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化十年初秋,京城下了一场连绵几日的雨,此时虽然已雨停天晴,空气里的冷意还是没有消失。
澄清坊一处小巷里,一座一进院落大门半开,几个孩子在门外香气馥郁的桂花树下玩耍。
这些孩子,显然是以那个披着银缎水仙花纹斗篷的哥儿为首。
他年纪小小,神情有时却像个大人,正坐在桂花树的枝桠上看着巷口,细嫩的肌肤白里透粉,像从桂花里生出的天地精灵。
“华哥儿,刚刚那个沙包是我打中阿宝了,他耍赖!”
“华哥儿你评评理,她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打的,不算数!”
桂花树上的孩子低头看着找自己主持公道的小伙伴们,拍了下手。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阿宝确实被打中了,但也确实没准备好,这样吧,你们原本赌的头绳就算了,待会儿让我阿娘给你们一人装一把爆米花好不好?”
他这么一说,其他孩子都心服口服地接受了,想到那独家秘方做出的香脆可口的爆米花,孩子们不约而同咽了下口水,原本的一点小矛盾立即烟消云散。
“华哥儿,你在看什么呀?一出门就坐在树上,都不和我们玩。”
树下的孩子们有些羡慕,他们可不敢爬树,一是怕家里人看到骂,二是他们没有一个超级厉害的小舅舅教他们爬树技巧。
“我爹爹应该今天回京,我在等他。”
孩子们没有问这个“应该”是如何推测出来的,反正在他们的印象里,只要华哥儿说了“应该”,那这事肯定会发生。
左邻右舍从老到少谁不知道,文状元家的小哥儿是顶个聪明的神童呢!
果然,树上的孩子话音刚落下,小巷口就驶来一辆青油布顶马车,他从树上轻巧地跳下来,小跑过去。
“爆米花回头让人送上门,我先回家啦!”
“神机妙算”的孩子名叫秋华年,或者说,文华年。
他是一个有前世记忆的人,上辈子他是另一个时空颇有名气的生活区卷王博主,雨天进山取材时失足跌落悬崖,再一睁眼,便成了这个叫裕朝的闻所未闻的封建朝代刚出生的婴儿。
更巧的是,这一生他的名字和上辈子一样,只不过换了个姓氏。
虽然内里住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但身体对心智和成熟程度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小孩子的大脑与神经承担不了太复杂的思考,这是客观条件,所以秋华年实打实重新体验了一遍“慢慢长大”的感觉。
今年他已经八岁了,早就和这个世界融洽,与新的家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除了偶尔需要用到前世经验与智慧的时候,他更愿意把自己当成正常的这个年纪的孩子。
秋华年跑到马车边上站好,车夫看见自家小公子,勒住缰绳,跳下来把脚凳放在地上。
秋华年下意识踮起脚尖,期待地看着车帘,等自己一个多月没见的爹爹出来。
暗蓝色碎花布的车帘动了动,一个青涩的人影探出来,和伸着脖子的秋华年猝不及防四目相对。
“咦?你、你是?”
秋华年看着陌生的小少年愣了一下,对方也没料到马车外面会站着一个小哥儿,立即垂眼移开目光。
他避开视线后,秋华年就能光明正大地打量了。
这个小少年看样子比他大个两三岁,身体消瘦,但脊背挺拔,像一只破土的新竹。
他穿着崭新但略有些大的布衣,苍白的小脸上眉目如画,要是放到现代去演电视剧,根本找不出哪个男明星配演他长大后的样子。
小少年利落地跳下车后掀起车帘,秋华年的父亲,当代第一大儒文晖阳终于出现,一下车先把自家小哥儿抱起来。
“华哥儿在这里等爹爹呢?这一个月有没有乖乖听娘亲的话,有没有想爹爹?”
文晖阳俊美文雅的脸上露出标准的傻爸爸式笑容,声音不自觉放软放柔,这副样子要是让朝堂上那些被他怼过的人看见,不知会惊掉多少下巴。
和文晖阳一起回来的小少年站在旁边,静静看着身前父慈子孝的温馨场景,微微垂下眼睑。
秋华年目光扫过他,拍了下爹爹的肩膀,“爹爹,他是谁呀?”
“哎!你瞧我,看见华哥儿后把正事全忘了。”
文晖阳把秋华年放下来,推着两个孩子的背介绍,“华年,这是云瑟,是我在探望老友途中路过辽州漳县收的弟子,云瑟这孩子聪明又懂事,以后他就住在我们家了,你们要好好相处,知道吗?”
秋华年很少见爹爹这么夸奖一个人,好奇地看着小少年,大方点头,伸出一只手。
“知道啦,我叫华年,你有不适应的地方可以告诉我,我帮你想办法。”他拍着胸脯保证。
小少年飞速看了他一眼,再次避开视线,抬手轻轻碰了下他的指尖。
“我叫杜云瑟。”
——声音又清又冷,怪好听的,秋华年心想。
……
后来秋华年知道了,这个叫杜云瑟的小少年出身农家,今年只有十岁,是辽州襄平府漳县杜家村人氏,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人,父母健在,下面还有一个一岁的妹妹。
杜云瑟的家境很贫寒,家里绝大多数钱都用来送他读书了,好在他确实争气,小小年纪便熟读四书五经,放眼整个大裕也称得上神童。
文晖阳路过漳县,受县令邀请查看县学学生的文章,翻到杜云瑟所做的文章,知晓他的年龄后惊为天人,亲自去了趟杜云瑟所在的杜家村,将他收为弟子,征得他的家人同意后带他入京教导。
杜云瑟的父母虽然舍不得孩子,但也知道不能耽搁儿子的前程,尽力给他凑了些盘缠,还做了几套新衣裳。因为小孩子长得快,所以衣服都做得偏大。
秋华年的母亲梅争春没有反对丈夫的决定,她也很喜欢这个彬彬有礼、沉默懂事的孩子,杜云瑟就这样在文府住了下来。
文家人住的宅子还是文晖阳高中状元那年,厚着脸皮求元化帝赏赐的。
虽然只有一进大小,但胜在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也很清静,住文家一家三口加一个杜云瑟正好。
秋华年住在东厢房,杜云瑟则住在对面的西厢房,文家的院子不大,秋华年经常早上睡得迷迷糊糊的,就听到对面西厢传来起床和洗漱的动静,等秋华年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慢慢悠悠吃早点时,杜云瑟已经在晨读了。
秋华年虽然很卷,但也喜欢享受生活,年龄变小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很多,一下子就被刻苦努力的杜云瑟比下去了。
不知道为什么,秋华年总是会下意识关注杜云瑟,他被这个新来的小哥哥激发出斗志,过了几天,在又一次听到杜云瑟早早起床的动静后,也一咬牙从床铺上爬了起来。
坐在窗前,借着晨光温习书目的杜云瑟听见敲窗户的声音,一抬头,就看见踮着脚扒着窗台的秋华年。
“你为什么大早上开窗户呀?不冷吗?”
一阵深秋的晨风吹过,秋华年风帽上雪白的绒毛顺着一个方向抖动,有几丝粘在脸上,痒得他微微眯起圆圆的眼睛。
杜云瑟移开视线,言简意赅,“看书清楚一些。”
秋华年愣了一下,发现杜云瑟屋里没有点灯,他明白杜云瑟是想省灯油,不好意思花太多老师家的钱。
他用小大人般的语气劝道,“我爹爹虽然手里留不住钱,但好歹是个五品的官,每个月有固定的俸银。真缺钱了还能去给人提个字作幅画赚外快,你别这么小心客气。”
“等你长大当了官有了钱,回过头来孝顺我爹娘也是一样的。”
“……”
杜云瑟张了张嘴,不知该怎么回答,秋华年又笑了,“反正我长大后肯定能赚大钱,你就算没我赚得多,我也不会嫌弃你的。”
【作者有话说】
【修改了本篇关于云瑟家庭情况的设定。本来这条if线的设定是主线的一个情景反转,主线华年六亲尽失背井离乡来到杜家当童养夫郎 if线则是云瑟家破人亡来到文家做童养夫,想形成一个对照,也有世事祸福守恒,一些圆满了一些就会缺憾的意思。但我后来想了想,既然写if了,还是更圆满一点吧】
另外原本的计划里,后日谈还有最后一篇,标题叫【岁岁华年】,简介是“春华秋实,秋尽冬藏”,写云瑟和华年此生的结束,写到衰老、死亡与合葬,这一世有生有死、有始有终,画出一个完整的圆来。
这个结局是我在第二卷时就构思好的,但真临到落笔的时候,我却突然非常抗拒,不愿把它变成具体的文字,最后感性战胜了理性,我遵循了内心深处的声音,就这样让他们这一世的故事在最好的年岁结束,戛然而止却永远年轻。
从这一章开始,我会先写两条轻松的if线,然后是副cp们的番外,最后是后世现代长番外,里面包括论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