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25章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 祝六六/不曾阿 3541 2025-07-23 07:54:07

从北阳县到府城共三日路程, 第一日早上出发,第三日傍晚便可入府城。

马车走的虽是官道,可距离上次修路已过了快一年, 因此路上的坑洼不少。

人坐在车上,颠得厉害。

什么事都做不了。

但江麦早有准备, 反正他大哥也看不了书——他厘哥不让, 说是伤眼睛,既如此, 那不如指点他背书。

一口气请了一个半月的假, 他心中没底。

小家伙如此勤奋, 叶厘也没阻止。

现在江麦学的全是纯记忆的东西,除了背上一遍又一遍, 没捷径可走。

况且,除了读书,还真是没事做。

江芽一开始颇为兴奋,他长这么大, 可是头一次出远门呢!

因此, 马车出发后, 他坐在马车门口,小脑袋转来转去, 不住的打量路上的行人、路边的景致。

不过,路边全是庄稼。

行人的骡车、牛车、马车也无新意。

他很快就腻了。

低头翻了翻自己的大荷包,他从里边拿出一捆粗棉线,想和叶厘玩翻花绳。

靠着这个小游戏, 这一上午还算好打发。

中午,一行人到了一处三岔口。

这地方挺宽敞,有好几家卖吃食的, 都是摊子。

但每户都有整齐的木墙遮挡,能遮些风沙。

这种路边摊,甭管是卫生还是口感,自是不能要求太多。

好在余采早有准备,他自带了餐具,店家将饭食做好,盛到他带的餐具中,这样凑合着也能入口。

但饭食的口味着实一般。

面条没味道。

炒菜几乎没放油,像是水煮的。

饼子也干巴巴的,有些噎人。

明明半桌子饭食,可每一样都叫人难以下咽。

于是,尝了几口后,叶厘放下筷子,从马车上搬下了一个陶罐。

他看过江纪上次写的日记,知晓这几个路边摊的饭食都一般。

因此,他带了一陶罐香菇肉酱。

这香菇肉酱是他拿香菇、猪肉末炒的,里边添了好些香料,还拿虾皮磨成粉当味精用,又放了点辣椒。

整体口感是微辣香浓,甭管是拌面条还是夹着馒头,滋味都很好。

舀一勺香菇肉酱夹到饼子里,面条碗里,原本没滋没味的饭食瞬间可口了不少。

余采从碗中夹了块香菇粒嚼了嚼,随后笑着道:“把香菇做出了肉味,不得了。”

其实将香菇做出肉味不算稀奇,但厘哥儿又不是从业几十年的老厨子。

而且,整体口感鲜的厉害。

也不知里边具体放了什么,和他从前吃过的各种酱都不一样。

叶厘谦虚摆手:“你要是喜欢,等回来后,我再做一陶罐给你送去。”

“行。”余采点头。

一旁的余夫人夹了口面条尝了尝,也忍不住出言夸他这酱炒的好。

叶厘依旧谦虚,小意思。

上辈子他家是搞农家乐的,没点独门手艺,哪能一直干这门生意。

有了这罐子香菇酱,众人的筷子落的快了许多。

江芽一只小手捏着半个饼子,另一手拿着筷子去夹拌了香菇肉酱的炒菜,脸蛋撑得鼓鼓的。

他面前还放着半碗面条。

面条里也有一勺香菇肉酱。

将饼子吃完,他将面条里的香菇肉酱拌开,就着面条继续吃炒菜,依旧是一口接一口吃的满足。

余理年坐在他对面,瞧着他的小模样,挑挑拣拣,最终吃了一个饼和小半碗面条。

这叫余夫人眉开眼笑,望着江芽的视线慈爱极了。

一餐饭食吃完,王嬷嬷、余夫人的丫鬟小环用店家的清水将餐具洗刷干净,之后一行人又坐上了马车。

这一次,叶厘领着江芽去找余采,翻花绳他玩腻了,余采陪着小家伙玩吧。

余采多年没玩过这小游戏,颇有兴趣。

但口中不忘和叶厘闲聊:“厘哥儿,依我看,你买的那家铺面,用来卖今日的香菇肉酱吧,生意铁定好。”

一旁的彭希明忍不住点头。

他也觉得今日的香菇肉酱不错。

叶厘闻言摇头:“太累了,我还是租出去吧。”

他早就想买铺子,余采一直帮他留意着。

半个月前,半闲居同一条街的街尾,有家铺子要出售,余采将消息告诉他,他实地看过之后,立马就买了下来。

这铺面不大,只有二十多平方,后边也没院子。

原本是间包子铺,生意一般,恰好店家要用钱,于是就想将这铺子卖掉。

但这铺子地理位置好,位于东三横街中间那条街上,因此店家要价六百两。

叶厘一通讨价还价,砍下来五两,以五百九十五两的价格将这铺子拿下。

不过,他还没想好要用来干啥。

就先搁置着。

现在余采的提议,不算好。

每天炒酱多累,利润也不是特别大,他不想干。

余采立马道:“你买两个下人帮你。”

叶厘笑道:“看江纪此次的结果吧。”

要真成举人老爷了,那买两个人也不算张扬。

今后叶阿爹、刘饴没法来作坊,家里人的确少了些。

傍晚,车队到了高头庄。

这是个镇子,只有两家客栈,物价一样:大通铺一晚八文,普通房间一晚六十文。

因此一行人随便选了家,叶厘要了一间普通房间,江麦江芽太小,处在这陌生地界,他可不放心两个小家伙独自睡。

至于三辆马车的车夫,都去睡大通铺。

这客栈厨子的手艺没比路边摊好多少,叶厘便又将香菇肉酱给搬了出来。

这一次,江纪没写日记了。

吃了晚饭,他径直回房看书。

白天只顾着指点江麦,今个儿他还没摸书本——江麦背的内容太基础,他不能跟着江麦温习各种内容。

叶厘没有打扰他,趁着天还没黑,他领着两个小家伙和余采彭希明、余夫人余理谦余理年在镇上转了一圈,随后回客栈休息。

其实余世亭也想出来逛逛的。

在马车上颠了一日,身子骨都要颠散架了。

可谁知江纪放下筷子就去拿书,他只得收起心思,也回房看书。

其实,他此次纯粹是为了长见识、攒经验。

但江纪一个小年轻如此刻苦,他这个老大哥也不好懈怠。

一夜无话,第二日依旧是闷着头赶路。

第三日傍晚,一行人终于到了府城门口。

岳老板夫夫坐在一辆牛车上,正等着他们。

双方见面,都颇为热情。

叶厘这边人数太多,因此岳老板也没招呼他们先在岳家住一晚——岳家小,根本住不下。

岳老板夫夫赶着牛车,领着他们往租好的院子而去。

岳老板租的早,因此院子地理位置不错,离贡院只隔了一条街,步行只需两刻钟。

院子很大,是个三进的。

而且岳夫郎是个细心的人,今日特意雇了人将整个院子打扫了一番,叶厘一行人可以直接入住。

灶房里放的还有干柴、大米、鲜肉、蔬菜。

这叫叶厘颇为感激,准备过两日就登门拜访。

岳老板夫夫却是连连摇头,让他们先安心备考,等考完再登门也不迟。

之前岳老板每次去野枣坡,叶厘都热心招待。

现在轮到叶厘来府城了,那他们夫夫不能失礼。

岳老板又详细介绍了附近的各种铺面,之后夫夫俩坐上牛车离去。

郑家车行的人也一并离去。

岳老板的大舅子是府城一家车行的管事,明日就派三辆马车过来,众人无需担心出门没有代步工具。

此时太阳已落山,天边只剩一抹橘色。

王嬷嬷、小环去灶房准备晚饭。

三家人都住正院。

余世亭夫妇年长,住在正房。

叶厘、江纪还有余采、彭希明住在东西厢房。

王嬷嬷、小环住在耳房。

两个保镖住在前院。

分配好房间,众人便回房归置行李。

在马车上颠了三日,每人都有些疲累,晚饭后,他们各自回房歇息。

江纪今夜也不再刻苦。

他要养精蓄锐,明日一早去府衙递交公据、交报名费,之后就可以安心备考了。

第二日,一行人乘着马车去了府衙,等江纪、余世亭将正事办完,众人又去贡院门前踩点。

之前的院试,是在考棚举行,童生试还没资格动用贡院。

因此,江纪、余世亭也是头一次来到贡院门前。

未到考试时间,贡院大门紧闭。

且这贡院年份已久,大门上的朱漆已不复早年的鲜艳。

但这并不影响贡院的威严气派。

贡院占地面积颇大,整条街只这一个建筑。

站在贡院门前,瞧着两边长达百余米的长墙,江纪不由呼了口气,暗暗握紧了拳头。

照叶厘的话说,能不能跨越阶级,就看此次了。

踩完点,在外边吃了顿饭,之后江纪迫不及待的回去看书。

余世亭深吸一口气,也回房看书。

但叶厘、余采、余夫人几人没了要紧事,他们便乘着马车,先去采购日常用品。

像是浴桶,这得买呀。

要在府城住上一个半月,零零碎碎的小东西可不能少。

日常用品购置齐全,第三日,留江纪、余世亭在家读书,叶厘余采彭希明余夫人带着四个小孩子又出门了。

难得来一趟府城,这不得大采购一番?

像是江纪上次买的那个多香味澡豆,此次得多买上几份,省得用完了没得用。

余采之前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东西,忙也买了好几份。

咳,他对澡豆的需求也蛮大的。

反正他和彭希明也没孩子跟着,今晚就可以试试。

另外,叶厘还特意去了银楼,准备给叶文、唐鱼的娃买套小首饰。

上次小如意出生,他送的是套银首饰。

这次也一样。

江芽背着他的大荷包,里边放了十几个铜板,还有两张五贯的银票。

前两年他买了大铜镜,将他的积蓄花去一大半,但攒了两年,他又攒出了十多两。

此次来府城,他特意带了十两。

准备给江大河一家还有叶家众人买些小礼品。

当然,少不了他自个儿的。

他自己挣的钱,他随便花。

因此,当叶厘大采购时,他也认认真真的跟着挑拣,买了些香囊、香珠手串、团扇等小玩意儿。

甚至还买了些造型独特的盘扣、漂亮的丝线。

虽然他现在还不会做衣裳,但难得来一趟府城,可以先买下备着,等以后再用。

余夫人看他捏着自己赚的辛苦钱,一副小大人模样,条理清晰的买这买那,更觉他可爱。

这小家伙五岁时就能挣工钱了。

现在更是花钱自由,一出手就能拿出十贯钱。

可比她家的两个娃强多了。

她家的两个娃,每个月只有两百文的月例。

从没亲自挣过一文钱。

嗯……小谦也就罢了,在私塾读书,颇为刻苦。

但小年没去私塾,日常由她教导。

每日空闲时间颇多。

以她看,小年也该进作坊干活,好挣些工钱。

多干活,多跑动,那说不定就能胃口大开了。

叶厘不知余夫人的计划,他连着逛了几日街,将东西买得七七八八,之后就不再往外跑,老老实实的同江纪一起备考。

像是做营养餐、收拾房间这些,他和两个小家伙全包了。

江纪只需做一件事:读书。

余夫人见他这般,便也不时给余世亭做些汤汤水水。

这下子衬得余采、彭希明二人有些无所事事。

他们俩独自出门了几日,将府城逛了个差不多,便也不再出门了。

但窝在家中,叶厘、余夫人各有各的忙碌。

他和彭希明只能翻翻闲书,或一同下厨。

而且,此次只带了王嬷嬷,王嬷嬷和小环又负责全部人的饭食,颇为辛苦。

他不好将一切杂务都推给王嬷嬷,因此彭希明日常还要做些活计。

每每这时候,他都有些无聊。

忍不住想东想西。

成亲以来,彭希明与他形影不离,一直在为他付出,将他照顾的极为妥帖。

现在瞧着叶厘、他大嫂的忙碌,他心头竟生出了几分羡慕。

他也想为彭希明这样忙碌。

齐心协力为同一件事奋斗,这才是夫夫/夫妻嘛。

但真叫彭希明去读书,他一是不舍得。

二是……

二是担心走上他阿爹的老路。

之前他完全没考虑过此事,反正他求的不是天长地久。

可现在,他生出了这样的念头。

那不得不考虑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后果。

作者感言

祝六六/不曾阿

祝六六/不曾阿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