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77章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 祝六六/不曾阿 3910 2025-07-23 07:54:06

叶厘、江纪两人转移到县学左侧的围墙下。

站定之后, 叶厘将袄子的扣子解开,把捂在怀里的油纸包拿了出来。

他递给江纪:“凑合吃吧,来的匆忙, 没准备其他的。”

江纪见状,心中感动:“这可不算凑合。再者, 你能来就好。”

这话顺耳。

叶厘空落了一夜一日的心瞬间被喜悦填满。

他不仅露出了笑, 连腰杆都直了几分,整个人一下子就精神了。

他催道:“快吃吧, 一会儿就凉了。”

江纪伸手将油纸包接了过去。

饼不烫了, 入嘴正好。

里面的豆腐泡塞得满满当当, 红油麻酱也足,一口咬下去, 咸香微辣,滋味好极了。

他点了点头:“得了你的真传,好吃。”

叶厘闻言笑,可不是, 每个小老板都是跟着他学的。

他问道:“膳房伙食如何?”

“还行。”江纪又点头。

他将昨晚、今早、中午的饭食一一列出。

玉米馒头掺了些白面, 跟从前梁二香做的差不多。

炒菜虽是萝卜白菜豆腐豆芽混搭互炒, 但中午吃的那道炒白菜里辣椒放的足,还加了醋, 酸酸辣辣的滋味很足。

虽没多少油花,但比私塾的伙食好太多。

况且,他还有叶厘做的核桃粉。

叶厘听完这一番话,知道他这是从前过的太苦, 现在稍稍改善一些就很满足。

不只是他,江家的其他人还有叶家人都这样。

可现在条件不一样了,这想法, 得改。

叶厘道:“给你的钱,你别省着,该花就花。”

“没省,今个儿事多。”

江纪道。

昨日来上学,叶厘往他书箱里放了一贯铜钱、一张五贯的银票,好叫他加餐和买书。

算下来,他一日可支配的加餐费高达三十文。

真真是前所未有的富裕。

他也没特意省钱,只是今日事多,没来得及花。

昨日与他一同入学的,还有一位姓彭的秀才。

这彭秀才几年前就过了院试,但彭家贫困,无力供他进县学。

彭家攒了几年银钱,彭秀才这才在昨日与他一同入学。

上午时,教谕将他们二人叫到办公间,对他们勉励了一番。

之后,他与彭秀才分到了天字班,班上有二十多人,教授该班的学正姓林……

他一边吃饼,一边将今日经历道出。

末了他道:“的确要购置几本新书,明天我就去买,你给的银钱暂时是够的。”

乡试所用书籍与院试不同,他得买一些林学正指明的教材。

“好,那你明日去书铺转转,若无意外,我明日还来。”

叶厘点头。

江纪闻言,不由笑了。

他压低了声音问:“这么想我吗?”

叶厘:“……”

江纪笑得灿烂而得意,灯笼的光落在他眸子里,犹如夏日夜幕中的繁星,叫叶厘的心脏狠狠跳动了几下。

但叶厘并没有在心中骂自己不争气。

他和江纪是正经夫夫,江纪模样出众,那受益的可是他。

可惜,此时人来人往,他不能像从前那样亲上去。

不过,好相公竟这么得意,于是他微微一笑,问:“你昨晚睡得着?”

此言一出,江纪立马收了笑,一脸认真的摇头:“我昨夜翻来覆去,只觉得怀中空落落的,辗转许久才睡着。”

叶厘闻言哼了一声,对这答案还算满意。

江纪见状,松了口气,问:“家里一切可好?”

“好的很,岳老板来了,买了四万多个变蛋,我今个儿拿到了四两七钱的抽成。”

“……他又来了?”

江纪吃了两惊。

一惊是岳老板的速度。

一惊是岳老板此次的投入。

比上次多了一半,这一下子就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啊。

叶厘解释:“他在府城可是垄断,而且他家人……”

江纪听完,有些感叹:“就岳老板这魄力和勤快,他不发财谁发财。”

“可不是。所以,你该花花,咱家银子来的快。”

叶厘叮嘱。

江纪点头:“好。”

之前又是盖房子又是建作坊,快将叶厘的家底给掏空了。

前些日子叶厘想买煤炭都没狠下心去买。

好在作坊的盈利一日高过一日,再加上变蛋的收入,这手头很快就能宽松了。

他道:“煤炭、狗崽、咱们的炕桌、炕柜,都置办起来。”

叶厘应声,目前他们和江麦、江芽的屋子都空荡荡的,这家具的确得置办起来。

夫夫俩又说了些家长里短,一直到县学门口没人进出冷清了下来,江纪这才催叶厘回家。

“路上冷,早些回去吧。”

叶厘道:“我明日再来。”

江纪闻言笑,忍着将他揽入怀中的冲动,伸手牵了下他的手,道:“我等你。”

叶厘便也笑了起来:“别送我了,这会儿膳房还没关门吧?你去喝点儿热汤。只吃饼可不行。”

说罢,他朝江纪挥挥手,然后转身朝门口右侧走去。

江通在那边。

上了牛车,他扭过身往后望,见江纪还站在县学门口,他心中一甜,冲着江纪又挥了挥手。

江纪也摆了摆手。

原本想与江纪打声招呼的江通,目睹这一幕,就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不解。

他有些震撼。

但算了,小纪看不见他,那他就不出声了,省得惊扰了两人。

不过,他是不是该认真考虑一下媒人的话了……

这大半年来,发财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家中还盖了新房,他的心一直是沸腾的。

这种情况下,虽然媒人登门勤快,他也暗暗相看了几个,但无一个合心意的。

每一个他都能挑出几分毛病。

他是不是太飘了?

……

再有媒人登门,他一定静下心来认真考虑,看能不能也跟小纪厘哥儿一般,过上这种一日不见就难舍难分的日子。

江通下了决定,而叶厘直到牛车走出去老远,他才发现他竟忘了把那包驴打滚给江纪。

刚才只顾着热聊,他把这包放在背篓里的点心给忘了。

好在这不是大事。

到了村口,他将这包驴打滚给了江通。

大冬天的,这种糯米点心有些凉,他还是做些饼干吧。

这样江纪不仅能往粥里加核桃芝麻粉,还能往粥里泡饼干。

于是,第二日将豆腐压进模具后,他没有歇着,捋起袖子开始做饼干。

家中没有低筋面粉,他就将普通面粉放到碗中,再往碗口压一个盘子,然后上锅干蒸。

蒸上一刻钟,面粉结块,打散过筛,那低筋面粉就出来了。

他打算做鸡蛋饼干,这样既能补充热量也能补充蛋白质。

他将几个鸡蛋打进碗里,用勺子将蛋黄捞进盆里,再往盆里打两个全蛋,加蔗糖,然后他抓着两双筷子当打蛋器。

搅啊拌啊,等鸡蛋液打发的发白,就可以往盆里放低筋面粉了。

全程不需要放油。

没有裱花袋,没有烤箱,他打算用小铁锅煎饼干。

把小铁锅烧热,他用勺子舀着搅拌好的面糊糊往锅里倒。

小铁锅是圆形的,面糊糊一碰到锅壁,止不住的往锅底流。

于是,最后煎出来的饼干都是长条形,很不美观。

但饼干的味道没的说,又香又脆又酥,甜度还适当,不比他从前买的小饼干差。

叶厘一口气吃了好几个,而后用碗盛了几个,给江麦、江芽端了去。

两个小家伙对新房子的热爱不减,再加上外边冷,他们俩就舍不得离开炕。

他推门进去时,江麦坐在被窝里,小手抓着《三字经》,正小声读着。

江芽却是抓着小镜子在臭美。

瞧见他进来,两人一个放下书,一个放下小镜子,同时喊了声厘哥。

“来吃饼干。”叶厘将碗放到了炕头的衣箱上。

东屋的老桌子没有搬过来,两个小家伙只得拿装衣服的大箱子充当桌子。

江芽瞧见饼干,对暖呼呼的被窝毫不留恋,立马从被窝里起来,小脸蛋笑成了花:“厘哥,你什么时候做的?怎么不让我给你烧火?”

“就是就是,芽哥儿不背书,刚才一直在照镜子。”

江麦道。

江芽闻言,小脸蛋上显出几分不好意思,他解释道:“厘哥,我忘了怎么背了。”

他又不考科举。

因此,之前江纪教江麦背书时,他只是顺带。

他背的没有江麦用心。

虽说江纪在家里住了一个月,但之前他忙着盖房子,真正教江麦读书的时间才一周。

这么点时间,江麦没有把《三字经》背下来。

至于读,那也读不下来,因为里边大半的字江麦都不认识。

因此,别看江麦刚才在抓着书看,其实他根本无法将背下来的句子与书上的句子对一块。

江麦都这样了,学得不太认真的江芽就更云里雾里搞不清了。

于是刚才江芽就拿起心爱的小镜子,对镜折腾自己的发型。

叶厘听完这一番解释,看江麦也有些不好意思,就笑着道:“没关系,今个儿咱们去给你们大哥送饼干,到时候让他教你们。”

“今天就去吗?”

江麦睁大眼睛,这么快?

“对,下午就去。”

叶厘点头。

这下子江麦、江芽都开心了。

江芽抓着一个饼干,一边啃一边高兴得小身子直晃:“曾子杀猪曾子杀猪,厘哥真好!”

江麦也认真道:“厘哥真好!”

他厘哥当真是信守承诺,从不骗小孩。

得了两个小家伙的赞美,叶厘正想捏捏他们的小脸蛋,这时,外面传来叶两的喊声。

叶厘就出了屋子。

江芽忙也穿上梁二香给他新做的袄子,蹬蹬蹬的跑了出来。

“大哥,你今个儿来的早啊。冷不?正好我做了饼干,来尝尝。”

叶厘指着灶房道。

“在家也没事做,爹和小文都在家,什么活儿都轮不着我。”

他家今年也是交免役钱,不去服徭役。

所以,家中像是给玉米脱粒、磨面粉等活儿,都被他爹、叶文承包了。

他成了个大闲人。

叶两解释完了,没瞧见叶阿爹的身影,就问道:“阿爹呢?”

“他去二叔家拿袼褙了,他闲不住,想给小麦、芽哥儿做鞋子。”

袼褙算是鞋底子。

是用面糊糊把破布、碎步黏在一块,黏上好几层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晒。

晒干之后,比照着鞋样子剪下来几个,叠到一起——千层底由此而来。

用布料将叠在一起的袼褙包裹住,接下来就可以纳鞋底了。

制作袼褙这种精细活儿,叶厘可不会干。

因此,叶阿爹就去了梁二香家拿袼褙。

“他想做就做吧,作坊活儿少,闲着也是闲着。”

叶两笑呵呵的道。

“没有闲,这活儿都翻了一番了。”

“翻一番也轻松。”叶两不以为意。

说话间,他洗了手,然后进灶房吃饼干。

还热乎着的饼干吃得他是满足,他知道叶厘每日进账多,因此最近也不念叨了,只要叶厘将各种美食做出来,那他只埋头吃,不多说一个字。

不过,得知叶厘还打算给刘饴、唐鱼做些,他忙摇头:“不用不用,他们也不缺这口吃的。你之前不是给了他们核桃粉?他们可喜欢了。”

“收摊回了家,冲上一碗,浑身都热乎。”

叶厘闻言,笑着道:“反正都是自家人,我也闲着没事做。我多做一些,好叫大家干活的时候吃。”

“……行。”

叶两不再说什么了。

吃完几根饼干,叶两去了棚子那边,看豆腐压好了没。

叶厘则是又做起了低筋面粉,这一次,江芽给他烧火,打下手。

不一会儿,叶阿爹回来了。

如今豆腐炸的早,这午饭也得提前,于是叶阿爹一刻不停,放下袼褙就要做午饭。

昨日岳老板拿的猪后腿还剩一些,包括那根筒子骨,他如同昨天中午那般,做起了炖菜。

天冷,就该吃些热乎的。

肉少、菜多,但除了叶厘,无人嫌弃。

午饭还没吃完,梁二香、江柳、江榆来了。

江柳手里还拎着个背篓,里边是纳了一半的鞋底。

“小柳,你怎么来了?”叶厘纳闷。

“坐在家里纳鞋底冷,我来蹭蹭油锅的热气。”

江柳笑着道。

大白天的,她不舍得烧炕。

棚子这边五口灶同时开炸,哪怕棚子无门,那坐在灶前也不冷。

况且,人多还热闹。

当然还有一点,若梁二香、江榆累了,她也能替换一下。

如今豆腐泡多,一炸就是三个时辰,甭管是站着还是坐着,都挺累的。

不只是江柳这么想,江大川来时,高君也拎着针线过来了。

高君也觉得这边热闹、暖和,顺便还想替换一下江大川。

于是,这个下午,棚子那边欢声笑语不断。

等叶厘将红枣鸡蛋饼干做好送过去一小筐,那笑声就更大了。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轻松的笑,口中谈论的,不是明年要盖新房,就是说亲招亲以及要置办什么聘礼、嫁妆。

件件都是喜事,好事。

叶两在一旁听着,哪怕这些事与他无关,他也觉得心里比灶膛里的火都暖。

豆腐泡炸好之后,几人帮着装车,叶厘带上江麦、江芽一同坐上了骡车。

江麦怀里还揣着那本《三字经》,准备让江纪指点他。

小家伙这么努力,江纪很是满意。

但这么一来,叶厘就没时间与江纪独处了。

对此,叶厘只有一个想法:能见着人就好。

只要每日见上一面,那就足以支撑他度过漫漫长夜和白天。

唉,异地恋苦啊!

接下来几日,江麦每隔两日,就随着牛车去县学找江纪,很是刻苦。

作坊这边,豆腐泡的盈利稳定了下来,叶厘每日能挣上千文。

攒了几日,叶厘没急着去置办煤炭、家具,他准备先还债。

不把债还上,他都不好意思奢侈。

江纪欠了江福正、江大河八两多银钱,虽然目前江纪不在家,可江福正、江大河的人品都过关,所以不等江纪回来,叶厘就把钱给还了。

还完债,叶厘头一件事就是去买煤炭。

作者感言

祝六六/不曾阿

祝六六/不曾阿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