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04章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红茶泡泡机 2901 2025-08-02 08:08:08

五月二十一,天子生辰,故名千秋节,意在千秋万岁。

从前一晚的夜里,整座金陵城里家家户户点灯挂在檐下,万户千灯,明亮如昼。

朝廷有令,全城皆可休息三日,故而酒楼不得继续施工,正好连轴转半个月的大家,可以安心休息。

白日里陪同天子祭祀的官吏都是朝廷大员,轮不到六品和以下的官员,加上宴请百官的宫宴在千秋节当天的酉时,故而卫长昀难得能睡个懒觉。

姜宁拿着从院子收进来的衣服,推开门回到房间,朝木榻走去时,往床边瞥去。

盖着一床夏日薄被的人,睡得还挺沉。

他摇了摇头,把衣服放到木榻上。

能睡得好也是一种本事,总比失眠来得好。

等几件衣服叠好,放进柜子里,正要出去时,床边有了动静。

姜宁停下步子看去,见卫长昀翻了个身,面朝着他这边,睁着眼看他。

“睡饱了?”

含着笑意的三个字,跟夏日里的风似的,吹散屋里的躁闷。

卫长昀笑起来,“嗯。”

姜宁微微歪了下头,脚步一转,朝着床边走去,“难得卫大人今日放假,原本还想邀你一块出门玩,谁知大人睡得如此沉,都要到午时了才起。”

话里话外,全是逗弄、调侃之意。

等在床边坐下后,他的手就被捉了过去,捏着他手指揉。

“不知姜老板是这么想的,长昀先行赔罪。”卫长昀顺着他的话往下道:“姜老板能赏个脸,别生气了吗?”

姜宁挑起眉,“那就要看卫大人的诚意了。”

原本只是一句打趣的话,谁知卫长昀真坐了起来,伸手拿过昨夜换下的衣服。

姜宁诧异看他,见他拿出一个小盒子,好奇眨了眨眼,等他打开。

卫长昀打开细长的盒子,递到姜宁面前,“前天帮馆阁送东西去太常寺时,路上正好看到一家铺子门口摆放着一些物件,一眼就看到这东西,心想过一阵你能用上。”

金陵商铺众多,越是繁华热闹的地方,商铺越贵。

所以到后来,不少铺子的面积越来越小,不得不往外延伸摆摊,放些不那么贵重的东西,不怕被抢也不怕被晒坏。

东西都是好的、新的,只是价格便宜许多。

卫长昀买的就是一根簪子,素而不寡,簪头处有雕刻竹叶的形状,簪身还有纹理。

只不过用料普通,便放在门口支棱的摊上卖。

“那你怎么不给自己?”姜宁接过来,拿出簪子看着,“不过,我很喜欢。”

平时发带用习惯了,少得有用簪子的时候。

不过要是卫长昀送的,那他自然会用上。

“幞头用不上。”卫长昀看他拿着簪子把玩,是真的喜欢,不免松口气,“从前在镇上买的,也能用。”

姜宁把盒子放好,向他摊开掌心,笑盈盈地看他。

卫长昀把手放上去,手指扣在一起。

姜宁凑过去,亲了他一下,“要再睡会儿,还是起了,一块吃午饭?”

“不睡了。”卫长昀穿着中衣,去柜子里拿衣服,“这几天都要停工,会耽误酒楼的事吗?”

姜宁往后稍微靠着,并未起身,“不影响,就两三日而已,而且大家是该休息了。”

从端午后到现在,大半个月的时间,一直都在忙酒楼的事,再怎么急,也得劳逸结合。

“那就好。”

卫长昀穿好衣服,一边系扣子一边转过身,恰好看见姜宁低头抚着腰腹,神色微怔,走到他旁边。

“蕴姐那边可有什么事?”

姜宁抬眼,“碰到陈轩了?”

卫长昀点头,蹲在他旁边,手覆在他手背上,“碰巧遇到过一回,他也认出我来。”

“他那种人就是欺软怕硬,仗着有靠山狐假虎威,实则外强中干,上不了台面。”

姜宁把人骂了一顿,才道:“他不敢来,孙家也不会让他生事。”

丢人。

要不是孙小姐喜欢,就金陵这地方,谁能瞧得上陈轩那种人。

卫长昀笑了声,手掌贴在隆起的腹部,“大夫那边有说什么?”

姜宁前两日去了一趟医馆,主要是把把脉,确认肚子里的小家伙还在。

要不以他忙的程度,万一哪天真有意外,怕是自己都察觉不了。

“健康得很。”姜宁冲他一笑,“大概是知道我们俩都忙,这段时间夜里也挺乖,不折腾了。”

卫长昀放下心,知道姜宁不会为了哄自己这么说。

而且这一阵夜里的确安生许多,很少再抽筋,或者被闹醒。

“算日子的话,应当是今年十月出生。”

卫长昀仰起头,看光落在姜宁脸颊,“那一阵,不知金陵会不会冷。”

姜宁见过顾苗生产,心里有所准备,但乍一提起来,还是有些发怵。

抿抿唇,“天冷一些会好点。”

有利于伤口恢复,不然夏日炎热,容易发炎、感染。

就现在这个医疗水平,如果感染就能轻易要去一条命。

卫长昀直直地盯着姜宁,“不会有事的,到时——”

“请金陵最好的大夫,若是能请到太医院的人,我也会去请。”

“还早着呢。”

姜宁看出卫长昀害怕,握了握他的手,“我身体这么好,说不定半个时辰都要不了,孩子就平安出生了。”

见卫长昀还直勾勾看自己,姜宁抽出手,抚上他眉尾,“我们那儿有一句话叫吸引力法则,心里想什么就会来什么,所以多想好事,好运自然会来。”

四目相对,彼此的心意和想法都毫无保留地袒露。

过了好一会儿,卫长昀才点头,起身扶姜宁站起来。

“等酒楼开业后,不用你亲自去盯的事,交给周庚就好。”卫长昀牵着他,“那会儿你身子沉了,会比较累。”

姜宁失笑,觉得卫长昀太紧张了。

“他要忙后厨的事,哪能顾得上其他的,我都还在想,后厨只有他一个人必定不行,但这两日看见招厨子告示过来的,我都不太满意。”

开酒楼,必然得有拿手菜。

他们拿手菜不缺,但缺能做的人。

昨日来了两个厨子,看上去都心宽体胖的,面善还和气。

但一提到做菜的事上,一个比一个主意大,一听姜宁说的改良菜品,就跟他争辩起来。

聊完过后,姜宁坐在休息的雅间里,觉得脑袋发晕。

顾苗和赵秋正好在,见他那样,劝他别着急,实在不行招两个年轻点的,给周庚打下手。

然后配两个后厨伙子,只负责洗菜、切菜。

姜宁知道成熟的厨子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但既是到别人店里做事,肯定以东家喜好为准,哪有主意这么大的。

但却没想到会一言不合就争辩,完全教不了。

“厨子的事,按他们说的那样也可以,至少好教。”卫长昀牵着姜宁走到院子里,在树荫下的桌旁坐好。

姜宁点头,盯着卫长昀的脸打量起来。

卫长昀给他倒水,又顺手帮朱红递了一下架子上晾着东西,还往其他人那儿瞥了眼,看看能有什么帮得上忙。

被姜宁这么一看,不自在起来。

“有话要说?”卫长昀问他,并未等他自己开口。

他们俩待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不是认识,而是朝夕相处。

相处模式早就摸索出来,怎么样最舒服。

姜宁笑起来,“酒楼的事,你只管放心,要是我真的需要人帮忙,一定会开口。”

其他人一定不会不管,哪怕是他不开口,如今也帮他分担了不少。

卫长昀应声,“那馆阁的事你也放心,如果真到了我没办法处理时,一定会和你说。”

姜宁皱皱鼻子,“这么一说,我们俩像是在交代——”

后面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捂住嘴。

“今夜一过,礼部那边就压不住了。”卫长昀压低声音,“内阁、礼部与翰林院,会将此事上奏,科举泄题一案,明日就会传遍天下。”

届时,天下文人士子,必定会口诛笔伐,声讨朝廷。

连钦点的进士,也会牵连其中,等待调查。

“那……”姜宁话音一顿,“今科状元,也会受到影响?”

“嗯。”卫长昀点点头,见王子书拿着书走来,便噤了声,“外面的风言风语,你自当听不到便是。”

这话说得隐晦,实际是让姜宁不管听到什么风声,都别当真。

受到质疑的怎么可能只有鄂州考生,连入京参加会试的其他州府考生,一样会被牵连。

哪有科举泄题,只泄露一处的道理。

在落榜和进士名次不高的考生心里,排在他们前面、中进士的,都有可能是受益者。

是有人泄题在前,不能怪人家这么想。

人之常情罢了。

“这一处,我有些不明白。”

王子书看着他俩,“要是你有空,能帮我看下吗?”

姜宁给卫长昀递了个眼神,便拿起一边的干果,梅子的酸甜味道在口腔里散开,胃里的不舒服,瞬间散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卫长昀看了一眼书页内容,“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此句若在策论中,便要以……”

四书五经,对于考生来说,是必备的书籍。

要说字面意思的理解,大多学生都能参悟,然而要化用到八股、策论和经义中,会用者少数。

姜宁听卫长昀说了几句,便觉得脑袋疼,主动抱着瓷罐,躲到一边去,看周庚和赵秋在忙什么。

两人正在讨论酒楼的事,见他来了,又问他意见。

姜宁咬着梅子,腮帮微微鼓起,“……”

“难得放假,你们可以歇歇的。”

到底是谁要在放假的日子,讨论工作啊?

姜宁陷入沉思,难道是前阵子,他太急着把酒楼的事处理好,给大家的错觉?

可是,在镇上时,他可不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忙。

不营业的牌子,挂得比谁家都早。

“中午吃什么啊?”姜宁环顾一圈,只有小小和小宝跟他一样闲,忍不住问:“我有点想吃凉粉凉面了。”

外面街上虽热闹,但隔了一条巷子和几道墙,姜宁声音不至于被淹没。

他一问,其他人停下手里的事,看了过去。

表情不一,但除了卫长昀,多有惊讶和诧异。

姜宁笑得无辜,指了指肚子,“他也想吃。”

卫长昀看着他的表情,莫名就想起了其他人还未进京时,有一晚姜宁忽然想吃烙饼。

那时的神情,和现在一模一样。

作者感言

红茶泡泡机

红茶泡泡机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