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林元瑾蓦地回神,目光挪到身侧张嬷嬷关切的脸上:“怎么了?”
“殿下自出宣阳宫便心事重重。”张嬷嬷关怀道,“可是皇后因太子之伤失了分寸,训斥了殿下?”
她虽没跟着林元瑾进殿,但宫中女子的言行举止她见过太多,凭空揣测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林元瑾微微启唇,看着张嬷嬷,又垂下眸没说话。
她想着许多事。
皇后的斥责她已习以为常,太子自以为是地用皇太孙以及太子之位来安抚她,让她配合他来演戏,若是寻常太子妃只怕被他的话术迷得掏心掏肺,但林元瑾不是。
太子觉得是女人就无法拒绝这个诱惑。
林元瑾无比反感,腹部隔着衣服触碰带来的恶心久久不散,可她又不得不配合太子来演一出鹣鲽情深,如胶似漆的戏码。
“太子殿下说,等他外伤愈合,便来寻我‘叙话’。”林元瑾轻声说,脸上扬起一个羞赧的笑容,心里却寂静无波。
她要习惯忍耐,习惯伪装,无论有多恶心,都要如服下了珍馐玉露一般满足。
毕竟她喜不喜欢从来不重要。
张嬷嬷神色一松弛,连连说好,轻拍着林元瑾的手:“夫妻没有隔夜仇,您的福气在后头呢。”
“老奴还等着您诞下皇太孙,日后给您照看子嗣呢。”
与太子不同,张嬷嬷言语里目的也很明确,但总体呈善意,可惜林元瑾只觉得一阵阵的窒息感涌上来。
太子想怎么演?
上次是让崔夷玉在窗外守着,如今还多了个张嬷嬷 。
“嬷嬷说得是。”林元瑾答道。
她不像太子妃,反倒像个任由人摆弄观赏的玩偶。
哦,好像也不像,毕竟束之高阁的玩偶不需要绵延子嗣。
接近暮时,天幕霞光万丈,人间炊烟袅袅。
愈靠近府邸,路上的行人便愈少。
太子在东宫尚有事务处理,未曾与林元瑾一同回府。
林元瑾被扶着走下马车,刚踏进府邸,目光就不自觉地看向一侧直通向假山林的石子路。
深而浓重的橙橘如油彩落在石子路上,树翳下的假山林如透不进光,如漆黑的水墨。
他每回进府,都是走同一条路。
林元瑾明知此时不可能看到他正大光明地走在路上,却依然会想下意识去追寻少年的身影,好似这便能将她从沉重到让人溺毙的水中捞起一瞬。
传说人在濒死之际,会幻想出一个“同伴”,从而让其唤起求生的信念,等得救之后才发现世上并未有这样的存在。
林元瑾也不清楚她想找的究竟是什么。
理所当然地没有看寻的人影,等林元瑾回到院落,却发现花团锦簇的院子里乌泱泱跪着一排人,气氛凝滞至冰点,步子不由得一顿。
只有李管事手持一棍子,怒斥着:“也不动脑子想想!”
“两位殿下都在宫里,若是合乎常理,太子妃的亲属岂会在这个时候来探亲?!”
李管事年纪不小,声音却格外铿锵有力,字字清晰,将跪着的人训得头都抬不起来:“太子妃心慈,我却不得不教教你们规矩!日后别说是太子妃的姊妹,任何人来太子府,都得有主子的首肯才能放进来!”
李管事注意到门口的声响,转过身来,脸上的怒意瞬间消失,带上和顺的笑脸,行了个礼:“老奴参见太子妃殿下。”
林元瑾指尖点了点因为疲乏而稍显笨重的头,半阖起眼“嗯”了声,稍有迟钝地说了声:“起来吧。”
李管事哀叹着说:“是老奴以往叮嘱不够,才让外人利用这些奴婢钻了空子,扰了太子妃清净。”
“本宫初来乍到就为繁事所扰,不清楚府里安排,过往是如何处理此事的。”林元瑾耐心地问,“之前太子的友人、亲属未有帖子,乍到府里来,也是先请入府的吗?”
跪着的仆从哑口无言,只更低了头。
“若不是,本宫也不会开这个先河。”林元瑾转过身,用信赖的目光看着李管事,“李管事忙碌,底下人擅自做主,一时疏漏也是有的。”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从来如此,往后也是。”
说罢,林元瑾愈发疲倦,转过身朝屋里走去。
张嬷嬷稍作停留,看向李管事,轻松似玩笑道:“殿下喜好清净,向来心善,但并非懦弱之人,她不计较,您可不能真就不当回事。”
“自然不会!”李管事立刻应声,重重摇头,“昨日当真是底下之人擅自做主,老奴真真是不知啊!”
他在府中这么些年,怎会犯这种错误。
“真相究竟为何按下不表,如今此事闹到了陛下眼前,那胆大包天的林氏女要进府为选侍,崔氏也要得才人的位份。”张嬷嬷笑着说道,挑了挑眉,提点,“人多热闹,您往后要安排的还多着呢。”
李管事百密一疏,未曾想这一疏竟成千古恨,一听皇帝便觉太阳穴突突地疼,却也如有了定心骨,笃定地说:“您放心,往后的琐事老奴定会安排得明明白白,定不会辜负殿下信赖。”
“如此便好。”张嬷嬷说完了,转身泰然地走进了屋子。
刚进里屋,便看见了林元瑾趴在窗边的绿菊旁,闭着眸似在浅眠,眉间隐见心神不宁,似乎在做梦。
张嬷嬷不忍吵醒她,从榻边取了一方小被,轻轻地搭在了她的肩上。
似乎越是头疼,就越不容易安眠。
林元瑾坠入了一个长长的梦。
梦到她没有和太子订婚,自然也没有遇险,不需要人救。
她嫁给了一个看不清面容的世家子,婚后平淡似水,压着她的从皇权变成了旁的权贵,朝三暮四的丈夫,表里不一的妾室,婆媳、妯娌间的龃龉,同样压得她喘不过气。
林元瑾开始不住地想念前世。
虽然有糟糕的家庭,但她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在法治社会以及国家的教育扶持下,她有自主独立的能力。
耳畔隐约传来关窗的声音。
林元瑾刚要醒来,眼皮却沉重得如何都抬不动,头疼欲裂下,紧接着又坠入另一场梦境。
梦里她回到了湿漉漉的悬崖下,冰冷的雨水滑过她刺痛的伤口。
眼前再一次出现了黑色的身影。
林元瑾狼狈地、小心翼翼地抱住少年纤瘦的腰肢,安静地泣不成声。
……
“夷玉。”
梦中之人眼覆面具,只露出一截皎白的下颌,薄唇微抿,陡然从阴影中落下,浑身漆黑若影:“属下在。”
房内早已屏退左右,只余二人。
太子手中笔墨不停,思忖着开口:“有件事要你去办。”
“孤算着时日,再过半月,便是例年秋狩之时,父皇率领阖宫上下前往秋山猎场狩猎。”
“如今孤不巧受了伤,伤筋动骨,只怕半月之后失了气势,被二皇弟压一头,有损威名。”太子手中的笔一停,看向崔夷玉,挑眉,“你替孤去。”
百官面前,太子名誉不容有失。
哪怕皇后封锁了消息,皇帝在宣阳宫大怒之事多少也传了出去,若在此时太子再在猎场失手,只怕会引起众议。
“遵命。”崔夷玉不疑有他,平淡答应。
往年秋狩之时,他也与旁的暗卫一同护卫在太子左右,自是知晓其中流程,此事不难。
“对了。”太子似漫不经心地提起,“皇帝怀疑孤身体抱恙,派了个嬷嬷监视孤与太子妃的床笫之事,你到时还得替孤演一出戏。”
“演、戏?”崔夷玉困惑,稍稍扬头,似是不知从何说起。
“这些事还要孤来教?”太子凉凉地扫了崔夷玉一眼。
“虽说是监视,但那嬷嬷总不会毫无分寸,顶多是在帐外守着听声,完事之后再去看看床榻。”太子随意地揣测,“你配合太子妃出出声,之后拿些白色浆液洒在床上即可。”
“属下卑贱之躯,如何能上贵人床榻?”崔夷玉垂下的眸光微敛,平淡地说,“此戏无需旁人来演,望殿下收回成命。”
既然不用真的献身出力,那太子完全可以自己来,何必有损太子妃名节,又牵连他人。
太子突发奇想让他来,日后再面对太子妃,定会心生抵触。
“孤近日饮药温养,不得气血浮动,秋狩也是让你去。”太子冷淡地说,但崔夷玉此话倒让他之前的怀疑少了几分,“若非如此,用得上你?”
“也不知那嬷嬷会如何监视,若只是听门脚就还好,若是距离近了,你就要另行斟酌了。”
“此行就是暴露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至关重要,”太子说着,眼神阴沉下来,“不能让他有分毫怀疑。”
届时别说他的太子之位不稳,之前宴席上的欺君之罪也会落到他头上来。
“孤不知太子妃是否会出错,情急之时孤允你控制住她。”太子轻描淡写道,好似在形容一个不重要的物件。
林元瑾擅自进宫告状,本就触了他霉头,害得他受皇帝斥责不说还受了一身伤。
她心思这般狭隘,不识大体,连太子妃都当不好,怎可堪皇后之位?
“下去准备吧,这些时日用不上你。”
“遵命。”崔夷玉平静地应下声,似察觉不到太子声色间对太子妃的厌弃,在紧随而至的沉默中后退几步,转身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在此之前,他要先去寻些工具和书册,为这场秋狩之行时不知风险的戏做足准备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太子说可以随意控制太子妃,他却不会真的这般做。
自那夜之后,崔夷玉再未见过林元瑾。
他不能,也不敢见她。
本以为这是划清界限的好事,太子妃也能回归正轨,他可以缓缓消解那短暂的失控,忽略寐时的旖梦,醒来时不堪的濡湿。
他是初初懵懂,便会本能臆想的困兽。
但如今竟又要因太子之命和太子妃牵扯到一起,甚至是要上同一张床榻。
崔夷玉步行的速度愈发快,冷风打在他透白的脸上,黑夜与他的身影相融。
他可以表现得平淡无波,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心脏异常地鼓动。
夜露浓重,秋风寒凉。
少年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落在了一扇窗外。
守在太子妃门外的婢女在打瞌睡,嬷嬷也不在。
他听到屋里只有一个浅淡的呼吸声,过了半晌,才听出太子妃好似睡着了,却睡得并不安稳,时不时会有挣扎的呜咽声。
他轻轻推开窗,留出一条缝隙。
屋里昏暗又寂静,只少女孑然一身趴睡在窗边的绿菊下。
绿菊枝繁叶茂,重重花瓣如千万细钩,被精心照料,甚至胜过它被赠予太子妃之前。
少年看着这盆花,清凌凌的眸光闪烁,瞳仁不自觉地颤了下,不自然地垂下眼睫,抬手彻底打开窗,跃进了屋里。
他当然认得这盆花。
“太子妃,去床上睡,莫着凉了。”少年极轻地开口,伸手想将睡着的林元瑾抱起来,放到床上。
夜色已深,他不知林元瑾身边的人为何会放任她在窗边坐着睡。
他一手托着林元瑾的后背,一手环到膝下将她抱起,就见金丝发箍坠落在地,如瀑的发丝滑落缠到他指尖,随着林元瑾扬起的脖颈,得见她苍白的脸颊上留着道压出来的红印。
好轻。
或者说,似乎有点太轻了。
少年尚未回忆起他刚将人从悬崖下救回来时林元瑾有多轻,就被林元瑾蓦然伸出的手紧紧地环住腰,头抵在了他的胸腹间。
林元瑾嘴唇微张,呼吸轻轻抽啜着,似无声地哭泣。
他蓦然失声,手僵在她的肩侧。
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