俩把孩子带回来了,活脱脱一个缩小版的全宝。

期间陆遥和赵北川还带着全宝回了几趟平州,把陆老太带到上京住了小半年。

可惜陆老太住不习惯,她早在长水街跟老邻居们相处出感情了,冷不丁换了地方哪都不适应,年底陆遥又把她送了回去。

再就是林子健带着母亲回来了,他在外辗转任职了八年,今年终于被调任回京。

林子健回来的第二天,赵北斗就约他来家里吃了顿饭,虽然这些年两人的信件没断过,但时隔八年见面还是双双落下眼泪。

林子健看着成熟了不少,唇上还续了胡子,他在湖州早已娶亲,如今是两个孩子的爹爹。

赵北斗倒是没怎么变化,依旧是朗月清风的模样,唯一变化大概就是眉心多了两道褶,大概是平日表情太过严肃挤出来的。

林子健拉着赵北斗上下打量道:“你现在可真不一样了,身上的威严跟恩师一模一样。”

“可别扯了,我哪及恩师十分之一,倒是你怎么还留了胡子,不怕吃饭沾菜汤啊?”

听他一说话又回到原来熟悉的模样,林子健忍不住笑出声,“真好,回上京真好!”

“这些年在外头后悔没?当初若是留在上京,凭你的情商和人脉,官职应当不在我之下。”

“不后悔,北斗你真应该出去看看,看看咱们武朝的神州大地,看看平民百姓的生活。”

赵北斗笑了一声,“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了。”

“也对,我虽晚了你几年,但着实长进不少,以后在朝堂上愿咱们还能守望相助,为民请愿!”

“好!”

*

全宝这阵子跟老侯爷学武呢……

提起这件事陆遥就头痛,他不是个封建的人,在心里也认同男女哥儿平等,性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这孩子再这么练下去,怕是以后真找不到相公了……

八岁身高快一米五了,远超同龄的孩子,比薛宁足足高了半头。而且精力旺盛,力气大的惊人,现在都能拿起一石的东西。

赵北川倒是挺高兴,“全宝比我厉害,我七八岁的时候只能扛起八十斤的东西。”

听听这是人话吗?

赵北川见陆遥愁眉不展,安抚道:“别想那么多,孩子喜欢练武就让他去练,他高兴健康就得了,人活这一世不就图个舒心吗?”

陆遥想了想也是这么个理,全宝上头有当官的叔叔,下头有经商的叔叔和姑姑,即便他想做个纨绔子,自己也养得起。

况且儿子并非不懂事的孩子,跟着薛老侯爷骑马射箭多苦都不喊累,小小年纪手指上磨出了一排老茧。

有他作榜样,薛宁也对习武感兴趣起来,每日都跟着一起练习骑射,如今也是像模像样。

晌午两个小子从薛家跑过来,热了一身汗。

“娘,今天吃什么啊?”

“伯夫好。”

侍墨拿帕子给两人擦了擦头上的汗道:“郎君给你们做了凉皮,这么热的天吃点凉快的。”

“喔!”两个孩子欢呼起来,匆匆朝小厅跑去。

薛宁特别爱吃陆遥做的凉皮,又滑又弹再配上脆甜的胡瓜丝和芝麻酱,吃一口那味道绝了!

可惜陆遥并不经常给他们做,因为两个孩子年纪小,脾胃还弱,吃多了凉的对身体不好。

今天难得吃一次,一人拌了一大碗凉皮,埋头狂吃起来。

吃完饭晌午直接在赵家睡一觉,下午再去薛家读书,那边请了夫子原本是单独教薛宁的,正好赵全宝也到了开蒙的年纪,老夫人便拍板让全宝过来一起读书。

午睡的时候是在赵全宝的卧室里。

原本陆遥打算单独给薛宁安排一间屋子,但是全宝不干,非要跟薛宁睡一起才行。

陆遥跟他解释了好多次他们俩的性别不一样,不可以睡在一起,可全宝根本不听,每次睡觉的时候都是手脚并用的搂着薛宁。

薛宁也乐意跟他挨着,都快把陆遥愁死了。最后没办法,只能让人做了个双层上下铺把两人隔开。

武平侯倒是不介意,还想着跟赵家订个娃娃亲呢。他是打心眼里稀罕赵全宝,这小子若是男儿必定是个将才,可惜生成了哥儿。

倒也不是说哥儿不好,而是很难过发育关,眼下看着全宝比薛宁高壮。但一过了十三四岁,男孩子会迅速拔高,身体的力量也会渐渐增长。而哥儿受性别影响身高基本定型,体能也会照比男子弱许多。

陆遥没明着拒绝也没同意,他觉得现在谈婚事还为时尚早,两个孩子年幼根本不懂情爱,现在订下亲事,万一将来反悔了了对两家都不好。

姚老夫人也跟他是同样的想法,顺其自然就好,若是有缘分两个孩子自然会在一起,没缘分按头拜堂也是一对怨侣,平白伤了两兄弟的感情。

作者感言

998

998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