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63章 年代文里的绿茶知青(4)

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 蒲中酒 4035 2024-11-01 07:53:54

李跃青漆黑眉峰挑起,盯着水鹊看了好一会儿,好像是在看什么稀罕物。

“还挺伶牙俐齿。”他低声快速说了一句。

夸他伶牙俐齿其实也不大对。

李跃青觉得对方应该是在生气了骂自己。

但这人生起气来没什么威力,不仅话语的内容叫人听了好笑,而且哪儿有这么骂人的?

话音软软,语速还慢。

要是和什么人对骂起来,人家说了他三句,估计他才温温吞吞地口中蹦出两个词。

说不定要眼泪汪汪的,说别人不要欺负他,太过分了。

水鹊仔仔细细整理好自己被揪乱的衣襟,辩驳道:“我不是小贼,分明是你莫名其妙进观梁哥院子里抓我,你才是贼喊捉贼。”

话全让他说了。

水鹊觉得自己逻辑清晰,有理有据,他肯定自己地点点头。

李跃青环臂,好整以暇道:“这是我家,你怎么管我哥叫哥?”

一口一个观梁哥,喊这么亲热?

77号一提醒,水鹊又去打量李跃青的模样,发觉人确实眉眼和李观梁足足有七分相似。

但完全不至于弄混他们。

李跃青一看就是蓬勃气锐的愣头青,没有李观梁那种沉淀下来的稳重。

“观梁哥比我岁数大,我当然要喊哥。”水鹊理直气壮,抱着目的问,“你多大了?”

他明知道剧情里李跃青这会儿才成年。

李跃青回答了,水鹊立刻道:“那我比你大一岁,你也要管我叫哥哥。”

水鹊还没遇见过比自己年纪小的男主,以往只有他喊别人哥哥的份。

因此见了李跃青,觉得可新鲜。

李跃青上下打量他。

怎么说呢。

又瘦又肉的,脖颈线条纤细,脸侧倒是有点儿颊肉,看起来就软绵绵的一小个,身量才堪堪及他肩头。

人小小。

“口气倒不小。”

李跃青说。

这就想让他喊哥?

李跃青看他衣衫干净齐整,没有半个补丁疤,脚上还不像干活的村里人穿草鞋,而是一双白色的布鞋,走在乡野里不到几步路就要弄脏。

又是生面孔。

他诘问:“你是新来的知青?叫什么?”

温和的一声,从身后堂屋门口传过来。

“水鹊,我们该走了。”兰听寒说道,“李队长问你鸡苗挑好了没有,可以直接抱回知青院。”

透过玻璃镜片,视野映入严严实实遮挡住水鹊的高大背影,兰听寒问:“这位……是李家弟弟吧?”

李跃青平素最烦旁人当他是弟弟,兰听寒这么称呼无异于是在趟他雷场。

眉峰紧紧皱起来,李跃青转头见到一个斯文的眼镜青年,没好气道:“和你没那么熟。我叫李跃青,喊名字就行。”

又看了看身旁的小知青。

叫水鹊?

长得是挺水的。

李跃青看他,软玉温香,不知道怎么长大的。

不过漂亮又不能当饭吃,不顶用。

连一只鸡苗都捉不住。

李跃青问他:“你要哪只?”

既然李观梁说了送他一只鸡苗,李跃青自然帮着捉起来送出去。

水鹊指了指瓜架子底下的小鸡,“要头顶有点黑的那只。”

李跃青一猫腰,眼疾手快,拢在手心里了。

母鸡看见是他,本来想要护住小鸡苗的趋势停下,低头啄食地上的谷壳和玉米粒。

他把鸡苗放到水鹊手里。

觉得水鹊眼睛亮晶晶,双手捧着毛茸茸小鸡的样子还挺有趣的。

回头在灶房橱柜底下的抽屉翻出来一个小编织袋,让水鹊把小鸡放进去。

“带走吧。”

李跃青耸肩。

小知青看了看袋子底下的黄毛小鸡苗,又看他,“谢谢……”

李观梁不用知青们帮忙收拾碗筷,让他们先回去,否则到时候太阳落山了洗澡也不方便,还告诉他们到哪里打井水,回去好烧水洗澡。

送走了五个知青,李跃青回到堂屋,将长枪就地往门后一放,和板锄、四齿锄那些农具放在了一起。

李观梁问他:“明天还要训练?”

李跃青道:“嗯,秧塘里再沤两天肥,排长说要二犁了就不再训练了,下次等到农闲。”

种水稻讲究在插秧之前三犁三耙,犁三遍耙三遍,增加秧塘的肥力。

前头他们犁田组在去年晚稻收割后,就已经犁过第一遍冬田了,现在开春的秧田就是去年冬水田延续过来的。

等再沤沤肥,二犁二耙,晒几天就第三遍,接着可以插秧了。

民兵训练一天也是记满十个工分,但放工比其他人都要晚,李跃青训练了一天,背后汗得难受。

李观梁道:“锅里还有饭。”

李跃青摆手,“我先冲凉。”

他走过时,撇了一眼饭桌上唯一的小半碗剩饭,“你请猫儿回家吃饭了?”

一碗饭都吃不完。

李跃青想到那张雪白的小脸。

难怪那么瘦。

李观梁解释道:“我盛饭盛多了,他吃不完。”

李跃青:“哦。”

就那个大小的木碗,他能吃两碗饭。

李跃青对于他哥请这么多人回家吃饭没什么意见,他无所谓地走向灶房去烧水。

李观梁默不作声,看了一会儿饭桌。

把小半碗剩饭倒进自己碗里,伴着豆角汁吃了。

………

知青院四方形围屋,中央是天井堂屋,屋顶青瓦向内倾斜,四水归堂,落尽中央的池子里。

三面有厢房作卧房,三间宽敞卧房,五个人。

他们讨论了一下分房间的事情。

兰听寒先开声,“我和水鹊一间吧,我睡眠浅,需要睡的时间也不多。”

他转向水鹊,温声道:“要是你半夜哮喘,我觉察得快,好方便照应。”

兰听寒:“其他人也能安睡,否则第二日不能及时起来上工。”

他一一分析清楚,又是他们当中年纪稍大几岁的,说出来的话令人信服。

于是就这么安排下来了。

汪星和苏天一间,剩下的陈吉庆暂时和小鸡苗凑一间。

因为他们院子里没有围起篱笆,小鸡苗不能直接放养,避免走丢了知青院为数不多的珍贵财产,就先把小鸡关在房间里。

兰听寒已经隐隐成为知青院里安排统筹的角色。

苏天和汪星先去挑水,填满水锅和院子里的三个大水缸,存好这两天要洗漱煮饭煮茶用的水。

陈吉庆烧火的功夫好,负责到灶房里烧热水。

他自己到后面的山上去砍竹枝回来编起围院,院前自留地的瓜秧也要用竹枝支起来。

兰听寒安排得井井有条。

水鹊听到最后,也没听到自己的名字,他期待地问:“那我呢?”

兰听寒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是在思考应该给他安排什么活。

“去铲起来今天焦掉的饭,用来喂鸡苗好不好?”

他说话到后面,几乎是一种轻哄的语气。

水鹊还准备等兰听寒安排他去挑水,然后他好使出一身躲懒的功夫赖账呢。

怎么不留给他刷剧情进度的空间啊?

水鹊怏怏不乐,“……好吧。”

他听话地去把锅里煮焦的饭铲起来,放进浅口盘子里。

陈吉庆好奇地捻了块锅巴嚼嚼,味同嚼炭,“……”

他提议:“要不加点水?搅和混合了再喂给小鸡。”

水鹊垂着脑袋:“噢……”

真的有这么难吃吗?

他好奇地捻起来一块。

没有起伏的机械音声线,语气却隐隐有无奈,劝道:【……不要乱吃。】

水鹊惊讶了一下,【10?】

监察部门是不是真的只剩下10和01两个职员了?

为什么他从来只能对接到这两个人。

水鹊其实对他们没什么意见,就是觉得很奇怪。

他晃了晃手里的锅巴,【你想吃吗?】

10静默了一下。

机械音回答:【主观上我愿意尝试。】

【客观上,人造人并不需要通过碳水食物来摄入能量。】

水鹊:【真遗憾,那到时候你和我约会不吃饭吗?】

他话音刚落,好像隐约听到了10的电流声,滋滋的。

【你想吃什么?】10在另一边打开面板,【我正在选订餐厅。】

水鹊:【……】

【等我回去再说,好吗?】

10:【……嗯。】

他把面板关上,各个大世界餐厅的评分就看不见了。

………

第二天派下来的活仍旧是杀秧叶堆肥。

生产队里有人负责打钟,以敲钟为出工、放工的信号。

其他几名知青已经熟悉了杀秧叶的活,菜镰刷刷刷割得很快。

因为村头村尾附近田野里的猪草都除尽了,李观梁将他们安排到手脚快的一个小组去,到远一些的茂密山头杀秧叶。

水鹊身体不好,昨天也没试过活,李观梁作为队长,得带着他。

上午他们要么就在田野间,要么就围绕山脚低缓地带,割了些旁人疏漏剩下的猪耳草、铁杆蒿、艾叶一类。

李观梁平素性格不大爱说话,他性子说好听是沉稳,实际上有点沉闷的意思。

做起正事来很靠谱,但除却公事,其实是很少和人交谈闲话的。

讲公事时有板有眼,一本正经,也有足够的威严解决生产队里的矛盾。

但要是生活闲聊起来,就像闷葫芦,言辞方面有些木讷,更不会主动找话题,不像有些八面张罗的队长。

水鹊觉得他像是个哑巴。

一上午两人没怎么说话,除了必要时候,李观梁提醒他注意脚下的土坑。

水鹊戴了个新的草帽,是在供销社买的,崭新崭新,颜色洁白,编织得精致,不是普通农家自己编的那样粗糙,两侧还留有金属的小眼儿,带子系在下颌,防止风一吹帽儿就掀翻了。

日头灿烂,他热得说不出话,割草要弯腰,他动作慢吞吞,也不利索,导致一上午,那个竹筐里就填满了一半。

李观梁没有看出来他灰心泄气,反而手掌压实了竹筐里的秧叶。

一半就变成四分之一了。

“要压实,按斤称算工分。”

他对水鹊解释。

小知青一下子像是秋霜打过的茄子,蔫巴下来。

李观梁迟钝地安慰他,“你刚开始学做这个,动作慢一些是正常的,一天踏踏实实做下来也能有五个工分。”

水鹊眼尾垂垂,无言地看着李观梁。

成年男子,一般完成了生产队的任务,一天能满打满算拿十个工分。

他光拿人家的一半,到时候年底分红,人家分了二十几三十块钱,他就拿个十块十五块的。

水鹊正想要说话。

李观梁眉宇一凛,严肃地走到另一边竹林里,震声道:“做什么?还没有敲放工的钟,你们的活做完了?”

那里有两个年轻人正在扯笋,按照公社的规矩,上工的时候是不允许做自己家的事情的,比如扯笋砍柴或者回家洗衣,这些全要等到中午或者傍晚放工之后。

否则发现了要扣工分。

两个年轻人苦苦央求,“队长,别扣我们工分,我们还没动手呢,就看看这尖尾巴笋长得好。”

李观梁严肃起来,神情可怖,冷声道:“下不为例,再让我见到就没得商量,直接扣工分了。”

他身形高大,影子被上午的日光拉长,压迫感沉重。

水鹊被他这样吓了一跳。

原本是想要撒娇让人帮他杀秧叶多挣点工分的话,在嘴巴里打了个转儿,又咽回嗓子眼了。

【77……】水鹊惴惴不安道,【怎么感觉男主的哥哥没有那么好说话呢?】

刚刚看起来好凶。

等李观梁回来,水鹊不敢吱声了,负责敲钟的人敲了中午放工的响声,他们到公社食堂那里吃了午饭。

水鹊干了活,反而没吃多少,他有点不大开胃。

下午的时候,要多挣点工分,就只有和李观梁说,他们到草树茂密一些的山上去,猪草密集,割起来也快。

他们在的这一面,上山的路陡峭。

今年还没经过清明社日祭祖,山上的芒草疯长了快一年,密密匝匝,绿泱泱和海一样。

虽然李观梁在前头开路,但是水鹊稍微不注意,还是会碰到割人锋利的芒草。

下午开工没有多久。

水鹊就感到一阵胸闷气促,他脱力地蹲到了地上。

李观梁立刻注意到了他的异常,快步上前关切地问:“怎么样?”

他扶着水鹊到旁边的大树下,那里空旷一些,遮阴通气。

水鹊呼气末都带着轻微细碎的哮鸣音,额际出了点虚汗。

他紧紧揪住李观梁的衣袖,抓得皱皱巴巴,像是抓住救命稻草。

李观梁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水鹊的病情如此,急得要背起他,“到卫生所去看看吧?”

水鹊摇摇头。

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小脸比白菜叶子还白,轻声对李观梁道:“观梁哥,我是不是挺没用的……”

“我一天就挣五个工分,到年末了连回家的火车票也买不起。”

从这边返回海城,火车票九块五毛。

一年到头大概也就挣个回家探亲的钱了,可能到时候再下谷莲塘的火车票还要家里贴钱。

那在家里就更抬不起头,人家说他吃白食了。

水鹊说了两句,还要缓一缓气息。

李观梁定睛看,病殃殃的小知青睫毛上沾了一滴晶莹的水珠,一颤一抖的。

他看着,顿时心中梗闷,不大好受,好像有手捏住他心脏。

水鹊还揪着他衣袖,可怜生生,“真羡慕你,要是我像你这么强壮就好了,那样我杀秧叶肯定又快又好。”

李观梁沉默,起身将自己竹筐当中的秧叶倒进水鹊筐里。

他天生一把嗓音粗哑,出声道:“我帮你。”

倒完了,还差一些。

李观梁上前,“要加快点脚程了。”

他为了照顾水鹊的速度,其实没怎么割猪草,沉心做事的时候,他自己一人确实能杀秧叶装满两个竹筐。

要找个秧叶多些的地方。

李观梁询问:“你在这里歇着等我?”

水鹊擦掉好不容易挤出来的那滴眼泪。

闻言,细声弱气地说:“这里会不会有蛇?”

他唇瓣压得红洇洇,又道:“观梁哥,别留我一个人待着。”

他喊李观梁从来都是左一口哥,右一口哥的,平日里乡邻要么喊李观梁队长,要么年纪轻的喊他李大哥。

没有谁喊观梁哥,叫李观梁高大骨架好像都酥麻半边。

李观梁蹲身下来,耳根没由来地发烫,“那我背你走。”

作者感言

蒲中酒

蒲中酒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