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9章 三十九

君恩不授 浮舟 2592 2025-02-01 11:08:01

=======================

这位简行简权知,就是晏兰时的丈夫,当年殿试前三,学识出众,政事上颇有见地,可惜是个臭脾气,看不惯的事当面就敢提,比林如稷说话还难听,能把人活活噎死。

那已是冠礼后一年,晏钧现在回想,当年出于歉疚和保护,对一应事务着实把得太紧,以至关于他摄政的议论已有冒头的迹象,自己还不曾察觉。

那年殿试他照常做辅考官,结束后新科进士去他府中拜会,都是恭敬有礼,哪怕晏钧不收门生,也一口一个老师叫得亲热,盼望能给晏钧留下个好印象。

只有简行,他明摆着不愿意来,随大流行了个礼就杵在一边,大大方方看起了外头的春景。

这么多年,他也只有那次进过晏钧的官邸,偏偏就那一次见到了自家妹妹,最后把人娶走了。

晏钧从头到尾是一声老师也没听见,大哥更不可能喊,不当面参他那还是看着晏兰时的面子,所以一说要去见他这个妹夫,也不由得苦笑,知道萧璟是好心办坏事,“那就请大监带路吧。”

简行正跪在殿中奏事,他长相端方清俊,讲话也流利清晰,“明州虽已不是前线,但北边的土地沙碱难以耕种,当地人竟有一小半靠盗抢过路商队为生,还不如定安侯管辖的定州安稳,臣以为……”

话说一半,听外头大监报晏钧进来,他脸色一肃,硬生生停下来不说了。

晏钧亦然行礼,“陛下。”

“中书令坐吧。”萧璟微一颔首,他案上放着简行整理的小册,正听的聚精会神,“简权知,你说的这些,昨日述职不是都说过了么,说重点吧。”

简行开口,“昨日是照例述职,今日是臣一点拙劣想法,只愿私下说与陛下。”

萧璟这会也听出来不对了,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看看晏钧,忽然道,“简权知,这里没有外人。”

简行沉默,一会,他说,“那请陛下先行降罪于臣,臣才敢开口。”

自己这个妹夫犟是犟的很,聪明倒也是聪明至极,先把决定权递到萧璟手里,自己就算真想动他,那也无从下手。晏钧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捧着茶盏闲闲地道,“陛下,简权知既然这么说了,若不应承,岂不让臣下不安?”

闻言,萧璟怔愣一下,随即缓声道,“既如此,就罚俸一月吧。”

简行磕头谢恩。

“明州地界广阔,整个州被椤河一分为二,两侧地貌风土差距极大,”他一字一句,声音洪亮,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话多么惊世骇俗,

“臣想,不若将明州界址后缩,椤河以北只有三个县,一并交给定州,河南边的大片绿洲和田地照常管辖。”

萧璟:“如此匪盗之患就可解除?”

“商队过了椤河就会分流,一部分顺水而下,南侧劫掠于匪盗而言费力不讨好,只是北侧三县最为混乱,定安侯铁血手段,只怕比我们这些文官好管得多。”

简行不急不缓地解释,“更何况,明州是第二道防线,不能将关隘坐落在匪盗之中,这样也会让商队不安,失了民心。”

他条分缕析地讲完,室内安静了一瞬。

倒不是简行说的不对,实际上明州区划混乱久已有之,只是没人敢像他这样破而后立,何况谁也不知道这么大的动作,会不会惊起魏自秋。

萧璟迟迟不言,手上不住地翻着简行交上来的明州政事细则,忽的一停,仔细瞧了瞧,忍不住唤晏钧,“中书令,你来看……”

“陛下!”

简行居然打断了他的话,硬邦邦地说,“中书令或是其他什么大人要看,臣也有整理好的政册,还请陛下重视国体,切勿儿戏。”

萧璟:“……”

这哪是姑舅俩,比冤家还不如。

天子望着晏钧,神情是肉眼可见的疑惑,晏钧冲他轻轻摇摇头,站起身给他们腾空间,“简权知这几日将政册交来吧,陛下,臣就先退下了。”

他说完,也不看简行的表情,径自出了殿门。

外头只有崔忠承一个人守着,晏钧扫了一圈,就道,“秘书郎呢?”

“秘书郎这几日休沐,”大监道,“中书令怎么现在就出来了?”

晏钧含笑,“陛下长大了,要有自己的门生,我自然不方便呆着。”

自从宁安回来,小皇帝心情大好,身边人都跟着过得舒心,大监恨不得晏钧多留一会,“我领中书令去小厅喝盏茶,等陛下出来了再请您?”

晏钧:“不必,我这就回去了,明日再说吧。”

他理了袖袍往外走,蓦地想起身上的玉带还是今早从床底下翻出来的,不禁泛上一丝笑意,步子丁点不乱。

虎狼在侧,事还没完。

保宁殿。

简行的事说完了,萧璟让他坐,他不肯,笼着袖子站在一边,规行矩步半点不错。

萧璟已将册子看完,眉头微蹙,思绪从刚才见到的事上转开,又对简行道,

“你可知这册子里的东西,若是一件件翻出来,整个明州乃至朝堂都要乱上一乱。”

“臣所言无虚,陛下大可细查,”简行说,又忽然一揖,“陛下,臣还有一人要参。”

“说。”

简行从袖子里又抽出一本奏疏,“臣要参中书令晏钧。”

萧璟凤眸微挑,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简权知,你可知参的是谁?”

简行站得笔直,“如今朝中结党营私各成一派,又有中书令党同伐异,其心难测,唯今只有割肉补疮,方有一线生机。”

话说得够直白,萧璟行到他面前,不接奏折,反倒打量着他,“朕记得,你与他有姑舅之谊。”

“臣的妻子是晏钧之妹,与中书令无尤。”

“这么说,你是有心效忠于朕的?”

简行不看身边的天子,反倒跪在地上,向着紫檀色沉的书桌,“臣忠的是南楚,是为臣之道。”

萧璟不语,他立在简行身后,官员双手高举奏疏,手指有力半点不抖,显示出主人极其平静的心情。

“正平,”

再开口,天子的称呼亲密起来,他缓步走回桌前,拿起他手上那本奏疏,示意他起身,“我记得,你是墨州人?”

“臣是墨州清谷县人。”

萧璟略思索一下,就道,“清谷,那不是墨州水患最重的地方吗?”

“是,”简行道,“臣的父母就是佃户,年年受水患之苦,才希望臣读书出仕,不要步他们的后尘。”

他不是权贵家出身的孩子,一路清贫,能保持这种脾性也是难得。萧璟道,“那么,若要你治理水患,可有什么好办法?”

简行颔首,“清谷县外水道太狭,单纯筑堤拦水效果不好,不如两侧正常建造,最低洼处后退数里再建防水工事,洪涝来时用以泄洪,可保明年大片田地不受损。”

“倒是个好办法。”

萧璟思忖一下,这种工事费心费力,想来州县长官懒得去做,也未必有这样的号召力,他看向简行,“正平,我若调你去墨州治理水患,可会觉得太苦?”

简行俯身叩了一个头,“造福故里,臣求之不得。”

……

说是出宫,晏钧还是在半路上被人拦住了,又停在御道旁说了好一会话,正应付间,见自己妹夫出来了。

简行步伐很快,他这个人直,好事坏事都显在脸上,一转脸见到晏钧被人围着说话,好转的脸色又沉下去了,但也没走,犹豫了一下,过来站在晏钧面前,宽袖一笼见了个礼。

“刚才殿中没和中书令行礼,这下补上。”

晏钧:“……”

他看着简行一下子又要走远了,忍不住喊了一声,“正平!”

简行站住,晏钧又忽然觉得话不适宜出口,只好罢了,“没什么,早些回去吧。”

简行却好像想起什么,看他一眼,很是生硬地说,“多谢……中书令照顾阿盈,我会尽快接她回去的。”

他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晏钧身边说话的人见状就笑说,“看着眼熟啊,这不是鸿胪寺简少卿吗?”

“前两年外放了,”晏钧摇头,“也不知怎么,好好的姑舅兄弟,就是合不来。”

“嗨,人和人之间啊,就是缘分不同,连儿女尚有不孝顺的呢,长策也不必放心上。”

笑着的那人是户部钱尚书,他年逾四十,面白无须,模样像年画财神那么喜兴,“等日后自己成了家了,自然有其他着紧的人,你说是不是?”

他话多,能说,上的奏疏连萧璟都怕,洋洋洒洒一大篇,好不容易看完了,发现他的中心思想只有两个——要么哭穷,要么不批。

晏钧被他拖了足足两刻钟,听了满耳朵家长里短,说来说去就是钱尚书新宅落成,想请他过去宴饮消遣。

“哎,说来咱们还算得上同门呢,”钱尚书很是感慨地叹着气,“我这个做师兄的虚长年岁,有时候还要你照拂,实在惭愧,长策啊,你今日若不去,我可就真的没脸见人了。”

秋初的下午日光盛炽,映得晏钧瞳孔如黑曜石一般泛着辉光,看不清其中意图,他转过脸,对身旁的钱尚书微笑,“师兄都这么说了,自然要叨扰。”

--------------------

忘了说了,除夕就不更啦,过年去惹。。初一见哦

作者感言

浮舟

浮舟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