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47章 神箭手

青竹 寓风 2885 2025-01-11 18:56:48

父母来了,姜树也不急着回去了。

先去给房东送粽子,再跑去衙门给同僚分粽子,然后嚷着带他们去下馆子。

“你们在这儿歇一会儿,我马上就回来!”姜树拎着装粽子的篮子就往衙门跑。

姜四山夫妻两个新鲜地逛姜树租的小宅子。

就一丁点大一个小院子,一个小房间,他的马都养在房东家的马厩里。

刘秀霞把他屋子里收拾收拾,还没收拾好,姜树就跑回来了,要领着他们去下馆子。

姜四山一边说着花钱,一边高兴地走。

约好了下午来接他们,姜竹、沈青越赶着车在巷子口和他们分开。

姜树领着父母往南走,他们俩赶着车往北行。

走了一段儿,沈青越侧头看了眼姜竹,“怎么了?”

怎么情绪还低落了?

“想你爹了?”

姜竹“嗯”了一声。

沈青越:“我也想我爸妈了……”

他抬手戳了戳姜竹的脸,提议道:“要不然,今天我给你当爹,你给我当爸?”

姜竹:“……”

他无语地笑了笑,凑过来飞快地亲了沈青越一下。

“哎!大街上呢。”

“又不犯法。”

沈青越笑着去捏他的脸,被姜竹抓着手一起往韶家走。

到了韶家,他们才知道昨天姜树竟然已经送过节礼了。

姜树平时在县城晃,遇到了韶宗升、韶宗固他们,二哥、三哥喊得比姜竹还甜。

姜竹有点儿哭笑不得,“他自己在县城里,有事我四伯他们也管不上他。”

韶宗升:“放心吧,他比你会来事,我瞧他在县衙混得不错,老三有时候叫他出来喝酒,哪次也有几个同僚跟他勾肩搭背地出来。”

韶宗固:“他还往我们府的茶园介绍了不少茶商呢,我也赚了些好处。”

大表哥韶宗淮今天也在,还问起姜竹开荒的进度来。

他被派去看开荒的地方远,一去就是一两个月才回家一趟,过节回来也跟放假似的,一天抱着孩子不撒手。

韶家几个小孩儿对沈青越送他们的《长腿鸟》爱不释手,大孩子领着小孩子念,知道《长腿鸟》是沈青越画的,姜竹两个舅妈和几个表嫂也觉得新鲜,今年绣香囊时候,还专门给他们俩绣了两个鹤纹的。

沈青越在院子里带着他们玩了好一会儿老鹰抓小鸡,满院子都是大孩子小孩子喊声笑声。

美美吃了一顿午饭,姜竹和沈青越又收到一筐子的瓜果回礼,先去恩济堂号了脉,补了些润肺的药茶和驱虫防疫的药囊药粉,再去找姜树汇合。

今年不止山上,山下作坊那院子也得撒药粉防虫。从前荒久了,虫蛇肯定比别处多。

姜竹还给姜树他们分了点儿药囊药粉。

今天姜树两个姐姐也领着孩子回娘家送粽子了,他们到家时赶上一起吃晚饭。

姜竹和沈青越没在山下凑热闹,给四伯、大伯两家一人留了一个西瓜,就拎上东西回家了。

端午当天,他们俩照旧去湖边玩。

不过这次没带鱼篓,只带了根细竹竿当钓竿,沈青越要试试钓鱼。

另外他还想试试弓箭,姜竹背上了两张弓。

酱酱撒欢似的往后山跑,跑到草深的地方沈青越才把它喊回来骑上去。

这回他们没逮到偷偷进山的小孩。

端午前后也是收药的季节,孩子王江宏亮被他哥送到马五那儿学药去了,大过节的,书院放假,别的小朋友都去玩,他得去码头跑腿干活。

到了湖边,沈青越戴上草帽选了个鱼多的地方开始下杆子。

村里人钓鱼都是挖蚯蚓做饵,他也用竹筒装了几条蚯蚓,还是昨天上山前从家业那儿顺来的。

鱼竿就是普通的细竹竿,吊绳是家里找的细麻绳,鱼钩也不是铁的,是姜竹用竹片削的,沈青越很怀疑这样能不能钓上来鱼。

不过湖里的鱼见识少,说不定真有傻鱼上钩。

姜竹则拿着篾刀去砍了一大丛草,坐到他旁边儿用草编靶子,准备一会儿教沈青越练箭。

等草靶子都挂树上了,沈青越一条鱼也没钓上来。

沈青越放下竹竿,用石头压上,活动活动手脚,“是时候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技术了!”

他大言不惭地拿了姜竹最宝贝的那张木弓,力气抻满了,都没把弓拉开。

沈青越:“……”

姜竹忍笑递给他竹弓:“这个好拉一点儿。”

有把稍微趁手的弓,沈青越还是挺像那么回事的。

从前练习的基础还在,他姿势、技巧基本不用姜竹教,准头上没有辅助仪器只能凭经验和感觉。

刚开始,他离靶子的距离比较近,大概不到一丈远,沈青越一拉弓,酱酱正好凑到旁边,他连忙放下弓让姜竹把酱酱牵远,“把它拉走,你也离远点儿,省得我一箭出去误伤友军,显得我技术不行。”

姜竹笑着把酱酱牵到远处的树边吃草。

一箭出去,没有脱靶。

沈青越挑挑眉,吹了个口哨。

第二箭,又没脱靶,还离靶心近了点儿。

沈青越往后退了一步,潇洒地射出第三箭。

松手的瞬间,刮来一阵风,他的箭破风出去,方向稍变。

“啊……哎?!”沈青越愣了愣,把滑到嘴边的吐槽咽回去,变成了“我靠!”

正中靶心!

他自己都懵了懵。

手工的箭还是挺有准头的嘛!

“瞧见了吗?”

“嗯!”

“厉不厉害?”

“厉害!”

姜竹跑过去把箭拔回来,沈青越又退后了一步,这回,竟然也是接近靶心。

沈青越把弓举起来,“不用第五箭,神射手沈公子晋级下一局!鼓掌!”

姜竹配合地给他鼓掌。

他拎着弓往后又跑了一丈远,隔着两丈左右重新瞄准,开始频频脱靶。

五箭出去,一箭没中。

沈青越:“……”

姜竹:“……”

沈青越:“沈公子遗憾止步第二轮,淘汰。”

姜竹:“就差一点儿。”

沈青越:“都快差出二离地了!”

“多练练就好了。”姜竹笑呵呵地去给他捡箭,片刻后,还捡块儿石头回来。

“这什么?矿石?”

沈青越好奇地看,从石缝里依稀能看到一点儿蓝绿色来。

“绿松石吗?”

他蹲下拿别的石头磨了磨,又跑去水边洗一洗,洗干净后,颜色更明显了,“好像真是绿松石!”

姜竹都不认识绿松石,觉得颜色挺好看的,有点儿像沈青越的颜料。

姜竹蹲在旁边,好奇地问:“值钱吗?”

沈青越:“值钱,在哪儿捡的?”

姜竹:“箭旁边。”

沈青越愣了愣,笑起来“我怎么说来着!神箭手!走,再去找找还有没有。”

行程从钓鱼变射箭再到捡石头,他们俩兴致勃勃蹲地上一顿捡。

还真又找到一块儿疑似绿松石的石头。

另外沈青越又捡了几块儿颜色、形状都好看的彩色石头,洗干净了拿回去当镇纸用。

玩到下午,他们俩一条鱼没钓上来,石头捡了一兜。

沈青越把蚯蚓倒进湖里,洗洗手,收摊回家。

第二天他们俩带着昨天找的那堆石头到县里找玉石铺子给他们加工。

把杂质清理干净,里面的绿松石都不够给姜竹做个扳指。

他们花了一两银子让工匠给做一对吊坠。

剩下点儿残料,连同上面的一点儿杂质,磨成了几个圆的、椭圆的小珠子,散碎的沈青越也没浪费,捡一捡,回家敲碎磨粉,还能研磨成颜料用。

他们在铺子里买了一对细绳,直接穿好了,他一个,姜竹一个戴脖子上。

他们捡的绿松石品质不算太好,卖也不太值钱,但自己捡的怎么看都比店里更贵的好看,沈青越很喜欢。

姜竹低头看了看,把吊坠塞衣服里,沈青越则大大方方挂衣服外,搭配他今天穿的一身深蓝袍子,显得那块儿吊坠颜色特别亮眼。

姜竹看着看着,也把自己那块儿拽出来。

沈青越:“多亏还不算太小,再小一点儿,就得镶一圈儿金子了。”

可惜他们捡的其他石头真就是普通石头,只能回家当镇纸或压咸菜缸子。

一进村,就有人注意到他们脖子里挂的吊坠了,好奇道:“这是买的?”

沈青越:“在山上捡石头磨的。”

众人震惊:“山上捡的石头?”

沈青越:“对呀,山上捡的,还是宝石呢。”

“那能卖钱吗?”

沈青越:“能呀,县里玉石铺子就收。”

“那你们咋没卖钱呀?”

沈青越:“我好不容易捡的,当然不卖啊!”

别人都瞧得稀奇。

又不是小姑娘,大男人哪有戴项链的,沈青越就算了,姜竹竟然也戴着。

“你们怎么不弄个玉佩?人家有钱人都戴玉佩。”

沈青越:“这不是不够大吗?要不然你们谁捡着了大块儿的卖我,我去做一对玉佩?”

众人嘻嘻哈哈。

不过还真有人动心思想去捡石头。

家俊就想去。

他跑来围观了一会儿,觉得绿松石做个簪子发钗肯定漂亮,要是能捡到,可以给刘小丫和家蕙她们打点儿首饰戴。

正好端午没事,转天家俊带着家业他们就去找石头了。

吕香梅叮嘱他们:“就在村子周围找找,不许进山知道吗,端午到处是虫蛇!”

“知道了。”家俊还专门背了个小背篓,准备大干一场。

结果找到下午石头捡了不少,一块儿绿松石没捡到,倒是应了吕香梅的话,让他逮住一条蛇。

蛇是在山上抓到的,家俊他们路过姜竹家,先来问“小叔你们吃蛇吗?”

沈青越正在打水呢,差点儿被吓出应激反应,扔了水桶就往一边跑,“卧槽!不要,拿走!姜竹!姜竹!看看你大侄子!”

姜竹听见喊声连忙往外跑。

沈青越嗖一下撤到他身后:“什么都敢抓!你们也不怕有毒咬你们一口!”

家俊无辜道:“没毒啊,炖汤挺好吃的。”

家业:“江宏亮说蛇也是药材,镇上的药铺都收,小叔你们不收蛇吗?”

姜竹茫然:“不收吧?”

沈青越:“他那破医书上还说锅底灰童子尿也是药呢,你问问他要不要你的尿!”

家业震撼:“啊?!”

作者有话说:

沈青越:姜家俊,你可真是你小叔的好大侄!

家俊:我是啊。

作者感言

寓风

寓风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