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天下同姓之人何其多。
说不定, 是她多想。
魏盛妤将将自我安慰了一番,就见崔成寒着脸道,“魏姑娘知晓渝北崔氏, 竟不知崔氏全族上下, 在流放期间早就死绝?”
这话一出,魏盛妤心下一松。「死绝」那就是没有活口,看来崔成和渝北崔氏也没什么关系。
她找补的说辞还未从嘴里说出,崔成淡道, “魏姑娘既是文人,想必自是有风骨。如今崔氏已经断后——”
“我明白。”魏盛妤忙不迭跟上, “此事也是我多嘴。”
她还想再缓和缓和,崔成一躬身, 退开了几步, “既然魏姑娘无事,我先去伺候主子了。”
魏盛妤哪里敢拦,好声好气地目送他离去, 心中却又生出几丝疑惑。
既然崔成不是渝北崔氏,他这般生气又是作何?
她想不通,也懒得在一个內侍身上费功夫, 总归两人不过是假扮妻夫罢了。
可视线落在那越走越远的身影,却也忍不住暗自品评了一番。虽说宫中內侍出身都不高,可能在御前走动的,姿容样貌都是梅兰雅气,俊秀之辈。
也不知这崔成有没有侍寝。
思绪到这,已是大不敬。魏盛妤险险截住这念头, 用手轻轻打了自己几个嘴巴,只道自己失了心智, 竟在这样的事上犯浑。
且不说别的,单是瞧陛下与凤君秤不离砣的模样,哪里还有别的位置。
她吹着江风,不知怎地又想起高采蓉。
两人刚刚才有了些惺惺相惜之意,此次前去,她自是也想好好寻一寻高采蓉的下落。
自打入学,高采蓉一直都是她认定的对手,两人比了这么多年。
若是高采蓉真消失在了渝北,来年春试,她就是拔得头筹,也会总觉得遗憾。
魏盛妤一会想东,一会想西。连身后来人都没发觉,还是许应书先出了声,“二姑娘,主子有请。”
陛下要见她?
魏盛妤眼皮一跳,暗道自己刚刚那放肆一言终是惹出了祸端。
她惴惴不安地跟在许应书身后,待见了元苏,下意识地就要跪下。
“二妹。”温和的声音从上首响起,元苏放下手中的书,止住了她下滑的膝盖,“你我姐妹之间,不必这样拘泥。”
虽说现在离渝北还有段距离,但若是再这样生疏下去,只怕落地就会露馅。
“是,是。”魏盛妤忙不迭点头,将将坐在椅上,阮程娇一掀帘子从外进来,“师姐。”
元苏叹气,低道,“怎得又忘了?”
“大姊。”阮程娇顺着唤了称呼,坐在了魏盛妤对面。
“我今日叫你们前来,便是要安排到了渝北之后如何行动。”元苏摊开一副渝北的手绘地形图,里面详尽地标注了各处地标、街道与官衙、码头位置。
“城南多茶叶生意,二妹最是善茶艺,你与崔成在此处打听。”
途径渝北的船只不只有官盐铁器,还有茶叶丝绸。各行商人之间都有自己的信息网,多方打听总是不会错的。
“程娇于兵器熟稔,你与书钰往城东。瞧瞧那一片的铁器行,最近可有什么风吹草动。”
“大姊,那你呢?”阮程娇皱眉,甚是担忧,“我们都分散开,谁来保护大姊。”
“我亦是个女郎,也习武多年。更何况还有许应书跟着,出不了什么岔子。”
元苏话音才落,阮程娇眉心皱得更紧,“大姊三思,许大人虽说马术尚可,却也只是个文人。若真要对战,怕是抗不了对方三两招。”
他这话说得不客气。许应书眉毛一挑,陛下此次前来,尚有暗卫相随。更何况她也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人。不过,与阮程娇争论此事,没有任何意义。
“大姊,我觉得小妹——”魏盛妤熟稔的称呼才到嘴边,立时就感受到了一股凉意从对面而来,阮程娇眉目冷肃,似是不满被她这样称呼。
不过魏盛妤也只是奉命行事。她装作无知无觉,继续道。“小妹说得有道理。不如由小妹妻夫陪着大姊一同往北面去。”
渝北是几条江河的汇入之地,是以各地的商旅船只多经过此地。魏盛妤在家中被魏太傅抓着紧急补了不少经商之道,此刻极为底气道,“大姊,茶叶与铁器行,不如都交由我去打听。”
“大姊,我觉得这提议不错。”
程娇很是欣赏魏盛妤的上道,“魏姑娘口才亦好,与商会的那些人打起交道也更容易些。”
这倒是实话。
程娇性子傲又孤僻,除了与她亲近些,跟旁人都是副冷若冰霜的模样。若是她去铁器行,只怕能问出的细节不多。
元苏略一思量,看向魏盛妤,“既是如此,就按你说的办。”
“大姊放心,此事尽管交由我来。”魏盛妤自是不会错过表现的机会,当即又是表了一番忠心,斗志昂扬地回自己房里翻着魏太傅替她搜寻的笔记,把要说的话一遍遍练习了许久。
阮程娇得偿所愿,出门时亦松了口气。
待许应书从外合上门,元苏瞧了眼立在自己身侧,一副低眉安静的崔成,“盛妤是个读书的苗子,却也骄纵惯了,一得意忘形就会说错话。”
“渝北是你的故乡,崔氏过往名下产业亦多。几乎大半个渝北,都是崔氏的生意。论这些经商之道,你远比她要熟稔。这也是我命你与她扮成妻夫的缘由。”
“奴明白。”崔成躬身,
元苏轻道,“你从此刻开始亦要改了称呼和自称。”
“奴......”崔成顿住,他已经很久没有用过这个字眼。卑贱的官奴,下等的贱民,是不配自称为「我」。
即便很久之前,在他被元苏从死人堆里救出之时,她就免了他的奴籍。
崔成也不曾唤了称呼。
他本该与家人一同死在那场雨雪交加的冷夜里,他本不该生出求救的意志。
他宁愿自己真的死了,以保崔氏骨气。
可他却又怕死地苟延残喘了这么些年。
「崔成」
他将脸垂了下去,他根本不配这个名字。
“我说过,求生并没有错。”元苏只瞧了他一眼,便知症结所在。
“你那时意识不清,又混在人堆之中,便是有求救,也早就被沿途而来的脚步声、马蹄声掩盖。”
与早前一样,元苏低低地,再次复述了那晚救他的情形。
“我之所以能发现你,是因为你的母亲。”她看了眼肩头微颤的崔成,“是她保持着举臂的姿势,用最后的意识,为你搏出了一线生机。”
“若非她姿势怪异,我不会发现你。崔成,你母亲至死,都不曾想过让你也没了生命。这些你不该忘记。”
元苏知道这种眼睁睁瞧着所有人死在自己面前的无力感,更清楚独活下来的愧疚有多难熬。
仿佛在半边烈火半边寒冰的地狱,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承受着无法宣之于口的苦痛。更像是赤足走在刀尖,流着血泪却又不得不继续。
但这世间只有活着,也只有活着,才能有更多的可能。
“更何况,你的命是我救的。”元苏心中喟叹,激他,“便是到了渝北,你也是庆元宫的崔掌事。国事当前,你怎能夹杂个人恩怨?”
“奴不敢。”
崔成话一出口,自己也愣在了原地。好半晌,才寻回自己的声音,“大姊。”
元苏松了口气,崔成平日里瞧着温和妥帖,性子确也执拗。再加上短短十九年,又经了大起大落。一时半会走不出阴影是正常的。
此番来渝北,他肯主动开口。元苏是意外的,却也很是欣慰。
至少,他能鼓起勇气再来渝北。
当初崔氏出事,是因官盐税收贪污。如今新官上任也不过三年,渝北又出官盐大案。元苏直觉其中必有些关联。
三年前,正逢内乱伊始。便是出了案子,也都潦草结案,如今却是不同。她既亲自前来,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元苏心中坚定,待下了船。几人就按照早前的安排,分头行动。
初入渝北,并未发现什么异样,倒是越往码头走去,暗地里打量的视线就越来越多。
那些都是些普通百姓,手上有常年劳作的粗糙,面容也被江风吹得黢黑。
“妻主。”
“别怕,我在。”元苏与他笑笑。
戴了帷帽的颜昭紧紧抓住她的手,心中也有些不安起来。连他都能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注视,可见此地当真是有些不寻常的。
他担心万分,稍一走神。就被同样粗心大意的一个年轻男郎给绊了一下。
颜昭有元苏牵着,自然没有跌倒。倒是那个年轻男郎回头咒骂时,口里一噎,把刚刚才含在嘴里的半块麦芽糖呛了进去。
周围人都等着瞧热闹,谁也没注意叉着腰,又涨红了脸的男郎出现了异样,只当他被这几人中那个年纪略小的女郎迷了心。
“瞧瞧这吴阿四,也不怕他家娘子吃醋,当街对着别的女郎又是脸红又是结巴的。”
“要我说,这也怪不得吴阿四,毕竟这小娘子的确长得貌美。”
她们左一言右一语。
还是元苏瞧着不对,当即与阮程娇递了眼色,单步上前,从背后环住吴阿四,一手握拳极快地在他腹部稍上的部位敲打,不等众人反应,阮程娇一手捏住吴阿四的双颊,迫使他张开嘴。
“不好,这些外乡人欺负吴阿四!”
也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刚刚还被眼前这一幕怔住的百姓登时群情激奋,顺手抄起身边的家伙事就围了上来。
在渝北码头,还没有谁能欺负她们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