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 季榕夏就迫不及待地将土窑给烧上了。
等土窑烧好后,用荷叶把腌好的鸡肉包裹起来,放到土窑里面, 然后将土窑推倒将鸡肉埋起来。
最后将土洒在窑上。
“这鸡不算太大, 一炷香多一些的时间应该就可以了吧。”季榕夏蹲在窑边,撑着下巴说道。
谷堂衿见他不想要离开,干脆就拿来了两个小板凳跟他一起等。
姚田兰和谷春财见了,都是摇头。
这俩孩子, 平日瞧着怪稳重的, 有时候又是小孩子性情。
姚田兰帮他们点上了艾草。
别给蚊子咬了。
他们俩搬了躺椅, 干脆就陪在一旁喝茶说话。
天上的月亮是越来越圆了, 还有四天就到中秋了, 如今的月景已经很不错了。
谷堂衿感觉到季榕夏的小指头,轻轻勾了勾他的手背。
季榕夏手一翻,偷偷变出了一个小西红柿, 比杏子还小, 但这种西红柿酸甜多汁, 味道非常好。
他笑盈盈地将小西红柿放到谷堂衿手掌上。
谷堂衿接过直接放到口中。
一咬, 果子就爆出汁液来, 酸甜的汁液一下子充满了口腔。
季榕夏的手一翻,又变出一颗大葡萄, 谷堂衿再次伸手接过。
这葡萄比小西红柿更甜一点, 但同样鲜美多汁,谷堂衿默默点头。
谷堂衿将葡萄皮和葡萄籽吐出来,葡萄皮丢到地上用土埋起来,葡萄籽放在手心,他准备待会放到专门存放种子的盒子里。
季榕夏借着月光盯着谷堂衿的表情, 见他更喜欢吃葡萄,手腕一转手心中就又多出了一个葡萄。
不过这次的葡萄是青色的。
这种青色的葡萄,皮也能轻松吃下去,不需要吐皮。
谷堂衿尝着这种青色葡萄的果肉更加紧实一些,明明是多汁的果子肉质又很紧,吃着略有点弹牙。
非常美味!!!
俩人头碰着头,一个递浆果,一个吃浆果。
明明没有说话,也自有一种温情萦绕在两人之间。
厨神系统默默当着传递浆果的工具统。
小黄和小黑,蹲在狗窝旁边,眼巴巴地盯着院子最亮的地方——土窑。
那里好香啊。
是的!并没有等多久,鸡肉的香味就逐渐蔓延开来。
季榕夏深深吸了一口气。
好香啊,是那种若有若无的香味,如同猫咪的尾巴轻轻略过鼻尖,痒痒的,要仔细闻才能闻到。
随着时间的过去,季榕夏都顾不上投喂谷堂衿了,而是盯着土窑随时准备开封。
今日他们都还没有吃晚饭,馒头和米粥早就备好了,就等着晚上这两只鸡下饭了!
时间过得特别慢,两人好容易才熬到时间到。
“开铲,开铲!”季榕夏站起身,拿起身边的铲子准备动手。
谷堂衿伸手接过铲子:“我来吧。”
说着他就下手将土块挖开,从里面刨出两只表面黑漆漆的窑鸡来。
荷叶表面已经烤焦了,季榕夏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扒拉那两只窑鸡。
荷叶一打开,浓郁的香味彻底飘了出来。
荷叶上还有鸡肉烤出来的汁水,轻轻一撕鸡腿就被撕了下来。
“我一个,堂衿一个,爹一个,娘一个。”
两只鸡,四条腿,完美。
开饭!
谷春财和姚田兰早就饿了。
现在也就赶紧开吃。
这鸡肉一点都不腥也就算了,还滑嫩多汁,咸香可口。
配上热乎乎的白面馒头,滋味不要太好。
就连鸡胸肉都变得特别鲜嫩。
两只鸡很快就被四人分了个干净!
“这鸡肉不错,就是做起来有点难。”谷春财叹了口气。
好吃是好吃啊,但做这个鸡肉还得垒土窑。
一个土窑还只能用上这么一回,哪怕是把土窑弄得大些,一口气多烤几只鸡,做起来也是有些麻烦。
季榕夏仔仔细细啃完鸡脖子后说道:“这个要是拿来卖,我不得每天垒土窑,还是算了。”
谷堂衿想了想说道:“咱们可以将这搭土窑的手艺教给珍哥儿和沈四娘,那就只用腌鸡肉了,食肆偶尔卖上几只鸡倒是可以。”
季榕夏这么一听,也笑道:“嗯,这样倒是不错,说起来咱们的菜单也有些日没更换了,可以换上这个窑鸡,不过得跟周娘子说一声,看看她能不能每日多提供些鸡肉。”
姚田兰:“我听说,给咱们送菜送肉的这些个小贩,这些日都挣了不少,没多余的菜卖了。”
人的名树的影。
有夏哥儿在,菜贩子都多挣了不少。
此事谷堂衿也知道。
谷堂衿还费心打听了,有没有人以次充好,拿着给他们供货的名声去骗人,打听一番还真发现了个从外头买了菜再以谷家名号卖出去的菜贩子,谷堂衿没再让他送菜,换了一家菜贩。
虽说如今种菜的农户都知道,厨仙食肆往后的食材大多怕是要用自家庄子上种的了,可那总是要等上好几个月呢,这几个月能给食肆供菜也能挣不少,都很是乐得多这么一个营生。
谷堂衿说:“周娘子那里不成,咱们就再寻一个养鸡户就是了,再说咱们庄子也快建好了,以后可以自家养鸡。”
谷春财嘟囔:“说起这个,你们孵出来的那些小鸡,里头有几只长得可真快,这才过去一个来月呢,这鸡就长得不小了,我看再过上两个月就能长成。”
这走地鸡,三个月能长成,已经算是快的了,就是不知道吃起来味道如何。
“那几只先别吃,留着养起来,往后养鸡的时候留着当种鸡。”姚田兰道。
季榕夏和谷堂衿对视一眼。
爹娘还真是敏锐啊。
果然发现那几只鸡不太一样了。
季榕夏笑着打哈哈:“好啊,我们原本也是这么打算的。”
吃饱喝足说完话,几人收拾了碗筷。
另一边,刘家糕点铺子。
葛老夫郎深深吸了口气:“隔壁老是这般香,也是怪磨人的。”
“可不是吗?也不知道夏哥儿又做什么好吃的呢。”刘大郎将晾糯米粉的架子收起来。
瞧着天色,明日像是有雨,他们一家可不得将院子收拾收拾吗。
这一到院子里来,肉香味闻着就更香了。
葛夫郎咽了咽口水,为了不让自己馋隔壁的饭菜,换了个话头:“果哥儿那作坊的活如何?可辛苦吗?”
两日前,葛老夫郎跟刘老爹想好了,作坊那边就让果哥儿和刘二郎去。二儿媳妇戴冬彩身子不好,这外头的活不知道辛不辛苦,她去了他们不放心,大郎做糕点的手艺好,出去干活不合适。
纪春果闻言面上一喜:“好着呢,做什么邬三娘还不让说,不过我觉得作坊生意以后肯定红火。”
他尝过他们作坊的辣椒酱和辣椒油了。
味道真是不差。
这两日姚田兰和谷春财除了晌午要去山头做饭,大多时候都在作坊那边,帮着做些辣酱和辣椒油,跟帮工磨合。
大伙都签了契书,如今还不能对外说作坊里做什么。
纪春果:“我还在那儿见到了丁媒婆家的小哥儿,人挺爱说话的,也爱笑,他还同我说呢,因着夏哥儿和谷秀才过得好,不少人都觉得他娘有眼光,如今做媒的生意也好了,不像是他刚回去那会。大伙嫌弃他是望门寡,连累得他娘生意也没法做。”
“那孩子也是可怜,丁媒婆千挑万选的,就是想给他选个好的,谁知道那人瞧着样样都好,冬日滑了一跤人就没了呢?唉。”葛夫郎叹了口气。
刘二郎收拾好了架子,拍了拍手道:“如今人家好着呢,干活比我这个男子都麻利,还会算账,我瞧着邬三娘子挺看重他的。”
他们说着话就把手头的活干完了,各自回屋。
季榕夏和谷堂衿刚把碗筷洗完,外头就下起雨来。
淅淅沥沥的小雨带来凉意。
季榕夏打了个哆嗦。
如今天是真的冷了。
小黑和小黄躲进狗窝里,他们的狗窝里铺了旧被子,很是暖和。
骡子棚子里也铺了不少稻草,骡子已经站着睡着了。
鸡也不再溜达,乖乖回了鸡窝。
“明日开始,我要做月饼了!过几日就是中秋,再不做就来不及了。”季榕夏往谷堂衿身边靠了靠。
谷堂衿半揽住季榕夏的肩膀说:“好啊。”
至于竹盒子,早几日刁开鹏已经给他们送过来了。
他们拢共定了八十个盒子。
六十个用来送给店里的老客,一人一盒,一盒里随机放六种不同口味的月饼。
剩下的二十个盒子,要给曾开畅和邬家几盒,谢他们上次帮忙。
管伯四人那里也要一人送上一盒,刘大郎和关鸿池等人算是食肆的老客,倒是不用重复送了。季家那边,上次季榕夏就给爹娘拿走了很多月饼,吃都吃不完,拿去送礼都够了,这次只要再拿去一些火腿月饼等新鲜口味给他们尝尝就行。
剩下的则是要寄给谷堂衿师母和小唐大夫。
最后饶山长那边也不能少,饶山长的信已经寄了过来。
谷堂衿知道其要帮自己扬名,写了信告知饶山长,自己并无异议,多谢他的看重。
满打满算,八十盒真是各有归处。
盒子里每一种口味的月饼都用油纸包起来,上面用浆糊贴上红纸,红纸上写月饼口味,瞧着喜庆也方便人食用。
今晚,他们就写红纸。
这红纸还是他们成婚时用剩下的。
季榕夏用小刀小心地将红纸裁成大小相同的小块。
谷堂衿换了一支细毛笔,端正在其上写上月饼口味。
桃子果酱月饼。
豆沙月饼。
枣泥月饼。
蛋黄月饼。
火腿月饼。
鲜肉月饼
五仁月饼
……
一样样写过。
芋泥月饼和蓝莓果酱月饼等比较独特的口味,谷堂衿和季榕夏思索过后,还是没有放入给老客的盒子里,准备留给自家吃。
他们一人裁纸,一人写,忙活了一个时辰,终于是写完了。
“今天我先去把窑鸡做好,若是还有空就复习一下做月饼,明日就开始下手做月饼,这样早早给饶山长他们寄过去,中秋就能吃上了。”
距离中秋还有四日,从这里到邕源府需要三日路程,刚刚好,乐晋府近一些,应该能提前到。
“嗯。”谷堂衿赞同地点头。
这一日,一进入系统空间,季榕夏就开始垒土窑。
现在他能一次性成功了。
因着他今晚他守着两只窑鸡烤好,对这种窑鸡烤制的时间更有把握,只是又做了三次,季榕夏就做出了达到系统要求的成品。
【叮,一份鲜嫩可口的窑鸡。】
【奖励已发放。】
季榕夏却没有满足而是说:“我再试一试用烤箱和电饭煲做窑鸡的法子。”
示范教学视频中有提到,不过他觉得垒土窑比较好玩,这才一直没有试。
而且他挺好奇电饭煲和烤箱做出来的窑鸡什么滋味。
“好的宿主。”厨神系统应了一声。
季榕夏走进灶屋,灶台上出现了个圆墩墩的光滑的物件。
他在上方找到了一个按钮,轻轻按了一下,盖子弹开,露出里面的内胆。
季榕夏在示范视频中见过电饭煲的使用方法。
因此他还是会用的,只是动作有几分不熟练,他将腌制好的鸡肉放入电饭煲中,电饭煲煲上一炷香的时间后要给鸡肉翻个身再煲一会。
味道嘛,因为没有烤的感觉,虽然也鲜嫩多汁,但比起土窑做出来的风味确实差一些。
季榕夏又试了试用烤箱烤鸡肉。
烤出来的窑鸡味道倒是也不差,鲜嫩的同时,烤制的独特风味也有了,但还是比土窑差一点。
试过之后,季榕夏满足了好奇心,就没有再重复练习,而是去做月饼了。
第二天,季榕夏就开始自己的月饼大业。
将要寄出的先做好,然后再做给老客们的。
季榕夏忙于自己的月饼大业,谷堂衿则是跟关鸿池推荐的一家养鸡户约好了,往后每日要六只处理好的鸡。
周娘子那边确实也没有多余的鸡了,但谷堂衿也跟周娘子约好以后的鸡要处理好再送来。
如今姚田兰和谷春财要去山头和作坊干活,也没空杀鸡了,只能这般定下。
谷堂衿想着以后庄子建起来了,真养起鸡鸭来,可以专门找两个人来处理鸡鸭。
季榕夏和谷堂衿还教会了沈四娘和珍哥儿怎么垒土窑。
两人在尝过窑鸡后,对于垒土窑的兴趣空前高涨,回到他们自己家中都用自家院子里土块偷偷练习,仅仅用了两日就成了搭土窑的高手!
紧赶慢赶好容易弄完,在中秋这一日,他们食肆墙上不仅多出了一块写着窑鸡的新菜牌,而且柜台上还多了六十个盒子。
谷堂衿提前一天就将告示贴了出去,今日给老客发中秋月饼。谷堂衿查看过账本,选的是在他们食肆换了招牌后,来他们这里吃过四十次饭菜以上的人,他将标准仔细写在了告示上。
只算次数,不算每次的花费,便是每日只来吃些生煎喝一碗汤,都是熟客。
他们才换了招牌没有多久,能达到这个数目已然很不容易。
谷堂衿仔细数来达到要求的只有五十二人。
余下八盒月饼,谷堂衿和季榕夏想了想准备卖出去,一盒就定为一两银,先到先得。
这样有银钱的能多得到月饼,他们能抵偿一点做月饼所用的食材银钱,一举两得。
想必今日大部分老客都会过来,没来的他们再给想办法送去。
满满当当的盒子柜台几乎放不下,光是看着就让人有种丰收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