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71章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 祝六六/不曾阿 4996 2025-07-23 07:54:06

江大河被巨大喜悦冲昏的脑子, 好一会儿之后才稍稍降温。

这一降温,他察觉到了不对。

不年不节的,又没发生什么大事, 小纪为何突然说这个?

他不由问:“小纪啊,你怎么突然想起来说这个了?”

江纪就等着他问呢。

江纪解释:“二叔, 自是有喜事要与你说。”

“叶厘打算拉上咱们家的人, 建一个豆腐泡作坊,到时候你、二婶、小柳、榆哥儿都可以来干活, 一日最低也有三十文的工钱。”

“三十文?这么高?!”

江大河惊呼。

而且, 这个豆腐泡作坊也令他震惊。

他这侄夫郎竟然要招更多的人来做豆腐泡?

果然是能不知会小纪就要盖房子的人, 有魄力!

唉,侄夫郎能干成这样, 幸好小纪成了秀才,不然在家里指不定要被压成什么样呢。

他这个念头一闪而逝,很快就在心中盘算起了工钱。

一人三十文,那四人一日就是一百二十文!

好多钱!

的确是喜事, 能让他一家四口都有这么高的工钱, 这么好的活儿, 在县城都不好找!

但是,这工钱太高了。

他也知道豆腐泡的制作流程, 因此他道:“都是自家人,不用给那么高的工钱,这活儿又不重。”

“嗯……小柳、榆哥儿将来得嫁人,两人得给自己攒嫁妆, 高工钱拿就拿了,但我和你二婶没有用钱的地方,不用给这么多。”

说到嫁妆, 他不由双手叉腰,脸上露出笑来:“小柳过了年就十七,你也是秀才了,咱们是不是该给她说亲了?”

“看看大通他们三兄弟,各路媒人登门可勤快了,要不让媒人也给小柳留意留意?”

“以咱们家现在的条件,肯定能给她挑个好的,说不定还能嫁去县城!”

江纪听了此话,很是欣慰,他二叔终于能为小柳、榆哥儿想想了。

他笑着道:“正是因为都是自家人,所以才给得高。而且,小柳她打算招婿,给的工钱越高,那愿意上门的小伙儿就越出众。”

“……招、招婿?”

正沉浸在喜悦里的江大河愣住。

“是的,她想招婿,招一个勤快本分的,到时候夫妻俩给你和二婶养老。”

想到江柳这些年受过的苦,江纪抿了下唇,这么好的闺女,既然从前他二叔看不到,那现在他得解释清楚。

“她其实早就存了招婿的念头,但以咱们从前的条件,她能招到什么样的男人?因此,尽管推磨的活儿很累,但她还是咬牙扛了过来。”

“因为她想挣钱,她想有招婿的本钱。”

“她虽不是男儿身,可她为你和二婶、为这个家做的,一点儿都不比儿子少。她情愿赔上自己的一生,也要留在这个家给你和二婶养老送终。”

“二叔,她此举不是想证明什么,她就是孝顺,愿意赔上自己的一生来孝顺你和二婶。”

江大河:“……”

他脑中不由闪过这大半年来,每天清晨来送江柳上工的情形。

他每日将人送到后,与叶厘或江纪拉几句家常就走了。

而在他们说话间,江柳总是默默的去灶房拎出泡好的豆子,然后开始推磨。

他很少见到江柳推磨推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

但是,每到农忙期,江柳用板车拉着麦子、玉米等粮食回家。

独自扛着一麻袋粮食装车、入库。

还有灌溉时,她用扁担挑着水桶跑了一趟又一趟……

这些活计,每一个都能让她累得汗流浃背、直不起来腰。

江柳累成这样,他也心疼的。

虽然他盼儿子想儿子,可江柳也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好女儿,还自幼听话懂事!

但他没有办法。

家里穷!

要养着江麦江芽,还得给江纪攒银子,他怕江纪钱不凑手,书没办法读下去。

他也没有长子,这些活儿,只能落到江柳这个长女身上。

可江柳不但没喊过苦累,还心疼他与梁二香,手里刚攒了银钱,不存着置办嫁妆,却是要买骡车!

原来他的小柳早就生出了招婿的念头……

以他家从前的条件,愿意上门的,哪有好的?!

小柳的确是打算委屈自己一辈子来给他养老……

他这么好的闺女,这么好的女儿!

一时间,感动、懊恼、愧疚、后悔等情绪在他心口交织冲撞,令他不由自主就红了眼。

“她、她也是个好的,她从小就懂事,可我、我没办法啊……我说那些话……”

他抬手抹抹眼,没再说下去。

他一个男人,膝下无子,将来小柳、榆哥儿都嫁了出去,等他和梁二香干不动活了,生病了躺床上不能动了,那时谁能给他们一碗热饭?

他们夫妇很可能连口热乎的都吃不上,然后病死在床,直到尸体都臭了才有人发现!

一想到那个场景他就恐惧!

他特别恐惧!

因此,他才会口无遮拦,当着江柳、江榆的面,肆无忌惮的说着那些伤人的话。

他只顾着他的恐惧了……

想到这些年的表现,后悔的泪花从他眼里涌出。

他抹了下眼,垂着眼不说话。

江纪见此,立马道:“二叔,小柳不怨你,更不恨你,这一切都是她自愿的。”

“从前,咱们穷,很多事都没有办法。但今后不这样了。”

“今后你和二婶等着享福就好了。”

“我是支持小柳的,嫁的再好,那也不如留在咱自家过的顺心。届时你和二婶住哪里都成,甭管是我、叶厘,还是小柳夫妇,都会好好给你和二婶养老,让你们安度晚年。”

“这多好啊。”

这多好啊。

听着这四个字,江大河想要笑。

可不是,这多好啊。

之前他一直恐惧无人养老,恐惧了十多年,可谁知不但大侄子要给他养老,小柳也要招婿给他养老!

他一下子有了两个选择,这叫他如何不高兴?

他咧开嘴,准备笑,可嘴角还没扬起,眼泪就又冒出来了。

他、他对不起小柳啊!

眼泪啪嗒嗒的掉,他转过身去,背对着江纪,心里难受的厉害。

江纪轻叹一声,道:“二叔,我去堂屋拿钱,很快就来。”

让他二叔一人冷静冷静吧。

他抬步出了灶房,先洗了手,而后才去西屋,推开门,只见叶厘正在桌前翻看他的日记。

他一边朝叶厘走去一边道:“不是看了很多遍了?”

“打发时间嘛。”叶厘扭身看向他:“二叔生气了吗?你是怎么和他说的?”

“没有生气,这对他来说是喜事,从恐惧到一下子有两个选择,他很高兴。你多虑了。”

江纪在叶厘跟前站定。

上午时,他趁着喝水的间隙,与叶厘讨论了下该如何同江大河张口。

叶厘觉得江大河会生气,因为这算是多年掏心掏肺成了空——他不用给江大河养老了,江大河在他们兄弟三人身上白付出了。

但他觉得不会,不至于。

虽说江大河这些年的掏心掏肺的确是有目的的。

可他们本就是亲叔侄,哪怕没有养老这个目的,江大河肯定也愿意给江麦江芽一口饭吃。

就是可能不如现在尽心。

但江大河本质是善良的、质朴的,从前他爹还在时,两家关系很不错的。

再者,也不是多年付出成空,若江大河愿意跟着他和叶厘过日子,届时他与叶厘江麦江芽住在新房子里,江大河、梁二香可以住到堂屋这边。

不过,堂屋这三间屋子年份久了,住不了多少年。

可等豆腐泡作坊搞起来,只需运行两个月,就可以再攒出一笔盖新房子的钱。

只要江大河、梁二香愿意住过来,那他就再盖新房。

他二叔的付出,并没有成空。

叶厘好奇问:“一点气都没有?”

“没有。”江纪摇头。

“那你是如何与他说的?”叶厘继续问。

“就是先从豆腐泡作坊说起……”江纪简单讲了讲。

叶厘听得恍然:“走煽情路线啊,你这感情牌打的好,怪不得。”

“煽情?感情牌?”江纪挑眉。

“咳,不,你是鞭辟入里,一语中的。高手。”

叶厘朝他竖起大拇指。

江纪:“……”

他抬手捧住了叶厘的脸,先低头用鼻尖轻轻蹭了下叶厘的鼻子,而后才道:“我的好夫郎,我又不打算推卸责任,二叔不会生气。”

“他这些年虽爱嚷嚷,可待小柳榆哥儿不坏。”

叶厘听了这话,也挑眉。

这是隐晦的劝他不要戴有色眼睛看江大河。

其实他也没有。

主要是吧,这事儿看上去会显得江纪在推卸责任一般,因此他担心江大河的第一反应是这个。

可刚才江纪的重点是江柳的孝心和不易,现在江大河感动、愧疚得哇哇哭,肯定顾不得这一点儿了。

至于冷静之后。

他们夫夫又不打算推卸责任,只要让江大河感受到他们的诚意,江大河也不是无理取闹的人。

想到此,他就抱住江纪的脖子,也放软了语气道:“我的好相公,那我错了,我不该恶意揣测二叔的反应。”

江纪闻言笑:“不用认错,没到这地步。”

但话音落,他忍不住去吻叶厘的唇。

在这件事上,他与叶厘虽有分歧,但无争执。

这种状态,实在是令他愉悦。

叶厘不知江纪心思,但他这个人一向是有错就认。

既然他揣测错了,那道歉就是了。

此刻,见江纪吻过来,他就笑眯眯的与江纪交换了一个短暂的吻,待结束后,两人位置调换,江纪坐在高凳上,他坐在江纪腿上。

瞧着对方近在咫尺的眉眼,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江大河需要时间去平复情绪,他们就说起了闲话,亲亲我我好一会儿,直到院子里传来江大河的喊声,两人这才从高凳上起身。

江纪去五斗柜底层拿钱,而后两人一同出了堂屋。

江大河已收了泪,但眼还是红的。

他接过两贯钱,也没说什么,直接就出了院门。

他刚走,江麦、江芽就拖着干柴回来了。

两人之所以回来的这么晚,自是江麦要抓着弹弓打鸟,可惜运气不好,今日又是一无所获。

江纪招呼他们俩给叶厘打下手做午饭,他自个儿则是又拎起了瓦刀。

这一次,他上了江通所在的那个脚手架。

叶厘晚上要召开三家会议,他得和江通提前说说作坊的事儿。

另一边,江大河到了家中,梁二香正在做午饭。

江柳、江榆两人坐在堂屋门口做袄子。

瞧见他进门,江榆神色如常的喊了声爹,并问他今天怎回来的这么早。

江柳没有开口,只是一脸紧张的看着他。

他心中更愧疚了。

看看把孩子吓成什么样了!

他拎着铜钱,朝江柳走去:“小柳啊,是爹对不住你。”

一句话,听得江柳立马站起身:“爹?”

一旁的江榆有些纳闷,将手中的针放了下来。

江大河来到两人跟前,离得近了,江柳、江榆都瞧出来他刚才哭过。

江榆正想要开口问,他先一脸内疚的开了口:“小柳、榆哥儿,我之前说的话,你们俩别放在心上。”

“是爹错了,之前再担忧,也不该常常唠叨,这事儿怎么着也怪不得你们俩身上。”

“你们放心,我今后再不会说那些话了,这些年,是爹对不住你们俩,你们别恨我。”

“养你们,跟养……不,是比养儿子强,毕竟照你们厘哥说的,很多儿子都是娶亲之后忘了爹娘!你们比这种儿子强!”

江榆:“……”

他一脸震惊的看向江柳。

这啥情况?

他爹中邪了啊?!

但江柳明白是怎么回事。

江柳鼻子一酸,也想哭了:“爹,我和榆哥儿没恨过你的。”

她爹也就是嘴巴上爱叨叨,实际行动上,对她和榆哥儿不打不骂,甚至连训斥都没有。

虽然看重她纪哥、小麦,但也不会把好东西都给他们而她和榆哥儿没有。

像是家里买了肉,她爹娘宁愿一口不尝,也要确保他们小的能吃上。

所以,这么些年来,她虽然委屈过哭过怨过,但真没恨过。

她要是恨,那也不会想要招婿非得留在这个家。

旁边的江榆,虽然听不太懂自己姐姐与亲爹的对话,可他也的确没恨过,因此他忙也道:“爹,我也没恨过你的!”

“就是……你和姐咋了?好端端的,说这些干什么?”

江大河听了江柳、江榆的回答,心中既高兴,又内疚,他就解释道:“你姐想要招婿给我和你娘养老,我这才发现这些年我错的厉害。”

“招婿?!”

江榆听得一愣。

听到动静,正站在灶房门口观察的梁二香也惊住:“小柳要招婿?!”

……

江大河直到申时才赶着骡车回来。

他将骡车停在院门口,拎着刚才买的糕点糖果干果进了院子。

满满一背篓,共花了七百多文。

其中花生最便宜,他买了不少花生。

叶厘已经炸完了豆腐泡,正在炸面果,见他拎着背篓进了灶房,就道:“辛苦二叔了,快歇歇,吃个面果吧,刚出锅的。”

江大河把背篓放到饭桌上,摆摆手道:“不吃了,在家里吃过饭才去的县城。”

“榆哥儿见小柳要招婿,嚷嚷着也想招婿,这一说话,耽搁了不少时间,因此现在才回来。”

“榆哥儿也想招婿?”叶厘惊讶。

“可不是,小孩子,想一出是一出。”

话是如此,可江大河脸上已带了笑。

若江榆也招婿,那就又多了一个人给他养老!

这叫他如何能将嘴角压下去?

刚才赶着骡车进城,他偷偷笑了一路!

叶厘看出他的好心情,就也笑着道:“二叔,榆哥儿才十四,他想招就招呗,咱给他慢慢挑。”

“等豆腐泡作坊运转起来,他一个月就有一两银子的工钱,再加上变蛋的收入,肯定有俊小伙儿愿意上门。”

这话听得江大河忍不住呲着大牙乐。

可不是,就小柳、榆哥儿的条件,一般小子他还真看不上!

于是他道:“俊的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挑壮一些的,能干活!”

叶厘闻言乐,顺着他道:“对,俊的没啥用,还是壮的好,咱们就挑壮一点的。”

既然说起作坊,他就问:“二叔,那你和二婶、小柳榆哥儿都愿来做工是吧?”

“愿意,怎么不愿意?这活儿肯定得咱自家的人来干。”

江大河点头道。

“好,那傍晚下工后,你和大通哥、大伯他们先别走,咱们商议一下,若是没其他问题,那等新房盖好,就接着盖棚子。”

叶厘道。

“没问题!”

江大河应下。

这么好的事,当然要尽早开工。

多干一天活儿,就多拿一日的工钱!

他现在不觉得三十文工钱多了,想给小柳、榆哥儿招到出众的小伙儿,以他们家目前的财力,远远不够!

他得多攒些钱!

江大河如此想,江通一家子也如此想。

江通家新盖了房子,将那王姓木匠赔的银子几乎全投了进去,家底一下子空了,这心里可太慌了。

要不是有变蛋顶着,他们三兄弟还真不好说亲。

可变蛋真的不费力气不费时间,还得花上半个月才能变现,这期间,他们只能全家一起做风铃。

这小东西简单,卖的也快,攒上几十个交给叶两,两三日就能卖完。

而且,虽说那个王姓木匠就在镇上,但上次闹的太大,那个王姓木匠即便看到了商机,也不敢轻易仿制。

因此,这门生意还是很有钱途的。

不过,等入冬后,没了外地商旅,那这门生意就不好做了。

现在有个作坊能让他们一家子都稳定挣钱,他们特别愿意!

两家都愿意,于是傍晚的三家会议很是顺利,一刻钟就完事。

江通家盖新房时,将从前的院子扒了,腾出来不少还能再利用的土砖。

只靠着江通家的那些土砖,差不多就能将棚子盖起来。

这种土砖家家户户都会做,没有成本,只费人工。

叶厘原本打算的就是在村中找乡亲们买,花不了几个钱。

如今江通非要免费给,叶厘就笑眯眯的收下。

第二日,上梁仪式结束后,叶厘在人群中叫住江福正,他和江福正说起了作坊的事。

江福正一听,也很是高兴,冬天找活儿本就不易,如今不用出村就能日挣三十文,还是围着油锅炸东西,不费力也不冷!

这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看叶厘三家的男丁都忙着盖房子,腾不出人手,于是他就招呼自家人上山去砍树,好助力叶厘盖棚子。

叶厘这边,大梁一上,接下来的进程就快了。

众人只花了两日,就将屋顶给盖好了。

至此,房子主体部分算是完工了。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水泥、乳胶漆,因此,墙壁方面就算完事了。

接下来只需要将地面平整一下,那就能垒炕了。

给地面铺砖,这算小活儿,用不上泥瓦匠和小工,自家人慢慢搞就成。

他们家人多,房子又不大,因此,两日后,五间屋子的地面都铺上了青砖。

接下来,垒炕师傅可以进场了。

这个也快,都是多年的老师傅了,经验丰富,而且叶厘的要求也不离谱,就是比寻常的炕大了点,没什么难度。

垒炕师傅干活时,江家众人则是在新房西边盖起了棚子。

不过,这炕还没垒好,棚子也未完工,一场秋雨就先落了下来。

雨不大,但断断续续下了两日,还伴着小风。

小风将门前的枣树叶子吹落了不少。

等天气再放晴,太阳威力大减。

冬天要来了。

叶厘很庆幸,幸好房子已盖好了。

接下来就是多买木柴,好准备过冬了。

作者感言

祝六六/不曾阿

祝六六/不曾阿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