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臣遵旨。”许应书抱拳躬身退了下去。
寂寂的御书房中,亮了一夜的莲灯明明暗暗,终究还是在渐明的天色里, 黯淡了下去。
“陛下。”崔成亦是在外守了一夜, 眼瞧着快到上朝的时辰,这才稍稍出声提醒着,“该上早朝了。”
话音清清楚楚落在地上,站在窗边的人却没有动。唯有一声长长的叹息, 似是从岁月中穿过的风,消失的无影无踪。
“浮玉轩——”她侧脸, 背着光神情不辩,“封了吧。”
“……”崔成一愣, 忙不迭应下声道, “是。”
她身上还有临窗凝结的霜,在七月的天气里,带起半袖的潮意。元苏却仿佛无所察觉, 习惯性地负手,迈步往外走去。
这世间还有许多重要的事,许许多多无关情意却关乎民生的事。
內侍们往浮玉轩上挂锁的时候, 这消息将将传到福宁殿。椿予唬得脸色都煞白,小心地遣了其他人去别处候着,跪在颜昭脚旁,低低道,“凤君,可是阮将军临行前与陛下说了什么, 要不好端端的,陛下怎么会封了浮玉轩。”
“这天下是陛下所有, 后宫之中的亭台楼阁自然也是,陛下想封了某处,自是有她的道理。若真是阮将军说了什么,这会福宁殿必不会这般平静。”
他信得过阮程娇,毕竟能与陛下并肩作战几载之人,必定心性不差,一言九鼎。
陛下在阮程娇出京之后才封了浮玉轩——
颜昭微微一思量,便明白了几分。只是这些是她们之间的事,只要不牵连他,不连累颜府,他压根儿就不在意。
虽然他心里这样想着,眼神却时不时地往窗外看去。
“凤君可是在等陛下?”又一次进来添茶的椿予顿了顿,将他手边放凉的茶重新换了温热的,压着些笑意道。
“胡说什么。”颜昭倏地收回视线,低头瞧着自己手上做了一半的绣活,“我不过是担心陛下会秋后算账。”
他口硬心软,椿予最是清楚,跪在他脚边边替他揉着腿,边低声道,“凤君若是真的担心,不如去御书房瞧瞧。奴已经打听过了,陛下这会就在御书房中。”
“谁让你去打听这些!”颜昭心中微急,若是被陛下知晓,必会以为他念着她,想着她。
他……他才没有这种想法!
“这都是凤君过去的嘱咐。”
几日下来,椿予也看得清楚,到底是陛下有了转变,如今自家主子那颗冰封住的心明明就已经动摇,只是过往三年的冷待着实磋磨,这才压住了他的思绪,模糊了心意。
“我?”颜昭一梗,对忘了的那几月越发有些好奇起来,“椿予。”
他极为严肃地唤住知晓许多的內侍,“你……与我细说说,那段日子我与陛下到底是怎么相处的。”
虽说早先椿予也简单提了一嘴,但那时候的颜昭并未意识到这段日子有什么特别。
直到最近,他的思绪越发地容易被她牵动。颜昭方明白,那几月或许真的有什么不同,才让他这样胡思乱想。
“凤君自是与陛下日日都呆在一处。有些时候陛下事务繁忙,喏,就像最近这段日子的时候,凤君都会去暖阁等着陛下。”
椿予将事实娓娓道来,坐在软榻上的男郎眉眼却越来越冷,“这真是我做的?”
“是,凤君还亲自缝制了陛下的中衣,做了香囊、兜子、荷包……”椿予巴着手指一样一样的数着,末了又补充道,“就是用膳,您都要跟陛下坐在一处,两个人要好的分同一样蟹黄包或是别的菜肴。”
“……”
颜昭沉默,看了椿予好半晌,直到椿予后背发凉,方幽幽道,“我……那时候可是被人下了药,才这样失智?”
这不像他,一点都不像。
虽说眉眼中的冷清的确是装出来的架势,但他绝非是会黏在女郎身后的小尾巴。
更何况那是陛下,一直都不喜……
纷乱的思绪到这一顿,难得有了些迟疑。妻夫之间,喜与不喜其实是能感觉出来一点的。
譬如在那些祖制的夜里,一向冷淡的她会成为一把火,将他生生融进骨血。
每每这个时候,他才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真的是她的夫郎,而非一个摆设。
可最近她又有些不同,不在祖制的日子里,她也会将他吻得失了神,迷了魂。
白玉般俊俏面容倏地一红,使劲摇了摇头,薄唇一咬,默默把那些不该想的从脑海里清了出去,这样的情形他在话本上见过,就是女郎贪图一时新鲜罢了。
她定是觉得那几个月的他与平日不同,才会温柔待他。
“凤君。”说到这,椿予忽得想起一事,“早前陛下曾安排素月大夫入宫为您请脉,只不过那会素月大夫恰好有事,今提前递了信来,说午后便来请脉。”
素月先生的医术在大晋是出了名的精湛,颜昭自然明白。
他点点头,余光瞥向高架上最明显位置好好摆放着的小木人和小木马。
原来大婚时的小木剑只是其中之一,她还亲自准备了这些。
寂寂许久的心慢慢动了动,或许并非那些不入流的传闻所说,他的凤君之位也许不只是凑巧。
她也有在期待,期待与他的大婚。
“凤君?”椿予又巴巴说了一堆,结果坐在软榻上的男郎却没有半点反应,他疑惑地微微抬眼,入目便是自家主子若有所思的样子。
“嗯?”颜昭回神,就听椿予低道,“您刚刚可是在想陛下?”
“……胡说。”蓦地被戳中心事的男郎偏开脸,只冷清了眸色强装镇定,“我只是在想这只小猫该怎么绣。”
绣小猫?
这还不是陛下喜欢的样子,椿予压住笑意,不敢再多话。
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素月坐着软轿入了宫。
她年事已高,近来身子骨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先是去了福宁殿,等再去御书房时,老人的脸色便凝重了许多,三根手指搭在元苏的寸关尺之上,许久才叹了口气,拿开手。
“陛下近来可有什么不妥?”
“孤身子一向结实,倒是您,瞧着鬓发花白了不少。”元苏亲自扶着素月坐下,道,“刚刚您也给凤君把过脉,他身子如何?”
“凤君身子已无大碍。”素月看了她一眼,颇有些担忧,“倒是陛下的身子,脉象有些不妙。”
“孤?”元苏不以为意,“孤近来是有些难以安眠,这都是些老毛病了。”
“陛下,老身这里有副方子,若陛下某日泛起了心痛之症,可依此方缓解。”素月知她脾性,又道,“一会老身也会把这方子送去永嘉侯府,陛下最近切莫伤怀动怒。”
“瞧您这话说的,孤若是真有什么事,自然还是要麻烦您老人家。”元苏听她言语中有交代之意,忙打趣着。
素月却是摇头轻笑,“陛下既是需要老身,老身自当效犬马之劳,只可惜年岁不饶人,有些事还是要提前交代筹谋。”
“陛下以自身血肉解了凤君体内玉龙香,损了气血。虽有汤药进补,但终究有亏。是以陛下这心脉才会虚弱,须得好生调理。”
她一面缓缓说着,一面起身跪拜,“如今凤君身子已无大碍,老身也算对得起陛下嘱托。”
“先生忠心之义,孤感怀在心。”元苏起身,搀扶起颤巍巍的素月,“先生之语,孤谨记在心,先生不必忧心。”
“如此,老身就告退了。”得了她保证的素月放心不少,临走时又千叮咛万嘱咐,直到元苏头都点出花影,方坐上软轿出宫。
“陛下。”候在一旁的崔成拿了锦盒上前,“此方重要,可要送去福宁殿好好收起?”
“不必。”元苏斩钉截铁地摆手,小黏糕并不知晓自己曾中过毒,如今他身子刚刚恢复,着实没必要把这方子送去让他忧心多想。
她看了眼笔墨刚刚干透的方子,想了想道,“就放在暖阁吧。”
元苏埋头又看起了奏章,朱笔御批了几本,又似想到什么,问道,“凤君这会在做什么?”
正添茶的崔成神情一僵,极快地掩下,平静道,“刚刚有內侍来禀,说是在做绣活。”
“绣活?”
小黏糕并不常做这些针线,每一回都是给她做些贴身的玩意。此次应该也不意外。
元苏眉眼柔和了几分,吩咐崔成,“上次凤君摘花做成的花笺拿来些。”
他这样念着她,她人虽去不了福宁殿,却是能送些心意过去。
摊开的花笺尚有些淡淡的香气,这些都是小黏糕在暖阁等她时,亲自摘花又亲手一张一张做出的信笺。
这样特别的花笺,元苏就是落笔都比平时谨慎了不少。
原本是要写上一两句诗词,风雅别致。可真落了笔,就连含蓄的诗词也苍白了些。
崔成捧着个雕花锦盒送去福宁殿时,颜昭刚刚才逗完肚肚。
“给我的?”
这不年不节的,陛下怎么想起送他这样漂亮的锦盒。颜昭心中疑惑,可要猜是金银玉器,拿在手中的重量又不对。
“是,陛下叮嘱,请凤君独处时再打来锦盒。”崔成的声音微微发颤,等颜昭摆手,脚步飞快地像是逃避似的离开了福宁殿。
椿予也知趣地退下,临走时还不忘带走贪吃的小猫。
偌大的内殿里一时安静下来,没了旁人在,颜昭冷清的眉目渐渐松懈,他抱着锦盒坐在拔步床上,想着陛下的叮嘱,又极为谨慎地放下床幔。
小小的天地里,那双清亮的桃花眼满是好奇,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扑面而来的花香淡雅清新,里面没有别的,只有一张折好的花笺。
是信?!
颜昭愣住,有什么事陛下遣人来说便是。做什么这般神秘地写信来,还用这样漂亮的花笺。
奇奇怪怪。
虽说心中嘀咕,但要展开花笺之前,颜昭仍是非常仔细地趿着鞋先用清水净了手,又在手上抹了些香膏。
这才重新坐在拔步床上,深深吸了口气,打开对折的花笺。
入目的笔迹工整大气,如行云流水却又不似草书狂放。
颜昭垂眸认真看着,不知不觉便陷入了她字里行间写得趣事之中,唇角一弯,将将翻过一页,藏在青丝下的耳尖却渐渐红透。
他蓦地放下花笺,扭开脸四处张望了几下。
怪不得陛下叮嘱要他独处时再展开信笺,男郎眉眼都恍似染上了桃花艳丽颜色,手指在膝上蹭了蹭生出的汗意,平静了好半晌才又拿起花笺,视线定定落在最后那一行字迹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