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枝很犹豫。
她小学和初中的时候经常去同学家里玩, 她和她们住得很近,要么在同一个小区,要么只隔一两条马路。上了高中以来, 这种活动就变得很少了,迄今为止,她只去江珠家里玩过一次, 为了给江珠过生日。
可是江珠的家和慕留的家好像不一样。
因为江珠和慕留不一样。
慕留循循善诱, “你见过我爸妈, 他俩人都挺好的,对不对?”
杨枝同意,“可是现在很晚了, 这样太打扰叔叔阿姨了。”
“不打扰, 他俩睡得特别晚,刘其名来我家的时候, 能待到晚上十二点, ”慕留翻出了手机,“我给我爸打个电话?”
杨枝点头了。
慕留对着手机讲道:“爸, 杨枝忘带家里钥匙了,她小姨还没回来,我想让她跟我回家待一会儿, 行吗?”
“好, 那你能烧点热水吗?我俩有点冷。”
“没感冒,是外面有点冷。”
“马上就到。”
慕留挂掉电话,朝杨枝伸出了手,“走吧。”
杨枝摸不清这个动作的含义, 双手环抱膝盖,一动没动。
慕留二话不说, 手掌抓住了杨枝的手腕,一用力,把她从台阶上拉了起来。
立刻松开了。
杨枝还没去过这个小区的里面。
小区是前几年刚建的楼盘,外面两排是高层,小姨的房子就在这里,里面是五六层高的洋房,绿化更好,楼间距也更大,价格也更高。因为这个位置离一中的初中部和高中部都比较近,所以慕留的父母买了这个房子,方便他上下学。
大门打开,屋内光线明亮,慕留的妈妈和爸爸站在门口笑脸相迎。
爸爸的穿着和机场那次相仿,妈妈却比杨枝上一次见她的时候随性许多,只穿了一身休闲的家居服,外面套了件毛衣开衫。
杨枝微笑,抱歉地说:“叔叔阿姨好,对不起,打扰你们休息了。”
“没有的事,”妈妈把两个人接进来,“快去喝热水,晚上是挺凉的。”
慕留应道:“好。”
他带着杨枝进了家门,换了拖鞋,拉着她坐在了沙发上。
爸爸端来了两
杯热水,“我给你俩再热杯牛奶?”
杨枝说“不用”,她捧着杯子喝热水,几口下去,身体暖和了。
慕留的家是南北通透的格局,客厅宽敞,绿植很多。
实木茶几上没有一点灰尘,沙发在坐下之前也很平整,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都井井有条。
杨枝想,也许慕留的洁癖是遗传。
慕留的父母坐在一侧的双人沙发里,妈妈问杨枝:“听慕留说你们是同桌?他还好吧?不是很烦人吧?”
杨枝笑了笑,“没有,慕留经常给我讲题,也给班里其他同学讲题。”
“那就好,他之前的同桌都是男生,总被周围的同学说太吵。”
“是他们吵,不是我吵。”慕留反驳道。
妈妈又问:“所以之前给你开家长会的就是你小姨?”
“对,”杨枝抓紧手里的空茶杯,“因为我家里住得远,所以上学的时候住在小姨家。”
“这样真方便,省得像其他家长那样租房了,那你家住在哪里?”
杨枝不高不低地说:“在西郊。”
妈妈和爸爸对了个眼神,同时看向了慕留。
他们都想到了自己儿子大年初一跑出去和同学见面的事。
慕留神色自若地喝了口水。
妈妈点了点头,对杨枝惊喜地笑道:“我也是西郊长大的,那边离市中心是有点远,但是环境好,慕留的外公外婆现在还住在那边。”
杨枝点了点头,她知道。
慕留也点了点头,他讲过。
妈妈:“学校的课业还可以吗?慕留说你很厉害,每次考试都有进步。”
慕留笑了一声,话里有话,“这次可以前进二十名。”
“……”
杨枝听出了他的揶揄,可是碍着他爸妈在场,她全当没听见,仍然笑着回答:“一开始觉得很难,这个学期好一点了。”
“没问题的,能考进一中的孩子,都很优秀。”
慕留在一旁听着无聊的对话,有点忍不住了。
他看着杨枝,“要不去写一会儿作业?”
杨枝一愣,“都可以。”
“那我俩去书房写作业了,”慕留起身,问他爸,“咱家还有什么水果?”
爸爸:“有芒果,苹果,葡萄,杨枝喜欢吃什么?”
慕留抢答:“你给我俩切个苹果吧,谢谢爸爸。”
杨枝欲言又止,闭上了嘴巴。
书房在最里面,去书房之前,慕留先带杨枝参观了一下他的卧室。
男孩的房间将近一个礼拜没住人,和他去香港之前毫无二致,一张大床上铺着整齐的深蓝色床品,角落里放着一个单人沙发和小茶几,上面放着一个黑色的笔记本电脑。
靠墙的架子上琳琅满目,最上面一层是奖杯和奖状,下面几层摆着许多相框,纪念品,工艺品。
架子底下是慕留还没来得及整理的行李箱。
杨枝看见一个相框里装着九张篮球明星的照片,“这个是什么?”
“是邮票,”慕留说道,“零八年的时候凯尔特人夺冠,这是纪念邮票。”
他把一枚绿色徽章指给杨枝,“这是凯尔特人的标志。”
杨枝盯着这些陌生的玩意,“都是你在美国买的吗?”
“徽章是我在波士顿买的,邮票是我爸买的。”
看完卧室,慕留关上门,把杨枝领到了书房。
书桌大得足够四个人一起学习,旁边摆着两面墙的书,古代的现代的,中文的英文的,散文,小说,游记,传记,什么都有。
“我看得不多,都是我爸和我妈买的书,”慕留搬来一把凳子,“我坐这个,你坐椅子。”
“谢谢。”
杨枝回过神,从书包里拿出了历史练习册,她计划留到明天写的。
慕留也拿出了历史练习册。
“你是不是很讨厌学历史?”杨枝问。
“?不是,我挺喜欢历史的。”
“可是历史是你这几科里考得最差的。”虽然也没差到哪去。
“……因为没学好。”
爸爸端着一碟切好的苹果进来了,他把碟子搁在两人之间,放上两个叉子,叮嘱了慕留几句,出去了。
这个家很安静,除了慕留和她的写字声,杨枝听不见一丁点响声。
她写完一课的选择题,悄悄和慕留说:“叔叔阿姨睡觉了吗?”
“没有,在客厅看书呢。”
慕留叉起一块脆苹果,递到了杨枝眼前。
杨枝有口难开,沉默地把叉子接过来,对着书架自食其果。
好难吃啊......
在她身边,慕留也给自己叉了一块,一下一下,咔嚓咔嚓,嚼得津津有味。
杨枝被慕留强行投喂了三块苹果,心情越来越焦急。
怎么小姨还没联系她?
会不会出什么事了?
她那个前夫会不会动手打她?
杨枝写不下去,干脆合上了练习册,正要给小姨打电话的时候,小姨拨过来了,她问了慕留家的楼门,说要来接杨枝。
慕留的爸妈果然没有睡觉,妈妈放下手里的书,和慕留一起把杨枝送到了楼下。
所幸小姨平安无事,她对慕留的妈妈连声道谢,简单问候了几句,搂着杨枝回家了。
慕留又和杨枝说了一遍“下周见”。
慕留奔波了一天,打算收完行李就去睡觉,可是爸爸把他叫住了,让他来客厅说几句话。
慕留随着爸爸走到了客厅,妈妈已经在沙发上坐好了。
一对父母表情严肃,慕留顿了一下,坐在了旁边。
爸爸开口道:“我和你妈知道,也看得出来,你喜欢杨枝。”
慕留没想到爸妈这么直接,笑着点了点头。
爸爸:“那你有多喜欢她?”
怎么形容喜欢的程度,慕留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很喜欢。”他说。
爸爸温和地笑了一下,“那我换个问法,你想和她有结果吗?”
“想。”
“是什么结果?你想和她谈恋爱?”
慕留点头。
“那你想谈多久?谈一个学期,还是一年,还是高中毕业,还是大学?”
“谈很久。”
一段没有期限的时间。
“特别好,那你认为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要做什么呢?”
“做什么都行。”
“但得是两个人一起做,对吗?”
慕留迟疑地点头。
“你今天为什么这么早从香港赶回来?为了见杨枝。”
“对。”
“你跟她多久没见了?”
“一个星期。”
“这只是一个星期,以后怎么办?等你去了美国,你要怎么办?一个学期见一次?”
慕留僵直地坐在沙发里,没有回答。
爸爸长叹了一声气,“你在这个年纪有了喜欢的女孩,我和你妈其实非常开心,因为爱和关系是人生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俩也不希望你是一个只会读书的孩子,当然你也不是。”
爸爸语锋一转,“但是我俩也希望你考虑一下未来,不只是你的,也有杨枝的,你们现在才十五岁,如果你刚才说你是一时兴起,我和你妈不会说这些话。但是,如果你想和杨枝建立一个长期的关系,有些问题你一定会遇到,比如时差,距离,社交环境,你有能力维持好这段关系吗?她能吗?”
慕留依然没有回答。
过了很久,妈妈走了过来,摸了摸他的头,“我和你爸很喜欢杨枝,不过我俩认为,一段关系,开始得早不如开始得好,但是,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你。”
慕留洗完澡,把自己锁进了漆黑的卧室里。
他今天非常累,可是他平躺在床上,盖着干净的被子,一整晚没有睡着。
杨枝回到家,问小姨到底出了什么事,小姨告诉她:“他一开始想复婚,我不想复,后来他想要房子,我也不想给。”
杨枝问道:“他是个很差劲的人
吗?”
小姨平心而论,“不算是。”
“那你为什么要跟他离婚?”
“因为我想离。”
“那为什么想离?”
小姨摸着她的头,“乖乖,这不是结果,是原因。”
当晚,杨枝没有借小姨的笔记本电脑。
她躺在自己的床上,用手机认真地查了一遍hors-champ的意思,确保自己下次一定写对。
画外。
是电影里镜头之外的所有东西,是观众听不到、看不见、却一定存在的东西。
是空白,是悬念,是暗示,是省略,例如希区柯克的《惊魂记》,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
杨枝对着屏幕认真学习了一遍,关上手机,合上了眼。
眼前有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慕留,骑车载她回家的慕留,给她吃难吃苹果的慕留,她微微扬起唇角,坠入了香甜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