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24章 后世谈

青竹 寓风 2422 2025-01-11 18:56:48

“……然后我们说说虞南画派,也叫青竹画派,注意一点儿,青竹画派是按地理位置分类,不是按风格分类,考试可能会考的。都预习过吧?”台上的老师将PPT翻页,“各类风格的画作流派都聚集在青竹书院,不能用简单的某个风格来总结,所以被称为青竹画派,但青竹画派也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同学们知道吗?”

学生们有气无力道:“交融……”

老师:“对!交融,我们看一下青竹书院这个地理环境……”

学生们唉声叹气。

他们中学学历史的时候就学过了。

虞国和衢国隔江而立,衢国内乱开始,虞国逐渐南侵,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衢国败亡,虞国统一南北。

发展过程中,曾经作为两国边界的镇南郡吸收了大量来自衢国的贵族与难民,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江岸码头快速崛起,水路江运一跃成为虞国南部最重要的交通方式,茶市商贸和码头文化迸发新活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他们都会背了。

宝峰县作为代表之一成为镇南郡靠水运崛起的新型重镇。

当年的小城,如今的文化名城,现在是江北省的第三大城市,比省石泉市还出名。

而青竹书院作为宝峰县的代表符号,是江北省除了自然风光外最出名的古迹和旅游景点之一。

且是江北大学的分校区。

身为江北大学的学生,他们入校参观校史馆的时候就看过了,校史馆讲得还更详细。

江北大学的青竹学院是历史上第一所综合类书院。

是第一个有专门的美术学院的书院。

建校历史今年正好一千年。

有民间保存最完好的藏书楼。

有各类古籍文献上万册。

画院流传的画作,能自成一个小型博物馆。

他们还有一堆在历史书上留名,威名赫赫的前辈……

在虞朝时期体系设置就已经堪比后世大学,有文院、学院、医学院、画院、射院、农院、工院、算院,还有自己的书坊、印坊,后来还成立了建筑院,进入新时代后,理工类的学院也成立了,不过书院面积有限,又在山里,规模一直不太大,再再后来,就和更擅长理工的石泉理工合并成了江北大学。

但问题是——

他们是艺术学院的学生啊!艺术学院为什么在石泉市本校区上课啊!!!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去宝峰校区上课呀?”

“别想了,那边现在是景区,建筑全是文物保护单位,能上课的地方很小,只有美院、文学院和农学院的研究生才去宝峰校区上课。”

“啊……!”

“不过大二有去那边的写生课,你们平时去凭咱们学校的学生证进景区不用买门票,去后面的伏蟒山景区玩还能半票,索道、漂流也能半票,假期可以去玩儿。”

“那我们能进青竹书院里上课吗?”

老师笑笑:“得看安排,一般是借人家山脚的镇小学教室上课。”

学生们又是一阵哀嚎。

“人家小学也有一百多年历史呢,而且那边东西很好吃的,民宿古香古色,说哪儿了,来来来,继续上课。”

“……哦,特点,如果非要说青竹画派风格上有什么共通的特点的话,那就是浪漫和故事性。早期的代表人物,都喜欢画神仙鬼怪,借以表达对战争、对黎民疾苦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批评……我们来看看张婉的战场饿殍图,你们看她的笔触,构图,虚实的用法……”

学生们终于来了点儿兴趣。

老师课件上的画比校史馆展示的全!

“张婉虽是女画家,笔触非常有特点,嶙峋有力,擅用枯笔,早期的风格带着森森鬼气,晚期的风格更是又高一筹,画山水磅礴大气。”赞叹完张婉的,“咱们再看另一位早起代表人物,注意,也是位女画家,青竹画派历史上有很多厉害的女画家,不要被她们的名字误导了,姜石生、沈善缘、姜诃、张束、沈乐仁,都是女画家。”

PPT上出现了一张精美细腻的竹鸡图。

“先看姜石生的画,比起张婉,她的风格就要婉约柔美很多,从史料看,她曾经师从张婉,不过从风格上看,其实受海张影响更大,就是同时期虞国著名的大画家,前面学过的海康张韬,以人物画为代表。姜石生在风格和画法上都有借鉴张韬,应该是她和丈夫在海康游学时曾师从张韬。她丈夫赵舒云书画也不错,不过书法长于画作,你们去青竹书院玩的时候留意一下,不少碑匾都是他的字,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多了解一下,学校官网和青竹书院博物馆官网都能找到高清电子版,他们的练习小作也有,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看看……”

有学生小声道:“还有情书。”

众人哄笑。

老师也笑,“对,还有情书和家书,谈恋爱的同学也可以看看。”

学生们又一阵笑。

“不过在用色上,姜石生是长于老师张韬的,她的色彩表现非常的细腻,师承另一位青竹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也是装饰画派的开创者,大家津津乐道的穿越者沈青越。大家看放大后的羽毛,看到了吗,这就叫明察秋毫,我们和真正的竹鸡对比一下,是不是一模一样?”

一片“哇”声中,老师又翻了几页姜石生的代表作,“姜石生的花鸟小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她的画一大特点就是观察足够仔细,然后用克制柔美而真实的色彩来描绘画面。”

“下面再说说沈青越。”老师顿了顿,“我也是穿越派支持者!”

学生们再次哄堂大笑。

“史上疑似十大穿越人物,他是最真的!咱们学校有个论坛,有好多相关的贴子,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史料,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我们看画……哪张是姜石生的,哪张是沈青越的,是不是很明显?”

他翻动着前面的画来对比,“左边?是不是很明显?同样是画雪景,我们只看颜色,姜石生的雪景用色更细腻,像是阴天的雪,沈青越的光影就更明显,他偏爱画晴天的雪,整体用色更大胆也更梦幻。你们看看他画的雪,这张,这张,是不是很梦幻,像童话一样?学插画的同学我建议可以多看看沈青越的画。”

他往后翻着,忍不住又道:“很多人认为沈青越在历史上只能算二流、三流画家,我是不认同的,他晚期的写意画得非常好,意境高远,尤其是竹子,画得不输于任何一位画家,说排第一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他留下的画太多了,传世最广的是早期的故事画,让大家都觉得他是画插画、画漫画的,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作为专业人员,我们不能只知道他的故事画,后期的风景、人物都很值得一看,尤其是青竹图,后世很多画家都有他的影子……”

他又开始滔滔不绝。

学生们惊讶地发现,一百多张的PPT,沈青越自己就占了二十张,看得出这位老师对沈青越的喜爱程度。

“……虞朝起对他的评价根本就不客观,直到三百年后,他晚期的画价值才被正视起来。不少评论家认为他在世时不受认可的原因是他赚钱实在太多了。早期的故事画流传太广,风格也太商品化了,受到了刻意的贬低和抵制,虽然把他分类到装饰画派,不能因为他的画影响了后世商业、广告和装饰,就说他只会画装饰画,这是不客观的。看他的画一定要分时期来鉴赏。”

“咱们再看中期和后期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画作……”

后面他讲起来速度突然就正常了。

认真听课的学生忍不住跑神了一瞬,盯着黑板上老师的姓氏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

下课后,她忍不住小声问:“老师,您是宝峰人吗?”

“嗯?是呀!我是宝峰人!”

“您是沈青越那个沈吗?”

老师愣了下,哈哈大笑,“我妈妈是那个沈!我随妈妈姓,算半个善院的沈吧,不过我欣赏他的画可不是因为他是我妈妈那边的祖先,我就是喜欢他的画。你们不觉得他的画,尤其是晚年的画,特别自由、洒脱、充满想象力吗?”

夹着笔记本要走的老师站在门口又开始滔滔不绝。

作者感言

寓风

寓风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