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3章 起疑

我对太子暗卫有想法 安以默 3978 2024-12-29 12:42:28

“我不希望你嫁给太子。”

崔辛夷怔在了当场,先是茫然,紧接着困惑,最后难以置信地看着林元瑾:“为什么?”

她几步上前,连着追问:“你…您之前不是这般说的。”

“我不知你是否知晓,太子殿下愿给你侧妃之位,但按父皇之意,你若进太子府,便是崔才人。”林元瑾抬起眼,简单地说。

这其实就说明了皇帝的态度。

林元瑾并不认为皇帝会为了两个妾室的位份,亦或是她这个非亲非故的太子妃打自己亲儿子,但他绝对不会不在意外戚。

“我并不是怕你分宠,我只是……”林元瑾声音一顿,抿起唇,心里陡升一股强烈的无力感。

林元瑾想要崔辛夷有选择的机会,但又迟半拍地想起来,她自己当初为何没选择?

难道是她不想吗?

林元瑾没再说下去,只摇了摇头,透亮的眼瞳里升起一股浅淡的恹恹感。

“臣女不在乎位份!”崔辛夷坚定地说,双眸直视着林元瑾,真挚而热烈,“臣女恋慕太子哥哥多年,情不知其所起,只要能嫁给他,臣女什么都愿意做,您不必有顾虑。”

“是么,也好。”林元瑾看着眼前因恋慕而炽烈的双眸,呢喃着点了点头,只当方才没说那话,弯起眼笑了笑。

有个指望总是好的。

反倒是崔辛夷困惑地看着林元瑾。

她看不透眼前这个比自己年龄更小的太子妃。林元瑾做到了应该做的宽容,好像在太子身上她毫无私欲,哪怕长姊欺人太甚她都未曾失态。

初见之时,崔辛夷分明笃定林元瑾看太子的眼神盛满一腔真心,如今太子受伤,她又不紧紧守在太子身边,反而转身平静地走出殿,崔辛夷又没那么确信了。

她的真心怎么好像时有时无的……?

没等崔辛夷琢磨明白,太医院院正从殿内走出,没注意她们在一侧,神色紧张,大汗淋漓,匆匆离去。

张嬷嬷神色有变,似是思索。

马上,殿里又派人出来传唤。

一个宫女福了福身,低着头开口:“皇后娘娘请您一个人进去。”

“本宫知晓。”林元瑾点头应道,转头看了看崔辛夷,简单道了声告辞,腼腆地看向朝张嬷嬷,“您去歇会儿,不必等着我。”

“老奴省得。”张嬷嬷笑着答应下来,静静地看着林元瑾走进殿,毫不犹豫转身便追着方才太医院院正离开的方向而去。

院长越走越快,火急火燎地来到皇帝书房求见。

皇帝正等着他来,早已叮嘱了太监不必通传,直接宣进来。

“太子如何?”皇帝看着手中的奏疏,头也不抬地问。

他虽这般问,实则没怎么担心,他虽不是征战戎马之年,手上却也颇有分寸,太子顶多是受几下皮肉之苦,伤不到筋骨。

“陛下……”院正欲言又止。

皇帝听着声儿就觉苗头不对,浓眉一皱,疑惑地看向院正:“莫要故弄玄虚,有话直说!”

院正组织了一路措辞,如今满腹草稿都不知怎么说,只踌躇道:“太子似是有阳虚之兆,需得慢慢温补。”

皇帝猛地睁大了眼,手头的笔“啪”地一甩,墨点洒出一条慌乱的弧线。

什么玩意儿?他真把太子打出毛病了?!

“你昨日可不是这么说的!”皇帝质疑。

昨夜宴席的记忆还清晰可见,为此还有数人人头落地。

院正也很崩溃,别说是他,三个老太医昨天诊出的也都不是这个结果啊!

怎么一夜之间就变了呢!

“难不成是朕打出来的?”皇帝匪夷所思之下,竟开始自我怀疑,“可朕打的也是他后背啊。”

“这……”院正拿出一方帕子擦拭着额侧冷汗,斟酌着说,“下官认为,陛下打太子那一顿,不至于把他阳元打伤了。”

院正心里有事没敢细说,他方才反覆切脉,总觉得这阳虚之症不似一夜之间突如其来的。

但他官生几十年,昨日若是误诊,那便是杀头之罪,可疑点是若误诊,那也不该是三人同时误诊啊。

反正不管怎么样,肯定不是皇帝的问题!

院正补充:“太子身上除皮外伤,还有药物、熏香痕迹。”

“药物?”皇帝眸光一转,定下神,心下想既不是他的问题,那他就可以来慢慢清算到底是谁的问题了,“可是林家女勾引,下药所致?”

“主要不清楚太子到底服了何药。”院正支支吾吾,“若是动情之物,一般情况下没那么严重,但是也不一定……”

这话听起来像是自觉不太可能,但是又没说死,反倒让皇帝起了疑心。

皇帝在位多年,向来知晓官场作风,许多事虽经常被夸大,但向来是空穴来风。

“昨日太医三人诊断太子安然无恙。”皇帝平淡直叙。

帝王威压如九鼎沉沉压下来,院正霎时汗流浃背,扑地跪下,脑袋着地:“陛下,昨日千真万确,下官绝非误诊啊!”

“朕没说你们诊错了。”皇帝一摆手,眼底沉下重重阴翳。

昨日之事裴氏虽未直接出头,但明显是皇子伐异,造谣太子不能人事一语过重,皇帝百思不得其解,若非有完全把握,他们如何敢当众发难?

如今看来,仍是疑点重重。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皇帝盯向李公公,已有了想法,“去,召张嬷嬷来。”

“禀陛下,张嬷嬷已在外等候。”李公公笑脸相迎。

“快传!”皇帝立刻让他宣人进来。

张嬷嬷毕恭毕敬地走走进来,行完礼。

“你来得倒正是时候。”皇帝踱步几下,看着张嬷嬷,笃定地安排,“朕命你以注重嫡皇孙一事提点太子、太子妃,监视二人房事是否顺遂,尤其是太子。”

“老奴遵旨。”张嬷嬷应承下,面色稍有迟疑。

“你可是有事禀报?”皇帝顺势问。

“无论世事是非,如今太子妃身陷两难之地,既为长姊所为难,又不得太子、皇后之心……”张嬷嬷叹息道,“她脾性和顺,方才还试图提点崔氏女。”

“她心思纯良怕什么,朕不是让你去护着她了吗?”皇帝不以为然,言语底下带着难以察觉的戾气,“只要朕还在一日,就不许旁人欺负朕钦赐的太子妃。”

他好似在说林元瑾,又好似在说别的什么人。

但无论如何,张嬷嬷听到了她想听的话:“老奴替太子妃谢过陛下恩典。”

而他们言语庇佑之人,进入宣阳宫内之后,不出意外地即将遭到责怪。

林元瑾则跟着宫女踏入殿内。

宣阳宫内不同寻常,一片死寂。

越靠近里面越觉压抑,侍婢也愈少,只门口有依稀几个侍奉的人也宛若杵立的石雕,低着头噤声。

林元瑾刚跨过门槛,一个瓷杯就倏地朝她砸来,在她足边“呲啦”乍碎,打破了屋内的寂静。

她一怔,惊愕地望着皇后,澄澈的眼眸恍似迷茫。

皇后胸腹起伏,眼眶通红,似刚落过泪:“太子妃,你可知罪!”

太子闭眸,脸色苍白中透着潮红,虚弱地倚在一侧的座上,汗水浸湿了领口,身上衣袍褪了大半,半湿的白衫里缠着一道道染红的白绸,浑身透着药膏味。

“儿臣入宫便是为请罪,如何能不知罪?”林元瑾低眉顺眼地说。

她这一提醒,皇后愈发怒急攻心,因为皇帝金口玉言恕她无罪不说,还处处护着她!

“院正才言,太子受杖责,异常体虚,似受了虎狼之药,身上又有明显的熏香痕迹。”皇后严词厉色,“你们林家好大的胆,敢给太子下药?!”

林元瑾蓦然抬眼,与皇后对视,眼眸意外,似全然不知此事:“母后慎言。”

她一瞬间就意识到了皇后想干什么,熏香到底是不是林琟音下的先不提,那虎狼之药竟然也想怪到她头上??

“本宫就知太子向来不好女色,如何能被你那好姐姐一勾便失了分寸,如今看来却是不轨之人构陷!”皇后拉着太子的手,眼里悲苦,“本宫的符仪,受尽诬陷,吃尽了苦头。”

林元瑾茫然了下。

熏香是什么东西她能不知?左不过和男人口中的酒一样是个引子,若真有能完全迷幻了神志的香料,世道早乱了。

“此事尚不明了,儿臣也不知熏香从何而来,又是何功效。”林元瑾困惑地看着皇后,丝毫不接她口中的罪则,转而问,“太子体虚,是因棍伤还是药伤?可有后患?”

她作为太子妃,关心太子贵体再正常不过,但这话恰巧刺痛了心中有事的皇后。

方才诊脉时院正惊疑,半晌才给出的外伤好医,阳元却似有损,受了烈药影响不说,又因昨夜在熏香作用下肆意放纵,需得好好进补。

院正昨天在宴席上诊的和今日诊的结果截然不同,甚至像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短短一夜的放纵,影响甚大,着实令人费解,但他这些话可不敢和皇后说。

他留下药方,听得皇后提点便马不停蹄地走了。

皇后完全没想到,他转头就泄给了皇帝。

“太子气血有亏,近日不宜劳碌,在府休养。”皇后盯着林元瑾,心中烦闷。

林元瑾身边有个明晃晃的皇帝眼线,昨日宴席的危机刚过,她根本不敢把太子的病说重了,怕林元瑾一时失察,又引起怀疑。

早知如此,让那个替身进宫便罢了,何必让太子亲自进宫呢?

皇后乱了方寸,尚未想起之前她万般不愿替身在皇帝面前露面,如今放低了底线,竟觉得也没什么。

“那便再好不过。”林元瑾知晓皇后不敢说实情,安心地松了口气。

林元瑾不知皇帝之怒会不会影响林家,但林琟音所行之时她会书信一封送去林府。

“本宫慈母之心,方才一时气急,言语有失,是本宫不好。”皇后缓和下语气,面露疲惫,语重心长地说,“你如今为太子正妻,担待的事也多,本宫将太子托付给你,你好生照顾他,可好?”

“儿臣谨记在心。”林元瑾轻声应道。

皇后这棒枣手法用得熟练,只可惜遇上了完全不吃这套的人。

正当皇后准备再与林元瑾推心置腹一番,外面急匆匆跑进来一个宫女,从袖中掏出了一张黄纸递给皇后,上面潦草写了一行字。

皇后狐疑地接过来,刚打开纸张,脸色陡变,扶着桌案的手都一晃,桌边的茶壶险些坠落。

该死!

“你身边那嬷嬷在哪?”皇后突然转头,质问起林元瑾,竟不管束好身边人。

“儿臣方才孤身进殿,便让张嬷嬷去歇息了。”林元瑾疑惑地看着皇后,“怎么了?”

怎么了?那嬷嬷转头就去了皇帝书房!

皇后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也没细想林元瑾哪里能管嬷嬷去不去寻皇帝,只盯著书房眼线传来的黄纸,目光沁血,头疼欲裂。

一旁的太子适时地睁开眼,从皇后手中接过那张纸,看着上面写着方才为他诊治的院正转头便去书房寻了皇帝,将他阳血有亏的事相对隐晦地禀告给了圣上。

院正原是崔家扶持之人。

“母后莫慌。”太子扶着桌案坐直身子,先是挥手将宫女遣下去,将那纸张放到一侧的烛台上。

暖金的火光明灭,黄纸在摇曳火光中变得漆黑,最终化为灰烬。

张嬷嬷是皇帝眼线,知道不过是早晚之事。

皇帝本就多疑,经过昨日宴席一闹,也不知有没有完全放下疑心,但今日一来,哪怕生事端,也不会像昨日轰轰烈烈。

纸上写得一清二白,皇帝要张嬷嬷监视太子夫妇的房事,以此判断太子到底是否能人事。

就是不清楚张嬷嬷究竟会做到什么地步了。

“太子妃。”太子柔声开口,似按捺不住体虚,咳嗽了两声,眼眸温润地望向林元瑾,朝她招手,“孤有一事想求你相助。”

林元瑾走过去,下一瞬手指就被太子牵起,捧在手心拢着,激得她浑身鸡皮疙瘩暴起,用尽全力才遏制住抗拒感,好奇地问:“是何事?”

“孤昨夜与你长姊共度一夜,并非全因熏香之祸,但也并非是爱惜于她。”太子轻声与林元瑾说,搭着她的手背,“她言你大病初愈体虚,孤不愿搅扰了你,看她依稀有几分似你,月色甚美,才失了神。”

林元瑾沉默了。

她觉得自己应该要配合太子的表演,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因为学习从未谈过恋爱,但她也不至于会被这种话哄。

好在太子不需要林元瑾来接他的戏。

“如今孤确实体虚,需要静养,大夫也说近日不可再近女色,以致气血浮动。”太子面上颇为可惜,好似因不能与心爱之人共度良宵而遗憾,“可经过昨日一事,父皇仍未消除对孤的怀疑之心,只怕因此要监视你我。”

林元瑾脑中串联起方才他们的言行举止,心领神会。

“太子妃可愿在府中与孤演一出戏?”太子深深地看着林元瑾,语气稍有低落“孤若非被歹人所害,也不至于出此下策。”

他掀起眸,笑容温情,意有所指:“等来日孤康复,定与太子妃琴瑟和鸣。”

“演戏?”林元瑾目露迷茫,“臣妾……”

“太子妃不必紧张。”太子怜爱地看着她,“出嫁之前,教养嬷嬷教过你的。”

“不过是落下帷帘的床笫之事,要不了什么功夫。”

“大婚之日碍于身体未能与太子妃圆房,实在是憾事。”太子端凝着林元瑾,语气郑重而认真,“二皇弟心思重,裴党狼子野心,孤不得不多加防范,不敢有丝毫错处。”

“你我如今荣辱一体,待此事一了,你我诞育子嗣,孤定然不亏待你们母子,皇长孙,乃至于未来的皇太子,都只能是咱们的孩子。”

说着,他垂下眼眸,眸光阴鸷,手轻轻地、意有所指地搭在了林元瑾的腹部。

作者感言

安以默

安以默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