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07章 形式与内容互相影响

我靠写鬼故事爆红全星际 酸模 4572 2025-07-11 07:25:54

网上对于szl115到底是不是小玫瑰,以及《茧镇》这个文章到底是不是跑题的辩论还在尘嚣甚上。

正反两方吵得差点就要抄家夥在评论区打起来了。

小银完全相信,这篇文章当中的细节:“一叶障目”、“管中窥豹”、“坐井观天”这些成语,是szl115有意添加创造的,而不是一种偶然。

偶然撞一个成语,那叫偶然。

偶然撞三个意思相近的成语,那就绝对不叫偶然了。

换句话说,szl115绝对知道他自己在写什么。他对于他自己的作品当中的一切设计——人物、节奏、隐喻,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把“信息”联想为一个“信息茧房的茧镇”,自然也是他故意这么写的而已。

只需要这个言论一出现,支持szl115小说没有跑题的一方,就基本可以宣告胜利。

但是……

szl115显然并没有出现为自己辩驳。

他发完这篇评论之后,没有留下任何后记、写作感想、写作思路。

他就是发了而已,然后就跟当初的小玫瑰一样在写完《双生》之后,便消失不见了,连番外都懒得更新一章。

颇有一点“反正我写就是写了,之后你们爱怎么解读那是你们的自由”的狂傲味道。

从这一点来看,小玫瑰和szl115的性格倒还是挺像的。

*

“靠!神经病啊!”

坐在对面的长脖子突然将那早就空了的酒杯,又一次抬起来,狠狠砸在黑圆桌之上。

“铛”的一下,里面化了一半的冰块被高高弹起,撞在玻璃壁上,碎了更多。

她脸色难看,显得本来苍白的脸色现在更像是个僵尸了。

小银抬眼瞧着她,扫视她的神情:“怎么了?气性这么大……”

“这次复赛的晋级条件很苛刻,就是投票前100名成绩的作者,进入决赛圈。然后将受邀去阿尔法星的现场参赛。”

“那《茧镇》……”

“现在排名是56,甚至还隐隐有上升的趋势。进决赛那基本是稳稳的。”

“哦,那不是好事?”

“可有些人说,不接受跑题作品占用决赛名额。”

“扯呢!哪跑题了?”

小银只觉得,《茧镇》非常有意思,在大多数都是高科技的鬼故事当中,这个没有科技的作品,气质反而独具一格。

“对啊,你没看出来,也不代表人家szl115写跑题了吧!真是的……”

长脖子咬咬牙,咧着嘴,把手放在投射键盘上打字,显然已经在为了szl115跟黑子们勇猛对线了。

“呵呵呵呵。”小银觉得她这激战的模样有意思,笑了一下,牙齿和他的眸子一样白,然后拿起右手边放了十多分钟没碰的红酒杯,抿了一下。

*

如果一个读者披了马甲,怎样能在人群中,一眼把他找出来呢。

文笔文风?

一个作者码字时间长了,会留有自己独特的文风,成为习惯,很难改掉。

但同一个人,怎么会三本小说,三种文风呢。

“文笔文风……到底是不是判定一个作者的标准?”半个小时后,小银突然问了一句,也不管旁边的长脖子低个头在网上进行键盘大战,是否听见了他刚才的话。

“啊!哈哈哈!赢了赢了!”长脖子突然笑得乐不可□□张冷艳性感的脸上,顿时有了些孩子气。

小银邪睨她一眼,问:“怎么,吵赢了?把黑子劝退了?你还挺厉害。”

“那倒也不是……而是……”长脖子故作神秘,舔了舔嘴角。

“是什么?”

“是官方下场辟谣了。出来说《茧镇》符合参赛标准!让他们不要再闹了!”

小银“嗯哼”一声。

看来那群评委,还算是长点眼睛,能说句公道话。

经此一役,szl115胜。

他只需要表达出他自己对于主题的诠释,入关后,自有大儒为他辩经。

长脖子:“还有更有意思的呢。本来《茧镇》不怎么火的,没有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结果大家都出来这么一吵,反倒吵出来点热度。路人都要看看到底是怎么跑题的,结果一看,喜欢的还不少,投票更多了,排名直逼前20去了!”

“哈哈哈哈哈哈……”

乐。

两个人忍不住为这荒诞的现实面对面笑了一会儿。

笑完之后。

“对了,你刚才问我什么?”长脖子又提起。

小银被她突然的认真弄僵了一下,继而开始回忆,重说了一遍之前的内容:“我问你,一个作者的文笔文风为什么会呈现出多种变化。”

“这——”长脖子的黑色瞳孔看向近处的空气,微微颤抖,像是在回忆些什么,“前一阵有个人教我说,一般文笔,会有三重不同的理解。”

*

文笔,一个常常被听到,一个常常被说出,但又常常无法被准确定义的词。

垃圾星这边贫穷落后,自然留不下什么教育人才。

还国家政府机构,都是一群帮派,他们成天想着打打杀杀抢地盘抢资源,当然也没有大学设立。

只有几所志愿者投资建造的小学中学,能够得到别的星球的认可,进入别的星球的考场考试。

堪称文盲率高达80%以上的星球……

在这里,哪怕仅仅是识字认字,那都得被人高看一眼,比个大拇指赞叹一句:“文化人啊!”

小银的学只念到初中,就不念了,而在那短短十几年的学业生涯中,他不最爱上的课,就是语文!

老师天天让他们鉴赏这个散文,背诵这个诗词,简直毫无意趣!

就连一句极为简单的话“他像是饿了”,也要拉过来,在显示屏上拆开,给他们分析半天。

使得他一度认为,“分析文章”其实就是”过度解读”,没有的手法硬往上套。

但没有想到,他今天,竟然会主动问这种问题:“嗯……哪三重?”

长脖子咽了口唾沫,回忆一下半个月前的内容说:“第一重,就是追求“美”。为了追求文本而追求文本,修辞手法越多越好,引用的典故诗句越晦涩权威越好。”

小银:“讲究文风华丽?”

“对,而它的极致,就是‘骈文’。”

骈文。

全篇以双句为主,字句两两相对。要求对仗要工整,文本要绮丽,声律要铿锵。简直就是文章形式主义的顶峰。

语文老师之前让他们背过几篇骈文,当然小银毕业好几年了,也早就忘了。

就记得里面的句子都跟对联似的。上句下句字数一样,是对仗的,很工整很华美。

小银点头表示:“能理解。”

长脖子像是想起了更多的东西:“嗯……当时他还在直播间里的显示屏上,展示了几副绘画,给我们举例子来着。并指着其中一副色彩最为艳丽的美人图,浪漫主义绘画《达拉斯》说:‘这就像是大多数人,对于绘画评价的第一标准就是——美。只要这幅画美,那它就是好画。画的丑,那就是不好。’

小银想像了一下那个场景:

一个直播间,没有人出现,只有三幅并列的画,其中一幅画画了个美人。

而画外的一个沉稳声音在说:“美的文本,就像是这幅画一样,构图复杂、线条张扬、色彩明艳。很多人踏入艺术的最初原因,是因为追求‘美’,他们也用自己的一生,在践行这种美。”

那么小玫瑰追求的是这种吗?

应该不是……

他好像有很多很丑陋的用词,很卑鄙的人设,很恶心的情节。

“美”可能是有的,但绝对不贯穿他的整个创作。

*

小银把注意力从那想像当中收回,重新转移到长脖子脸上:“嗯,爱美是人之天性。那第二重呢?”

“第二重,就是简单直白,语言流畅,生动真实。此时,作者不希望读者过度关注到他的文本,而是关注他笔下的故事和人物。”

小银:“又不追求美了,追求自然真实……?”

长脖子:“啊对,换句话说,当你注意不到文笔存在的时候,那它就是最好的文笔。”

小银“哦”了一声。

没有文笔就是最好的文笔,真是很有意思的话。

长脖子:“他还说,这种文笔的极端,就像是现实主义电影的极致——纪录片。导演故意隐藏一切剪辑转场痕迹,让观众以为,这就是真实拍摄的东西。然后当场给我们放了一小段纪录片看,反正就跟新闻差不多吧。”

“……”

举例又转到电影上面了。

纪录片,拍的基本上都是真实的内容,至少也是导演自以为的真实。

里面很多镜头都跟现场采访一样,确实不像一般电影镜头那么讲究。

“他说的那句话叫什么来着……”长脖子一时之间想不起来,捂着额头在那边念叨了好几遍“说什么来着”、“说什么来着”,愁眉苦脸的。

小银:“……”

其实想不起来,你可以不说,犯不着这样为难自己。

“啊对对对!”长脖子一拍板,终于想起来了,兴奋不已,“最好的现实主义艺术,擅长的便是隐藏其艺术手段!”

而后她好像怕不严谨,又补充道:“嗯,具体的词汇可能有误,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小银:“嗯。”

他能理解。

在这里,文本,只是表达故事的媒介而已,自然不能喧宾夺主,给读者造成阅读困难。

本来他对这个话题好奇心并不大,但说到这里,原本那沉寂的探索欲,也不知不觉地被勾了起来。

小银身子向前倾:“那还有第三重呢?”

“第三重,就是——它没有固定的文风文笔。既不不追求美,也不追求真实。它可能追求虚假,甚至追求丑。它只追求表达。”

小银:“……”

到底是什么奇葩作者会有这种追求。

长脖子:“他说,很多人都觉得,文笔文风跟作者有关,是由作者控制的。但其实可不一定。”

小银将嘴张大:“啊?难道不是吗?”

这句话实在有些违反他活到现在的直觉了。

老师上课还跟他们讲过,哪个作家都是什么样的文风呢。

甚至还有一些固定的答题套路:***作家文笔朴实无华,***作家文笔冷峻淩厉,***作家文风绮丽唯美……

“不不不,在这种追求中,作者不重要,主角和题材,反而才是影响文风最重要的元素,“

长脖子说的太累,先是润了口唾沫,然后举了个例子,“比方说,一个第一人称的文,那么主角的性格就是文风。主角如果是疯子,那么文笔就应该也疯癫。作者甚至会故意写很多错别字,语句表达混乱。”

“嗯……”

小银想了想,这似乎有一些道理。

如果说主角性格,会影响文风。

那么,《我的舌头被绑架了》的主角安梦,是个小学生,文笔似乎确实幼稚一些,总是一惊一乍的。

《茧镇》的主角何羿,是个成年人,文章带给人的感觉,就沉稳平静了许多。

“那题材呢?”小银记得,还有个题材。

长脖子把胳膊肘放在桌子上,努力地双手按压太阳xue,进行回忆:“还有啊……同一作者,同一主角。但一本恐怖小说,通常要比一本感情小说的短句更多,剧情节奏更快,就连感叹号也更多。”

“嗯?”小银挑眉。

这、就连标点符号也有讲究嘛……

难以置信。

长脖子看他那迷茫的状态,道:“当时我也不太理解,就在直播间底下刷评论,说我没看懂嘛。

“然后他举例说,普通的电影镜头,是平均5秒钟剪辑一次。但是动作的电影镜头,是平均3秒钟剪辑一次。

“这其实就是剪辑师,为了让演员的打斗动作看起来更快、更利索,来调动观众紧张刺激的情绪。”

“……”

小银用舌头顶了顶脸颊,这样说确实就简单很多了。

他看过电影,也知道商业片,给他的感觉很快,剧情刷刷地过去了。

但文艺片,明明也是两个小时,但给他的感觉很慢,看着看着就要睡着了。

题材类型,会影响电影的感觉。同理,也影响小说给人的感觉。

有人批评过,小玫瑰简直就是标点符号的乱灾区。

他极其喜欢用这种“……”省略号,让小说的行文看起来排版很乱套,不美观。

但也许标点符号,也是作者用来控制读者阅读节奏的气口呢?

人们看到野外红色的警示标识,会因为习惯本能,而觉得危险。

标点符号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写作惯例,会表达特定的含义,应该也有这种作用。

当作者写“……”省略号的时候,就代表他告诉读者,你可以长长地、慢慢地舒缓一口气了……

当作者写“!”的时候,那他一定是希望读者呼吸一紧,把心脏提到嗓子眼上!

于是在交替的省略号和感叹号之间,读者一呼一吸,节奏也就完成了。

他记得《鬼久学校》当中的感叹号真的很多。

《茧镇》当中急促的感叹号好像就少了很多,几乎没有几个,更多的是平静的句号,和悠长的省略号。

*

甚至更进一步——

在《茧镇》中,szl115引用了三种不知道谁写的诗,网上搜不到,作者也连个注释都没有。

可引用诗句,也无非是因为诗的内容,恰好符合当下内容、人物和主题而已。

要不就是故作高深风雅,通过引用,强行增加小说的文学感。

除此之外,那还能有什么?!

但如果按照主角性格,会间接影响文风的观点来推理的话——

主角何羿的人设,不就是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假知识分子吗?他装作喜欢诗,其实并不喜欢!

或许,让读者去猜测,作者szl115是真喜欢诗歌的文艺青年,还是喜欢装逼卖弄,才是真正中了szl115的圈套。

因为szl115他想要表达的,主角何羿的人设……

就是这样迷蒙。

让人尊敬欣赏,又让人怀疑唾弃。

*

或许,szl115并不追求文笔,也没有想让谁觉得他文笔好。

他可以幼稚,可以浮夸,可以黑暗,可以丑陋。

他并不会抬头仰望那种东西,只是把它踩在脚下,当成垫脚石。

来让自己站得更高,以此看得更远而已。

……

小银的银眸,逐渐幽深起来。

“还有什么——‘形式与内容,是互相影响的,相辅相成。’什么文笔是形式,内容是表达……我的天呐……当时他讲的,本来我都快忘了,结果你这么一问,我又都给想起来了!”

长脖子双手成爪,崩溃般地挠了挠她那繁盛茂密的黑色卷发,啊啊直叫,

“我本来就不会写!文笔一坨大粪!他一给我扯这些,我就更不会写了,连动笔都不敢动笔了!”

小银:“……”

已经想像到了。

第三重,确实有一些反直觉。估计当时直播间的观众,都在弹幕上扣问号吧。

小银看她焦急崩溃的模样,弯了弯嘴角:“然后呢?他让你们关注于自己的表达?所以使用自己的文笔?”

长脖子松开头发,丧气道:“不!他叫我们忘记第三重……说那还不是我们现在该想的事。说那太难,也容易被误解。

“让我们就专心写第二重,质朴简单的文笔就好了,不要想着玩花活。因为这种阅读更流畅,在比赛当中也更容易获得读者的投票。”

小银:“哦——”

那看来,那个人还是给出了很实用的建议。

只不过……

这个人举的例子,总是会从一种东西到另一种东西,似乎很喜欢联想类比啊。

就跟szl115一样,把“信息”,联想成实体的“信息茧房”。

这两个人的创作思维方式,倒是很接近。

难不成“那个人”就是szl115?!!

*

他记得,在一个颓圮的石墙之前,黄沙之上,淮映勿曾经一袭黑衣,站在那烈阳里,跟他说过:

“创作者与创作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在于技巧,而在于思维。前者是‘术’,后者是‘道’。前者可以短期练习,后者却只能长期培养。”

当时小银还顺嘴问了一嘴淮映勿:“那会有两个思维完全相同的创作者吗?”

结果淮映勿却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来,眼神讥诮,反问他:“你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吗?”

“……”

小银心中分明。

这当然是不能。

那szl115,也肯定就是那个人了,否则两个人的创作逻辑不可能这么像。

*

小银的心脏骤然收紧,死死地盯着长脖子:“你说了这么多,所以那个人到底是谁?!!”

长脖子被他的表情吓到,往后缩了一下脖子,眨了眨眼睛,最后才从嘴里挤出来一个字:

“萤。”

作者感言

酸模

酸模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