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杀青,叶筝的个人镜头多了起来。
大都是近景和特写,环境空间被虚化,整场戏的刻画重点集中在人物面部表情上。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笑容,费怡都要耗上好半天时间和叶筝慢慢磨——
不是她不满意叶筝的表现,而是当这些细微局部的画面作用到大银幕时,它通常有多于一种的表达方式。
例如演员想要演绎出欢愉的情绪,他应该先抬起嘴角,还是先抽调眼睛里的“光”——
这背后甚至关系到如何打灯、如何运镜。费怡要做的便是从这无数个可能之中,抓取最优解的一幕来构成她的作品。
今天的拍摄地点定在戏棚后的化妆间。
温别雨坐到梳妆镜前,手上一盒调和好的胭脂,乐团人员搬着乐器来来往往,镜子里擦过一道又一道人影,模糊得像一片遥远苍茫的乌云。
“老四——阿庭呢?你看见阿庭没?”
“应该在箱位上,我去叫她。”
脚步声愈发靠近。
温别雨用手指沾取胭脂,抹上眼窝,却因为手部无意识的发抖,脂粉不小心错出去一截,蹭到了面中。一个狼狈又滑稽的花脸。
“阿庭,阿庭?”那声音还在坚持不懈地呼喊。
面对镜子,温别雨无声地笑出来,掷掉手中的胭脂盒。深红色的粉末轻烟般迷漫开。
“阿庭?”忽地,温别雨身旁的布幕被人掀开了。
老四扮好相进来,勒头带高高吊起他的眉毛,眼睑向上拉开,眼珠更多地显露出来,不用做多余的表情,眼睛就一副直瞪瞪的模样,“你……”老四看着温别雨,手中湖蓝色的点翠掉到地上,“你怎么在这儿?阿庭呢?”
“阿庭家里出事了,来不了。”温别雨站起来,回首去看老四,“今天我替阿庭上台。”他走到老四身边,捡起地上的点翠,拿掌腹擦了一把,然后别到自己的发片上。
“小雨。”老四倏然沉下脸,伸手掐住温别雨的胳膊,“周海那事儿是不是你干的?还有阿庭,你把阿庭弄哪儿去了!你别以为我们不知道!”
温别雨吃痛,向后退了一步,“我没有……我没有……”
“温别雨。”老四松开他,又看了他两圈,声音竟然宽和下来,“你现在生病了,师父让你歇一段时间,你……”
“我没病!”温别雨五指插|进头发,抓了把,发网被他用力扯下,发丝披泻开来,“我没病!”他流下一行泪,重复道,“我没病!”
大约是听到内间传来争吵声,乐团指挥和路过的鼓手拨开帘幕,合力将情绪不稳的温别雨按在了椅子上。
长镜头还在继续,斯坦尼康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发挥出它的最大优势——
灵活。
移动拍摄期间,斯坦尼康所带来的描述性和戏剧性都远大于固定机位,它可以使整个场面的空间位移以及空间变化都更具有真实感。
张汶盯着大监上的画面,温别雨棱棱的脊梁,透过洗得变形的内衣,贴压在椅背上,像一根灰白的空枝,但又那么的坚|挺。两个男人一左一右扣住他的手,摄像机从温别雨后背逆时针转至正面,梳妆桌上的红色台灯虚浮地衬在他背后,照得温别雨的侧脸昏昧又辉煌。
这时候,镜头推近了,张汶能看清温别雨眼里的光,纯净、一颗星子似的,跟随身侧人影的变动而闪灭。
光在场外看着,张汶都能感受到热血沸腾的滋味——
费怡真的拍出来了!被挤压的情绪、暖色下的膨胀以及冷色下的收缩感。
这一幕的色彩结构、颜色明度与纯度,都维持在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上。仿佛石窟里的壁画,一种敦煌色系的美学。不需要花俏的背景,也没有经过后期调色,却能让人看见这样多层次的变化。
一喊Cut,张汶就拽掉耳机,拿起对讲机兴奋地同费怡讲,“Faye,你快来看回放!”
费怡身上还穿着斯坦尼康,摄影助理上来帮她把承重背心脱掉,几十斤的器材卸下来,呼吸都通畅不少,“等会儿过来。”大冷天的,她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了,“我去换件衣服先。”
“那大家先休息半小时。”张汶高声道,“半小时后我们拍下一场,拍完今天就可以收工了。”
上场戏没顾明益和岑末什么事,可他们提前到了。两个人坐在监视器后,看张汶反复拖动进度条,检查镜头有没有穿帮。
等叶筝过来,岑末和顾明益给他鼓掌。没什么默契的掌声,稀稀拉拉,对不上频率,但诚意满分。鼓完掌,岑末扔给叶筝一瓶饮料。苹果汁。叶筝拿在手里看了看,包装还是那个熟悉的包装,但上面的代言人已经换了,换成一个最近流量挺火热的一线小花。
感叹似的,叶筝说:“这不是我们以前代言的那个牌子么。”
“是呀。”岑末也给顾明益拿了一瓶,“那广告可搞笑了,五秒钟的镜头,我们NG了一下午。”她还学上了那个导演的调调,眉头皱成腻烦的表情,“哎,这么简单的动作你们都拍不好,哎……你俩以后可千万不要转行当演员,哎。”
顾明益被她逗乐了,“你一‘哎’我就知道是谁了。”
“不会吧,顾老师,你也被他‘哎’过吗?”岑末震惊,“你这咖位,不应该啊。”
“没什么应该不应该,那时候我还小,十来岁,拍的第一套广告。”顾明益说,“他也说我没天赋,让我趁早回去当个素人,好好读书算了。”
岑末一把捂住额头,“不知道他看我们仨演这部电影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可能觉得天都塌了,娱乐圈迟早要完。”
“叶筝,你过来。”费怡换完衣服出来,一套黑色卫衣加运动裤,发型有点乱,大概是不想花时间打理,用鸭舌帽压着就算了。
“好。”应完她,叶筝喝一口果汁,瓶子放桌上,对顾明益和岑末说,“那我先过去了,晚点聊。”
“拜,加油哦。”岑末和他挥手。
费怡将叶筝领到搭好的戏棚上——
一个临时搭建的流动外景,由竹、杉构成梁柱及框架。*
“接下来要拍的这场戏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温别雨代替阿庭上台唱《幽媾》,你把宜春令这支曲唱完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其他表演。”她和叶筝走到一台摄像机前,这里已经放好待会儿演出要用的道具——
一张桌子、一个烛台、一张杜丽娘的画像
“第二部分是温别雨唱完宜春令之后,他看到了台下准备离场的周海和简昔年。”费怡从兜里拿出一张贴纸,半蹲在地上,把贴纸贴到他们正站着的位置,“到时候你就从这里开始向前跑,跑快一点,因为你很想追上他们两个,怕晚了他们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办法见面。”
做完记号,费怡又带着叶筝往前走,到台边时,费怡站住身,将手里的剧本和对讲机交给助理,“这时候的温别雨已经不在乎会不会毁掉演出,他只想追上周海和简昔年,所以他选择从台子上跳下去。”她垂眼去看台下,工作人员还在搬防护垫,闻声,他们又抬头向费怡打招呼。
费怡冲他们点点头,继续和叶筝讲戏,“但等等开拍的时候,比起跳,你需要做一个摔下去的动作。”
叶筝跟过来看了下戏棚的高度,三米左右,底下还有两层防护垫,不算高。
“至于怎么摔,我会示范一次给你看。”下面的防护垫已经铺好,费怡退到台子边缘,用一种严肃的语气和叶筝说:“希望你等会儿摔的时候不要犹豫,因为那时候的温别雨只有一种情绪,那就是着急。”说完,她摆摆手,让下方的工作人员退到两边。
接着,她用一个绊脚的姿势摔了下去。那模样看起来几乎能以假乱真。
“费导!”叶筝赶紧跟上。
台下,费怡自己撑着软垫站起来,“没事,我没事。”
叶筝也跟着跳下去。垫子沉厚,不会过分绵软,能起到一个很好的防震缓冲功能,但想起费怡方才摔下来的姿势,叶筝仍然是心有余悸,“费导,”叶筝望着她,“其实你演技也很好。”
助理将费怡的剧本和对讲机交还给她,耳机线在脖子后绕一圈,费怡向来没什么表情的脸居然朝他笑了下,“演员可以没演技,但导演不可以没有。”
正式开拍前五分钟,黎风闲开车来到片场。今天戏里的道具全是闲庭外借给剧组的,老胡对这些砌末戏箱一直宝贝得紧,说什么都要来现场督工,黎风闲只好载他一块过来。
“老胡!这边!”姚知渝提着个纸袋,奉命到门口接他们。
“知渝啊,好久不见。”老胡上前,捉着姚知渝的手,拍了拍,“这么冷你就别下来了。”
“我不下来你们进不去,现在出入都管得严。”姚知渝把纸袋交给老胡,“这是您最喜欢的毛尖。”
“有心了。”
姚知渝给他们在导演桌后留了座位,一进场,正巧听见费怡喊“Action”。
“斜阳外,芳香涯,再无人有伶仃的爹妈。”温别雨一身白蓝色渐变褶衣,头戴轻纱,手捏兰花掌,翻手,提腕,作遮脸,“奴年二八,没包弹风藏叶里花,为春归惹动嗟呀,瞥见你风神俊雅。”
这是老胡第一次来拍摄现场,到处都是黑不溜秋的摄影机和收音工具,他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看,最后还是姚知渝搭着他的肩,给他指了个固定机位的监视器,“您可以看这里,拍的是全景正面。”
“唱得不错嘛,这个顿挫、连断,一听就是风闲教出来的。”老胡端着下巴,问:“他学了几个月?”
“有半年了吧。”姚知渝说。
老胡嗯了声,算是认可,“半年那的确学得很快了。”
“要不然风闲怎么会答应教他呢,”姚知渝瞟一眼黎风闲,笑了下,“孺子可教也。”
黎风闲戴着耳机,像是没听见他们说话。
戏棚上。
“无他,待和你剪烛临风,西窗闲话。 ”温别雨伸出兰花指,捻起老四戏服上的水袖,牵着他走了一段圆场。
宜春令唱完,费怡叫停拍摄。
叶筝正了下头纱,走到台侧,看费怡和黎风闲在研究刚才的那场戏。他没打扰他们,退到一边站着,Linda上来帮他把头面理好,又塞给他一个暖手宝,“你这暖手宝充好电了,要不要去后台坐坐?这外面也太冷了点。”
“不用。”叶筝说,“这条估计没过,还得再唱一次。”
台下的人沟通完,费怡拿起无线扩音器,不出意外地,“叶筝,这条要再来一次。”她想把麦克风转交给黎风闲,但黎风闲没接,他和费怡说了两句什么,然后兀自上台,来到叶筝身边。
“黎老师。”叶筝很客套地喊他。
这阵来了风,凛冽地向叶筝脸上打来,冰锥一样,刺得他眼睛都疼。正想抬手遮一遮,黎风闲往边上走了两步,替他挡住这阵风。挨近的香气,犹如某种开在冬天里的花。叶筝水袖往上掂了两下,握在掌心的暖手宝向上亮出,“你要吗?”
黎风闲低头看着他的手,片刻后,右手覆上去,温暖的热度传至他指间。
叶筝以为他是要去拿暖手宝,想松手时,两个人的手指无意地撞了一下。像被猫咪的尾巴卷过,叶筝缩了缩指尖。就在这时,黎风闲的指节突然越过那个暖手宝,扣进了叶筝指缝。
叶筝心里一个激灵,下意识去看周围的人。一颗心还在狂跳,黎风闲就漫不经心地抽回手,如同什么都没发生过那般,拿走了那个暖手宝。
“那就谢谢叶老师了。”黎风闲说。
“刚刚那场戏……是不是最后那句没断好?”叶筝抖了抖水袖,把发烫的指根藏进去。
“嗯。”黎风闲捏着暖手宝,目光稍抬,去看叶筝的脸,“还有‘没包弹风藏叶里花’这句,你唱得有点飘,字要咬实一点。”又给叶筝演示了一下这句的唱法,黎风闲回到台下。
“那我们再来一条。”费怡按下对讲机。
演员到位后,场记前来打板,“第九十七场,A6镜,第二次——”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