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2章

妇科圣手穿进哥儿文学 Theface 4826 2025-02-26 22:10:23

谢意握着他的手指,举到眼前。

这手指白皙纤细,好似自己稍稍用力就会将它们折断。

想起自然而然喊出的“谢意”,茉莉花般的异香,还有柔软好握的手指。

谢意发现,自己好似丢失了一段记忆,是关于这人的。

难道……

马车对面,谢栩觑到一路上,谢意牵着时暮的手,出神地凝注。

突然发现,今天这菊园,自己好似不来也罢。

马车一直回到琉璃巷,时暮才醒来。

睁眼动了动,就对上谢意看过来的黑眸。

不知是不是自己刚刚醒来神志不清的缘故,时暮觉得他眼里涌动着某种晦暗不明的情绪,带着浓烈的探究。

随后才发现,自己居然靠在他肩膀上,起身抱歉一笑,“不好意思。”

对方敛去眸中情绪,闲散地提了提唇角,“无碍。”

昨晚一夜没睡好,此刻当真是神清气爽。时暮浑身舒坦,和两人道别后,跳下马车。

目送那道青色身影,脚步轻快地进了院中。

马车里,叔侄两人对面而坐,气氛有些凝滞。

谢栩来的时候,兴高采烈,回的时候,只剩黯然神伤。

而且,不知为什么,对面男人身上冷冽的气息好似愈发浓郁。

谢栩赶紧低头,把憋了一路的问题,恭谨地问出来,“还请皇叔明示,侄儿以后还可以见小……”喉咙一滞,赶紧改口,“见时大夫么?”

男人指捏玉骨折扇,随意转着,漫不经心地吐出一句,“随便你。”

谢栩:……

-

时暮回到家中时辰已经不早,和江小兰吃了个晚饭,聊了会天,躺下睡觉的时候发现,谢意果然效果拔群。

不止白天,连最难熬的夜晚都变得如此平静,整个人透着身心健康,绿色和谐。

顺利渡过三天潮热期,时暮堂的大门再次打开。

可惜这几天来看诊的病人依旧寥寥无几。

虽然在张绥那里赚了点,可置办医馆花销不少,再不来几个病人,那是要断粮的。

第六天一早,时暮刚到医馆坐下,就听到有敲锣打鼓的喧闹声响。

走到门外,看到原来是一队舞狮,自街尾而来。

梅花大街乃是医药一条街,医馆极多。

长久以来形成了惯例,若是是某医馆治好了某病人的疑难杂症。

病人感激大夫,就会请舞狮去医馆门口表演。

狮队的豪华程度则取决于病人的经济条件。

今天这队舞狮装饰得极为鲜艳,狮眼以金箔镶嵌,脖颈挂金色铃铛,额上绘有吉祥莲花。

舞狮之人身着多彩狮衣,动作矫健,上下翻腾。外加锣鼓、唢呐敲得热闹,整个队伍气势十足。

这样精美的舞狮,热闹的乐声,梅花大街上可很少见。

路人全都驻足观望,店铺里老板客人也纷纷走出来。

一时间,大半条梅花大街都在议论。

“这是哪家医馆治好了哪位有钱人么?好久没看到过这般精彩的舞狮了。”

“这么有钱的病人,定然是去感谢正德堂的丘大夫的!”

“或许是壹生堂或者同心堂。”

看着舞狮队先径直路过正德堂,接着壹生堂,又路过同心堂,大家吃惊之余,愈发好奇起来。

“这舞狮队到底要去哪家医馆?”

“看这走向,难道是三十号那家新开的医馆?”

“时暮堂么?听说大夫是个哥儿?”

“不但是个哥儿,之前还是个游医,刚搬来梅花大街。”

有人表示怀疑,“这样的大夫能有医术么?”

“不如跟去看看?”

舞狮队最后停在一身白大褂的时暮跟前。有人上前,在地上垫了木桩后,站到高处,把小臂宽的红色绸卷挂在时暮堂门楣的左右两边。

随着再次响起的喧天锣鼓,红绸从高处落下后,展开,露出一副用金线绣制的对联。

左边,妙手施仁术,右边,仁心济世间。

每个字在阳光下都熠熠生辉。

这是花了大价钱啊!

围观路人顿时都是满眼惊讶。

“还真是给时大夫的!”

“所以,到底是哪个富豪安排的这场舞狮?”

说着,菊园的老板、老板娘还有儿子便从舞狮队的最后走上前。

两夫妇一起给时暮奉上一只梨花木的小箱子,“感谢时大夫治好美兰,特此奉上薄礼一份,还望时大夫不要嫌弃。”

老板娘今日着一袭清荷锦衫,挽得整整齐齐的堕马髻上插着一只流苏发簪,虽然身材肥胖,但自有雍容贵态。

最重要的是,她神智清明,精神抖擞,和那日在菊园判若两人。

看得出,查明病因后,针对治疗的激素替代的效果很不错。

路人。

“原来真是送到时暮堂的!”

“而且竟然还是菊园的老板送来的?这是怎么回事?”

来了个懂哥,兴致勃勃地给众人讲述:“你们恐怕都还不知道!时暮堂的时大夫亲手治好了菊园老板娘的厉鬼上身!”

有人讶异,“什么?大夫能治厉鬼上身,这不是道士天师做的事么?”

“时大夫说菊园老板娘不是厉鬼上身,乃是脑袋里的疾病!”

有人不信,“不是厉鬼上身?这怎么可能,我之前去菊园,亲眼见过老板娘发病,人事不清,尖叫呼号,还会抓人呢!”

有人朝前面示意,“你看啊,老板娘好好地站在那里呢!”

时暮打开两人奉来的箱子,看到里面是一锭银子,约莫五十两,另外还有一小只光滑的白瓷小瓶。

时暮迟疑,“老板,这诊金未免太多?”

老板开口:“时大夫的药治好了美兰,让我们一家人终于重新回到以前安稳平静的日子,这是多少银子也买不到的。”又示意白瓷瓶:“旁边是自酿的玉壶春酒一瓶,请时大夫尝尝。”

时暮想起,以前在医院的时候,因为各种病症的规范化治疗,许多疾病的治愈变成了理所应当,治不好的时候常常感叹医学的无力。

此刻反倒清晰看到,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这个普通的家庭恢复了往日的幸福和安宁。

这病后续还要继续看诊,时暮也没推脱,收下箱子,又提醒,“老板娘现在虽然情况很好,但这药绝不能擅自停。”

因为老板娘垂体功能已经受损,自身无法产生必要的激素,激素替代疗法就需要一直长期进行。

随意停药会导致病情复发,甚至加重。

老板连连点头,“只要能让美兰一直好好的,花多少诊金都没关系。”

老板的儿子也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拱手,给时暮鞠了一躬,“时大夫,很感谢您治好我娘亲。”

之前,他还曾质疑过这哥儿到底行不行。此刻多少有几分汗颜。

又寒暄几句,老板一家带着舞狮队离开,围观的众路人也讨论着散去。

“看来这时暮堂的大夫真有两把刷子。”

“想来鬼神之说不可信,以后有什么问题,还是找大夫来得好。”

老板娘一家离开,时暮刚坐回诊桌后,便有七八个花枝招展、轻纱裹身的女子,用纱巾遮着面,前推后拥地走进医馆,笑意盈盈地昵着时暮喊道:“时大夫。”

正是菊园的歌伎们。

“各位姐姐请坐,请问哪里不舒服?”

时暮问完,女子们立刻围到诊桌前,叽叽喳喳地说起来。

“时大夫,我小腹坠痛,该怎么办呢?”

“时大夫,我月事总是来迟,可以帮我诊治一番么?”

“还有我还有我,我前几日腿酸得厉害,时大夫觉得是什么问题?”

更有女子凑到时暮面前,媚眼如丝,“我没有不舒服,就是想来看看时大夫你。”说着,她嫩葱般的纤纤指尖伸过来,在时暮脸颊上捏了一下。

时大夫苦着脸,“姐姐们,有病治病,别动手啊。”

别说,这些女子多少都有点妇科方面的小毛病。

尤其是育龄期妇女中最常见的疾病,阴道炎。

可以说,百分之八十的女性都会或多或少的感染过,最常见的感染是滴虫、白色念珠菌、嗜血性阴道杆菌。

治疗主要以外用洗剂为主。

这个时代没有HIV(艾滋病),但各种性传播疾病也不少。

尤其是长期频繁性生活,则更容易染上。

在这场舞狮外加菊园姐妹们的宣传下,时暮堂的病人瞬间多了起来。

尤其是各大乐坊的姐妹们。

时暮又是看诊,又是开药,还要做科普。忙碌了几天,发现一件事,自己该请个帮手了。

但一时间还真没合适的。

就在隔了一段路的同一条街上。

春雨堂里,孔白术怎么也没想到,就这么七八天的时间,自己的病人比平日少了一大半。

尤其是之前经常来看诊的各大乐坊的歌伎。

孔白术心里从来,看不起这些妓子。他总觉得风尘女子,都是卖的。

即便是能马上治好的病症,他也要故意给这些女子拖上几天,多收几天诊金。

在他眼里,这些女子赚得都脏钱,就得送点给自己。

这几天眼看着病人日渐减少,孔白术本来就心烦,又听到医馆里等候看诊的几个妇女交头接耳地谈论着。

“你们听说了么,新开的医馆时暮堂的哥儿大夫看妇科看得极好。”

“对!我也听说了,还说诊金也收得低。”

“可我这些年一直是在孔大夫这里看诊的。”

“可孔大夫这诊金……”这人欲言又止,显然话外有音。

孔白术听得气血上涌,从诊桌后站起来,伸着枯瘦的手指谴责,“你们这些人,信什么人不好,信个哥儿?”

“你们没听到么?他治好的是厉鬼缠身的菊园老板娘!烧黄符,洒香灰的也配称自己是大夫?”孔白术朝地上吐了口瓜子皮,“我可是堂堂正正朱俊大夫送过雨伞和灯笼的弟子!那个哥儿算个屁!”

沂朝大夫出师,要得师父送上雨伞和灯笼,寓意不管下雨还是夜晚,都要及时出诊。

他的师父居然是朱俊大夫?

在场的患者全都为之动容!

要知道,朱俊大夫可是太医院的院判啊!

到下午的时候,时暮堂又来一个女子,相比早上那些姐妹的笑意盈盈,这女子反倒臭着张脸,只把十文钱往时暮诊桌上一拍,“我只有十文钱,爱治不治!”

时暮:?

看了眼桌上的铜板,慢慢弯起唇,“要不,阿姐先说说哪不舒服?没准不用钱也能治呢?”

这女子便是那日去找孔白术看诊的女子,名叫江翠。也是一家乐坊里以卖唱为生的歌伎,擅弹琵琶。

她听说时暮堂医术不错,但同时也听说,时暮堂的大夫诊金奇高。

毕竟,治疗菊园老板娘整整收了五十两银子,比孔白术下手还狠。

这哪是大夫?这不是强盗么!

但她这病症也十分闹心,一个月除了月事五天外,还有七八天的时间都会有下腹坠痛的症状。

更叫人尴尬的是,她月经期间还会流鼻血!

这一年来,因为鼻子出血的症状,她一个月有半个月都不能接客。

有几次强忍腹痛为客人弹唱,鼻子却突然流出血,扫了客人雅兴,反倒叫她陪钱了事。

这样太影响她挣钱了!

她之前花了不少银子在孔白术那里拿药,下腹坠痛的症状好了不少,但鼻子出血的情况依旧存在。

这才决定再花钱来时暮堂看诊。

但就十文钱,多了不给,不看拉到!

江翠说了自己的症状,时暮忍不住询问:“鼻子出血是和月事一起来么?”

江翠肯定地点头,“对,月事来,鼻血也开始断断续续地流,月事结束,鼻血也就停了。”

这女子自己也觉得匪夷所思,扶着诊桌凑到时暮跟前:“大夫,你说,难道月事会跑到鼻子里去?”

时大夫轻轻挑眉,点了点头,“对啊,还真是月事跑鼻子里去了。”

女子张大嘴巴,满脸写着不信,“你在说笑吧,这月事怎么能跑鼻子里去?”

要说人身上什么器官最神奇,时暮觉得子宫算得上一个。

子宫内膜原本是身体的正常组织,受激素影响,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形成月经。

自然,在这个世界里,还能一并影响着哥儿的潮热期。

女子所患的病,叫子宫内膜异位。

又叫内异症。

就是一些不安分的子宫内膜,跑到身体其他地方“安营扎根”,而且还能像肿瘤一样,侵袭器官,远处转移。

更牛的是,子宫内膜组织虽然跑到了别处,但照样会被激素周期性影响,然后把“月经”带给其他部位。

最常见的是跑卵巢、输卵管等离子宫近的地方,导致卵巢囊肿、输卵管阻塞。

还有跑到肺上,导致患者咳血,跑到输尿管里,导致尿血,跑直肠上,导致便血、腹泻。

不止出血,患上异位症,疼痛也会如影随形,什么痛经、排尿痛、排便痛、肠痉挛、性交痛、胸痛、腹痛……

时暮以前还听说过一个病例,子宫内膜异位到了脑部,一到经期,患者就嘴歪眼斜……

多少有点冤种了。

只要月经还没有停,内异症就会一直困扰着你,不断发展,甚至还有恶变的可能性。

异位症不罕见,可异位到鼻子里还是挺少见的。

时暮让江翠躺下帮她检查,在鼻腔里找出一个小结节,取出化验,确实是子宫内膜组织。

江翠只感觉鼻子稍微有点痒,轻轻一疼,就听到大夫说:“好了。”

江翠:什么好?好在哪?怎么好?

“药呢?”

时暮言简意赅,“你鼻子已经没问题了,现在腹部也不痛,痛了再对症治疗就行。”

看他就把十文钱收进钱箱里,江翠霎时火气蹿上头顶,站起就是一顿输出,“什么意思?药呢?银针呢?治都不治就说我鼻子没问题了?你比孔白术还黑是吧!”

时暮:?

其实,时暮刚刚已经在鼻内窥镜下,帮江翠直接把子宫内膜形成的小结节给处理掉了。

没想到患者以为没治疗。

想了想,把一串铜板又捏出来,“那要不你先回去看看情况,真好了在把诊金给我送回来?”

江翠盯着时暮半晌,揉了揉鼻子,一把抓走铜板,转身离开。

当然,没过几天,她又来了,还拽了一个和时暮差不多同龄的少年哥儿一起来。

“小洛,你就听姐姐的去诊治一下吧,不然叫姐姐如何放心得下!”

“姐,我我真没事!”看得出少年哥儿很是抗拒。但女子坚持把人往医馆里拽。

江翠责备,“你看你!那天见王公子,就因为身体不舒服搞砸!再不治怎么成?”

少年哥儿讲话语调很是温柔,但带着几分怨念,“姐,我不想见什么王公子。”

江翠瞪了少年一眼,“王公子的爹乃是国子监的司业,不知道多风光!”

说着把人拉进时暮堂中。

时暮刚看完其他病人,医馆中空着。

看到时大夫,江翠多少因为那天不信他有点不好意思。

虽然也不知道这大夫给自己鼻子上了什么药,但这个月月事五天,她鼻子一点血没出!

原来,时大夫当真医术高明。

江翠此刻看这大夫,都点看神仙的感觉。

五官清秀,眉目和煦,一身白衣,像极了那救苦救难的菩萨。

今天特意带着弟弟来,一方面是弟弟不舒服,另一方面是她想把欠时暮的诊金给付了。

询问这名名叫江洛的少年的情况,江翠说他最近食欲不振,还时不时犯恶心。

时暮听着这症状,职业习惯地追问:“和男子同房过么?”

江翠霎时脸色大变,高声责备,“时大夫你说什么呢!怎么这样平白污人清白,我们家小洛还没成亲呢!”又得意地看了少年一眼,“小洛的相亲对象可是国子监司业家的公子,怎么可能会和男子同房!”

江翠这边说着,江洛那边反倒是神情别扭,眸光闪烁。

时暮微笑,“习惯性一问而已,妇产大夫嘛,就这样。我先替小洛检查吧。”

江翠又叮嘱:“请时大夫好好替我们家小洛诊治一番,他后天还要去见奉直郎家的公子呢。”

时暮:……

时暮也知道,本朝平民家中生了哥儿,都盼着嫁入官宦人家。

可,见过望子成龙的,没见过望弟成凤的。

带江洛来到布置在医馆角落的检查室,时暮先说:“给我看看你的后颈。”

江洛神情顿时慌乱起来,捂着衣领用力摇头,“大,大夫,我没有落印。”

时暮心里深深叹息,这种事情他一个妇产科的,看过真不止一次了。

高中生冬天衣服穿得厚,看不出来,还每天坚持跑操,然后肠胃不舒服,被父母带到医院。

问就是没发生过关系,查就是怀孕了。

时暮又说:“那扎个针吧。”

这次他没法拒绝,一查血,行嘛,hcg三万多。

hcg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主要由胎盘滋养细胞分泌,是检验怀孕的典型指标。

时暮看着眼前的少年哥儿,认真问他,“你……知不知道自己怀孕了?”

作者感言

Theface

Theface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