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6章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 祝六六/不曾阿 4627 2025-07-23 07:54:06

“昨晚具体结算了多少银钱?”

江纪听完两个小家伙的叽叽喳喳, 抬头瞧向叶厘。

叶厘没卖关子,咽下口中香软的蒸面条,竖起三根手指头晃了晃:“两贯七钱, 四舍五入等于三贯!”

这个数字,的确不小。

江纪不由挑了下眉:“这么多?”

“可不是!第二批的变蛋, 光是吕大娘家就有两千八, 江伯家更是有三千,余下五户虽少了些, 但加一起也有一万三, 所以, 第二批的变蛋有一万九。”

第二批变蛋的制作时间,正是龚力生过来提价立契时。

被龚力生一刺激, 原本一个月挣一千文就满足的村人,都铆足劲不惜拿出大半家底去买鸡蛋。

县城的鸡蛋不够,就去附近村子买。

甚至跑到镇子上买。

因此,这第二批变蛋, 最少的那户都有两千一百来个。

七户加一起, 足足有一万九千个。

再加上第一批的三千个, 两批相加,共两万三千来个。

原本, 一千个变蛋,只能挣八百多文。

龚力生提价二百五十文,于是一千个变蛋的收益就变成了一千一百文左右。

按照一千一百文算,两万三千个变蛋的收益便是两万五千三百文。

他抽一成, 他昨日拿到手的收益共两千五百三十文。

不过,这只是粗算,实际上, 他昨天拿到的银钱共两千七百文。

一日进账这么多,这叫他怎么不高兴?

昨日只结算了七户,剩下的还有十二户呢。

这十二户人家的变蛋数量与这七户差不多。

届时,他这个收益,不得翻上快两番?

于是一高兴,他就以两个小家伙今天又捡了不少柴为由,给江麦、江芽发了一百文的奖励,还承诺等江纪院试归来一家四口逛街时,他们俩可以拿着攒的工钱随便花。

因此,今日这两个小家伙才如此兴奋。

毕竟,之前江芽对花钱都没太大的概念。

余下那些人家变现没这么快,但也不慢。

之前江福正揣着几个变蛋去找销路,虽然变蛋味道不俗,但那些小饭馆的老板都很谨慎,没有跟龚力生似的,一张口就要买上千个。

这些小老板只承诺等变蛋变好,他们会买上几十个试试水。

当时,江福正为了避开龚家兄弟的区域,他去了县城东三横街推销。

整个北阳县呈丰字型,龚家凉粉铺位于西边中间那条横街的末尾,龚家三兄弟卖凉拌变蛋,主要就是在西边三条横街这个范围内。

在这一区域,变蛋已是红红火火,有了不小的名气。

但在东边三横街却是寂寂无名。

那些小饭馆的老板对变蛋信心不足,对此,江福正建议他们去西边三横街打探打探变蛋的名气。

当然,最重要的是去龚家凉粉铺看看每天排的长队。

这些小老板,有的只愿守着自家的小饭馆,没有多少开拓之心。

但大部分小老板听了江福正的话,都抽空去了龚家凉粉铺实地考察。

主要是江福正说的数字太诱人了。

一日卖出去几百份,那岂不是只靠着这一道菜就能挣一两银子?

难以置信!

等到了凉粉铺,见着了排队的食客,这些小老板不得不服,还真挺红火。

虽说龚家每日的几百份,是靠着三兄弟摆摊和铺子一起卖才有的数字,可抛开摆摊不谈,只靠着铺子所售的二百多份,那一日也是四五百文啊。

半贯钱!

半贯!

眼见为实。

于是这些小老板心动了。

购买的数量涨了不少,最少的也买一百个,多的则是有上千个。

待余下那些人家的第一批变蛋做好,江福正就领着众人挨家挨户的送了过去。

这些小饭馆开卖凉拌变蛋后,靠着变蛋过硬的味道,生意都还不错。

夏季嘛,大家都爱爽口下酒的,变蛋出现的时机正好。

靠着这些小老板,余下的那些人家变蛋卖的也挺快。

但也有人选择自己去县城摆摊卖凉拌变蛋。

比如张拾一家。

不过,只卖了三日,他就歇了心思。

这活儿实在太累!

大夏天的,日头毒辣,推着笨重的车子走街串巷,而且销量并不好。

西边三横街被龚家三兄弟占据。

东边三横街则是很多小饭馆都开售变蛋。

主街的固定摊位都有主,流动摊位则是容易遭衙役驱逐。

此时倒是没有影响市容这一说,而是主街车子多了容易堵车。

北阳县一个县城,主街只容得下四辆车子并行,稍不注意就会堵车。

因此,辛苦三日后,张拾就歇了心思。

与其费这个力气,还是多买鸡蛋好做更多的变蛋吧。

走量的话,足以将被龚力生赚去的那些差价给挣回来。

总之,现在变蛋红红火火,只要做出来,那就不怕卖不出去。

形势一片大好。

叶厘解释时,江纪低着头默默吃饭。

今个儿叶厘捎的午饭是豆角猪肉蒸面条,猪肉放的多,面条也香软。

而且,叶厘还准备了饮子——西瓜冰茉莉。

叶厘捎来了四个竹筒杯,一家人将背篓倒过来当饭桌,你一口我一口吃的高兴。

不过,刚才全是叶厘在说话,此刻,看叶厘停顿,江纪就端起一个竹筒杯子递给叶厘:“润润口吧。”

叶厘接过杯子一饮而尽。

西瓜茉莉已没了凉意,但甘甜的味道足以解渴,他喝完之后,笑着道:“我还没讲完,还有大哥呢。”

“鱼哥去镇上卖凉拌变蛋,生意也还成,与直接买变蛋的人比起来差不多五五开。”

“这其中差了三文,一般人家还真舍不得。”

其实,一开始叶两是不打算再继续卖变蛋的。

他准备只卖凉拌变蛋。

但如此一来,就伤了熟客的心,谁都不想被强买强卖,更何况这里面的差价还是三文。

变蛋的利润是很高,可豆腐泡的生意同样重要,碰到商队包圆的情况比较少,豆腐泡一半的生意都是依赖镇子上的老顾客。

老顾客吃得起饼夹菜,自然也吃得起变蛋,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也爱吃变蛋,若现在只卖给他们凉拌变蛋,这谁心里会舒服?

为了这口吃的,他们或许会继续买,但自家肯定不能强卖,不然口碑就坏掉了。

做长久生意的,哪能这样干?

再者,万一真有部分人动了怒,连饼夹菜都不买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因此,叶家众人商议许久,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卖变蛋。

但限购,每人每天只能买两个。

这也是没办法,以从前的情形来看,若不限购,那一千个变蛋,两三天就能卖完,要是碰到外地商人,更是一次就能卖完。

因此,散卖的话,必须要限购。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也是事实,之前变蛋有多好卖众人可是看在眼里的,再加上叶两、刘饴、唐鱼出摊时,慢声细气的向老顾客解释,因此,老顾客们并没有因此生出什么不满。

若真馋这一口,想吃个痛快,可以多带几个家人过来,一次性还是能买不少。

不过,出自他手的凉拌变蛋味道着实不错,因此,荷包允许的食客,都更愿意买凉拌变蛋。

一帮人端着碗在摊子前买凉拌变蛋,原本不感兴趣的路人也会被吸引,走上前来想看看到底卖的啥。

于是摊子上的生意愈发红火。

当然,依旧有识货的外地客商想大批量的购买变蛋。

“有个外地商人想包圆,还想压价,大哥自然不肯卖,后来那商人提价,利润跟零卖差不多,大哥就卖了一批变蛋给他。”

“从这些日子的情形来看,还是要比直接卖给生哥挣的多。”

“这就好。”江纪点了点头。

当初叶两不肯将变蛋卖给龚力生,事实证明,的确还是自家零售赚的多。

“可不是,他原本想着,一日挣个二百文,结果进账超出预期,一日能挣个三四百甚至五百文,等入秋时买牲口,他肯定是要买牛车。”

叶厘挺开心。

“牛车好,拉货多。”

江纪说着,又给他倒了杯西瓜茉莉。

叶厘端起来抿了两口,随后就拿起筷子开始吃坛子里的面条。

说了这么多,他都饿了。

见他大口吃的香,江纪不由也跟着夹了几筷子。

但刚才江纪已吃了不少,因此他很快就放下筷子,端起西瓜茉莉喝了起来。

两个小家伙也饱了,正捧着西瓜茉莉小口小口的喝着。

江纪瞧着他们俩鼓鼓的脸蛋,忍不住抬手捏了捏:“胖了。在家有没有好好帮你们厘哥干活?”

江芽闻言大眼睛立马睁大了几分,道:“天天都干活的。胖了是因为我吃的多呀。”

他每天都吃好多饭的!

厘哥做的饭和零食太好吃啦。

“他们俩可没偷懒,现在家里的干柴堆得老高了。”

叶厘咽下口中的面条,为二人澄清。

“就是。”江芽点了点小脑袋:“厘哥不用再花钱买柴火了,厘哥夸我们俩帮他省了好多钱。”

江麦也点头,他才不偷懒。

大哥不在家,他得多多干活。

江纪满意了,揉揉他们的小脑袋:“乖。”

这时,叶厘又道:“另外那个背篓里还有玉米棒,嫩的很,你晚上吃了。不过,等你下次回家玉米就要老了,要不,这两天我让大哥给你捎几棒?”

江纪摇头:“不用让大哥特意过来,还那么重,离我回家收拾行李也不差几天了,到时候就啃老的吧。”

他牙口好。

啃得动。

叶厘闻声,没有坚持。

的确,若从城门口绕过来,要走不少路。

说到底,还是因为没车子。

若是有车子,他天天都给江纪送饭。

一家四口又拉了会家常,现在江通家的新房子已盖了一半了。

等江纪回家,主体就能盖好了。

除了五间正屋,灶房、杂货间也是由青砖垒就,气派程度要赶得上江福正家了。

这些日子,不只是叶厘天天去看进度,村中其他人家也忍不住跑去观摩。

从前大家伙儿可不敢肖想这种房子,可现在有了变蛋,人人都敢想,人人都敢打算,只要变蛋生意顺顺利利的,那明年此时,怕是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

有了新房子,那自然得有新家具。

江通自个儿就是木匠,他便打算自己打大柜子、大箱子。

反正是自家用的,就当练手了。

想做这样的大物件,那得买木料,刚砍下来的木头太湿,不能做家具。

之前他为了做风铃,专门收了些木料,可风铃就那么大一点儿,不需要太讲究,当时他是什么树木便宜他就收什么,不讲究长度大小。

因此,现在他得再买木料。

可他现在没空去乡下。

于是他就想了个好主意:县城里的几个老木匠,家里可不缺好木料,他愿意多出点钱从老木匠手里购买木料。

他今个儿进城就是为了此事,于是叶厘就带着两个小家伙搭了他的顺风车。

至于待会回家,还是叶两过来与他们汇合。

但今日叶两是赶着骡车来的。

现在村里人买鸡蛋的热情不减,叶厘可抢不过,他一是没时间,二是没车子,他只能托叶两在镇上买一些给他送来。

江纪听完这话,就道:“何必这么麻烦,今后你等着抽成就是了。”

“不麻烦,大哥把鸡蛋、锯末、石灰全带过来,待会大哥炸豆腐泡,我做变蛋,一下午就能做好。”

叶厘才不舍得这份收益。

他做一千个,就能挣一千一百文。

所付出的,只有一下午的时间。

他现在筹划着盖暖阁,一千一百文能买好多块砖头了。

当然,此事还不能和江纪提。

江纪目前只花不挣,心里愧对他,盖房子这么大的事若是江纪出不上力,那心里指不定多内耗呢。

院试在即,可不能让江纪分心。

其实,江纪刚才之所以这么说,更多的是不愿麻烦叶两。

有这个功夫,叶两完全可以自己做变蛋。

但叶厘这个亲弟弟理直气壮,他便不再说什么。

恰好这时,哒哒的蹄声想起,几个人朝着私塾拐角望去,果然是叶两赶着骡车来了。

于是叶厘就收拾碗筷,很快就和江麦、江芽坐上了骡车。

他瞧向江纪,没再说什么,只是朝着江纪挥了挥手。

再有八天他的好相公就能回来了。

快了!

江纪抱着一大包裹煮玉米,直到骡车没了影儿,他这才深吸一口气,按下心中的思念,转身回私塾。

收心!

能安心在私塾读书的日子没几日了。

骡车很快上了主街,穿过县城,沿着小路进了野枣坡。

这个季节,满村的枣树都结满了枣子,青枣子挂满枝头,瞧着就令人欢喜。

但目前离成熟还要不少时间。

打开家门,叶两将骡车上的鸡蛋、锯末、石灰拎下来。

叶厘直奔后院。

他托江柳帮他喂猪和鸡,他得瞧瞧两只小猪和那些鸡吃饱了没。

后院里,猪槽里加了豆腐渣的青草碎还余了一些,江柳喂的多了。

鸡槽里倒是干干净净,没有残余的鸡食。

天热,那些公鸡、母鸡都窝在阴凉处。

他返回前院,打了水拎去后院。

往猪槽、鸡槽里倒了水,他吆喝几声,见两只小猪和公鸡母鸡都朝着食槽走来,他放了心,拎着木桶回前院。

前院里,两个小家伙拎拿麻绳,已准备出门捡柴了。

他们俩刚在江纪跟前说了没偷懒,两人心中都鼓着一股劲,今天一定要捡好多柴!

两个小家伙出了门,叶两进灶房切豆腐,准备炸豆腐泡、大串串。

叶厘则是做变蛋。

叶两切完豆腐,从碗柜里端出油盆,他出了灶房,准备开炸。

江家院子里有俩棚子,一个是搭在水井上,好为水井遮雨防尘。

一个是挨着水井,棚子下垒了灶,入夏之后,叶厘都是在这个灶上炸豆腐泡。

此刻,叶厘坐在在水井旁做变蛋。

叶两站在灶前,一边往大铁锅里倒豆油一边瞅着叶厘,他脸上闪过犹豫。

但这事定然是要说的。

于是他将空了的油盆放到灶台上,对叶厘道:“厘哥儿,你饴哥的娘家大哥刘帆求到他跟前,说也想学做变蛋,刘帆也愿意给你抽成,还发誓绝不外传。”

“刘帆非得问问你,你饴哥就让我同你张这个口。”

见叶厘抬头看了过来,他忙又道:“你饴哥就是让我问问,你要是不同意,那他也不会生气。他本就知道你不会同意。”

叶厘放下手中的鸡蛋托,耐心道:“大哥,这不是抽成不抽成的事。关键是当初乡亲们学做变蛋时,立了绝不外传的承诺,一旦将方子传出去,那就会被赶出村子。”

“赶出村子的话是江伯说的,威力大,村人不敢轻易犯这个错。”

“但江伯镇不住饴哥的娘家人,真传出去了,损的可就是全村的利益了。”

“别看变蛋现在红火,可到了冬天,变蛋的销量是会下降的,若是变蛋太多,那村人的可能就卖不出去了。”

“而且,万一饴哥娘家兄弟的媳妇夫郎,也想教给他们的娘家兄弟呢?这传起来,可以说是没完了。”

这一番话,合情合理,叶两点头:“我知道的,你饴哥也是这么想的,但刘帆不死心,他不得已,只能让我同你张这个口。”

“既然你的确不同意,他就给推回去,这事儿就当没提过。”

叶厘闻言笑着道:“成,反正我忘性大,就当没听过。”

叶两见状也笑了,同时在心中庆幸,好在饴哥儿是个明事理的,不会把胳膊肘往娘家拐。

其实,靠着豆腐泡,刘家饼摊的生意较之从前,已翻了几番了。

现在他岳父岳母在镇上一边卖饼子一边做饼子,刘帆夫夫在刘家也做饼子,做好之后送到镇上来。

只是,变蛋实在是惹眼,又挣钱,又不费力气,于是刘帆就动了心。

但江福正的确镇不住刘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他琢磨琢磨,看不能在其他方面拉刘帆一下。

作者感言

祝六六/不曾阿

祝六六/不曾阿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