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418章 世外之人

渡魔成圣 慕沉歌 2890 2025-01-27 00:30:45

白帝城暗流汹涌, 唯有圣人居住的一方小院独避风雨之外,最是清净。

谢衍端坐树下,似是难得赋闲, 正调试琴弦。

他一边调音,一边抬首, 看向靠在树边闲坐的殷无极,淡淡问道:“宫音如何?”

“准。”殷无极琴艺不及谢衍, 音感却很好。他单手抚膝, 似在打节拍,模拟着琴音的旋律。

音乐从圣人双手间流淌, 他却从音律中猜出圣人心思, 漫不经心道,“担心那三个孩子?”

“修为不错,心眼却少了点。”谢衍一顿,坦然承认,“虽然为师不欲把重担过早压上去, 但至少得抛却天真, 立得住才行。”

仙门看似和平, 背地里却暗潮汹涌。也就是他们在圣人门第, 才能潜心治学,与明争暗斗绝缘。

殷无极也是一哂,“毕竟不是在中洲, 圣人威望如日月高悬,人人都得卖圣人弟子的面子。在道门那群牛鼻子眼里,圣人都不算什么,何况儒门三相?”

他笑着抬手,落在他手背上的百灵鸟有一双黑珍珠似的眼睛, 叽叽喳喳,很不怕生。

他随手把活泼的小鸟放在肩上,当了他的树枝。不多时,百灵鸟呼朋引伴,竟是接二连三落在他肩上,探头探脑,招人的很。

殷无极这下不动了,他半恼半笑,“……圣人怎么奏起了《凤凰引》。好啊,本座就说,哪里来的这么多鸟儿,竟是圣人引来的。”

谢衍当然不承认,瞧着他,轻笑,“是帝尊招惹生灵喜爱,可不是吾的错。”

殷无极哑然:“真不明白这些小东西,本座身上这么重的煞气,竟是不怕?”

“生灵敏锐,看的是本质。”

谢衍此言,又是在说本善论。殷无极付之一笑。

琴乃正声。

谢衍往日弹琴时都焚香更衣,正襟危坐,君子不言。这是他一贯的作风。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

唱和。

“只有琴音,未免太寂寞。”殷无极索性盘膝,背倚在树下,衣袂自然垂落百花丛中。

圣人弹拨古琴,似是奏天外之音,虽呼龙引凤,却似空谷绝响,弦音中是空空的寂寥。

殷无极静听片刻,不知何时,他取出一把箜篌,拢在怀中。

他轻拂,箜篌的弦音,无缝衔接住瑶琴心事。他朗声笑道:“圣人此时在想,‘高歌谁和余’。”

又被猜中心思,圣人抬眸,神情有些无奈,“陛下促狭。”

殷无极说破他的思绪,又不肯教他舒服,笑道:“比一场?”

寂寥的空谷清音,不知何时,多出几分低昂激越。

殷无极促音,谢衍拨弦,两人以音律争短长。

谢衍勾弦,主导这音律的走向。《凤凰引》刚刚奏完,帝尊身上停驻的百鸟随之惊醒,纷纷飞走。

他起的调原来是《十面埋伏》,如此杀伐之音,难怪吓跑了百鸟。

“真是吓人。”殷无极迎战,一边打趣。

“若是此时有来客,听见圣人之音这般杀气腾腾,怕是得在门外就跌个趔趄。”

“跟不上,帝尊就认输。”谢衍轻描淡写。

“谁要认输?”

“输给你的师父,不冤枉。”

“又搬出师父的架子。”殷无极刺他,“圣人怎得如此幼稚,非得和弟子争短长。”

谢衍主导旋律,时不时会被帝尊的魔音所慑,连音律间都有绵长的拉扯与暗战。两种不同的弦乐器混杂在一起,交锋亦是融合,斗争也是合作,浑然天成。

“有歌相和,也不至于寂寥,圣人应当感谢本座。”殷无极视线转到小院门前,乐了。

殷无极拨了最后一个音,谢衍的琴弦余响不绝,师徒间的比斗暂停。

“谁赢谁输,不如叫那位来客评价,如何?”

谢衍也注意到了来客,随手扫去音波,小院门前的结界泛起透明的波纹,可以通过。

若是寻常来客,当然不值得谢衍相见。

鹤发白须,一身灰色道袍的老道拄杖走入院中,见到一圣一尊同时望向他,也不意外。

他朗声笑道:“老道来的不是时候?”

“道祖。”谢衍起身,垂衣拢袖,向道祖微微颔首。

殷无极先前在白帝庙前见到道祖,此时也不意外他的出现,拂衣起身,却不相迎。

他神情平淡,负手笑道:“怎么,道祖是来做裁判的吗?”

道祖捻须,笑眯眯地道:“不敢妄言,不敢妄言。”

殷无极挑眉:“真是个谁都不得罪的作派。”

他少年时,谢衍与道祖、佛宗会面时,多半会带着他去。两位圣人观他,久而久之,也算半个小辈。

但是,毕竟隔着道统,他们不算亲厚,也不算见面即成仇。遇到正式场合,坐下说几句话是没问题的。

至于当年他叛出仙门,道祖与佛宗秉持仙门立场,劝圣人杀他。在其位,谋其政,也是情理之中。

时隔千年,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到他们的境界,情绪尤其稳定,不会轻易因为旧事而冲动,凡事多思多虑,才是成熟的上位者。

道祖也未曾因为魔君在此而发难。他早就看穿,师徒二人虽然断了师徒之缘,但亲缘上却断的不干净。

再观魔君满身因果,恶兆缠绕。曾为师父,圣人疼极了他,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当然,圣人有把柄,道祖也有弱点。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不如坐下谈。”圣人率先道。

仙魔两道的三位巨头也不做些无用寒暄,极有默契地落座,各自斟茶倒酒,倒是闲谈模样。

不欲纠缠这些仙魔之分,道祖将拂尘搭在臂弯,灰袍上的阴阳两极似在流动。

他抚须笑道:“关于最近白帝城中疫病,圣人如何想?”

“无根水。”谢衍端坐,如凌霄端云,气魄巍然。

他双眸洞彻,早已看穿了恶疫从雨而来,“劫不在此世,而在天外。”

“圣人看见了什么?”道祖紧接着询问。他今日来访,意在追问天外天。

“道祖想知道什么?”谢衍淡笑着,却将话题抛回给了他。

道祖顿住。

殷无极支颐,倦懒地瞥来,“道祖怕是想问,又是天降灾劫,这天路之上,我等还有希望么?”

道祖超脱世俗,醉心问道,他所关心的事情,殷无极自然一猜即中。

没有修道者不想登天,圣人寿数在五千余岁,道祖已经四千有余。他想要更进一步,自然要向上走,他要做世外之人,哪里有闲工夫管道门的俗务。

至于听闻谢衍要借白帝塔,道祖立即答应。既然儒家圣人肯先探天道究竟,何乐而不为呢?

道祖笑了,坦然道:“正是。”

谢衍握着茶盏的手抚了下杯壁,沉吟,“不知。”

道祖紧接着问:“圣人不知?”

三圣道统各有侧重,如今的谢衍,确实是最接近天道的圣人。

他若说不知,就是如此浅显的探查,压根不能窥见真相。

“天降恶疫,固然不错。但是,对天道而言,何为善恶?”

谢衍平淡道,“只有人有善恶之别,以此来判断天路是否容人通行,不成立。”

道祖叹息:“果真如此。”

天外天到底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好。但是上古时期大能皆殒命,足以看出这条天路的险恶。

但是,谁也不甘心困死在此界,让圣人境界成为真正的终极。

所以,除非真正看见,他们总会抱有希望,万一这天路虽然难走,却还有一线生机呢?

谢衍阖眸,透露了一个关键情报,“但是,吾观之,不止我等欲前往天外,天外亦有意入侵此世。”

“怎讲?”道祖抚须,眉头却深锁,“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照理说,天道应该不干涉此间世界……”

谢衍:“先有鬼门入侵,再有天外恶疫,道祖以为?”

道祖无言片刻,从而长叹,“风云将起啊。”

殷无极托着腮,幽幽道:“有圣人压阵,天外天暂时退却。但是,如今城中恶疫,道祖打算如何处置?”

道祖笑了笑,意在言外,道:“谢小友家的那三个孩子,不是已经放出去了吗?”

谢衍向三相表示不可越俎代庖,最大的原因,自然是道祖在城中。

殷无极向他随口提过一嘴,以谢衍之谨慎,没有遇到十万火急的事情,他自会周全礼节,迂回处理。

道祖此时直言,是不介意默认了三相在其中的周旋。

“老道家里也有个好孩子,圣人与尊主也见过,那个喜欢剑的少年——”

殷无极挑眉,想起当年那前无古人的仙门大比,指尖划过唇畔,眼眸带笑,悠悠然,“本座记得名字,叶轻舟,对吧?”

道祖颔首,微笑道:“入了尊主的眼,是轻舟的荣幸。”

殷无极抵着下颌,心想:果然,道祖派来叶轻舟,也是为了处理白帝城的恶疫。

道祖超然于道门,弟子代他处理事务。道祖虽在世外,长清宗却不然,是道宗各派的领头羊。

这么说来,道祖也有意培养亲传弟子,成为下一代道门魁首,至于是哪个……

比起修为更高,拜师更早的宋澜。道祖似乎,更属意叶轻舟?

谢衍依旧不适宜亲自出面。

不过,有道祖亲传弟子在,白帝城中的道门修士的态度,也没那么重要了。

“小辈们能不能好好相处啊……”魔君支着下颌,看向四方院落之外,饶有兴味。

道祖临走前,白帝城又下了濛濛细雨,有残留的恶疫裹挟而下,污染着一切。

灰衣老道将斗笠戴上,细雨却避开他身侧。圣人境界,污染自然不能侵体,但是道祖却从清净山上下来了。

“圣人尊主,自然可以避这场雨,凡夫俗子却避无可避。”

“我等修行之人,既然已经修到这等境界,在往上即是通天,又何必拘泥于一家一姓一门一道,将精力花在无谓的内耗之上?”

“道祖大度。”谢衍微微笑了,“是衍心存顾忌。”

殷无极挑眉,道:“你们仙门,到底是能折腾,本座看着都累。”

“殷尊主说笑了。”道祖依旧乐呵呵的。

说罢,道祖蓑衣拄杖,笑道:“佛宗先前去了六道轮回,如今,老道也该去加固妖塔封印了。”

“圣人东巡,这一路上的灾劫,就拜托谢小友了。”

圣人贤者,本可以独避风雨外。但是如此,就不能称作“圣人”了。

谢衍垂衣拢袖,向道祖深揖,“道祖高义。”

道祖向他颔首,捻须,淡淡笑道:“世外人,既然入了世,就为世中人了。”

作者感言

慕沉歌

慕沉歌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